血涂片病例集合課件_第1頁
血涂片病例集合課件_第2頁
血涂片病例集合課件_第3頁
血涂片病例集合課件_第4頁
血涂片病例集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涂片病例集合血涂片病例集合1從彩圖來看,染色不錯,中性粒細胞還存在著中性顆粒減少。引起粒細胞分葉過多的原因有多種,但結合所提供的少許其他資料來看,不像遺傳性粒細胞核分葉過多,故一個要考慮的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建議患者骨髓穿刺、維生素B12、葉酸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從彩圖來看,染色不錯,中性粒細胞還存在著中性顆粒減少。引起粒2臨床病例討論1患者男,90歲,發熱待查,血常規檢查WBC6.50×109/L,Hb75g/L,RBC2.28×1012/L,PLT98×109/L。血涂片并偶見右下及左下兩圖的細胞。該患者頭暈乏力近半年,肝、脾及淋巴結無腫大。臨床病例討論1患者男,90歲,發熱待查,血常規檢查WBC6.3該患者血片中存在大量中性幼稚粒細胞及不分葉的成熟粒細胞(同時存在中性顆粒減少),低倍鏡下可見WBC凝塊,偶見早幼粒、幼紅細胞及原始細胞,并有少許形態正常的中性成熟粒細胞及淋巴細胞。結合其他,MDS可能性最大(實際上就是MDS)。由于粒系明顯病態改變易誤認為淋巴細胞。該患者血片中存在大量中性幼稚粒細胞及不分葉的成熟粒細胞(同時4臨床病例2患者男,51歲,臨床診斷為三系減少待查,血常規檢查WBC144.85×109/L,Hb39g/L,RBC1.34×1012/L,PLT21×109/L。急性白血病(似淋系)。該患者WBC數明顯增加、HB及PLT下降,涂片中以幼稚細胞增多為主,其染色質較細致但核仁無,而右上圖取的是較厚部位,故似成熟淋巴細胞。由此可見觀察部位的選擇非常重要,以免出現誤診。以后血常規報告單中將出現提示性意見的窗口,大家要掌握各種血液病特征臨床病例2患者男,51歲,臨床診斷為三系減少待查,血常規檢查5臨床病例3患者男,75歲,臨床診斷為消化道出血,血常規檢查WBC22.3×109/L,Hb83g/L,MCV91.4fl,MCH30.8pg,MCHC337g/L,PLT60×109/L。血涂片鏡檢,以右邊上下兩圖細胞為主,偶見左下圖細胞。臨床病例3患者男,75歲,臨床診斷為消化道出血,血常規檢查W6該彩圖中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并有毒性改變,右下圖中存在著真菌(污染所致),左下圖為凋亡的淋巴細胞。由于染色原因,紅細胞出現不同程度的溶解。患者WBC數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并見中毒顆粒,說明患者存在感染該彩圖中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并有毒性改變,右下圖中存在著真菌(7臨床病例04:患者女性83歲,體檢發現WBC114.58×109/L,HB108g/L,MCV92.5fl,MCH30.2pg,MCHC326g/L,PLT110×109/L,血涂片鏡檢以上邊兩圖及左下圖中的細胞為主。臨床病例04:患者女性83歲,體檢發現WBC114.58×18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加,以右上及左下細胞為主(紅細胞串錢狀是血膜厚的部位所致),這些細胞為淋巴細胞,同時大多數有毛狀突起,右下的兩個淋巴細胞形態正常。患者為毛細胞白血病(多數脾腫大)。WBC分類報告時,盡量將毛細胞與正常淋巴細胞分開報告。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加,以右上及左下細胞為主(紅細胞串錢狀是血膜9臨床病例5患者女性26歲,臨床診斷為發燒待查。血常規檢查發現WBC125.83×109/L,HB62g/L,PLT160×109/L,血涂片鏡檢以上邊兩圖及左下圖中的細胞為主。臨床病例5患者女性26歲,臨床診斷為發燒待查。血常規檢查發現10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加,左上及右下圖中主要以原始細胞為主,并可見少許幼稚細胞(右下圖中一原始細胞中可見棒狀小體),右下圖中可見晚幼紅細胞。所以患者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至于是哪一型AML,需根據骨髓中原始細胞數、組化等才能做出判斷。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加,左上及右下圖中主要以原始細胞為主,并可見11臨床病例6患者男,45歲,消瘦待查,血常規檢查:WBC117.63×109/L,Hb131g/L,RBC4.15×1012/L,PLT208×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各種細胞為主臨床病例6患者男,45歲,消瘦待查,血常規檢查:WBC11712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加,以中性中幼粒以下細胞為主,BAS也較易見(右上及左下),但EOS及晚幼紅細胞未見(右下圖雙核的為凋亡粒細胞),各期細胞形態無明顯異常。根據這些: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能(是臨床上常見的白血病,應掌握其特點)。但不像是急變期,這幾張圖中均未見原始細胞。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加,以中性中幼粒以下細胞為主,BAS也較易見13臨床病例7男,66歲,血小板減少,血常規:WBC11.2×109/L,Hb89g/L,PLT40×109/L。血涂片鏡檢,以右上及左下(片尾)圖細胞為主,并見少許右下圖細胞。大家積極參與討論,彩圖中的是什么細胞?患者可能是何疾病?臨床病例7男,66歲,血小板減少,血常規:WBC11.2×114患者白細胞增加,以幼稚細胞為主(右上及左下圖),其胞質中多數可見較粗大的顆粒,胞核也不規則,未見明顯內、外質分明顯現象及柴捆細胞,并見少許成熟淋巴細胞(右下),其可能性較大的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增加,以幼稚細胞為主(右上及左下圖),其胞質中多數15臨床病例8男,50歲,體檢患者,血常規:WBC9.1×109/L(儀器WBC分類正常),Hb121g/L,PLT105×109/L。血涂片鏡檢,彩圖中的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彩圖中的是什么細胞?患者可能是何疾病?臨床病例8男,50歲,體檢患者,血常規:WBC9.1×10916該病例的主要觀察點是左下圖,其中性粒細胞胞質中可見吞噬球菌,細胞外也有許多球菌,難道有菌血癥?血涂片鏡檢一定要密切結合臨床等。該患者儀器血常規WBC計數及分類正常,臨床也無明顯癥狀,應該是標本污染所致,建議復查。左下及右上的紅細胞是由于染色固定不佳等所致該病例的主要觀察點是左下圖,其中性粒細胞胞質中可見吞噬球菌,17臨床病例9淋巴瘤復查,WBC3.25×109/L,Hb70g/L,RBC1.9×1012/L,MCV101fl,MCH37.3pg,MCHC366g/L,PLT15×109/L。血涂片鏡檢以右邊彩圖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是什么細胞?考慮什么?臨床病例9淋巴瘤復查,WBC3.25×109/L,Hb7018患者三系下降,RBC數下降比Hb明顯,而且MCV、MCH、MCHC增加。各圖片中均可見紅細胞自凝,分別為淋巴細胞、異淋及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含少許中毒顆粒,核形不清歸入分葉核)。故該病例主要觀察點是RBC自凝導致多項指標異常,審核及鏡檢時應注意,避免漏檢,應再孵育后檢測。患者三系下降,RBC數下降比Hb明顯,而且MCV、MCH、M19臨床病例10男,81歲,體檢。血常規檢查:WBC62.10×109/L,Hb141g/L,RBC4.29×1012/L,PLT204×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是什么細胞?考慮什么?臨床病例10男,81歲,體檢。血常規檢查:WBC62.10×20患者白細胞數增加,四張圖片中,均以淋巴細胞為主,形態無明顯異常,同時見一個中性粒細胞。而且患者>50歲,為體檢患者,說明無明顯臨床表現。由此可見,慢淋的可能性較大。CLL患者外周血WBC增加,淋巴細胞應>50%,實際上該患者淋巴細胞比例為79%。患者白細胞數增加,四張圖片中,均以淋巴細胞為主,形態無明顯異21臨床病例11男性,39歲,發燒。血常規:WBC8.02×109/L,Hb141g/L,RBC4.15×1012/L,PLT22×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各種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是什么細胞?考慮什么?本周日公布答案。臨床病例11男性,39歲,發燒。血常規:WBC8.02×1022瘧疾(類型難確定)。患者發燒,圖中可見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左上)及異淋(右下)。在左下圖中可見環狀體,該患者環狀體量很少臨床易漏檢,但在上兩幅圖的細胞中均可見被吞噬的虐色素。每幅圖的左下角2個黑點目鏡上的雜質哦。這個病例提示大家粒細胞等吞噬虐色素也有助于判斷瘧疾瘧疾(類型難確定)。患者發燒,圖中可見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23臨床病例12患者男性64歲,發燒、咳嗽一周。血常規檢查:WBC140×109/L,Hb76g/L,PLT105×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各種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是什么細胞?考慮什么?本周日公布答案。臨床病例12患者男性64歲,發燒、咳嗽一周。血常規檢查:WB24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多,以幼稚細胞為主(似單),并有成熟單核細胞(3-4個)及凋亡細胞。幼單細胞、幼淋細胞的臨床意義等同于原始細胞,由此可見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來說M5a的血片中以原始或原始加幼稚為主,M5b的血片中以幼稚和成熟單核細胞或原始和幼稚細胞為主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多,以幼稚細胞為主(似單),并有成熟單核細胞25臨床病例13男性,51歲,發燒。血常規:WBC6.8×109/L,Hb100g/L,RBC3.61×1012/L,PLT122×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各種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是什么細胞?考慮什么?臨床病例13男性,51歲,發燒。血常規:WBC6.8×10926患者主要發燒、輕度貧血。血涂片染色偏堿、偏深,涂片中可見較多異常細胞,其細胞系列及階段均較難確定,不像異淋,歸幼稚細胞也沒把握,這種情況下我們可籠統地報告異常細胞就可以了,并建議骨穿。實際上該患者存在脾腫大,是個淋巴瘤患者。大家注意了,并不是每個病例均能得出結論的患者主要發燒、輕度貧血。血涂片染色偏堿、偏深,涂片中可見較多27臨床病例14男性,71歲,骨痛待查。血常規:WBC20.01×109/L,Hb109g/L,RBC3.30×1012/L,PLT264×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各種細胞為主。大家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是什么細胞?考慮什么?臨床病例14男性,71歲,骨痛待查。血常規:WBC20.0128患者WBC較明顯增加,以單核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為主,并見少許幼粒及幼單樣細胞。由于WBC較明顯增加,并見少許幼稚單樣細胞(等同于原始樣細胞哦),所以應建議骨髓穿刺檢查。從血常規檢查來看,是符合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的,但大家不要直接提示慢粒單,因為其他疾病也有可可能患者WBC較明顯增加,以單核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為主,并見少許幼29臨床病例15臨床病例15,女性,74歲,房顫。血常規:WBC2.90×109/L,Hb124g/L,RBC3.66×1012/L,PLT27×109/L。血涂片鏡檢,以彩圖中各種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