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1總報告UrbanSpatialDevelopmentStrategicPlanofShijiazhuangXXX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 總報告UrbanSpatialDevelopmentStrategicPlanofShijiazhuangXXX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PAGEPAGE目錄TOC\h\z\t"樣式1,1,樣式2,2"1發展條件分析 11.1機遇與制約——外部環境 31.2優勢與劣勢——內部環境 82產業發展戰略 112.1XXX市經濟發展階段分析 112.2XXX市產業優勢分析 112.3產業發展戰略構想 142.4產業發展方向 173城市發展戰略目標與定位 193.1發展理念 193.2城市發展戰略目標 193.3城市定位 314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334.1XXX城市空間發展歷程 334.2城市空間發展分析與比較 374.3城市發展規模趨勢分析 414.4城市空間結構發展框架 425重大基礎設施構建及水資源的利用 515.1目標 515.2互動空間再造 515.3區域重大基礎設施調整 575.4能源結構優化 59 59 596城市生態環境營造 616.1生態環境現狀 616.2面臨主要問題 626.3戰略目標 626.4實施措施 637實施策略與政策建議 697.1加強區域協調,拓展經濟腹地 697.2進行產業重構,增強城市發展動力 697.3實施旗艦工程,抓緊打造新城區 697.4調整行政區劃,加強規劃協調與管理 707.5加速體制改革,實施政策引向 707.6搞好城市經營,開展城市營銷 707.8抓緊修編城市總體規劃,應對城市發展新要求 70城市綜合實力評估:XXX位列第25位中國市長協會,《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城市發展潛力排序:XXX位列第城市綜合實力評估:XXX位列第25位中國市長協會,《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城市發展潛力排序:XXX位列第22位中國市長協會,《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資料來源:倪鵬飛,《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1機遇與制約——外部環境1.1.1城市發展潛力較大,但競爭力較低,開放程度不高目前世界正處于政治、經濟格局重新組合的階段。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擴張和深入,一方面,以跨國公司為主要載體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促使了各國經濟更加開放。另一方面,由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向上下兩個層面擴展:向上轉向國家間相互合作的區域一體化方向發展,向下轉向城市之間的經濟競爭。城市(或城市地區)成為直接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主體。XXX市作為XX省省會,如何發揮其比較優勢,改善其競爭劣勢,將直接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XXX的發展得益于在環渤海地區中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土地勞動力資源比較優勢。參照中國市長協會主編的《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XXX的城市發展潛力排在全國第22位,發展潛力較大,但XXX城市綜合實力偏低,位列第25位。其中在人口規模方面,XXX2001年末總人口排在25位;經濟總規模方面,國內生產總值排在第28位;經濟增長的動力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排在第28位;城市的景氣狀況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居31位;城市的消費規模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第11位;城市的開放和吸引程度方面,外商直接投資中實際利用外資額居第50位;居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居72名;增長的潛力方面,人均儲蓄年末余額位居26名;人口的素質方面,每萬人擁有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排在第12位。參照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副研究員倪鵬飛主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XXX在人才、設施、制度和政府管理競爭力表現較好,排名在20位以內,但結構、環境、文化和開放競爭力都處在第45位,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在第32位。XXX的城市經濟內向性明顯,與周邊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相比,XXX在外商合同投資額與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例均非常低。XXX沒有占據絕對優勢的要素,但具有占相對優勢的要素,如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富余的土地及廣闊的市場,較高的信息化程度。隨著國家整體經濟結構的進一步開放,XXX的進一步發展必然要融入到國際分工體系之中,這也是XXX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出路,關鍵是適應全球化帶來的變化,積極引進、吸收高新技術及管理模式,吸引資本向這一地區流動,以期在新一輪的城市競賽中取得有利地位。京津冀經濟區關系分析(資料來源:《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XXX與周邊省會城市和計劃單京津冀經濟區關系分析(資料來源:《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1.1.2京津冀經濟區充滿活力,XXX市仍處于被邊緣化地位以京津為核心的京津冀經濟區處于環渤海經濟區對外開放的前沿,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可能發展成為我國北方沿海最大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密集區,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相呼應。XXX市作為京津冀經濟區重要的組成部分,又是XX省的省會城市,在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具有良好的前景與機遇。但在京津冀地區整體經濟相對仍較弱的情況下,經濟要素仍存在向京津集聚,而京津缺少向周邊地區擴散的能力,造成XXX在商業、交通運輸以及某些高科技產業受到抑制性覆蓋,分割了XXX作為經濟中心的市場范圍,給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帶來挑戰。因此XXX城市在這個區域環境中面臨著機遇,但相應的制約似乎更大。以奧運經濟為例,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對奧運場館建設的全國動員;2008年前后對全世界注意力的吸引都有助于京津冀經濟區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集聚各類資源,從而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但XXX缺少具有吸引力的資源,在奧運經濟的布局中缺失了XXX的地位,難以分到幾千億總量的奧運經濟之一杯羹。因此,XXX要做強得到更快發展,就地域空間而言,要依賴自身的拓展,與京津實現互動;而從發展動力來講,需要借助更強更遠的外力。1.1.3具有省會的優越地位,但優勢不明顯,城市腹地相對狹小XXX城市人口總量在XX省的地位(2001)XXX地方財政收入在XX省的地位(2001)資料來源:《XX經濟年鑒XXX城市人口總量在XX省的地位(2001)XXX地方財政收入在XX省的地位(2001)資料來源:《XX經濟年鑒2002》另外,由于京、津兩個特大城市位居XX省域中部,影響了XXX與冀北的聯系,尤其是交通聯系,造成城市腹地狹小。環渤海地區內各城市處于集聚擴張、爭奪市場階段,造成XXX的輻射范圍萎縮到冀中南地區。下一步XXX應當從下列因素中尋找新的支撐:提高經濟外向度,吸引外來投資,加強對口科研資源的吸引力度等等,擴大城市競爭實力。XXX與鄰近省區城市主要經濟指標比較(2001)位次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城市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元)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億元)城市外商實際直接投資(地區)(萬美元)1北京2332.31天津1862北京653.59天津2560002天津1392.88北京1626天津503.57北京2458493濟南661.41鄭州1472濟南161.32濟南1281714XXX417.73濟南1456XXX140.87唐山218525鄭州343.47XXX1224太原99.53XXX145846唐山295.74包頭1055鄭州90.90包頭143167太原294.82唐山948唐山68.74鄭州92118包頭189.33太原848包頭51.59太原7280數據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1)圖:XXX與省內城市的人口、土地規模比較(資料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2》、《XX經濟年鑒2002》)圖:XXX與省內城市GDP比較(資料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2》、《XX經濟年鑒2002》)1.1.4XXX具有承東啟西的地位,缺乏流動中的聚勢XXX市地處北京向西南方向的門戶,同時地處華北平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平原型經濟向山區型經濟過渡的接合部,既是華北平原經濟的組成部分,又可以帶動太行山區的經濟發展。XXX具有良好的地理區位稟賦,擔負著承東啟西的作用。但XXX僅具橋梁地位,既不具備東部地區強大的經濟實力,又不具備西部地區的政策優勢和扶助。XXX地處京廣、石太、石德及朔黃等多條鐵路交匯處,是全國2級鐵路樞紐城市和全國三大貨物編組站之一,鐵路客貨運量居全國第三位,是北方重要的客貨中轉中心。同時XXX也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XXX擔負著聯系東西南北的紐帶和橋梁,但XXX僅具橋梁地位,通過型經濟的特征明顯。如何發揮通過型經濟的優勢,并通過現代流通業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是XXX能否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周邊省份省會城市勢力圈范圍分析周邊省份省會城市勢力圈范圍分析XXX京津冀地區勢力圈范圍分析1.1.5內向型傳統經濟發展帶動了城市的繁榮,但經濟結構急需調整XXX是建國之后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的老輕工業基地之一,時至今日,國有企業仍然是XXX產業的中流砥柱,為城市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XXXXXX與省內城市的交通運輸量比較(2001)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新經濟發展及在社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以知識經濟為導引的產業結構調整,對傳統工業城市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也提供了傳統經濟城市在新的全球經濟體系中重新建構的機遇。XXX產業發展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由于歷史原因,經濟結構相對比較封閉,與國內其他省市和國際市場的聯系比較薄弱,因此,在產業發展方面遭遇結構性調整的瓶頸。傳統經濟如何在新型工業化時期獲得重生,以新型制造業帶動起相關產業的發展,是XXX產業發展的關鍵。XXX與鄰近省區城市每萬人擁有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比較1.2優勢與劣勢——內部環境XXX與鄰近省區城市每萬人擁有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比較1.2.1擁有一定的技術和人力優勢,但整體水平需要提升XXX具有相對較為豐富的技術和人力資源,包括部、省直屬科研院所和相當數量的大專院校儲備的高級人才,以及眾多經過技術培訓的熟練工人,這是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城市競爭的重要因素。但也應看到,技術和人力資源整體水平相對仍集聚在早期工業化階段,如果不能得到較好的再造和補充,會成為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的負擔。1.2.2中心城區處于極化階段,城鄉發展不盡協調XXX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和運行質量上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城鄉“核心-外圍”的二元結構十分突出。目前中心城區仍處在極化階段,吸引周邊地區資金、技術、人才向中心城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各縣市,與周邊地區之間的差距在進一步加大,城鄉發展不盡協調,區域競爭力不強。專欄:極化階段是從增長極理論中引申出來的一個概念。1950年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增長極理論,該理論認為城市對周圍區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時進行的。一般來說,城市作為增長極與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機制有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極化效應是指生產要素向增長極集中的過程,表現為增長極的上升運動。在城市成長的最初階段,極化效應會占主導地位,但當增長極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極化效應會相對或者絕對減弱,擴散效應會相對或者絕對增強,最后,擴散效應就替代極化效應而發揮主導作用。極化效應占主導地位的階段即為極化階段。對于包括XXX在內的整個京津冀地區而言,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發展中的重要差距之一就在于縣域經濟缺乏活力,缺乏一批能夠支撐區域經濟體系、銜接中心城市與農村地區協調發展的發達中小城市。自身直接腹地發展水平的落后必然會制約XXX的經濟升級和規模擴張,無法為XXX經濟輻射地域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提供有力的支撐條件,最終影響到XXX專欄:極化階段是從增長極理論中引申出來的一個概念。1950年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增長極理論,該理論認為城市對周圍區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時進行的。一般來說,城市作為增長極與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機制有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極化效應是指生產要素向增長極集中的過程,表現為增長極的上升運動。在城市成長的最初階段,極化效應會占主導地位,但當增長極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極化效應會相對或者絕對減弱,擴散效應會相對或者絕對增強,最后,擴散效應就替代極化效應而發揮主導作用。極化效應占主導地位的階段即為極化階段。1.2.3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城市空間亟待拓展XXX地處華北平原邊緣,空間拓展余地較大,利于城市做大做強的進一步推進。XXX市區人口密度與鄰近省區城市的比較(2001)XXX市是在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快速發展形成的,承受著雙重的擠壓:一方面,以小城市為基礎的空間骨架支撐著大規模的空間拓展,同時受各類自然條件和人為建設的制約,城市空間的順勢推進受到阻礙;另一方面,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培育了急劇擴張的空間需求。在這樣的壓力下,城市在原有的格局中不斷地進行內部的改造和填充,導致城市空間局促,人口密度過高,人均用地指標偏低。同時,城市功能過度集聚,土地利用不盡合理,造成城市交通分布不均,城市整體環境惡化,影響了城市整體形象。XXXXXX市區人口密度與鄰近省區城市的比較(2001)1.2.4城市文化底蘊豐厚,城市特色不夠突出XXX既有燕趙歷史文化的豐厚底蘊和革命圣地的光榮傳統,又有新興工業城市的產業文化積淀;既有交通樞紐城市的開放心態,又有山區和小農經濟的封閉意識;既有開拓奮進的堅定決心,又有“等、靠、要”傳統計劃經濟政治形態下的觀望觀念。因此,培育城市新型文化精神,建立現代城市心態,關系到城市未來發展的動力機制。近些年,XXX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城市面貌有了顯著變化,但總體上看,城市文化主題不夠鮮明,城市特色不夠突出。努力塑造城市特色,增強城市感召力,是XXX城市規劃建設的又一課題。1.2.5市域資源比較豐富,但水資源相對匱乏XXX市農林牧礦產資源豐富。現有耕地59萬公頃,是全國小麥、玉米、棉花的主產、高產區之一,其中小麥單產居北方冬麥區之首。34萬公頃的林地、水面面積,適宜發展畜牧、養殖業。XXX市是非金屬礦產資源大市,石灰巖、大理石、花崗巖、白云巖、云母、石英砂等主要礦種儲量大、品位高、資源分布集中、體系完整,具有建設大型建材基地的有利條件。城市水資源相對缺乏,XXX市已成為全國35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目前地下水的淺層部分已基本被疏干,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區面積已達到40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深達42米,市區西部因地下水枯竭已部分成為“旱莊”,近年來隨著城市引崗黃庫水建設的地表水廠投入使用,使城市用水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區域水資源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2產業發展戰略2.1XXX市經濟發展階段分析2001年全市年人均GDP為12156.62元(約合1464美元),市區人均GDP為25584.32元(約合3082美元)。城市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全市為14:46:40,市區為2:46:52。XXX市現狀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為83.4%,已實現了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產業發展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依據一般產業結構演進過程,XXX將逐步向高加工化階段、技術密集階段和后工業化社會轉化。XXX在今后一段時期內,經濟發展動力仍將以發揮廉價要素的優勢為基礎,未來的發展將逐步轉變為依賴于投資推動。在此階段,通過技術進步使人均產量水平提高成為主導方式,技術創新日益成為產品附加值的主要部分。專欄:專欄: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MichaelPorter)從要素競爭和增長推動力的歷史演變角度,將經濟增長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為“要素推動的發展階段”。這時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勞動力、土地、資源等初級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增加而推動,帶有明顯的粗放型增長特征。第二階段為“投資推動的發展階段”,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大規模的投資推動經濟增長。通過規模經濟使產品價格能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從而具有競爭優勢。以高資本投入帶來較高的人均產出,具有資本的粗放型和勞動力的集約型雙重特征,因此有的人稱這一階段的增長型式為準集約化增長方式。第三階段為“創新推動階段”。在這一階段,生產要素的稀缺性進一步發展,如何有效地提高資源生產效率的知識和方法變得更重要,于是通過技術創新(Innovation)使人均產量水平提高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方式。這種方式是一種典型的集約化增長方式。第四階段為“財富推動階段”。這一階段因在目前尚未有經驗實證,難以展開進一步說明。2.2XXX市產業優勢分析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城市的各類產業受到的沖擊程度有所不同:一些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一些市場開放程度高、市場競爭原本就十分激烈的行業,加入WTO之后受影響程度較低;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輕工業,以及技術裝備水平和規模經濟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的行業,在加入WTO之后會受到較大的價格沖擊和質量沖擊;目前發展層次較低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如化工、醫藥工業,以及對規模經濟要求較高的產業如石化、鋼鐵、汽車等行業,將面臨較大的沖擊。2.2.1區位商分析區位商法是判斷城市產業比較優勢的一種重要方法,反映城市優勢產業在區際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區位商大于1則屬于優勢部門;小于1則屬于劣勢部門。XXX市工業行業區位商(2001)工業行業在XX省區位商在全國區位商醫藥制造業3.355.88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3.304.49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2.980.35石油加工及煉焦業1.961.58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業1.901.93印刷業1.781.45家具制造業1.691.43食品制造業1.633.32煙草加工業1.630.76化學纖維制造業1.620.99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1.301.39普通機械制造業1.240.87自來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100.73紡織業1.081.18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1.030.62注:區位商=(某工業部門產值/工業總產值)/(區域相應工業部門產值/區域工業總產值)。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市工業在全國優勢較為突出的行業依次為:醫藥、皮革、食品、木材加工、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印刷業、家具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及紡織業等。2.2.2行業比重分析行業比重是指某行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份額,能夠反映該行業在整個工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研究該指標的變動狀況和主要行業的位序變化,分析XXX市主要產業,特別是支柱產業的發展潛力和發展趨勢。XXXXXX產業結構變化(1980-2001)資料來源:《XXX概況》,《XXX統計年鑒(2000)(2001)(2002)》1999-2001年XXX市全部工業中主要行業比重排序(產值比重:%)名次1999年2000年2001年1醫藥制造業12.27醫藥制造業10.82醫藥制造業12.572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10.44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9.70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9.203紡織業7.65石油加工及煉焦業9.38石油加工及煉焦業7.604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與供應業7.37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7.415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與供應業7.02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7.25紡織業6.98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5.80紡織業7.14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與供應業6.867石油加工及煉焦業5.2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5.6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5.93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4.51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4.71食品制造業5.679食品加工業4.16食品制造業4.01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5.0110食品制造業3.96食品加工業3.98食品加工業3.54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全市工業中,產值比重較明顯的有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食品加工與制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紡織業等產業。2.2.3城市主導產業的確定根據區位商和行業比重分析的結果,醫藥制造業、紡織業、食品加工與制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制造業是XXX市的優勢產業,其中醫藥制造業、紡織業為支柱產業發展。從第三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各行業比重來看,商貿流通服務業已經成為XXX市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2.2.4產業集群的培育任何產業,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都有一系列能增加價值的相互作用、逐次加工、組裝、制造品的銷售及服務等各種功能,從而形成產業鏈。XXX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發展現有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發展關聯和接替產業,在多種優勢資源綜合開發的基礎上,進行優勢組合,積極培植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和互動效應。2.3產業發展戰略構想2.3.1產業發展戰略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構以醫藥、紡織、商貿流通為主導的經濟構架,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推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城市區域地位,打造醫藥、紡織、商貿流通等主導產業區域中心和冀中南地區經濟核心地位。2.3.2產業高度化戰略提升傳統產業針對“中國藥都”建設,以建設國家醫藥產業基地為支撐,組織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工程建設,發展生物制藥工程,實施新、特藥品研發。針對“全國紡織基地”建設,以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品換代為核心,高起點、大規模地實施全行業技術改造。推進第三產業跨越式發展以完善商業設施、商貿服務體系為切入點,吸引外部商貿集團、大型展示交易會的長期進入,豐富商品市場和商業信息,為商貿流通中心的形成提供完備的支撐條件。加快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開發努力提高新增勞動力的受教育年限,在全社會形成多種模式的現代化職業培訓體系,推動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2.3.3產業集聚化戰略延長產業鏈,發展關聯產業產業集聚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化進行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產物,是現階段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和集中體現。紡織業要積極扶植印染、服裝加工業的振興和再發展,并推動與其關聯產業協同發展;醫藥業除延長內部產業鏈外,注重與休療養業、生物保健制品等健康產業的關聯發展。作為扶植產業集聚的政策支持,注重創造有競爭力的區域環境,對現有產業集聚區(如專業化生產區、高新技術園區)積極扶持,重視發展中小企業,營造區域的創新環境,促進科技的產業化,引導和培育企業聯系的發展。進行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XXX醫藥產業布局現狀XXX醫藥產業布局現狀XXX市紡織/服裝產業布局現狀推動產業創新機制的社會化進程,發揮人力資源的整合優勢,推動產業整體創新效能的提升。以產業關聯和城市環境改善為基礎,推動產業空間資源的整合,推動空間集聚效益、規模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形成。推進都市型工業的發展發揮對高新技術產業和支柱產業的互補作用,在大工業體系中形成合理的層次結構。發掘城區工業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益,利用中心城區的工業企業用地,強化都市型工業園區和樓宇建設,使之成為都市型工業的載體。2.3.4產業發展的空間協調戰略與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相適應中心城區:以第三產業和都市型工業為主,對現狀無污染工業進行適當保留,對污染工業和對城市周邊用地有影響的進行外遷,工業用地以存量整合為主,形成若干產業集聚區。中心城區邊緣的城市開發區,以高新技術產業、物流產業為主,考慮產業發展需求,結合現狀進行適量擴充。對外圍的工業用地,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園區化。與產業外部環境需求相協調XXX市區及周邊市縣工業布局現狀紡織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運輸量大對基礎設施依賴性強,產業間集聚性強。鑒于XXXXXX市區及周邊市縣工業布局現狀醫藥行業:屬智力資金密集型產業,其空間布局比較靈活,對原料資源并無多大的依賴性,運輸成本較低,受地域限制較小,有的對大氣和水環境有一定的污染,在布局時應統籌考慮。商貿流通業:商業部分:零售業、超市趨向城市中心;大型倉儲式賣場趨向中心城區邊緣地帶。流通業部分:主要為城區居民生活服務的,趨向城區內部設置;主要為區域流通服務兼顧城區居民生活服務的,趨向城區邊緣地帶;主要為區域流通服務的,趨向城區外圍的工業園區;流通業中的倉儲部分與對外交通樞紐接近。2.4產業發展方向2.4.1主導產業的布局現狀醫藥產業:主要分布在城區東北部工業區、城區西南部近二環路處、東部經濟技術開發區、良村開發區;另外在欒城有一定規模的醫藥產業用地。紡織業:紡織業傳統大型企業均位于城區二環路以內。國棉一廠、二廠、三廠、四廠,以及棉五、棉六,集中位于市區東北部的工業片區內,國棉七——十廠則分散布局在城市中、西南部等地區。另有集中成片發展的與紡織業相關的服裝產業,在東部開發區為私營卓達集團開發的服裝產業園為主。商貿流通業:XXX市絕大部分市場聚集在市區內,近年來新發展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基本選址在二環附近,北方鞋城、北方汽車商城、北方輪胎橡膠批發市場、卓達農機市場等位于銀岐高速公路之外,離城市二環路較遠。2.4.2主導產業發展方向醫藥產業:以生產制藥中間體、制劑、成藥生產和醫藥研發為主的,與開發區的發展定位取向協調的在高新東區布置;以發展原料藥產業基地的目標取向為主的在欒城組團布置。紡織業:在現狀產業發展基礎上實施升級改造。商貿流通業:為城區居民生活服務的,趨向城區內部設置;為區域流通服務兼顧城區居民生活服務的,趨向城區邊緣地帶;為區域流通服務的,趨向城區外圍的工業園區;流通業中的倉儲部分與對外交通樞紐接近。為本地居民生活服務的市場:對位于城市中心的南三條和新華集貿市場,進行功能分解,商業功能轉化為商業業態,結合大經街步行商業街設置。區域物資流通功能向城市外圍疏解。二是區域性的蔬菜、農副食品批發市場,主要在城區西部現狀蔬菜批發市場基礎上設置,在城區北部邊緣區可增設一個。為區域流通服務兼顧本地的大型專業市場:汽配市場在城區北部設置;紡織品市場在東部新區東側及藁城組團中設置;醫藥產品市場在欒城組團設置;建材產品市場在鹿泉組團設置。區域物流中心:規劃結合區域性市場的布局,在鐵路編組站東側和現狀東北工業區位置以及鹿泉組團、東部新區靠近高速公路處建設四大物流園區。專欄:現代物流的發展為企業提高運作效率創造條件,由于物流管理的復雜性和大量高科技的融入,難以顧及,往往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完成自己企業的物流活動。通過市場化,專業化分工,企業可以將物流環節中自身沒有優勢的部分通過TPL等方式納入到社會物流中去,從而保證企業能充分集中自有的資源來提高企業的運行效果和效益,并增進社會價值的創造。專欄:現代物流的發展為企業提高運作效率創造條件,由于物流管理的復雜性和大量高科技的融入,難以顧及,往往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完成自己企業的物流活動。通過市場化,專業化分工,企業可以將物流環節中自身沒有優勢的部分通過TPL等方式納入到社會物流中去,從而保證企業能充分集中自有的資源來提高企業的運行效果和效益,并增進社會價值的創造。
3城市發展戰略目標與定位3.1發展理念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到來,需要對城市進行新的認識和判斷。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取決于該城市與世界經濟體系接軌的方式和程度,取決于其在信息網絡節點中所處的區位。城市與區域協調發展:城市是區域的城市,城市的發展必須依托其所處區域。現代區域經濟發展是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之間的競爭首先是中心城市的競爭。城市將以功能比強弱:功能是城市的內涵,作強作優是城市發展永恒的主題。城市的核心功能是市場,是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誰占據了這個至高點,誰就掌握了控制發展全局的權利。城市將以文化論輸贏:文化是城市的底蘊,城市文化是影響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城市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包括文化資源、文化氛圍、文化品味、文化發展水平及創新意識、制度環境等在內的廣義的文化競爭。城市將以空間視優劣:空間是城市的載體,空間的區位、大小、質量、組合形態及應變未來發展的彈性,直接決定了城市總體發展狀態的優勢。通過空間發展方式與發展時序的安排,實現空間資源配置和使用綜合效率的最大化。城市將以環境定勝負:環境是城市的根本,生態化的人居環境已經日益成為吸引現代資本、信息、物質和人才的理想場所。3.2城市發展戰略目標3.2.1目標一:立足冀中南,借助京津,步入更廣泛區域合作的開放城市在全球化時代,一座孤立的城市的獨立發展既不現實也不可想象,城市的發展必須依托其所處區域,尤其是維系在一起的具有共同經濟利益的城市連綿區或城市帶。換言之,一個城市的開放度、吸收信息的能力及快速交通是其在全球化時代是否能夠得到迅速發展的必要條件。以京津為核心的城市地區已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口、產業、城鎮密集區,具備形成超大城市群的區位條件和較為雄厚的城市基礎。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以京津冀為核心的,包括遼東半島(沈大經濟區)、山東半島(齊魯經濟區)共同構成環渤海經濟區域,這一區域正發展成為我國北部沿海最大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密集區,并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遙相呼應。環渤海區域中的XXXXXX市是京津冀經濟區的有機組成部分,與核心城市北京、天津相比較而言處于從屬地位,但XXX是冀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就此而言,一方面,XXX的發展潛力得益于其處于環渤海地區的區位優勢。京津所具備的先進技術、人才優勢、管理模式、資金等可以很快輻射到XXX市,為其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另一方面,XXX環渤海區域中的XXX京津冀區域中的XXXXXX京津冀區域中的XXX對策一:拓展經濟腹地、做強區域中心●立足冀中南——隨著城市輻射力量的增長和城鎮間相互作用的加強,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的傾向愈加明顯,跨越傳統行政邊界的城市密集區或者說都市區正在崛起,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一個“區域主導”的時代。城市的地位和角色已經不再僅僅取決于自身的經濟實力,參與競爭也不再僅僅是城市自己,而是整個城市密集區。以城市密集區為代表的城市群體正在逐步取代單個城市成為區域競爭的主角。XXX處于首都經濟強大引力吸聚作用的陰影之下,而城市自身的經濟腹地狹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接受輻射的能力,也是制約其城市影響力提高的關鍵,而提升其城市經濟實力是拓展經濟腹地、增強影響力和接受輻射能力的有效途徑。XXX要做強,從發展動力來講,需要借助更強、甚至更遠的外力,來抵抗京津對自身經濟資源的過度吸引無疑也是有效的。環渤海地區及XXX周邊城市綜合實力排序同時,XXX所處的冀中南經濟區還遠未成形,在整體經濟規模、發育水平或在城市密集區的發育程度上都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差距。但是這種暫時的落后也說明了冀中南地區的發展潛力,隨著本世紀整個環渤海經濟區的逐漸崛起,以環渤海地區及XXX周邊城市綜合實力排序因此XXX必須加強對冀中南地區,尤其是對冀南地區的輻射帶動,必須與冀中南地區的其它城市構筑優勢聯動,互通有無,互惠互利的新型城市關系,加強經濟協同性,發揮區域整體優勢,促進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著眼華北南部——從更高的區域層面來看,天津港與XXX和青島港與濟南之間存在著相似的共生關系,濟南與XXX的爭奪實際上折射出了天津港與青島港間的腹地競爭。從目前情況來看,XXX在與濟南的競爭中已經處在了明顯的下風。從更長遠的時間段來看,XXX不能僅僅著眼于省內,而應當利用自身的交通優勢向更廣闊的豫北、晉東、魯西乃至西北地區拓展,提高吸引集聚能力,將自己的影響力從省內擴散到省際。因此,XXX必須找到新的驅動力量突破發展的屏障,從目前情況來看要依托京津借力發展顯然并不是最佳的選擇,而從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區部分城市迅速崛起的經驗來看,借“外力”發展無疑正是XXX所需要的,而且依靠外力從另一方面來看,開放程度過低,遠離全球價值鏈條正是制約XXX的瓶頸因素,對這一瓶頸因素的突破很可能會實現XXX經濟“井噴式”的增長,最終推動XXX再次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對策二:抓住時機,接軌京津要立足優勢,注重培育產業和部分服務功能,增強自身的集聚和輻射功能,進一步提升XXX在京津冀地區的地位。在某些方面主動接受北京的輻射吸引,比如借用北京的市場優勢、金融資本服務、科研技術服務等高級生產者服務業和高新技術行業等等,利用自身產業基礎,積極吸引集聚在北京資本市場的各種資金以及難以就地轉化的科研成果。但同時XXX必須重視在其他方面的獨立發展,發揮比較優勢,尋求與北京和天津的分工合作甚至合理競爭,在具備基礎的方面發揮優勢,敢于競爭,勇于超越,比如在醫藥制造業、紡織業和一部分現代制造業等方面。另一方面也應當適當吸引京津兩地的產業轉移,加強產品分工,形成多種方式結合的競爭性分工協作體系。由于北京與天津有差異顯著的職能特色和稟賦條件,在處理區域關系時,XXX應當各有側重予以區別對待。一方面,應當適當加強與天津的聯系,尤其是交通聯系,將自身的交通優勢與天津的港口優勢聯系起來,相互促進,優勢聯動,不僅可增強XXX的物資集散輻射力,也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天津的港口腹地,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天津港口的出口帶動,提高XXX經濟的外向度。另一方面,積極優化與北京的聯系,努力改變經濟資源向北京流失的現狀,構筑資金和人才回流渠道,將自身的產業基礎優勢與北京的金融、科研等高等服務業優勢相結合,立足優勢,錯位發展。融入都市連綿帶無疑會提升XXX的城市地位和影響力。隨著XXX實力的提升和談判能力的增強,加之京津外溢效應的擴散,XXX完全可以在不喪失自身腹地以及城市地位的條件下,圍繞京津兩大核心形成一種合作大于依附的分工協作模式:主要接受核心城市高等級生產者服務業的輻射和吸引,在制造業上以水平分工為主,輔以垂直分工,構筑以優勢聯動為主,而不是掛靠發展的新型城市關系。結論:立足冀中南,加大輻射,拓展腹地,建設華北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面向京津,分工協作,積極參與區域合作與競爭。3.2.2目標二:極化功能,產業特色突出,競爭力強大的活力城市XXX作為XX省的省會,一直在京津的陰影下發揮著省域中心城市的作為,但相對冀北來說,它只承擔著行政中心的作用,其經濟職能被京津更大的經濟場所吸附,而在冀中地區,XXX也只承擔著行政中心和部分經濟中心的職能,XXX也不能絕對的完全行使經濟中心的職能。今后XXX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就是如何趨利避害,借勢發展,極力強化功能,突出產業特色,快速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和執行力。對策一:加強區域協作分工、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強化XXX市冀中南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抓住資本和市場兩個關鍵環節,打破行政界線,強化中心城市的各項功能,構筑、完善區域交通、基礎設施,避免區域內部的無序競爭,推進省會都市圈有序建設,使經濟區域作為整體參與外部競爭。XXX機場XXX機場對策二:強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發揮省會帶動作用1968年XX省省會從保定遷至XXX市,省政府在橋西區的布局,顯著地帶動了XXX西部城區的拓展。從此作為省會城市的行政優勢也令XXX整個城市發展受益匪淺。但是,也由于XX省會曾多次遷移,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XXX的優勢地位,導致XXX在XX省位居老大,經濟實力略居第一,而不是以絕對的綜合實力成為領頭羊。同時,另一重要原因是由XX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京津兩個巨型城市直接嵌入了XX省的腹地,將其分割成南北兩個部分。作為省會的XXX市,在今后的發展中,依然要充分發揮省會的帶動作用,增強自身的影響和輻射范圍,完善省會服務全省的行政中心功能、快捷的信息中心功能、科教文化的中心功能,做到與京津錯位發展。對策三:加強交通樞紐服務功能,利用交通潛在優勢高速公路立交橋XXX地處京廣、石太、石德及朔黃等多條鐵路交匯處,是全國2級鐵路樞紐城市和全國三大貨物編組站之一,鐵路客貨運量居全國第三位,是北方重要的客貨中轉中心。XXX也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XXX(正定)民航機場是國家批準的國際口岸機場,已開通四十多條航線通往全國各大中城市,并開辟了赴香港、俄羅斯等地的包機業務。京珠、石太、石黃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車,青銀高速公路、石張高速公路和京武、青太高速鐵路正在醞釀之中。可以預計,在不遠的將來,一個以航空、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為主體的高速交通樞紐將在XXX市形成。高速公路立交橋華北制藥由于擁有交通樞紐地位的條件,XXX擔負起聯系東西南北的紐帶和橋梁,但XXX僅具橋梁地位,XXX市在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加快城市經濟的發展基礎上,將通過性的資源留駐一部分,在通過性的物品中增加一部分,大力提高城市的到發量;同時通過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增強貨物的調配能力和范圍,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的樞紐城市。華北制藥對策四:加強城市輻射能力,建設北方重要商埠XXX依托京、津和鐵路、高速公路交通樞紐和醫藥、紡織工業基地優勢,借助工業品、生產資料等市場體系,已經形成輻射面達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的商貿流通網絡。XXX市應當利用優越的區位、高速交通和通訊樞紐優勢,以新華集貿中心、南三條小商品市場為龍頭,以大型專業市場為重點,以發展物流園區為基礎,進一步擴大商貿流通的范圍,逐步發展成為北方地區集商品交易、購物消費、區域物流、商務會展、信息資訊為一體的重要商埠。專欄:XXX與周邊主要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比較(單位:億元)城市名稱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零售總額(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批發零售貿易額(位次)北京3273.8(1)1443.3(1)1025.5(1)天津1059.0(3)736.6(2)379.2(3)XXX938.4(4)330.9(6)224.6(5)太原150.5(7)147.8(7)83.2(7)呼和浩特102.2(8)69.1(8)45.3(8)沈陽1616.9(2)566.0(3)417.1(2)鄭州437.4(6)345.6(5)214.2(6)濟南632.8(5)354.7(4)228.8(4)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1》;《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1》;《中國城市年鑒2001》。對策五:以制造業為主導,強化其對經濟的帶動作用。XXX市已實現了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產業發展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今后將逐步向高加工化階段、技術密集階段和后工業化社會轉化。在與京津產業協作分工中,XXX市應主動接受北京的輻射吸引,利用自身產業基礎,積極吸引其難以就地轉化的科研成果。在具備基礎的方面發揮優勢,敢于競爭,勇于超越;另一方面也應當適當吸引京津兩地的產業轉移,加強產品分工,形成多種方式結合的競爭性分工協作體系。特別是在制造業上以水平分工為主,輔以垂直分工,構筑以優勢聯動為主協作關系。XXX已經形成全國重要的醫藥制造業基地,其產值僅低于上海,同時制藥業屬于正在發展的行業,是XXX能以最少資金投入得到最大經濟回報的發展性行業,是新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圍繞醫藥制造業構筑現代制造業航母是XXX的必然選擇。同時,進入WTO后,紡織行業是成為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傳統產業之一。XXX市也是國家最早建設的棉紡織基地之一,具有建設國家紡織中心的條件。專欄:全國醫藥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排序前10名(2001)位次以產品銷售收入排序以利潤總額排序1哈爾濱醫藥集團公司西安揚森制藥有限公司2華北制藥集團公司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公司3XXX制藥集團公司哈爾濱醫藥集團公司4江蘇揚子江藥業集團公司華北制藥集團公司5山東新華制藥集團公司深圳太太藥業有限公司6西安楊森制藥公司XXX制藥集團公司7天津中新藥業集團公司航衛通用電器醫療有限公司8東北制藥集團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9天津藥業集團公司吉林修正藥業集團股份公司10無錫山禾集團公司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資料來源:《2001年醫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XXX應著力打造“中國藥都”、重振“全國紡織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構建華北制造業基地,進一步增強自身經濟實力,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結論:強化省會功能、以服務為根本,以市場為核心,以交通為優勢,打造“中國藥都”、重振“全國紡織城”,構建華北制造業基地,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3.2.3目標三:回歸自然、山水相依、綠城交融的宜居城市21世紀是生態的世紀,嚴格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體現代際公平是當今城市發展必須堅持的原則。只有正確地認識XXX市的生態條件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城市發展戰略步驟,協調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才能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基礎。XXX市西部多山,東部是廣大的平原,滹沱河從市域中部、毗鄰市區流過。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應該維護區域山水格局,保護好城市周邊的自然空間,規劃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建立有機的自然生態網絡和城市空間,最終實現城市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共生、共同發展。XXX市一帶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現有植被種類繁多,氣候條件較適于植物生長。目前雖然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但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把XXX建成一個山水相依、綠城交融的宜居城市是完全可能的,也是XXX發展所十分必須的。專欄:適居城市的內涵(livablecity)的內涵M.Douglass認為適居城市至少應當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涵:(1)通過自己的才能和對福利(如健康、教育)的投資,所有城市居民享有廣泛的生活機遇;(2)所有的家庭和勞動力都擁有有意義的工作和謀生機會;(3)安全而清潔的環境;(4)良好的城市管制,通過政治和公共努力,實現包容、參與、伙伴和透明的關系。對策一:從集中到分散,尋找大空間平衡發展XXX市是一個單中心的城市,各項城市功能高度集中,長期以來的發展局限于主城,空間布局上難以優化,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要實現宜居城市,城市結構應實現“從集中到分散”轉變。在更大空間上對城市功能進行整合,將城區的發展動力合理導向周圍組團和縣市,以利于城市結構由內部空間向外部空間的轉變,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形成良好的內外城市環境。以生態學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在市區內進行產業空間調整與優化:中心城區為行政、綜合生產、生活服務區,繼續保持傳統的商貿地位、文化職能;新城區及各組團根據現狀及地理特點,進行產業合理分工協作。嚴格保護城市周邊的生態敏感區域,強化城市組團結構,限定建設用地范圍,防止城市無序擴張。對策二:山青水藍田綠、構筑大環境生態格局城市發展應該尊重和保護周邊的自然環境,形成城市和自然有機融合的空間結構,創造高質量的城市和自然景觀,營造優美和諧的人居環境。環繞城市形成城市郊區開放綠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規劃組團和主城間構建隔離綠化體系,利用隔離綠化將不同的城區分割環繞,形成組團間的綠色空間。●西部山區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旅游資源集中,是城市遠郊的天然開放空間和游憩地。加強西山自然景觀的保護、恢復,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保護和恢復植被,防止對景觀資源的破壞和掠奪性開發;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風景旅游資源開發,建設風景文化林、淺山經濟林以及生態農業經濟區。●滹沱河是城市北部的天然防風護沙屏障和自然開放空間、城市地下水源地,屬生態敏感地區。對滹沱河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應該體現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的原則,從水環境治理入手,加強綠化,分段整治建設,在保證行洪的前提下,把滹沱河建設成融園林、綠化、旅游、高效農業開發為一體的城郊綠色經濟帶。●城市周邊的農田、苗圃、果園、生態農場,應保持農業生態和環境的穩定持續發展,建設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規劃通過其合理開發和建設,創造一種農業景觀和城市景觀相融合的景觀模式。對策三:點、線、面結合,建設大網絡城區綠化城市綠地和廣場是城市內部的綠化、開敞空間的主體,它們不僅能凈化局部空氣,削弱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城區小氣候,共同對城市的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更重要的是形成具有文化和藝術品質的城市綠化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適宜的城市游憩網絡和居住環境。碧水環繞的新家園●結合城市空間結構,規劃和控制城市開放空間綠化節點。提倡“集中使用綠地”的原則,根據城市功能分區,合理布局各類城市公園(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居住區公園)和綠化廣場,加快街頭游園的點狀分布。碧水環繞的新家園●充分利用水系、道路等條件,保護和控制自然生態廊道,使自然環境通過各種方式滲入城市空間,建設城市綠化網絡;充分利用自行車專用道、步行街區和郊區散步道等構成城市生活網絡。讓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閑活動能充分享受和體驗自然景色和景觀,豐富和密切人與自然的聯系。平安公園垂柳成蔭●平安公園垂柳成蔭結論:實現西山之綠、北水之藍、城綠交融的組團式宜居城市3.2.4目標四:延古續今,燕趙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文明城市正定隆興寺天下第一橋——趙州橋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靈魂。城市的形象不僅表現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經濟交流,更重要的表現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文化既是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城市只有具備豐厚的城市文化內涵,才會有鮮明的城市個性、獨特的城市風格,從而獲得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XXX市的轄區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的地區。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漢至隋代的常(恒)山郡,以及宋到清代的真(正)定府,長期綿延的燕趙文化是XXX市歷史文化脈絡中的重要一環;漢、唐時期恒、趙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絢麗篇章;解放戰爭時期的西柏坡革命文化在新中國歷史上銘刻了永不磨滅的印記。當今XXX的“藥都”、“商埠”現代文化也越來越顯特質……——XXX應挖掘延伸古代歷史文化,繼承弘揚革命文化,突出新興城市現代文化,要融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努力營造燕趙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文明城市,使XXX城市形象更具特色,要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為吸引人才,繁榮經濟,為“做強”、“做優”XXX提供優良的平臺。正定隆興寺天下第一橋——趙州橋對策一:挖掘延續歷史文化城市形象的歷史文化品位體現在城市景觀建設中對重要歷史人文資源的開拓、發展方面。把這些內容有選擇地、恰當地繼承和發揚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歷史古跡和文化遺產反映著一個地區久遠的歷史進程和豐富的文化積淀,而建筑正是這種進程和積淀的最好見證和體現,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對XXX市來說,燕趙文化古跡和遺存眾多,在城市建設中反映欠缺。歷史文化資源雖然廣泛,但遺存分布分散,凝聚力不強,缺乏市民的自豪感和城市的知名度,今后城市的發展應強化歷史文化的挖掘與延伸。突出XXX“中山古都”、“秦皇驛道”、“千年古城”、“石橋古佛”等歷史久遠、文化剖面深厚的文化底蘊,古城古鎮、宗教寺院、石橋驛道、碑刻雕畫,是追索和研究中國悠久文化,開展文化交流的載體。通過開發,最大限度地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再現厚重歷史,重點突出對正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山國都城遺址、趙州橋等歷史文化古跡的保護與深層次挖掘;采取多種活動將正定建設成為一個能反映古建筑特色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集旅游、商貿、影視、古建、科研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基地;在趙縣在定期召開國際性的橋梁學術研討會,開展修學旅游,吸引國內外青少年橋梁愛好者,參觀趙州古橋,親手拼裝古橋散件等,學會文化的“古為今用”,變古老的XXX文化為“新XXX文化”。對策二:繼承弘揚革命文化解放戰爭時期,XXX市成為新一輪革命風暴的策源地和心臟,以毛主席為首的共產黨領袖正是在西柏坡書寫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西柏坡從此在新中國的歷史上銘刻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同時,XXX市也是人民解放軍第一個解放的較大城市,原中國人民銀行舊址、華北烈士陵園、白求恩墓等,也成為XXX市革命文化的寶貴財富。XXX應利用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聲望和“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口號,通過旅游、圖書、展覽等多種途徑繼續弘揚革命文化,以增強城市文化形象、凝聚力和市民的思想素質。對策三:突出光大現代文化XXX有新興工業城市的產業文化積淀、交通樞紐城市的開放心態,又有山區和小農經濟的封閉意識;既有開拓奮進的堅定決心,又有“等、靠、要”傳統計劃經濟政治生態下的觀望觀念。對此,應突出廣大積極向上的文化內涵,改變“封閉”、“觀望”等消極方面得以延續的物質基礎,提高城市現代文化的品味。XXX市區夜景●XXX市區夜景對于XXX而言,挖掘城市居民心中內在的吃苦耐勞的精神、開放的意識、開拓奮進的決心,摒棄小農經濟的封閉意識和“等、靠、要”的落后觀念,并且宣傳、鼓勵與發揚新時期新的思想觀念和指導方針,在價值取向上提倡誠信、法制和協作的交往操守,以及求新、平等和兼容的創新氛圍,以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進而改善城市總體價值體系狀況。●現代城市建設——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XXX城市建設,要有現代風格和氣息,要表現當代XXX人的生活理想、價值觀念和審美趣味,要體現出時代新潮和發展趨勢。從城市總體空間布局、功能區劃分到單體建筑建設,應體現出現代城市設計理念。重要的大型建筑,要強調精品意識,既突出特色和風格,又與城市和諧,向國際一流設計看齊,在功能和審美風格上要有前衛意識,形成城市形象的新亮點。XXX還要有大城市的氣魄,努力使城市形象向現代化大都市標準看齊。另外,在城市形象的“細微小節”上也不要忽視現代文化審美特征的塑造。如座椅、花臺、書報亭、店鋪招牌、大廈名稱、車站牌等等都承擔著體現城市形象的職責,甚至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時正是這些小節影響著人們對一個城市的印象和評價。●城市現代品牌塑造——文化產業作為特色產業和朝陽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和支撐點。我們應及時把握這一時代脈搏,以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文化理念,來重新塑造和包裝XXX市,其中,城市產業品牌、文化品牌對提升城市形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XXX今后應從戰略高度塑造XXX特有的城市文化品牌,包括塑造“藥都”品牌、商埠品牌、燕趙文化品牌、紡織文化品牌等,實現文化產業發展與提升城市品位互動雙贏的目標。結論:燕趙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文明城市3.3城市定位3.3.1區域功能定位京津冀經濟區中的重要城市、華北南部中心城市3.3.2行政功能定位XX省省會3.3.3產業定位以醫藥、紡織為主導的華北制造業基地3.3.4交通功能定位全國重要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之一3.3.5商貿功能定位華北地區重要商埠3.3.6城市文化定位燕趙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文明城市
4城市空間發展戰略4.1XXX城市空間發展歷程4.1.1城市演進要素分析(1)鐵路樞紐帶動城市興起XXX始建于明,清屬正定府獲鹿縣。明、清兩代歷經四百多年基本沒有大的發展。1902年,XXX是獲鹿縣的一個“占地約0.5平方公里,160戶,600余人”的小村莊。1903年,京漢鐵路在XXX村東南設置火車站,1907年正太鐵路建成后與京漢鐵路交匯于此,XXX逐步商賈云集,由村設鎮,很快成為冀、晉兩省中南部地區物資集散中心,日漸繁華。1925年時,XXX已發展成占地約2.5平方公里,3萬余人的小城鎮。“火車拉來的城市”1925年北洋政府曾批準籌備下設立石門市,1928年由于XXX人口過少,被南京國民政府撤銷了石門市建制。日軍侵華時,十分重視“火車拉來的城市”1947年11月12日,XXX市成為全國最早解放的較大城市之一,當時城市人口約9.7萬,建成區占地面積約12平方公里。同年12月26日,石門市人民政府發布通知,將石門市更名為XXX市。1948年9月26日,華北人民政府在XXX成立,標志著其政治中心地位的初步確立。建國后,XXX地區行署長期駐XXX市,直至1993年地市合并。至2001年底,XXX市域總面積為15848平方公里,總人口為896萬人,其中XXX市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22.8平方公里,城市實際居住人口為166.5萬人,其中常駐人口150.5萬人。(2)制造業奠定發展基礎上世紀50年代,XXX是“一五”和“二五”期間國家確定重點建設的城市之一。國家相繼投資建設了全國最大的制藥聯合企業華北制藥廠、XXX第一至第五棉紡廠以及裝機容量15.9萬千瓦的XXX熱電廠。此后,機械、橡膠、制堿等一些大中企業陸續建立,開始具備了一定規模的紡織、機械、化工和輕工四大工業門類,奠定了XXX城市發展的良好基礎和框架。(3)行政中心促進城市繁榮1968年,XX省省會由保定遷至XXX。政治地位的提升,使得省直各機關,一些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紛紛遷入XXX。行政機關和生產要素的集聚,加速了XXX的繁榮,城市功能性質的變化帶動了XXX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城市空間的拓展。(4)市場經濟帶來巨大挑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取代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伴隨國家對國有大型企業投資的減少,城市發展面臨動力不足的困境。XXX憑借其鐵路、高速公路、通訊樞紐地位大力發展了商貿流通產業。80年代末建成新華集貿中心和南三條小商品批發市場、商貿服務業得到空前發展,成為帶動全市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并逐步奠定其華北商貿中心的地位,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但盡管XXX享受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卻未能像其他沿海開放城市那樣在對外開放中獲得足夠利益。目前,XXX在城市競爭格局中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尷尬局面。綜上所述,XXX依托鐵路而興起,借助于醫藥和紡織等制造業而擴張,得益于省會行政中心而發展,依靠工業化和商貿發展帶動了城市發展與繁榮。在新時期,XXX需要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新機遇,直面新挑戰,實施新戰略。4.1.2歷次規劃和城市空間發展XXX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也反映出城市的發展歷程。至今,XXX的總體規劃較完整的編制可以分為四次:即日軍占領時期的石門市規劃和建國后的三次總體規劃。XXX歷次規劃比較表XXX歷次規劃城市規模預測城市定位和發展策略城市空間發展1939年石門市都市計劃大綱都市計劃區約400平方公里,街市計劃區約38平方公里。人口預測50萬。軍事要地,商貿工業文化地方中心城市著重鐵路以西地區,以南北軸線布置設施。第一期城市總體規劃(1955—1975)至1975年規劃人口50萬,用地54平方公里擬定省會,紡織工業為主的輕工業城市否定西、北發展方向,向東南發展,限制鐵路西側發展,側重東側,減少鐵路阻隔。第二期城市總體規劃(1981—2000)2000年規劃人口80萬,用地規模90平方公里。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鐵路交通樞紐,以輕紡電子醫藥為主的社會主義城市。仍取東南發展方向,南北工業,中間居住,東西向軸線顯現,基本格局保留至今。《XXX市城市總體規劃(1997—2010)》主城區2010年人口190萬,用地142平方公里。省會,華北地區重要商埠,全國醫藥工業基地之一。城區仍向東南方向發展,基本格局不變,更強化東西向軸線,并增加高速公路以東的高新區。主城區外規劃了5個組團。4.1.3XXX城市發展方向變遷(1)自然擴張時期(1939年前)隨著京漢、正太鐵路的開通,尤其是兩條鐵路交匯于此,使XXX成為冀、晉兩省中南部地區物資集散中心,也成為XXX發展的最大原動力。城市結構以火車站為中心向四周呈自然擴散的態勢,這一自然發展態勢由于XXX歷史上首次城市規劃即1939年規劃(石門市都市計劃大綱)而得以改變。(2)西向發展時期(1939年至1953年)這一時期XXX的城市發展開始有規劃介入,此間的規劃有1939年石門市都市計劃大綱和1942年石門市街市圖。日軍侵華期間XXX就已成為當時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軍事據點。1937年10月日軍占領XXX,1940年修建石德鐵路。交通和軍事在城市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成為當時制定的1939年石門市都市計劃大綱及1942年石門市街市圖的重要背景。此次規劃以城市西北為空間拓展的重點,鐵路以西成為城市的重點發展區,并規劃了南北向的城市發展主軸。1947年的資料顯示,當時規劃的部分布局得以實現,主要表現在圍繞站場的工業選址上,而西區的南北軸線并沒有完全實現。(3)東向發展時期(1955年第一期規劃后)建國后,XXX市1953年為適應“一五”經濟發展需要,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1954年又做了重大調整,1955年2月經國家建委和國家計委批準,成為建國后第一期實施的總體規劃。1953年規劃編制立足舊城,仍以橋西為發展重點。經調整后的第一期規劃認為城市西、北方向有諸多限制,難以發展,取城市東、南為主要發展方向。這個觀點在XXX以后的發展中得到應驗,因而第一期規劃把京漢鐵路以東作為重點發展區,城市的主軸線是東區的南北軸線,即現在的廣安大街——富強大街。這條軸線同樣由于諸多因素,沒有全部實現,但仍能從XXX現在的路網格局中看出一些痕跡。XXX市在城市軸線和城市結構的變遷過程中,始終圍繞在京漢鐵路兩側,因而跨越鐵路的東西向城市軸線成為不可或缺的發展軸。尤其在城市重心來回游移于鐵路兩側時,東西向軸線成為解決城市結構問題的必然途徑,從而有意無意地得到了強化。經歷大躍進和文革之后,第一期規劃沒有持續實施,XXX又有一段自然發展的過程。至1981年規劃(第二期)前,城市缺乏引導,自然地以XXX站為中心擴張,東、西兩區的南北軸線都沒有得到貫徹,東西向軸線成為城市事實上的發展主軸。城市空間結構大致穩定。1981年及后來的規劃對這一軸線均加以強化,并貫徹建國后第一期規劃提出的東、南城市發展方向。XXX基本形成中間居住、南北工業,東西以車站區為中心的格局。第三版規劃跨過京珠高速公路發展高新區仍是這一軸線的延續。(4)周邊組團的發展XXX城市周邊縣市包括正定縣、欒城縣、鹿泉市,均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積淀。正定位于主城區北部15公里處,北周時期就已建成石頭城墻,唐代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古城,至今仍留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太鐵路建成前,正定規模遠大于XXX,城市地位也遠在XXX之上,自北魏至清末1500多年間,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重鎮”。但鐵路給XXX帶來巨大的發展契機而迅速發展成為區域的中心城市,取代了正定的中心地位,正定則成為XXX城市北部的縣城和組團。縣城現有人口12.9萬人,建成區面積13.25平方公里,至2010年規劃人口20萬,建設用地20平方公里。欒城位于XXX城市東南23公里處。欒城縣歷史悠久,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欒武子采邑于此,故名欒。西漢設置關縣,東漢設置欒城縣。欒城大地孕育了不少歷史名人;漢代名將柴武因功封棘蒲候;唐代文學家蘇味道及其后裔蘇洵、蘇軾、蘇轍皆以詩文名垂青史;元代數學家李冶享譽中外。京珠高速公路及107國道縱貫縣城南北,308國道從縣城斜穿而過,將欒城縣城大致分為以居住和產業為主的東、西兩部分。縣城現有人口4.6萬人,建成區面積6.4平方公里,至2010年規劃人口8萬,建設用地8.8平方公里。鹿泉東距XXX主城區15公里,也有悠久的歷史,隋稱石邑,唐朝改獲鹿縣,設縣城治所已有1400余年歷史。1994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原獲鹿縣,設立鹿泉市。京廣鐵路、石太鐵路穿境而過,石太、京廣、京獲、宜沙等主要公路及石太高速公路交匯穿越。縣城現有人口7.8萬人,建成區面積10.5平方公里,至2010年規劃人口11萬,用地規模15平方公里。4.2城市空間發展分析與比較4.2.1現狀自然條件城區周圍用地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主要包括太行山地、滹沱河、地震斷裂帶、南水北調工程、大郭軍用機場、鐵路編組站、大型變電站、高速公路、鐵路等等。各種限制條件給四個發展方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有:——太行山地阻斷了城市向西部的發展。——滹沱河成為城市向北拓展的主要障礙。——地震斷裂帶及南水北調總干渠制約了城市向西部和西北部的發展。——城區西北側的軍用機場限制了城市向西北的發展。——鐵路編組站和大型變電站影響了城市向南的發展。——京珠高速公路和京武高速鐵路(規劃)將給城市向東發展造成了阻礙。——石太—石黃高速公路和石太鐵路限制了城市向西、向北部的發展。——城市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政區劃的限制。4.2.2社會經濟條件城市四個可能發展方向上的用地分別屬于正定縣、藁城市和欒城縣或其中兩個縣市結合部。首先對三縣市進行社會經濟狀況的比較分析(附表,分別根據各指標的數值對各縣市進行排序,各指標上的排序號即為各縣市的得分值,總得分情況見附表,其中,總得分越低的縣市社會經濟狀況越好)。可見,三縣市中藁城市的社會經濟狀況最好,正定縣次之。城市周邊地區的社會經濟地位對城市用地的選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三縣市2001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比較表比較區GDP(萬元)人均GDP(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萬元)地方財政收入(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萬元)職工平均工資(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萬元)正定縣48978911200150700130901506388070362117151藁城市88385211794269900221862441177432380542101欒城縣416002129761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品美工測試題及答案
- 圖書館合作與推廣模式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復習試題及答案
- 關鍵考點解析西醫臨床試題及答案
- 深度探索育嬰師資格考試本質試題及答案
- 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進程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復習方法總結試題及答案
- 精彩備考的經驗分享公共營養師試題及答案
- 新冠采樣員試題及答案
- 五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解讀
- 學生欺凌防治工作“一崗雙責”制度
- 2025-2030中國電子焊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炎德·英才大聯考湖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月考試卷(七)物理試卷(含答案)
- 剪映剪輯教學課件
- Radware AppDirector負載均衡器指導書2.11v1.0
- 1健康調查問卷一
- 2024年江蘇南京醫科大學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匯編
- 生物科技行業研究員簡歷
- 2025年阿拉伯語水平測試模擬試卷權威解析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