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安縣初中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八年級語文本試卷包括四道大題,共23道小題。共8頁。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考生務必按照考試要求在答題卡上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一、積累與運用(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8分)是瓊瑤仙境,靜穆的晶瑩和潔白。永恒的陽光和風的刻刀,千萬年來()地切割著,雕鑿著,xièdài緩慢而從不。冰體一點一點地改變了形態,變成自然力所能刻畫成的最漂亮的這番模樣挺拔的,敦實的,奇形怪狀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披肩。小小的我便蜷臥在這巨人之發下。偶一露面,這冰世界便熠熠爍爍,光彩奪目。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環繞冰山的波狀皺褶,想象著在漫長的時光里,冰川的前進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長,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馬麗華《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1.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xièdài2.文中括號內應填入的詞語是()。(2分)A.風云變幻 B.接踵而至 C.歷歷在目 D.漫不經心3.文中兩處內應填入的標點符號是()。(2分)A:? B,。 C:。 D,?4.文中畫線句子的語病是()。(2分)A.搭配不當 B.句式雜糅 C.語序不合理 D.結構不完整5.古詩文默寫(7分)(1)曲徑通幽處,。(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2),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俄頃風定云墨色,。(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4)《賣炭翁》一詩中描繪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5)《雖有佳肴》中,說明學習和教學之后能讓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二、閱讀(45分)(一)閱讀下面的課內文言文,完成6~8題。(7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1)女有歸()(2)盜竊亂賊而不作()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8.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3分)(二)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9~11題。(8分)士尹池①為荊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觴之。南家之墻擁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經其宮⑤而不止。士尹池問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為鞔⑥者也。吾將徙之,其父曰:‘吾恃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處也,吾將不食。愿相國之憂吾不食也。’為是故吾不徒。西家高,吾宮卑,潦之經吾宮也利,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歸,荊適興兵欲攻宋。士尹池諫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賢,其相仁。賢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無功,為天下笑。”楚釋宋而攻鄭。孔子聞之曰:“夫修之于廟堂之上而折沖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謂也。”(選自《新序》)【注釋】①士尹池:復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國賢臣。③擁:遮蔽。④潦:積水。⑤宮: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沖:制敵取勝。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A.司城子罕止而觴之 止露尻尾(《狼》)B.為鞔者也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公輸》)C.荊適興兵欲攻宋 兵革非不堅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孔子聞之曰 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10.用/給文中畫橫線部分斷句。(限斷兩處)(2分)夫修之于廟堂之上而折沖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謂也。11.士尹池根據哪兩件事認為子罕“仁”?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4分)(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7分)①順著玉河,我來到了四方街前。②進城之前,一道閘口出現在前面。過去,把水攔在閘前,是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黃昏開閘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凈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車來把我們揚到高處,游覽古城的人要把這水車和清涼的水作一個美麗的背景攝影留念。我乘水車轉輪緩緩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獅子山上蒼勁的老柏樹,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見了順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這樣依止于自然,美麗了自然。③從水車上嘩然一聲跌落下來,回到了玉河。在這里,我有些猶豫。因為河流將要一分為三,流過古城。作為一滴水,不可能同時從三條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時,被急匆匆的后來者推著前行。來不及作出選擇,我就跌進了三條河中的一條,叫做中河的那一條。④我穿過了一道又一道小橋。⑤我經過叮叮當當敲打著銀器的小店。經過掛著水一樣碧綠的翡翠的玉器店。經過一座院子,白須垂胸的老者們,在演奏古代的音樂。經過售賣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我想停下來看看,東巴文的“水”字是怎樣的寫法。但我停不下來,沒有看見。我確實想停下來,想被摻入硯池中,被蘸到筆尖,被寫成東巴象形文的“水”,掛在店中,那樣,來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見我了。在又一座橋邊,一個澆花人把手中的大壺沒進了渠中。我立即投身進去,讓這個澆花的婦人,把我帶進了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蘭花在盛開。澆花時,我落在了一朵香氣隱約的蘭花上。我看到了,樓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閑話。樓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著相機在眺望遠山。樓上的客人和樓下的主人大聲交談。客人問主人當地的掌故。主人問客人遠方的情形。太陽出來了,我怕被迅速蒸發,借一陣微風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澆花壺中。⑥黃昏時,主人再去打水澆花時,我又回到了穿城而過的水流之中。這時,古城五彩的燈光把渠水輝映得五彩斑斕。游客聚集的茶樓酒吧中,傳來人們的歡笑與歌唱。這些人來自遠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靜時分,內心也很喧嘩;在這里,盡情歡歌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⑦好像是因為那些鼓點的催動,水流得越來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來到了城外的果園和田地里。一些露珠從樹葉上落下,加入了我們。在寬廣的麗江壩中流淌,穿越大地時,頭頂上是滿天星光。一些薄云掠過月亮時,就像麗江古城中,一個銀匠,正在擦拭一只碩大的銀盤。(節選自《一滴水經過麗江》)12.根據文段內容,填寫下表。(3分)游蹤景象感受登上水車古城全貌依止自然,美麗自然①東巴文字摻入硯池,蘸到筆尖投身民居②恬淡怡然,安居樂業穿城而出古城夜晚,曠野田園③1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麗江。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分)14.說說第⑥段劃線句子的表達特點與作用。(2分)這些人來自遠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靜時分,內心也很喧嘩;在這里,盡情歡歌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題。(15分)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竺可楨①我國古代相傳有兩句詩說道:“花如解語應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現在看來,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構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自然科學家的任務就在于了解這種本質,使石頭和花卉能說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里所指出的那樣,杏花開了,好像它傳語農民趕快耕土;桃花開了,好像它暗示農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來了,農民知道它講的是什么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從這一角度看來,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從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②明末的學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云、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月、露、風、云、花、鳥之在天地間,俄頃滅沒,而詩人能結之不散。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云、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換言之,月、露、風、云、花、鳥乃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從這種語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質,即自然規律。而大詩人能掌握這類語言的含意,所以能編為詩歌而傳之后世。③唐白居易十五歲時,曾經寫過一首詠芳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人顧況看到這首詩,大為賞識。一經顧況的吹噓,這首詩便被傳誦開來。這四句古詩指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第二是這循環是隨氣候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了。④在溫帶的人們,經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從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寧,有句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宋洪邁《榮齋續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經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學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哼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帶來的象征,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⑤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杜鵑》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⑥南宋詩人陸游,在七十六歲時作《初冬》詩:“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告農時,如《鳥啼》詩可以說明這一點:“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陸游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詩人。⑦我們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換言之,物候在我國南方與北方不同,東部與西部不同,山地與平原不同,而且古代與今日不同。為了了解我國南北、東西、高下不同,古今時間不同而有物候的差異,必須與世界其他地區同時討論,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選文有刪改)15.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物候”現象的一項是()。(2分)A.阿公阿婆,割麥插禾B.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C.花香鳥語,雄雞唱曉D.萃天地之清氣,極造化之大觀16.作者從唐宋大詩人的詩中發現了物候變化的哪些規律?(3分)17.第①段中畫線的兩個句子說法矛盾嗎?為什么?(3分)(1)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構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2)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從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18.下面的語段應放在第______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______段之間,為什么?。(4分)語段: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風、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杰出成就的。19.結合課文內容,比較《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與《大自然的語言》兩篇文章的標題,你更欣賞哪一個?說說你的見解。(3分)(五)名著閱讀(8分)20.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回答問題。(6分)保爾頓時驚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內心斗爭了片刻,但還是膽大包天地跳進房間,抓住槍套,從里面拔出那支嶄新烏亮的手槍,又匆忙回到花園。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槍塞進口袋,又穿過花園爬上了櫻桃樹。保爾像猴子一樣靈活,飛快地爬上棚頂,又回頭張望一下,只見勤務兵正若無其事地與馬夫聊天,花園里靜悄悄的……(1)這段文字選自__________________(書名),本段主要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來刻畫主人公保爾。(2分)(2)小說緊接著寫了與“槍”有關的哪兩個情節?請簡要概括。(每個情節不超過10個字)(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列關于名著內容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保爾是烏克蘭某鎮一個貧苦工人家的小兒子,母親死得早,父親則做苦力以養家糊口,哥哥是個鐵路工人。小學時的保爾就疾惡如仇,敢想敢做。B.達雅陪同患傷寒癥病愈后的保爾來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戰友,保爾于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他人生的準則,同時也揭示了全書的主旨。C.后來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從沒有灰心喪氣,從沒有過自殺的念頭,堅定的革命信念激勵他用文學創作跟病魔與困難做斗爭。D.這部長篇小說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全身癱瘓,雙目失明”艱難寫成的,出版后產生了巨大影響。三、綜合實踐(10分)22.中國文化崇尚“和”,有關“和”的思想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八年一班圍繞“和”字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材料一】“和”的涵義①《說文解字》:和,相應也。從口。禾聲。②《舜典》:律和聲。③《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④《書·堯典》:協和萬邦。【材料二】關于“和”的名言數不勝數,例如:“禮之用,和為貴”“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等。(1)請結合【材料一】,用自己的話說說“和”最早都有哪些涵義?(2分)(2)寫出兩個與“和”有關的成語或名言警句。(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班上要征集關于“和”的經典故事,下列故事符合該主題的一則是()。(2分)A.陳太丘與友期行B.“六尺巷”名字的來歷C.道旁苦李(4)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和睦;同:茍同。和而不同指的是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4分)四、寫作(50分)23.作文:以下文題,任選其一。作文(1)命題作文:別樣的青春風景作文(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陶鑄在《松樹的風格》中寫道:“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于惡劣環境。”做人就應該學習松樹的堅定性、堅韌性,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考驗,都要心存定力、站穩腳跟,風吹不轉向,浪打不迷航;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要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完成一篇作文。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創意地表達,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文字和標點要抒寫規范、整潔、美觀;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農安縣初中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八年級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1.答案:懈怠評分說明:共2分。要求書寫正確、規范、工整。2.答案:D評分說明:2分。3.答案:C評分說明:2分。4.答案:D評分說明:2分。5.答案:(1)禪房花木深(2)海內存知己(3)秋天漠漠向昏黑(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5)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評分說明:共7分,每句1分。出現錯字、別字、漏字或前后順序顛倒,該句不得分。6.答案:(1)女子出嫁。(2)作亂害人。評分說明:2分。每個1分。7.參考答案:財物,厭惡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據為己有;力氣,厭惡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評分說明:2分。意思對即可。8.參考答案:有相同的地方。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沒有戰亂,沒有剝削與壓迫,人人自由平等、安居樂業,這樣理想的生活圖景和大同社會非常相似。顯然,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是根據大同社會的理念構想出來的,展現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評分說明:共3分。語言表述流暢,意思對即可。9.答案:B評分說明:2分。10.答案:夫修之于廟堂之上/而折沖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謂也。評分說明:2分。每處1分。11.參考答案:南家的墻遮蔽了子罕家的墻,但為不影響南家生計,子罕沒讓他們搬走;西家地勢高,子罕允許西家積水流經自家。評分說明:共4分。每答出一點得2分。參考譯文:士尹池為楚國出使到宋國,司城子罕留他在家里喝酒。司城子罕的南鄰的院墻前伸到子罕的院子里,使子罕的南墻不直,子罕的西鄰家的臟水從子罕的宅院穿過,子罕也不堵塞。士尹池問為什么任它這樣,司城子罕說:“南面的一家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把他家遷走,那家的父親說:‘我家靠做鞋糊口,已經三代了,現在搬走,那么宋國要買鞋的人,就不知道我的住址,我們就會沒飯吃,希望相國體念我家無法糊口的苦哀,因此我沒把他們遷走,西鄰地勢高,我的宅子地勢低,臟水從我家流下去很方便,因此沒有堵塞。”士尹池回國,楚國正好發兵要進攻宋國。士尹池規勸楚王,說:“宋國是攻不得的啊,他們的君主賢明,他們的相國仁厚。賢明的人能得民心,仁厚的人能使人為他賣命,攻打宋國,不會得手,會成為天下的笑柄。”楚國放過宋國轉而攻鄭國。孔子聽到這件事,說:“在朝廷上改善了國家政治,就使千里之外的敵人退兵,這說的就是司城子罕啊!”12.參考答案:①經過小店②百姓尋常生活③五彩斑斕,寧靜澄澈。評分說明:共3分。每空1分。13.參考答案:①麗江水多水美,水既是風景,也是麗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象征。選取一滴水游覽麗江,非常符合麗江的特點。②可以多角度展開描寫。無論是時間線索還是空間線索,都因這一滴水的由來和流動變化而具有了合理性,因而也讓描寫的視角極為自由。③一滴水既是游覽者,也是講述者,第一人稱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性,也使情感的表達更為真切深摯。④一滴水的擬人化寫法,也使本文如童話般奇幻,充滿童趣,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評分說明:共2分。每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14.參考答案:對比手法。突出古城美麗夜景撫慰心靈與陶冶性情的無窮魅力。評分說明:共2分。手法1分,作用1分。15.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傳統文化與醫療科技的健康管理方案設計思路
- 從文化角度看醫療器具的演變歷程
- 健康教育中的醫療大數據健康管理內容設計
- 云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安全策略研究-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
- 從經濟角度看區塊連技術解讀其商業價值與應用前景
- 2025手術室護理新技術應用計劃
- 校友會聯誼活動計劃
- 2025相關物業租賃合同樣本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家長溝通計劃
- 小學勞動技能提升培訓計劃
- 小學高年級語文復習講座
-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框架課件
- 脊髓損傷護理常規
- 施工員培訓課件(PPT-54張)
- 廠家管道吹掃方案(參考)
- 軋鋼高線車間裝配工工藝規程
- 鋼板樁施工專項方案
- 水土保持常用監測表格(共9頁)
- PPT翻書動畫效果的制作
- 病理學第十六章-神經系統疾病
- 上海市南匯區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