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古江河讀后感《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里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以下是萬古江河讀后感,歡迎閱讀。萬古江河讀后感1近日讀了許倬云先生的《萬古江河》,頗有所得,遂記下幾筆。我贊同許先生把文化發展比喻為江河匯流、奔流入海:中華文化猶如長江、黃河,發軔于雪山之巔,匯集千百條河流,激蕩、沖突、對抗,而后融合、消化,奔流向東,最終匯入世界文化組成的大海。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圓潤貫通、包容圓融,在整個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中華文化就是在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民族不斷沖突、融合而成的,進入近代之后則是在與西方文明的劇烈沖突中,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蛻變。中國文化發軔于石器時代的涓涓細流,夏、商、周初步將北方文化匯聚成流,并開始與南方文化開始交融;至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是中華文化第一次大交鋒、大融合的時期;至秦漢帝國建立,中華文化也歸為一統:儒家思想和二元動態互補哲學奠定了中國文化的主流和中國人的思考方向,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和模糊的系統論則把儒學推升到宗教的地位;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外來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開始興盛,并且與儒學匯流,成為中國人思維模式的三塊主要基石;尤其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是一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北方的羌、氐、鮮卑等民族不斷漢化并融入中國;隋唐帝國的建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開放、多元、包容的時代;五代時期政治的分裂,導致了在宋代朱熹開始探索內圣外王之道,由此開創了程朱理學,也是中華文化開始內斂、封閉的發端;元朝短暫的統治使得蒙古進一步漢化;明朝時代早期,表面榮光,其實程朱理學已然成為中華文化的桎梏,延至末期,這個僵化、封閉的文化體系已積重難返;自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挾近代工業文明,中華文化不堪一擊,由此痛定思痛,五四運動斬斷傳統,學習西方成為主流:漸進溫和的改革(實業救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立憲運動)失敗了,激進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也不成功,帝國模式、日本模式、歐洲模式、美國模式紛紛破產。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有史以來一次最偉大的革命獲得成功;中國奮發圖強,中國文化義無反顧的拋棄過去(直至文化大革命達致高潮),同時中華文化如饑似渴的吸收、學習西方文明,建國前三十年學習蘇聯,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試錯、不斷探索,也走了不少彎路。建國后三十年在經濟上學習美國,現在中國正處在一個偉大征程的途中,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中華文化的重構方面,我們還在路上,而且中國人應該有信心,并且也一定能夠完成這一偉大使命。這個使命絕不是簡單的學習美國,學習它以及這個世界最先進的文明,是為了豐富自己、強大自己,最終是建構自己,同時在中華文化的歷史縱深中汲取營養,在全球化的文化融合中重塑自己,并且承擔起融合世界文化的重任。自19世紀以來,全球化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勢不可擋的趨勢,先由貿易全球化開始,而到現在的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經濟殖民、武裝侵略、種族滅絕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劇烈沖突和對抗,其實也就是強勢文明征服、同化弱勢文明的過程,優勝劣汰的社會競爭法則是這一進程的推動力——殘酷但高效。同時,弱勢文明雖然被邊緣化、甚至被消滅,但它們作為世界文化的分支,對主流文化起到了一定補充和涵養的作用,或多或少的匯入了世界文化體系當中。毫無疑問,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挾強大的經濟、軍事、科技、政治優勢,美國的自由主義自然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與世界其它文化不斷沖突、涵化和融合。美國的自由主義雖然風頭正勁,但與之伴生的霸權主義極大的傷害了它的普世價值,所以,美國在全球成功建立了貨幣秩序、經濟秩序和軍事秩序,卻無法建立以自由主義為核心的文化秩序,而且,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霸權主義永遠缺少容納之量和消化之功,也無法承擔融合世界文化的重任。歷史上的中華文化擁有這樣的容納之量和消化之功,而今新生的中華文化亦有涵蓋世界的容量。看到這一切,幸甚!萬古江河讀后感2帝王將相、皇家貴胄以及諸如此類的成功人士,在中國古代史中占據了太多的位置,他們的強勢使得平民大眾在歷史中難以有一席之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為老百姓說過話的人很多,但是為他們書寫歷史并且傳諸后世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由是觀之,許倬云先生和他的《萬古江河》一書實在是殊為難得。先生論史,追求的是將艱深的學理用平和溫婉的筆觸娓娓道來。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今日讀史之讀者,不同于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未必都是帝王將相的后裔,我們并不能從以往如成功人士家譜的歷史中了解自己究竟從何而來。因此,許先生所做的,正是為老百姓立傳,留存整個社會的記憶。在《萬古江河》中,許先生以長江黃河比喻中國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講述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從源頭的涓涓細流蜿蜒而下,逐漸包容各種文化,一個多元而復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于成形。許倬云先生得益于梁任公《中國史緒論》的啟示,將這一過程當作中國文化圈不斷擴張的過程,分為中原的中國、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世界的中國以及中國近百年現代化浪潮的蹣跚歷程。這種劃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國傳統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斷代手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將敘述的重點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從社會史的角度透視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這種氣魄與視角,非大家不能為。千秋歷史,萬古江河。在許先生看來,歷史文化之于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將相之于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響遠遠不能與后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講座中所說:“自然是長程,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歷史的人似乎將這句話顛倒了過來。最近出版的諸多史學著作,仍然擺脫不了以政治史為綱的舊習,日常生活少見著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論。現在的歷史暢銷書《品三國》、《明亡清興五十年》也不能脫離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所作的努力,既填補了中國通史的某種空白,也給人以極大的啟發。萬古江河讀后感3兩個多月,終于讀完了許倬云的《萬古江河》,同時聯想到費正清的《中國,傳統與變遷》和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三本書均從大處著眼,二三十萬言就將數千年中國的發展演變,朝代更迭鮮活而又連貫的展現出來,但這兩本書主要談中國有這樣歷史演變的原因,《萬古江河》以“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為題旨,以長江黃河比喻中國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孕育中國文化的地理空間談起,到中國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后細述中國文化在不斷的沖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視野和思路之開闊,超越了常見的斷代手法,也擺脫了文化上的本位主義,正如江河一樣寬廣。《萬古江河》以中國文化的黎明、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等諸多章節統領中國歷史,超越了歷來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的框架劃分,更為重要的是他把“文化”概念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是用歷史的腳注來闡述“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于是我們看到“普世國家體制”,這是從秦始皇開始,這只是“中國的中國”,包含有“家國天下體制”、精耕農業文明、市場網絡與文官組織等諸多的中國文明特色。等到了唐朝之后的東亞的中國,中國成為亞洲的核心文化,影響四鄰,并奠定了后世中國的生活方式。《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里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國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于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復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語言的平實如話通俗易懂,是此書一大特色,所謂“真佛只說家常話”。在圖書編輯的推薦語和作者的前言中都曾寫道:這是寫給當代中國人的歷史讀本。行文中無一處直接引用歷史文獻,皆明白如話,偶爾也會看到作者筆鋒一轉處的幽默。在寫到孔子時代的蔬果栽培時,作者列舉了當時食用植物的種類,寫道:“此中野生作物,種類頗多,大致均為主食的補充,不是主要植物。但是農業栽培食糧不足時,采集的食物可能占了相當比率。首陽山上的采薇人,不是只有伯夷叔齊!”當時看到這段,不由掩卷大笑。讀書是什么?可能在每個人的眼里有著不同的看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將讀書推向神秘,“百無一用是書生”將讀書引向庸俗。其實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普通的生活,就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我是一個歷史教師,歷史學是我們的專業,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趙亞夫說:“歷史有效教學的原動力不在教育學和心理學,而在歷史學。以往凡是把歷史講得不熟不透的教師,都是因為學科功底不好的緣故。”要提高自身歷史專業知識,必須要沉下心來閱讀,必須閱讀歷史方面的書籍。讀像《萬古江河》這樣的好書就如品茶,一遍不是最好,三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臨清2025年初三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三亞市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東平縣2024-2025學年中考適應性測試(二)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數字視頻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模電 第25講 非正弦波發生電路學習資料
- 模電 10-直流電源學習資料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團體心理輔導與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程制圖基礎 04第三章學習資料
- 山東省臨沂沂水縣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復習診斷(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知識培訓
- 2025屆浙江省君兮協作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題(含解析)
- 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題庫完美版帶答案分析2025
- 四川省成都東部新區龍云學校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冊半期測試題(含答案)
- 新課標解讀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25版)解讀課件
- 2024年中國海洋大學招聘輔導員筆試真題
- 倉管員安全培訓課件
- 紅藍黃光治療皮膚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 氧氣管道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現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要求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