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遺尿九十九法_第1頁
治療小兒遺尿九十九法_第2頁
治療小兒遺尿九十九法_第3頁
治療小兒遺尿九十九法_第4頁
治療小兒遺尿九十九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治療遺尿九十九法【癥狀診斷】三歲以上的兒童,白天或夜間反復有不隨意的排尿稱為遺尿癥。遺尿可因膀胱炎,包莖、龜頭炎、蟯蟲病刺激局部或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但很多是小兒因日間長期過度疲勞,父母經常訓責,精神過度緊張,傍晚大量飲水等引起。中醫認為,遺尿屬腎氣虛。【簡易療法】父母應耐心教育患兒,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睡前排尿,夜間定時喚醒患兒排尿,不要斥責,以免忌兒精神緊張。傍晚后控制飲水量,晚飯少進湯水。【拔罐療法】1方取穴:①腎俞、膀胱俞、氣海;②命門、關元俞、腰陽關、關元。治法,每次取一組穴位,采用單純罐法或留針罐法、出針罐法(適用于小兒)、成膚針罐法(輕叩皮膚潮紅,不要出血)等。若屬虛寒型,癥見面色無華、精神不振、少氣倦怠、尿頻、尿色清而量多、肢體欠溫喜暖、腰膝酸軟等,宜選用艾灸罐法或姜艾灸罐法。留罐十五分種,一至兩日施術一次,待有明顯療效后改為三至四日施術一次。2方:取穴:第一腰椎至骰尾段脊柱正中線及其兩旁的膀胱經的內側循行線。治法:采用密排罐法,起罐后,可配合腎俞、氣海俞,關元俞,及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施行挑痧罐法。虛寒型者于拔罐前涂姜汁或行艾灸、姜艾灸。留罐十至十五分鐘,每一至兩日施術一次。3方:取穴:神闕。治法:采用單純罐法,留罐三至五分鐘,每一至兩日施術一次(本方適用于三至五歲的遺尿者)。配合療法:對神經性、肌脹力低下引起的尿失禁,每日進行二至三次提肛運動,每次十五至三十分鐘,可以提高療效。具體方法是:有節奏地如忍大便狀緩慢收提肛門,然后緩慢放松,一緊一松弛交替進行。驗案:程某,男性,六歲,自小經常尿床,有時每晚遺二至三次,曾采用針刺療法未愈。取腎俞、膀胱俞、氣海俞為第一組穴位,命門、關元俞、腰陽關、關元為第二組穴位。兩組穴位交替應用,每次取一組穴位施行單純罐法,留罐八分鐘左右,十次為一療程,均于晚間施術。第一療程每天施術一次,此間只尿床三次。停治七天,繼續進行第二個療程,改為隔天施術一次。此后一年內,除偶然發生一至兩次遺尿外,再無規律性遺尿發生。楊某,女性,二十六歲。首胎順產后八個月間,經常于打噴嚏、咳嗽、大笑或用力致腹壓增加時尿液自然遺出。曾服補中益氣湯等中藥治療三個多月未見好轉。遂于第一腰椎至骶尾段脊柱正中線及其兩旁的膀眈經內側循行線上,施行艾條溫和灸后密排罐法,留罐十五分鐘左右,隔日施術一次,連治十次,并囑其每日進行數次提肛運動配合治療,尿失禁逐漸好轉至愈。【敷臍療法】1方:藥物:兩寸長連須蔥白三支。硫黃三十克。制法:共搗如泥。用法:等患兒臨睡前將上藥敷臍上,外用紗布膠布覆蓋固定,八至十小時后除掉。用于無器質性原因之小兒遺尿癥。療效:治療七例,多在二至三次獲效,經隨訪未復發。2方:藥物:生硫黃三克,蔥白一節。制法:將兩藥合搗如膏。用法:睡前將藥膏外敷臍上,用繃帶固定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晨起取下,每晚一次,連用三至五次。用于小兒遺尿。療效:治二十余例(年齡均在十五歲以下),三至五次癥狀均控制。3方:藥物:黑胡椒適量。制法:研成粉末。用法:每晚睡前將胡椒粉放在肚臍窩中,以填滿為度,然后用傷濕止痛膏貼蓋封固,二十四小時后去掉或更換,七次為一療程。用于非器質性的小兒遺尿癥,一般用藥一至三個療程可愈。4方:(桑益貞絲散敷臍法)藥物:(1)內服:桑螵蛸三十克,益智仁、女貞子各五十克,菟絲子三十克。(2)敷臍:硫黃十克,蔥白七段。制法:內服藥焙黃,共研為極細未,裝空心膠囊備用;敷臍藥搗如泥狀。用法:內服藥每次六克,一日三次,開水送服;敷臍藥臨睡前貼神網穴,次晨取下,十八天為一療程。用于小兒遺尿。療效:治療五例全部治愈。顯效時間最短兩天,一般一至兩個療程,便可痊愈,半年隨訪無復發。如撤去敷臍之法,則療效頓減或無效。5方(遺尿散)藥物:丁香、肉桂、五倍子、補骨脂各三十克。制法:研細末,備用。用法:每取適量,白酒調敷肚臍,每晚一次。用于小兒遺尿。驗案:柴X,男,九歲,一九七七年十月八日初診。患兒遺尿已三年,每晚尿床兩次以上,經中西醫多方治療無效,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用遺尿散敷臍,三次后遺尿減少,五次后遺尿之癥若失,繼敷五次痊愈,迄今未復發。6方:藥物:白術、白芍、白礬、硫黃、甘草各等份。制法: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法:每次取藥粉十克,蔥計(或用水)調糊,敷于臍部,三日換藥一次。用于小兒遺尿7方:藥物:丁香三粒,米飯適量。制法:丁香研細末,同米飯搗作餅。用法:貼患兒肚臍。用于遺尿。8方:藥物:五倍子、桑螵蛸、芡實、硫黃。制法:共為末,醋調。用法:臨睡時敷于臍部。用于小兒遺尿。9方(加味生姜膏)藥物:生姜三十克,炮附子六克,補骨脂十二克。制法:生姜搗泥,余藥研細末,合為膏狀。用法:填入臍中,外用無菌紗布覆蓋,膠布固封,五天換藥一次。用于下元虛寒遺尿。療效:治小兒遺尿二十五例,換藥二至六次,痊愈二十例,顯效三例,無效兩例。【體針療法】1法:取穴:關元、中極、腎俞、膀胱俞、太溪。針用補法,并灸。若睡眠深后加百會、神門;小便數遺灸大敦。主治:腎陽不足,睡中遺尿,醒后,兼見面色蒼白,小便清長、頻數,舌淡,脈沉遲弱。2法:取穴:氣海,大淵、足三里、三陰交。針用補法、并灸。若便溏加脾俞、腎俞,尿頻數加百會,次髎。主治:脾肺氣虛、病后或身體虛弱者,睡中遺尿,頻而量少,兼見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四肢乏力、舌淡、脈弱或沉細【耳針療法】1法:取耳穴:膀胱、腎、脾、胃、心、神門、腦點。治療方法:耳穴壓豆法:常規消毒一側耳廓,把生王不留行貼在零點六厘米正方形的醫用橡皮膏上,選穴壓籽,囑其家長每日按壓三次,每次按壓五分鐘,睡前必按一次,每六日兩耳交替貼壓一次。治療效果,采用此法治療一百例,治愈七十四例,占百分之七十四,顯效十三例,占百分之十三,好轉九例,占百分之九,無效四例,占百分之四。按:遺尿者有多數夜眠不易喚醒,所以取耳穴心、神門、腦點,以通元神之府,取脾、腎、膀胱以培補脾腎之陽,使膀胱復職。在治療期間,囑其家長配合,晚間定時叫醒孩子起床小便。使其逐漸養成排尿的習慣。本療法簡便易行,無副作用,患兒容易接受。但對某些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遺尿無效。2法:取耳穴:腎、膀胱、脾、肺、緣中、皮質下、耳中、額、骶椎。注:伴有尿路感染者加內分泌,尿頻者加尿道。治療方法:耳穴壓豆法:用長城牌JK—1型耳穴探測器,在所選耳穴的相應區探尋敏感點,常規消毒后,將粘有黃精籽藥粒的小膠布塊置于選好的耳穴上,進行按壓,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發熱感。兩側耳穴同時貼壓。并囑患者每日按壓耳穴五至六次。五天更換一次,五次為一療程。療效:采用此法治療七十例,其中男三十二例,女三十八例;年齡最小三歲,最大二十歲,其中三至七歲二十六例,七至十五歲二十八例,十六至二十歲十六例;病程最短三年,最長二十年,除兩例每周遺尿兩至三次外,其余患者均為每夜遺尿最少一次,多者三至四次,其中十五例在白天睡覺也有遺尿。以往曾作過針灸、磁療以及藥物治療而無效者二十五例。病因分類:原發性遺尿(自幼遺尿伴沉睡不易喚醒者)六十二例、占百分之八十八點六,繼發性遺尿八例,占百分之十一點四。療效標準:痊愈:經耳穴貼壓療法治療后遺尿停止,或能自行起床排尿者。好轉:治療后遺尿次數顯著減少或已基本控制,但遇過度疲勞、過飲等情況又有復發,或夜間需喚醒一次,喚之即醒,能自己排尿者。無效:經五次治療后遺尿次數無變化或僅有輕微變化者。治療結果:痊愈三十一例,占百分之四十四點三,其中經貼壓耳穴(雙耳)一次后,當晚稍喚即醒,未再遺尿者十三例。好轉三十六例,占百分之五十七點四,無效三例,占百分之四點三,均為繼發性遺尿之患者。總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五點七,經統計學處理差異非常顯著3法:取耳穴,膀胱、腦點、支點。配穴:脾、肝、遺尿點、內分泌、皮質下。注:肺熱加熱穴,腎虛加骶椎穴。治療方法:耳穴壓豆法:常規消毒耳部,將王不留行籽貼在5X5毫米膠布上,左手固定耳廓,右手將膠布對準穴位貼壓好,稍施加壓力。留豆六天,留豆期間患者每天自行按摩兩至三次。并配合心理療法,消除引起遺尿的精神因素。囑家長晚間少給患兒飲水,夜間有規律地喚醒患兒排尿,治療期間避免過于疲勞。2療效:用此法治療十七例患兒,其中男七例,女十例,最大十四歲,最小五歲,除一例偶發外,余皆治愈。4法:取耳穴:主穴、腎、膀胱、支點,遺尿點、膀胱括約肌(在交感穴左上處,撥左耳言)、腦點、腦于、枕、皮質下興奮點、脊髓一至二。配穴:種門、三焦、交感、脾、肺、肝、太陽。治療方法:耳穴針刺法:每次選四至六個主穴和一至兩個配穴進行針刺,留針三十至四十分鐘,其中每隔五至十分鐘行針一次。一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療效:用此法治三十例,其中男二十五例,女五例,年齡最小五歲,最大二十二歲。治療前病程最長達十九年,最短兩年。治愈二十七人,好轉三人。一次治愈六例,三次治愈九例,五次治愈八例,一至兩個療程治愈四例,好轉三例。5法:取耳穴:腎、膀胱、尿道、腦點、興奮點,內分泌(均雙取)。治療方法:耳穴壓豆法:耳部穴位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消毒,在小方塊膠布中央放一粒飽滿的王不留行籽,將之貼于選好的穴位上,再用手指緊捏壓實。囑患者每天按壓兩至三次,每次按壓三至四下即可,按壓時要有酸痛感,一般三天換貼一次。療效:用此法治療一百零三例,其中男四十六例,女五十六例,年齡最小四歲,最大十七歲,均無器質性病變,發育、智力正常。治療結果:痊愈十六例,顯效五十四例,有效二十九例,無效四例。6法:取耳穴:腎、膀胱、支點(膀胱穴與緣中連線中點,在耳輪腳上)、緣中,皮質下、枕。臨證配穴:腎氣不足者加內分泌,因睡眠過深,大腦自控功能失調者加耳尖,興奮點;因外陰受異常刺激而致者加外生殖器:因穩性骶椎裂引起者加腰骶椎。治療方法:同上法。療效:一般療程最短者一周,最長者四周可收痊愈或明顯效果。部分患兒可在治療后的當晚遺尿即止,家長在治療初期,每晚應按時叫醒小孩排尿一至兩次,以形成條件反射,提高療效。【摩腎堂療法】操作方法:每日早晨起床和晚上臨睡前,坐于床上,兩足下垂,寬衣松帶,舌舐上腭,閉目內視頭頂,兩手掌心置腎俞穴處。以鼻慢慢吸氣,同時提肛,吸滿后閉氣不息,同時兩手上下摩擦腎區各一百二十次以上,多多益善。閉氣至極則慢慢放氣,同時放松全身。臨睡前作畢即可臥睡,早起時作畢,則可小憩片刻后起床。主治:遺尿。【小兒推拿療法】以旋推手法推小指遠端指節的指腹上,旋推五次直推一次,經常推拿,可治遺尿。【按摩療法】1法:患者仰臥,術者摩氣海、關元、中極、按三陰交,拿太溪;再俯臥,揉腎俞、膀胱俞、擦八髎。2法:將患兒扶抱或者臥位,用滑石粉作介質。先推脾土穴,再推三關穴,各推二百至三百次;拿住患兒小指,推小指關節羅紋面,從指尖到指根方向為腎經穴,可推二百至三百次。然后在小指的第二指關節掌面橫紋中點處,即所謂夜尿點,掐五至六次,也可用針刺,留針十至十五分鐘,再拿住患兒手背,揉外勞宮一百至二百次;讓患兒仰臥,揉關元穴五至六次,也可配合摩揉小腹部五分鐘,最后按揉三陰交穴兩分鐘。如小兒體虛弱,應多推脾上、三關穴以助運化,增強體質。如小便次數很多,應加揉陰陵泉、腎水穴。如夜里多夢,不能熟睡,有夜游癥,可推神門、內關等穴。如便秘可推大腸穴、六腑穴。【灸療】艾條取穴:腎俞、關元、中極,尺澤、足三里、三陰交。方法:點燃艾條,靠近穴位(距離約三厘米)進行熏灸。每次選用兩至三穴,每穴灸十至十五分鐘,每日灸一至兩次,六次為一療程。主治:遺尿。【耳穴貼膏療法】取耳穴:腎(雙側)、膀胱(雙側),遺尿點、興奮點、腦點。治療方法:將耳廓擦干凈,把新鮮藥用橡皮膏貼于以上耳穴部位,貼二十四小時后,先用熱水浸濕再撕下。注意:1.孕婦慎用,未滿周歲兒童,耳廓汗毛粗密者不宜膏貼。貼膏治療時,應避免勞累,受寒、暴食,情緒激動等。【磁場敷貼穴位療法】磁療對小兒大腦排尿中樞發育遲緩所致的夜尿癥有一定療效。取關元、三陰交和腎俞、膀胱俞兩組穴位交替應用。選用五百至一千高斯的磁片,敷貼一組穴位,一周后更換第二組穴位。亦可用交變磁療儀,每組穴位治療三十分鐘,每日治療一次,十次為一個療程,每療程間休息一周。穴位埋線療法】取穴,遺尿穴。治療方法:常規消毒穴位皮膚,鑷取一段約一至二厘米長已消毒的羊腸線,放置在腰椎穿刺針針管的前端,后接針芯,左手拇、食指繃緊或提起進針部位皮膚,右手持針,刺入到所需深度,當出現針感后,邊推針芯,邊退針管,將羊腸線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組織或肌層內,針孔處敷蓋消毒紗布。三十天一次。注意事項:1.孕婦禁用。2.在一個穴位上作多次治療時,應偏離前次治療的部位。【激光針療法】應用二十五毫瓦氦氖激光器,照射曲骨、關元、中極、三陰交、陰陵泉等穴,每次照射三至四穴,每穴五分鐘。每日一次,十次為一個療程。【陶針療法】取穴:腰骶夾脊、尾骨叢、下肢內側棱、手中指甲根。治療方法:取舊瓷片經洗清后,敲成鋒利的陶片針,煮沸半小時消毒,或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浸泡一小時。用消毒后的陶針對所選穴位施刺。【皮內針療法】取穴:列缺(雙側)。治療方法:以顆粒型皮內針,針尖向手指方向沿皮刺下,固定。埋針三至五天。【腕踝針療法】取穴,上肢內側面的尺側三分之一,下肢內側面的后側三分之一。治療方法:將選取穴位部位常規消毒。以左手固定進針點上部,右手拇、食、中指夾持針柄、針與皮膚呈三十度快速進入皮下,針體貼于皮膚表面,針體沿皮下刺入一定深度,以針下有松軟感為宜。若患者有酸、脹、麻、沉感覺,說明針體進針過深,已深入筋膜下層,應將針調至皮下淺表層。針刺深度為一點五寸。注意事項:腕踝針進針,應以不痛為佳,如進針時有痛感,需調整針的方向或將針退至皮下表淺部位,再重新進針。留針時不應有酸、脹和重麻感,以無感應為佳,如有較強感應,說明針刺過深。若出現頭昏、心悸等癥需將針退出,以防暈針。【手針療法】取手穴:腎(夜尿點),位于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治療方法:使用二十八至三十號、一至二寸長的毫針,消毒后直刺或斜進入穴位,采用中強刺激,留針三至五分鐘。針宜刺入肌腱與骨膜間,不要傷及骨膜。【脊背針療法】取主穴,胸六穴(位于第六胸椎棘實上緣)。配穴;腰一(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上緣)、腰四(第四腰椎棘突上緣)。方法:患者取端坐位,兩臂交叉于胸前,頭部盡量前傾,兩肩下垂,使背部皮膚緊張。將所選穴位常規消毒后,醫者對準穴位,右手持針,針尖向下,與皮膚呈三十至四十度角,快速刺入皮膚,順脊椎向下沿皮下刺入一點五至兩寸,每日一次,續針三日后改為隔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注:孕婦及有嚴重出血傾向者,不宜采用本法。【鼻針療法】取鼻穴:心穴、腎穴、前陰、生殖器穴。方法:消毒后,刺心穴,待得氣后,針尖可向下沿腎穴、前陰、生殖器穴透刺,進針不宜垂直刺入,避免過深(一般以不刺及軟骨為標準)。【酒療法】老姜一塊,搗爛后在一百毫升白酒中浸泡三天。每天于睡覺前用此酒沿肚臍下正中線擦拭,待皮膚稍發紅后停止,連用六至七天,治小兒遺尿。【點穴療法】1,患兒仰臥,點打百會三十次,然后點揉中院、關元、氣海及恥骨上部,每穴點揉三分鐘,用補法;接著依次點按太溪足三里、三陰交穴各一分鐘,用補法。使患兒俯臥,用雙手拇指指腹依次點揉雙肺俞、脾俞、腎俞、膀胱俞各一分鐘,用補法。注意事項:點打百會時手法要輕快,力量適中;點揉腹部及背腰部穴位時力量要達到穴位深部,能產生熱感效果最好。每日治療4一次。白天勿使患兒過于疲勞,睡前勿飲水過多。驗案:劉x,男,十二歲。一九六O年五月九日初診。主訴:自小尿床,每晚必犯。由一九五九年九月開始針灸,前后治療二十多次,現在每隔兩至三天,即尿床一次。處理:教給患者點穴方法,讓其每晚臨睡前,點三陰交、鄭元、列缺等穴一次。復診:一周內,只尿床一次,仍囑其繼續點穴。三診(六月十二日):兩周內,僅尿床一次。囑其堅持自療。【食療】羊肚湯用料:羊肚一個。用法:將羊肚洗凈加水煮湯,調味后空腹食用,每天一次,連服七至八天。玉竹茶用料:玉竹五十克。用法:以上藥洗凈水煎代茶飲。功效:補陰益腎。主治:小兒遺尿。因體質虛弱,腎氣不固小便多,夜晚遺尿。柿蒂茶用料:柿蒂十二克。用法:以上藥加入水煎代茶飲。功效:和胃調氣。主治:遺尿。因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小兒飲食減少,夜晚遺尿。韭菜根飲用料:韭菜根二十五克用法:將韭菜根洗凈后,放入干凈紗布中絞取汁液,煮開溫服。一日兩次,連服十天。功效:健胃提神,溫中行氣,壯陽。主治:小兒遺尿。蛋茶用料:茶葉八克,食鹽三克,雞蛋十枚。用法:將茶、蛋共放鍋中煮約八分鐘,將蛋殼擊破,加鹽再煮十至十五分鐘,取蛋去皮蘸醬油食。功效:補精強骨。主治:小兒夜尿、腰膝酸痛。狗棍魚煲粥用料:狗棍魚(又名梭魚、鯔魚)二百五十至三百克,大米適量。用法:將魚去鱗、腸臟和魚頭,與大米同煮成粥,調味服食,食時注意骨哽。功效:健脾益氣,固腎縮小便。主治:遺尿,夜尿多,小兒麻痹后遺癥等。杏實湯用料:芡實(雞頭米)二十克,金櫻子、菟絲子、車前子各十五克。用法:水煎,早晚分兩次服。功效:滋陰益腎。主治:小兒虛弱遺尿癥。飴糖桂芍湯 用料:飴糖兩匙、桂枝十五克,白芍十克,甘草十克。用法:先將三味中藥煎湯,去渣,沖入飴糖,一日兩次分服。功效:補脾益氣。主治:小兒體虛遺尿。雞蛋白胡椒方用料:雞蛋一個,白胡椒七粒。用法:將雞蛋一端敲破一個孔,放白胡椒,然后用紙糊住小孔,蒸熟即可食。功效:暖腸胃,除寒濕。主治:小兒遺尿。豬尿泡方用料:豬尿泡(豬膀胱)一個,槐花二十五克,車前子二十五克。用法:加水共煮熟,去藥服食。功效:清熱,利尿。主治:小兒遺尿,尿頻,尿多癥。韭菜籽面餅 用料:韭菜籽、白面各適量。用法:將韭菜籽研成細粉,和入白面少許,加水揉作餅蒸食。功效:溫腎壯陽,固攝。主治:小兒遺尿等癥。白胡椒雞蛋 用料:白胡椒六粒,雞蛋一枚。用法:將白胡椒研為細未,雞蛋打一小孔,把胡椒未裝入雞蛋中,濕紙封口,蒸熟去殼食蛋,午飯時吃,一日一次,連服七日。功效:益精強陰,澀精止遺。主治:小兒遺尿。荔枝干茶用料:荔枝干十個。用法:將上藥泡茶飲,一日一次,連服六至七天。主治:小兒遺尿。荔枝糯米泡 用料:荔枝肉五十克,糯米五十克,豬尿泡一個。用法:將荔枝肉,糯米塞人豬尿泡內煮熟食,連服五至六天。雞腸面餅用料:公雞腸一具,面粉二百五十克。用法:將公雞腸剪開,洗凈,焙干、研碎,與面粉混勻,加水適量,合面成團,可稍加油鹽佐料,如常法烙成小薄餅,一頓或分頓食用。主治:用于脾肺氣虛遺尿。三粉糖包 用料:山藥粉、茯苓粉各一百克,面粉二百克,白糖三百克。用法:將山藥粉、茯苓粉放在大碗內,加水適量,浸泡成糊,蒸半小時,調面粉與白糖,再加入豬油、青絲,紅絲(或果料)少許成餡。取發酵調堿后的軟面與餡料包成包子,蒸熟食用,連續用。主治:用于脾肺氣虛遺尿。覆盆豬肉湯用料:覆盆子三十克、豬肉一百至一百五十克。用法:將覆盆子放入五百毫升水中,文火煎至二百五十毫升,去渣取湯,加入豬肉燉煮,不加佐料,將肉和湯同時吃下。每日一次,一般兩至三次可愈。主治:用于腎氣不足遺尿。【穴位注射療法】藥物:百分之一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取穴:中極,三陰交,足三里。5方法:每穴位注入藥液零點三至零點五毫升,每隔兩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應作過敏試驗)。【外敷療法】桑螵蛸七個,蔥白七根。將二藥搗成糊狀,敷于石門、關元、中極穴位,用紗布固定三天。一般連用兩至三次可愈。麝香三克,蟾蜍三克,桂枝五克,麻黃五克,雄黃五克,沒藥五克,乳香五克。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取穴:主穴、內關(雙)、氣海、中極、三陰交(雙);配穴:腎穴、膀胱俞。方法:取藥粉加入適量酒精調成膏狀,貼在所選的穴上,病情較輕者只用主穴,病情較重,則酌用配穴每三至四天換藥一次,三次為一療程。第一療程未愈者,可間隔三日再行第二療程。少數患者貼敷后,局部皮膚發癢,個別患者發生皮疹,可用紫藥水涂患處,待皮疹消失后再繼續貼藥。【醋蛋療法】1.杞棗雞蛋方用料:杞子二十克,大棗三至四枚,雞蛋兩枚。用法:杞子二十克,大棗三至四枚與雞蛋兩枚同煮,蛋熟去殼復煮片刻,吃蛋喝湯。每日或隔日一服。三次左右可見效。主治:遺尿。2.胡椒蛋方 用料,白胡椒七粒,雞蛋一枚。用法,將雞蛋一枚一端打一小孔,放入白胡椒七粒,封口蒸熟,每晚臨睡前吃兩至三只雞蛋,不喝水。主治:夜間遺尿。金櫻子蛋 用料:金櫻子十克(去外刺及內瓢),雞蛋一枚。制用法:金櫻子十克與雞蛋一枚同煮,喝湯吃蛋。主治:遺尿。【驗方】1.益智仁九克。制用:將上藥醋炒研細末,分三次開水沖服,連服六至七天。2.青梅(烏梅)六克,蠶繭二十只,紅棗十枚,白糖五十克。制用:將上藥水煎,每天下午四時前服完,連眼十天。桑螵蛸、白果、蟬蛻、益智仁各七個。用法:水煎服。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補骨脂三十克。制用:焙干研末,每服二克,每日三次,白開水送服。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人參、肉桂、益智仁,補骨脂各三十克。制用:將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九克,每日早晚各服一丸。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益智仁十二克,麻黃九克,桑螵蛸十五克,石菖蒲九克。制用:水煎服,每日一次,六至八歲服二分之一劑,九至十四歲服三分之二劑。遠志三克,琥珀六克(分四次沖服),細辛三克,石菖蒲六克,龍齒十五克,桑螵蛸六克。制用:水煎服,每日一劑。桑螵蛸十五克,肉桂三克,黃芪十五克,龍骨十五克。制用:以上四味加水煎服,每日一次(為七至十二歲兒童量),一般連服三至四劑。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生龍骨三十克,雞蛋若干。制用:將生龍骨加水適量煎煮,取湯煮荷包雞蛋。三歲以下每次一個,三歲以上每次兩個,每晚服一次。第二次龍骨三十克,加入第一次煮后之龍骨湯煎,如此逐日加入,連用三至六日。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補骨脂(鹽炒)六十克,益智仁(鹽炒)六十克。制用:將上藥研細末過篩,分作六包,每日早晨用米湯泡服一包,一次頓服(成人量加倍),六日為一療程。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補骨脂五十克。制用:將補骨脂放鍋內炒十至二十分鐘,至發出爆聲,放冷后,研為細末,每晚睡前用溫開水沖服。三至九歲患兒每服一點五克,十至十二歲每服二點四克,病程在一年左右的服一周,病程在兩年以上的早飯前加服一次。連續服兩周左右。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益智仁三十克,淮山藥五十克,烏藥三十克,桑螵蛸三十克,黃明膠一百二十克,金櫻子一百克,吳茱萸十五克,糯米五百克。制用:將上藥放入鐵鍋里用小火焙干,糯米用鍋炒熟(變黃即可),分別研碎,裝入袋內備用。以上為一療程量。根據年齡大小,一次十五至三十克,加白糖少許,用開水調服,每日兩次,服完為止。主治:腎氣不足,下元不固的遺尿。雞腸和雞內金及白果的比例是8:1:1。制用:將雞腸用水洗凈焙干(或烘干),研末過篩,再將雞內金和白果焙干研碎,混合均勻,入膠囊備用。五至十歲患兒每次三至四粒,十一歲以上每次服用五至六粒,日服三次。主治:脾肺氣虛的遺尿6桑椹子、炒白術、白芍、茯苓,甘草梢各十五克。制用:水煎服,一日一劑,上午服頭煎,下午四時服二煎,連服五至十劑。【偏方】1.藥物:烏龜一只,蔥、姜、鹽、醬油適量。制法:烏龜去內臟,洗凈切塊(龜殼可整用),加鹽、蔥、姜及調料,放入盆內蓋好蓋,清蒸至熟。當菜吃完為止,可隔幾天吃一次。功效:滋陰補血,理虛止遺。用治三歲以上的小兒睡熟后自己不能控制小便,經年累月不愈,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精神萎頓怕冷。2.藥物:核桃肉一百克,蜂蜜十五克。制用:將核桃肉放在鍋內干炒發焦,取出晾干調蜂蜜吃。功效:補腎溫肺,定喘潤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