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與人口_第1頁
地域文化與人口_第2頁
地域文化與人口_第3頁
地域文化與人口_第4頁
地域文化與人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地域文化與人口一.概念精神文化物質文化

文化: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出來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和。雅典衛城Page

9神秘的瑪雅文化非洲文化亞洲文化歐洲文化Page

10荷蘭風車瑪雅古跡(墨西哥)菲律賓梯田那達慕大會(內蒙古)1.以上材料的內容是不是屬于文化現象?思考2.從以上四個地區的文化現象看,文化有存在著地域差異,這種差異現象稱為什么?文化與地域文化的概念2.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長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現象。

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陜西八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于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陜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文化。陜西的地域文化

材料一:早在1926年,愛爾蘭婦女的平均婚齡便高達29.1歲,超過了當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有國家。根據1951年的人口普查,50歲女性從未結過婚的占同齡女性的26%,在愛爾蘭,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數量上超過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

愛爾蘭:愛爾蘭共和國(TheRepublicofIreland),簡稱愛爾蘭,位于歐洲西北部的愛爾蘭島上。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萬,是歐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絕大部分為愛爾蘭人。主要宗教是羅馬天主教,天主教徒占全國人口的95%。愛爾蘭語為第一國語,英語為第二國語。在愛爾蘭,大部分人講英語,貿易合同和函電均用英語。政府文件同時用英語和愛爾蘭語兩種文字發展。貨幣是愛爾蘭鎊IrishPound,輔幣為便土Pence.首都,都柏林(Dublin),主要商業區在南岸,主街奧康納街寬達50米,為歐洲最寬大最宏偉的街道之一。一些國家的婦女平均初婚年齡中國22.4印度18.7肯尼亞20.3墨西哥21.6意大利23.2日本25.4美國25.2荷蘭26.7二、外國文化與人口1、婚俗對出生率的影響(1)初婚年齡的大小

初婚年齡偏低,加速人口的增長。晚婚能夠延長世代的間隔,會降低出生率。(2)婚姻的穩定程度

離婚率與人口出生率呈負相關的關系。離婚率越高,人口出生率越低;離婚率越低,人口出生率越高。結合材料,填寫下表。現象出生率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婚俗婚育年齡婚姻穩定程度影響文化差異結合材料,填寫下表。現象出生率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婚俗婚育年齡早婚,生育時間延長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出生率高出生率低婚姻穩定程度穩定不穩定,離婚率高出生率高出生率低影響文化差異

材料二:約85%以上的菲律賓居民信仰天主教,反對節育和墮胎。近年來菲律賓人口快速增長,自然增長率為2.36%,每年約有170萬嬰兒出生,按這種速度,菲律賓在未來的30年內人口將增至1.7億左右,比現在翻一番。1.以上兩段文字材料說明了什么?2.哪些文化差異對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響?思考宗教對人口發展的影響

為了擴大勢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對人口的增殖,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如天主教影響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區性之一。中國文化與人口

中國文化對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育、職業選擇、人口流動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為了增加丁稅和勞役,以及彌補戰爭的消耗,普遍提倡早婚。依唐開元令,男15,女13,聽婚嫁;依宋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為嫁娶之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令和清通典均規定,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國民黨政府民法規定:“男未滿十八歲、女未滿十六歲者,不得結婚。”(第980條)但是,舊社會中結婚的實際年齡,往往低于法定的婚齡。我國歷史上對結婚年齡的規定:

男女北京28.226.1上海31.128.42009年部分地區初婚年齡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選錄第六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利于勞動力增殖人口壓力十分沉重原因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早婚早育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歲不早于20歲婦女初婚年齡1、從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中國文化與人口降低人口出生率。2、(生育觀)從多育多子到只生一個降低人口出生率2、從多育多子到只生一個多育多子“多子多福”“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崇尚多子多福,重男輕女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家庭增殖財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擴大人口規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勞動力只生一個“只生一個好”“男女都一樣”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福利水平提高生育現象生育觀念形成觀念的原因降低人口出生率。3、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觀念社會時期形成原因學而優則仕中國傳統農業“士”“農”“工”“商”是人們當時所推崇的職業選擇順序。“士”是統治階級,“農”被尊稱為財富(糧食)的制造者,“工商業者”則被稱為不造財富(糧食)而被貶斥。全民皆商現代農業工業化、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從事工商業的人口越來越多,形成了“無農不穩”“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的新觀念增加職業選擇4、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安土重遷四海為家“父母在、不遠游”的儒家孝道觀念商品經濟定居是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提高人口素質閱讀卡片:“小時候媽媽就嫌我筷子拿得太高,會嫁得遠。”文蘭說,但遠到近千公里卻超出了她和她父母的想像。這個曾經認為自己走不出縣城的江西姑娘,如今卻過長江、跨黃河地嫁到了河北。千里姻緣一線牽

閱讀卡片:陜西乾隆《雒南縣志》說的“婚姻必擇同鄉”,指的就是當地民間的婚姻關系。“嫁娶不越境”活動探究思考:為什么婚姻地域范圍擴大,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研究表明,血緣關系越遠,基因(DNA)組成差異越大,互補作用越強,則后代的先天素質較好。同時雙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小孩的后天教育。

地域文化文化背景婚姻宗教人口中國文化生育職業選擇人口流動人口總結:Page

35鞏固提高1.婚俗中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包括()①初婚年齡的大小②婚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