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電解質紊亂_第1頁
第七章-水電解質紊亂_第2頁
第七章-水電解質紊亂_第3頁
第七章-水電解質紊亂_第4頁
第七章-水電解質紊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水、電解質正常代謝NormalmetabolismofWaterandSodium正常體液的容量及其分布組織間液

15%細胞內液(ICF)

40%血液5%細胞外液(ECF)

20%第三間隙液:上皮細胞分泌產生,分布于一些密閉的腔隙中,主要同細胞內液交換,是細胞外液的特殊部分。(Waterandelectrolytesbalance)水與電解質平衡體液的容量(volume)化學成分(composition)滲透壓(osmoticpressure)分布(distribution)相對恒定☆脂肪組織含水量10~30﹪

肌肉組織含水量25~80﹪影響體液量及分布的因素成人兒童嬰兒新生老(男)(女)(2~14歲)(1歲)兒人體液總量605565708052

細胞內液403540403527

細胞外液202025304525

細胞間液151520254020

血漿555555體液的電解質成分ElectrolyteinbodyfluidECF:Na+、Cl-、HCO3-ICF:K+、Mg2+、HPO42-、Pr-

10414014241043.5~5.5130~150Na+K+Cl-HCO3-ECFICF體液體液滲透壓膠體滲透壓:血漿中蛋白質所產生的滲透壓,雖僅占血漿總滲透壓的0.5%,但具有重要作用。晶體滲透壓:晶體物質離子(主要是電解質)引起的滲透壓。細胞內細胞外正電荷:Na+負電荷:Cl-、HCO3-正電荷:K+負電荷:HPO42-、Pr-呈電中性滲透壓膠體晶體滲透壓膠體晶體280~310mmol/L電解質含量相同蛋白質含量不同水由低滲向高滲移動體液的滲透壓Osmoticpressureofbodyfluid93.潤滑作用4.結合水的功能:2.調節體溫:①水的比熱大

吸收大量熱量

②水的流動性大熱量均勻分布

1.促進新陳代謝:①水是一切生化反應進行的場所。

②水是良好的溶劑。①保持機體外表和組織器官的形態。

②肌肉進行獨特機械運動中起重要作用。水的生理功能Physiologicalfunctionofwater10攝入(ml)排出(ml)飲水1000~1300食物水700~900代謝水300尿量1000~1500皮膚蒸發500呼吸蒸發350糞便水150合計2000~25002000~2500日需要量:1500~

2000ml正常人每日水的攝入和排出量水平衡Balanceofwater體內外水的平衡Waterbalancebetweenoutside-insideofbody細胞內外水的平衡

waterbalancebetweenoutside-insideofcell◆水自由通過;◆蛋白質、Na+、K+、Ca2+等不能自由通過。血管內外水的平衡waterbalancebetweenoutside-insideofcapillary◆水和電解質自由交換;◆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受限。電解質分為有機電解質(蛋白質)和無機電解質(無機鹽),無機鹽主要陽離子為K+、Na+、Ca2+和Mg2+,主要陰離子為Cl-、HCO3-、HPO42-。無機電解質主要功能是維持體液的滲透壓平衡和酸堿平衡;維持神經、肌肉和心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并參與動作電位;參與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的活動等。電解質的生理功能和鈉平衡Na正常濃度:130-150mmol/L,每天攝入100-200mmol/L/DNa:40~50mmol/Kg體重60%40%可交換不可交換10%50%電解質的生理功能和鈉平衡鈉平衡調節: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體液容量與滲透壓的調節RegulationofOsmoticpressureandvolumeofbodyfluid二個平衡:兩個系統:三個激素:細胞外液容量、滲透壓神經-內分泌系統ADH、ADS、ANP一個中樞:口渴中樞16神經調節⒈部位:

口渴中樞下丘腦視上核側面2.有效剌激:

⑴血漿晶體滲壓升高

⑵有效血容量減少

⑶血管緊張素Ⅱ3.生理效應:口渴、主動飲水18

1.抗利尿激素(ADH)

⑴產生部位:下丘腦視上核神經細胞⑵有效剌激:

①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

②循環血量減少容量感受器

動脈血壓降低壓力感受器

④疼痛剌激、情緒緊張和血管緊張素Ⅱ

⑶生理效應: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增加。

體液調節1.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ECF滲

透壓↑有效循

環血量↓滲透壓

感受器ADH↑腎重吸

收水↑ECF量↑

滲透壓↓容量感受器20212.醛固酮(ADS)

⑴產生部位:腎上腺皮質球狀帶⑵有效剌激:

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容量↓血壓↓牽張感受器(+)腎素↑

GFR↓致密斑(+)腎素↑

②血漿K+、Na+濃度:〔K+〕↑

、〔Na+〕↓

③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腎素釋放增加⑶生理效應: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

3.醛固酮(aldosterone)有效循

環血量↓醛固酮↑腎重吸收Na+↑H2O↑ECF量↑低血Na+

高血K+23243.心房利鈉多肽(ANP)

⑴產生部位:心房肌細胞(多肽)⑵有效剌激:①血容量增加

②Na+濃度增高

③血管緊張素Ⅱ增高⑶生理效應:①減少腎素分泌

②抑制醛固酮分泌

③對抗血管緊張素的縮血管效應④拮抗醛固酮的滯Na+作用

(1)分布:廣泛分布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界。(2)特性:細胞膜轉運蛋白、水通透性有關,有其特異性組織分布。(3)種類:有13種,AQP0~12。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Agremid-19802003Nobel-prideClassificationofdisturbancesof

waterandsodiumbalance水、鈉代謝紊亂的分類水鈉代謝障礙的分類體液量減少體液量增多體液量不變低鈉血癥高鈉血癥血鈉濃度正常

低容量性低鈉血癥

(低滲性脫水)

低容量性高鈉血癥(高滲性脫水)

低容量性正常血鈉(等滲性脫水)

高容量性低鈉血癥(水中毒)

高容量性高鈉血癥(鹽攝入過多)

高容量性正常血鈉

(水腫)

等容量性低鈉血癥(ADH分泌異常)

等容量性高鈉血癥(下丘腦損害)容量正常血鈉正常(正常)28低滲性脫水Hypotonicdehydration

㈠基本特征:失鈉多于失水體液量減少,伴有細胞外液量減少血清Na+濃度<130mmol/L

血漿滲透壓<280mmol/L低容量性低鈉血癥hypovolemichyponatremia29

⑴經腎丟失

④腎小管性酸中毒③腎實質性疾病②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抑制髓袢升支對Na+的重吸收;

①長期連續使用高效利尿劑醛固酮分泌不足結構破壞H+-Na+交換減少㈡原因和機理30經各種腎外途徑丟失液體,臨床上處理不當,只補水不補鈉,引起低滲性脫水。①經消化道丟失

②液體在第三間隙積聚

③經皮膚丟失

⑵腎外丟失

脫水,失鈉多于失水,使細胞外滲透壓降低,細胞外液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外液減少為主。血漿病理生理學變化*組織間液細胞內液失Na+>失水水移入

細胞ECF量

腦細胞腫脹

淡漠嗜睡

ADH↓腎重吸收水↓(早期)尿量↑比重↓

(晚期)尿量↓Na+?無渴感ECF滲透壓↓

血容量V萎陷脈速BP四肢濕冷直立性眩暈休克組織液脫水征皮膚彈性差眼窩和嬰兒囟門凹陷㈢對機體的影響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Pathophysiologicalbasisofpreventionandtreatment輕、中度補生理鹽水

(機體排水量大于排Na+量)重度補少量高滲鹽水

(減輕細胞水腫)及時處理休克34

(一)基本特征失水多于失鈉,體液量減少細胞內、外液量均減少,細胞內液減少明顯。血清Na+濃度>150mmol/L

血漿滲透壓>310mmol/L高滲性脫水hypertonicdehydration低容量性高鈉血癥hypovolemichypernatremia35

1)

水攝入減少

(二)原因和機理⑴水源斷絕⑵進水困難⑶失去主動攝水能力⑷失去渴感36

⑴經胃腸道丟失:高熱、大量出汗、甲亢時通過皮膚丟失大量低滲液體⑷經皮膚丟失發熱、癔病、代酸引起過度通氣,水分大量蒸發⑶經呼吸道丟失尿崩癥:ADH合成和釋放不足;尿崩癥: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ADH的反應降低溶質性利尿:甘露醇、高滲葡萄糖、鼻飼高蛋白飲食⑵經腎臟丟失:尿崩癥(中樞性、腎性)2)水丟失過多

脫水,失水多于失鹽,使細胞外滲透壓升高,細胞內液進入細胞外,導致細胞內液減少為主。病理生理學變化*血漿組織間液細胞內液失水>失Na+→渴中樞口渴

血容量↓脈速,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