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員培訓課件_第1頁
育嬰員培訓課件_第2頁
育嬰員培訓課件_第3頁
育嬰員培訓課件_第4頁
育嬰員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育嬰員培訓主講:育嬰員培訓主講:第四章保健與護理第一節三浴鍛煉與撫觸一、學習目標了解嬰幼兒三浴鍛煉與嬰幼兒的生長關系,掌握空氣浴、日光浴、水浴及嬰幼兒撫觸方法。二、相關知識三浴鍛煉是指利用自然界的空氣、陽光、水對嬰幼兒進行的體格鍛煉,即空氣浴、日光浴和水浴。第四章保健與護理第一節三浴鍛煉與撫觸空氣浴: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方法,不受地區、季節和物質條件等的限制。能促進新陳代謝,寒冷的空氣可以使交感神經更活躍,鍛煉呼吸器官和增強心臟活動以及增強機體適應外界氣溫變化的能力。進行空氣浴時,同時要注意氣溫、空氣溫度及氣流的影響。日光中的兩種有益光線-紅外線:可使人的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紫外線:除有殺菌作用,提高皮膚的防御能力,還可以使皮膚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預防佝僂病的了生。還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紅血球,防止貧血。水浴:是利用水的溫差和水的機械作用來鍛煉身體。通過水的刺激,可增強機體體溫調節機能反應能力,促進血循環,增強機體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對于健康的嬰幼兒,低于20℃能引起冷的感覺,20~40℃是溫的,40℃以上是熱的。鍛煉可從溫水逐漸過渡到冷水。1.三浴鍛煉與嬰幼兒生長關系空氣浴: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方法,不受地區、季節和物質條件等的嬰兒撫觸是通過皮膚接受不同力度的刺激,肌肉得到按摩,讓嬰兒被動接受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促進肌肉及動作協調,讓嬰兒感到感到滿足、心情愉快,增加嬰兒睡眠,減少嬰兒哭鬧,有利于嬰兒的健康生長發育。2.嬰兒全身撫觸與身心發展的關系嬰兒撫觸是通過皮膚接受不同力度的刺激,肌肉得到按摩,讓嬰兒被三、工作內容與方法1.三浴的方法1)空氣浴的方法時間根據嬰幼兒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確定,可從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最長可達2小時。最好從夏季開始,這樣嬰幼兒能適應氣溫從熱到溫、到冷的逐漸過渡,使機體逐步適應。要先從室內開始鍛煉,適應后再到室外鍛煉,寒冷時的室溫逐漸下隆,一般每3—4天下降1℃,最低室溫12—14℃,體弱兒不可低于15℃,氣溫30℃以上太熱也不適宜。空氣浴可與各種活動如主被動操、游戲、體操、走路結合進行。注意事項:根據季節、天氣變化和嬰幼兒的身體情況安排鍛煉。循序漸進,密切注意嬰幼兒的反應,如有皮膚發紫、面色蒼白、發涼情況,需立即停止。對于身體特別弱、急性呼吸道疾病、各種皮膚傳染病、急慢性腎炎、化膿性皮膚病感染和炎癥以及代償不全的心瓣膜病應禁止鍛煉。三、工作內容與方法1.三浴的方法2)日光浴的方法:在進行日光浴前,應先進行5—7天的空氣浴。冬季在室內做日光浴要開窗。滿月后可以到戶外曬太陽,時間長短要依據寶寶年齡大小和耐受情況來定,一般從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到30分鐘。夏天適宜在上午8—9點,下午15—27點進行,冬天可在中午進行。注意事項:(1)要防止陽光直射嬰兒的眼睛。如太陽光線很強,要給嬰兒帶上太陽帽,或選擇在樹蔭下進行,以保護眼睛。(2)嬰兒生病時如嬰兒有發熱,嚴重的貧血,心臟病以及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身體特別虛弱,就不宜進行日光浴。(3)日光浴后要及時給嬰兒喂水。(4)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盡量讓陽光直接接觸皮膚。(5)要注意觀察嬰兒的反應,如脈搏、呼吸、皮膚發紅及出汗情意,以判斷嬰兒可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和強度,若日光照射后,嬰兒出現虛弱感,大汗淋漓,神經興奮,睡眠障礙,心跳加速等情況,應減少或停止目光照射。2)日光浴的方法:3)水浴的方法常見的水浴有溫水浴、冷水擦浴、冷水淋浴及游泳等幾種。(1)溫水浴:適用于新生兒及嬰兒。臍帶脫落后即可進行,室溫24—26℃,水溫35—37℃,時間約10分鐘左右,對于較大的嬰兒,水溫可稍低些。浸浴的方式是用一較大的盆盛水,嬰兒半臥位于盆中時,讓嬰兒頸部以下身體全部浸入水中,浸浴完畢,立即用大毛巾包裹好擦干,嬰兒皮膚以輕度發紅為宜,每天一次。(2)冷水擦浴:適用于6個月以上嬰幼兒,體弱兒也可以用。室溫應在20℃以上,開始可用35℃左右水溫摩擦,以后水溫可每隔2-3天下降1℃,降至26℃左右,選擇吸水性好的毛巾浸入溫水后擰成半干,給寶寶擦浴,摩擦全身皮膚,按上肢→胸→腹→側身→背→下肢的順序,摩擦至皮膚微紅,完畢后用干毛巾擦干。(3)冷水淋浴:適用于2歲以上嬰幼兒,室溫應在20℃以上,水溫從33—35℃左右開始,以后每2—3天降低1℃.逐漸降至26—28℃,可用冷水沖淋全身,按上肢→胸背→下肢的順序沖浴,但不要沖淋頭部。沖淋完畢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穿好衣服。 3)水浴的方法常見的水浴有溫水浴、冷水擦浴、冷水淋浴及游泳等(4)嬰幼兒游泳適應癥:①足月正常分免的剖宮產兒、順產兒(0-12個月)。②32-36周分娩的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體重在2000-2500g,住院期間無須特殊處理者。)禁忌癥:①患有嬰幼兒疾病需要接受治療者。②小于32周的早產兒,體重低于2000g體重的低體重兒。操作步驟:①臍帶未脫落的,要用防水臍貼護臍。②除尿布外,嬰幼兒所穿衣服全部脫掉并用浴布包裹好,操作者用左手將嬰幼兒身體夾在操作者的腋下,用左手掌托穩嬰幼兒的頭,讓嬰幼兒臉朝上。③擦洗面部:用一塊專用小毛巾沾濕,從眼角內側向外輕輕擦拭雙眼、嘴、鼻、臉及耳后。④洗頭:頭稍低于軀干用右手抹上洗發露,輕輕按摩頭部,然后清水沖洗擦干。⑤套游泳圈:根據嬰幼兒大小選擇合適的游泳圈,游泳圈與嬰幼兒頸部間隔兩手指,用一塊小毛巾墊在嬰幼兒下頜,讓嬰幼兒感覺更舒適。⑥要緩慢入水,以免嬰幼兒受驚嚇,可先拉著嬰幼兒手,等嬰幼兒適應后再慢慢松開手。(4)嬰幼兒游泳嬰幼兒游泳注意事項(1)必須進食后1小時左右進行游泳,時間約10分鐘。(2)游泳池水深大于60cm,必須以嬰幼兒足不觸及池底為準。(3)嬰幼兒游泳期間必須專人看護。(4)室溫在26-28℃左右,水溫在38℃左右,同時注意觀察嬰幼兒的皮膚顏色及全身情況。(5)游泳圈在使用前要進行安全檢查,如型號是否匹配(泳圈內口直徑稍大于嬰幼兒頸圍直徑),保險扣是否安全,雙氣道充氣均勻,是否漏氣(將泳圈按置水中檢查)。(6)游泳圈用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沖洗、涼干。嬰幼兒游泳注意事項(1)必須進食后1小時左右進行游泳,時間約2.撫觸(1)頭面部:①用兩手拇指指腹眉弓部向兩側太陽穴按摩。②兩手拇指從下頜中央向外上方按摩,讓上下唇形成微笑狀。③一手托頭,用另一只手的指腹從前額發際向上、向后按摩,至兩耳后乳突。(2)胸部:兩手分別從胸部的兩側肋下緣向對側肩部按摩,應避開乳頭。(3)腹部:兩手依次從寶寶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呈順時針方向按摩。(4)四肢:兩手交替抓住寶寶一側上肢,從腋窩至手腕輕輕滑動并擠捏,對側及雙下肢的做法相同。(5)手和足:用四指按摩手背或足背,并用拇指從寶寶手掌面或腳跟向手指或腳趾方向按摩,對每個手指、足趾進行搓動。(6)背臀部:①寶寶呈俯臥位,雙手掌分別由頸部開始向按摩至臀部。②以脊柱為中心,兩手四指拼攏,由脊柱兩側水平向外按摩,至骶尾部。2.撫觸(1)頭面部:①用兩手拇指指腹眉弓部向兩側太陽穴按摩注意事項:(1)撫觸一般在嬰幼兒吃完奶完后1小時左右進行,沐浴后最好。(2)注意室內溫度一定不難低于25℃,因為撫觸時寶寶最好全身裸露。(3)撫觸前操作者要摘下手上的所有飾物,包括戒指、手表等,要注意指甲要剪短,以免刮傷嬰幼兒的皮膚。(4)撫觸前用溫水洗凈雙手,以免刺激到寶寶。(5)為了避免寶寶的皮膚傷害,可用少許撫觸抹在手上起潤滑作用,不要把撫觸油直接抹在寶寶身上,以免引起寶寶不適。(6)撫觸的時候可以同時給寶寶播放一些音樂、唱兒歌或講故事,還要注意與寶寶眼神的溝通。孩子哭鬧、嘔吐時要停止操作。注意事項:第二節常見癥狀護理一、學習目標了解嬰幼兒發病的早期表現及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嬰幼兒體溫的測量方法,如何給嬰幼兒喂藥,帶嬰幼兒就醫時的注意事項等。二、相關知識1.嬰幼兒有病早發現、早治療2.嬰幼兒體溫的特點3.體溫計的類型4.嬰幼兒用藥特點5.給嬰幼兒喂藥的原則第二節常見癥狀護理一、學習目標1.嬰幼兒有病早發現、早治療(1)成人要細心觀察,盡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治療。(2)嬰幼兒感到不適的主要反應是啼哭,在排除饑餓、排尿等因素后,應仔細檢查嬰幼兒的全身。應從頭到頸、軀干、四肢,稍用力撫摸一遍,再查看后背、頸下、腋窩、大腿根等部位。如果手觸到有病的部位,嬰幼兒會加劇哭鬧或把成人的手撥開、拒根等。反復做幾次,就可發現病癥的部位。(3)要善于從嬰幼兒日常生活表現中發現異常。如器口齒不如同齡嬰幼兒那樣清晰,應觀察是否因舌系帶過短影響了發音;嬰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突然出現的較大聲響反應淡漠,應考慮是否有聽力異常;嬰幼兒經常看東西時歪頭或靠得很近,應考慮是否有斜視或視力異常等等。(4)嬰幼兒的精神狀態是反映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如果面色紅潤,眼睛有神,正常玩耍食欲好,說明病情不重;如嬰幼兒面色發白,眼睛無神,哭聲無力或異常,不吃奶,煩躁不安或嗜睡,頻繁嘔吐或腹瀉等,都表明病情較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嬰幼兒有病早發現、早治療(1)成人要細心觀察,盡早發現異2.嬰幼兒體溫的特點發熱是嬰幼兒生病時最常出現的征象,也常常是發現嬰幼兒生病的最早現象,因而學會觀察嬰幼兒的體溫非常重要。嬰幼兒的體溫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氣候變化,包裹多少等都會影響體溫的變化,嬰幼兒體溫略高于成人;新生特別是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調節功能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包裹太多易出現發熱,而穿太少易發生低現象;嬰幼兒活動量大,代謝增加運動和進食的時候都使體溫升高,因此在給嬰幼兒側體溫應在運動、進食半小時后進行。2.嬰幼兒體溫的特點發熱是嬰幼兒生病時最常出現的征象,也常常3.體溫計的類型體溫計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可棄式體溫計、紅外體溫檢測儀等。(1)水銀體溫計:口表即用于測量口腔溫度的體溫計;腋表即用于測量腋下體溫的體溫計;肛表即用于測理肛門溫度的體溫計。(2)電子體溫計:是采用電子探頭測量體溫,測量的體溫可直接顯示數字。(3)可棄式體溫計:為一次性使用的體溫計,是一種含有對熱敏感的化學批示點薄片,測量時占狀薄片可隨機體溫度的變化而變色,當顏色點從白色變為藍色,最后的藍點位置即為所測體溫。(4)紅外體溫測量儀:其特點是測溫快捷、準確、安全,因其體積大,多用醫院的監護病房。3.體溫計的類型體溫計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可棄式體溫計4.嬰幼兒用藥特點(1)年齡不同的嬰幼兒,藥物在其體內的分布及反應不同,對不同的藥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不能隨意給嬰幼兒用藥。(2)嬰幼兒時期,肝臟解毒功能不完善,尤其新生兒、早產兒、肝功能發育不成熟,對藥物的代謝延長,易增加藥物毒性作用,因此應嚴格按醫囑用藥。(3)肝臟排泄功能不能熟,特別是新生兒,對藥物及其分解產物滯留體內的時間延長,增加藥物的毒性反應。(4)乳母用藥,乳汁中可含有濃度較低的藥物,一般對嬰幼兒影響不大,但有些藥物在乳汁中含量較大,可影響嬰兒,因此乳母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4.嬰幼兒用藥特點(1)年齡不同的嬰幼兒,藥物在其體內的分布5.給嬰幼兒喂藥的原則(1)嚴格按照醫囑,量取用藥劑量。液體藥物用小量杯量,片劑藥先將藥片壓碎,再按計量分取。將藥粉溶于盛有溫開水的小勺或小杯中喂服。(2)喂藥前先向嬰幼兒說明服藥目的,喂藥時態度應溫和,充滿愛心,讓嬰幼兒容易接受。(3)有甜味的藥可用奶瓶喂,大的嬰幼兒也可將藥加在果汁或蜂蜜水中喂。不能用奶瓶喂的嬰幼兒可用小勺喂。(4)對于較大的嬰幼兒,即使哭鬧也應保持鎮靜,堅持喂藥。喂藥后最好給孩子喂幾口白開水。5.給嬰幼兒喂藥的原則(1)嚴格按照醫囑,量取用藥劑量。液體三、工作內容與方法1.腋下測溫方法:解松嬰兒衣服露出腋窩,把體溫表水銀端放在腋窩中央,將同側手臂靠軀干挾緊體溫表,將其固定,持續測溫5分鐘,所測得溫度一般比口表所測略低。2.頸部測溫方法:即將體溫表水銀端橫放于頸部皮膚皺褶處,調整頭部位子,挾住固定體溫表,至少測溫5分鐘,能測10分鐘更好。頸部測溫不易固定,受氣溫高低影響也較大,準確性比腋下測溫更差。所測溫度較低,較口表低0.5C-0.7C,寒冷季節更低。3.肛門內測溫方法: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銀端,再抹上少許食用油(煮沸后冷卻),加以潤滑,緩緩插入嬰兒肛門約3厘米,持續測溫3分鐘,所測體溫正常值37.5C左右,冬季體溫不足的新生兒肛表體溫可在36C左右。肛門測溫較皮膚測溫為合適,但方法較麻煩,常引起小兒哭吵,不過必要時還得用肛門內測溫。4、近年來有采用紅外線探頭測耳溫,只需1秒鐘即可測得比較準確的體溫,可用于新生兒推廣應用。三、工作內容與方法1.腋下測溫方法:解松嬰兒衣服露出腋窩,把1.測量體溫注意事項1.試表前要檢查體溫計有無破損,甩表時不能觸及大硬物,否則容易破碎。2.應在吃飯、喝水、運動出汗等情況后休息半小時再測量體溫。3.嬰幼兒哭鬧時應設法讓其停止啼哭,保證在安靜狀態下測體溫。4.試表前,檢查體溫計是否已將水銀柱甩至35℃以下。5.了出體溫計轉動溫度表,直到可以看到一條粗線為止,從水銀柱上讀取所指數字。6.體溫計使用完畢用酒精棉擦試備用。7.嬰幼兒不宜測量口溫,以免咬破體溫計。8.嬰幼兒患有腹瀉、心臟病者不宜測肛溫。9.腋下有創傷、皮膚潰瘍、炎癥、肩關節受傷時不宜測腋溫。1.測量體溫注意事項1.試表前要檢查體溫計有無破損,甩表時不2.帶嬰幼兒就醫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1)根據不同季節做好散熱與保暖工作。冬天包好嬰幼兒但不宜包太多,口罩、帽子、圍巾備好;夏天做好防風、防雨、防曬的準備。(2)熟悉就醫的程序,帶好上次看病的病歷,看病時要身醫生說明嬰幼兒就診的原因,包括主要癥狀和發病時間,在家自行所做的處理及用藥情況。(3)嬰幼兒容易的患的病以常見病為主,如呼吸道感染、腹瀉等,最好辦法是就近就醫。大醫院距離較遠,會增加路上的勞頓,加之醫院病人較多,就診等候時間長,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4)出現疑難病癥,需要到權威醫院就診時,應事行了解有關專家或專業門診的時間和就診情況。(5)如有腹瀉,一般需做大便檢查,最好在家里留好大便(可用一次性水杯裝),否則無法當時進行化驗。向醫生告知嬰幼兒有無特殊病史和過敏史。(6)在醫生進行必要的檢查后,對疾病作出診斷并開出處方時,要將嬰幼兒有某些藥物的過敏吏及時告訴醫生,避免取藥后不能用。(7)如果是一個人去則不要忘記帶錢,病情嚴重的嬰幼兒要打“120”。2.帶嬰幼兒就醫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1)根據不同季節做好散熱3.嬰幼兒用藥護理1)喂藥前的準備工作(1)簡單的幾件物品,一個中等大小的小勺,一個小酒盅或有刻度的小杯和一塊小毛巾即可。(2)喂藥前對藥物進行核對,包括(藥名,是不否這次服用,片劑,水劑、發霉、變色,過期失效,劑量。)(3)服藥前半個小時至1小時將所需服用能夠同服的藥片、藥水按規定量同時置大小灑盅中,并放少量溫開水浸泡。等服藥時藥已完全溶化,喂服非常方便。(4)一片藥分幾次服用時,要先將藥片碾碎均勻分次,或用小刀將藥片分成大小均勻的數塊分服。(5)喂藥前先準備好溫度適宜的糖水,將已經溶化的藥物用小勺子混勻。3.嬰幼兒用藥護理1)喂藥前的準備工作3.嬰幼兒用藥護理家庭給藥方法口服給藥法:小勺喂藥法、吸管喂藥法。眼耳鼻用藥:眼睛用藥:用藥時盡量讓嬰幼兒安靜下來,最好兩個人,一個把嬰幼兒抱手里,拿玩具引他向上看,一個快速滴藥,眼睛閉著就滴在內側眼角。用藥前應洗凈雙手。耳內用藥:讓嬰幼兒側臥或由家長抱著嬰幼兒,讓嬰幼兒的頭偏向一側,一手輕輕抓住耳垂及外耳廓,輕輕將外耳廓向后下方拉動,暴露耳道另一只手將藥滴入耳內。鼻子用藥:家長抱住孩子,使頭盡量后仰并向患側稍傾斜,再將藥直接滴入鼻腔,并保持此體位2-3分鐘。3.嬰幼兒用藥護理家庭給藥方法3.嬰幼兒用藥護理3)喂藥注意事項(1)調和藥物的水溫應溫涼,不宜過熱,否則會破壞藥物成分。(2)調配藥物時用水不宜過多。(3)喂藥時保持環境安靜。(4)嚴格按醫囑要求的劑量和時間間隔給藥(藥物在血液中需達到一定濃度方可見效)。(5)飯前服的藥需要在飯前半小時服藥,飯后的藥可在飯前服下,服下后立即喂奶(飲),這樣嬰幼兒在饑餓時更容易接受(6)生病期間應多喂水是非常必要的。(7)嬰幼兒不肯張口時,不要硬灌藥,以免日后抗拒吃藥。(8)給嬰幼兒喂懸浮液時,不要摻水,應等服下藥后再喂等量的白開水。3.嬰幼兒用藥護理3)喂藥注意事項第三節意外傷害的處理一、學習目標:了解嬰幼兒意外傷害的相關知識,掌握嬰幼兒意外傷害的處理技巧。二、相關知識嬰幼兒發生意外傷害的常見原因:嬰幼兒疲勞、生病或者饑餓;母親處于月經前期、疲勞或懷孕;嬰幼兒特別好動;全家人準備外出度假;夫妻不合,經常吵架;嬰幼兒到有危險的地方玩耍;沒有按安全規定做事;使用的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第三節意外傷害的處理一、學習目標:工作內容與法1.四肢表皮擦傷的護理如果傷口小而淺或僅擦傷表皮,可用涼開水冼凈周圍的皮膚,再用涼開水沖洗傷口。如有泥沙等污物應長度洗干凈。如沖洗不掉,可用針挑出,以免污物留在皮膚里。清潔傷口后用75%酒精由里到外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傷口表面涂紫藥水、紅藥水或碘酊,如傷口有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紗布止血后再上藥,不用包扎,避免沾水,讓其自然干燥。注意事項(1)擦傷的創面不必包扎注意避免沾水。(2)臉部的擦傷,需要注意及時用軟刷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