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_第1頁
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_第2頁
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_第3頁
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_第4頁
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線攝影檢查技術X線攝影檢查技術1X線攝影檢查技術X線攝影檢查技術1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

1.四肢X線攝影原則①病人體位要舒適。骨外傷攝影,要注意輕動病人的受傷肢體,避免產生新的創傷。②常規取正、側位,放于同張照片上,便于比較。③長骨攝影:至少包括一個關節,便于診斷與整復中參考,并使正、側位關節顯示在同一水平面上。④指、趾骨攝影:應包括鄰近指(趾)骨,便于在診斷時比較,或在技術上左右肢體的鑒別。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2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2⑤骨折后如欲觀察骨痂形成情況,應盡量取掉夾板或石膏后攝影(視情況)。⑥骨病攝影:膠片使用面積應適當加大,以包括病變的全部區域。⑦兒童的骨關節攝影:一般需兩側同時攝影,以便于鑒別診斷。⑧異物攝影:應將被照部位皮膚表面包括在照片內,便于確定異物深度的定位診斷,為取出異物提供依據。⑨四肢攝影一般不用濾線器;骨腫瘤、慢性骨髓炎要使用濾線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較厚,一般也使用濾線器攝影。⑩攝影距離無特殊規定,一般為100cm。⑤骨折后如欲觀察骨痂形成情況,應盡量取掉夾板或石3⑤骨折后如欲觀察骨痂形成情況,應盡量取掉夾板或石1.投照任何一個部位,必須使患者處于最舒適的位置。2.長骨攝影時,應包括上下兩個關節,病變局限在一端時,應至少包括鄰近一側的關節。肢體的長軸與膠片的長軸平行。3.在一張膠片上投照正側兩個位置時,兩面肢體的同一端必須放在膠片的同一側。

4.每次投照時所用膠片的大小,應以被檢部位的實際大小來衡定尺寸,不要過大或過小。5.給骨折病人擺位置應小心謹慎,擺動肢體時防止骨折錯位,盡量減少病人痛苦。不能動者可轉換X線管的方向,以適應其體位。6.

嬰幼兒骨關節常規攝取雙側像,以便對比。7.四肢骨投照焦片距為75~100cm,40~55KV,10~20mAs,一般不需濾線器。上肢攝影注意事項1.投照任何一個部位,必須使患者處于最舒適的位置。上肢41.投照任何一個部位,必須使患者處于最舒適的位置。上肢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5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5骺離骨折骺離骨折6骺離骨折骺離骨折6鎖骨—可觸及全長肩胛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大結節肱骨內上髁、外上髁尺骨鷹嘴尺骨莖突橈骨莖突豌豆骨上肢體表定位標志鎖骨—可觸及全長上肢體表定位標志7鎖骨—可觸及全長上肢體表定位標志鎖骨—可觸及全長上肢體表定位適應癥骨外傷、發育異常、某些疾病骨的改變、多種骨和關節病的檢查、軟組織鈣化、金屬異物適應癥8適應癥適應癥8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月骨豌豆骨三角骨鉤骨掌骨底手舟骨頭狀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指骨底指骨體指骨粗隆掌骨體掌骨頭近節指骨中節指骨遠節指骨腕骨

8遠側列:大多角骨、鉤骨頭狀骨、小多角骨掌骨5底、體、頭指骨

14近節指骨中節指骨遠節指骨近側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月骨9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月骨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0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0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1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1一、手后前位攝影目的:手骨形態、軟組織、關節等攝影體位: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腕關節及手指伸展,掌面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開,平放于IR上。2、第3掌骨頭對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一、手后前位12一、手后前位一、手后前位12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五個指骨間隔適當(3)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拇指呈斜位(4)骨紋理清晰可見,并能呈現出軟組織層次手正位(后前位)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13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4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4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5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5手后前位橈骨尺骨橈掌關節掌腕關節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拇指腕豆骨第5掌骨第1掌骨手后前位橈骨尺骨橈掌關節掌腕關節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指間16手后前位橈骨尺骨橈掌關節掌腕關節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指間R

雙手后前位R雙手后前位17R雙手后前位R雙手后前位17手側位

攝影目的: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的位置。攝影體位:1、被檢者手伸直,尺側在下,拇指位于并攏的四指前,手掌面與暗盒垂直。2、第5掌骨頭對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第2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手側位

攝影目的: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的位置。攝影體位:18手側位

攝影目的: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的位置。攝影體位:手手側位手側位19手側位手側位19指骨掌骨腕關節尺骨橈骨第1掌骨近節指骨遠節指骨指骨掌骨腕關節尺骨橈骨第1掌骨近節指骨遠節指骨20指骨掌骨腕關節尺骨橈骨第1掌骨近節指骨遠節指骨指骨掌骨腕關節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攝片目的:觀察第4、5掌骨體位要點:1、被檢手呈側位,外旋使手背與暗盒呈45度角。第4、5指指背觸及暗盒。2、第3掌骨頭置于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21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21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攝片目的:觀察第1、2、3掌骨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手掌面向下,橈側抬高,使掌面與IR約呈45度角。2、手指分開,稍彎曲,各指尖觸及IR。第三掌骨頭置于IR中心3、IR上緣包括指骨軟組織,下緣包括腕關節。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22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22掌下斜位掌下斜位23掌下斜位掌下斜位23手后前斜位月骨三角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尺骨橈骨腕豆骨鉤骨頭狀骨第5掌骨第1掌骨手后前斜位月骨三角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24手后前斜位月骨三角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呈斜位投影,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手部2~5指骨的外側斜位影像,第四、五掌骨稍有重疊(3)、骨紋理均清晰顯示軟組織層次顯示良好(4)、大多角骨與第一掌骨關節間隙明確手后前斜位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呈斜位投影,第三掌指關節25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呈斜位投影,第三掌指關節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26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26拇指正位: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一側2.被檢側手及前臂極度內旋,(或極度外旋)拇指背側貼近暗盒。3.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線:對準拇指掌指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拇指正位:27拇指正位:拇指正位:27拇指側位: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一側2.被檢側拇指外側貼近暗盒,其余四指自然彎曲(半握拳?)中心線:對準拇指掌指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拇指側位拇指側位:拇指側位28拇指側位:拇指側位拇指側位:拇指側位28第2-5指后前位:體位要點:1、體位同手后前位(?)。2、被檢手指近端指間關節對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被檢手近端指間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第2-5指后前位:29第2-5指后前位:第2-5指后前位:29第2-5指側位: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手指尺側或橈側貼近暗盒,其余四肢屈曲。中心線:對準被檢手近端指間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第2-5指側位:30第2-5指側位:第2-5指側位:30腕關節后前位:攝影目的:觀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橈骨遠端的骨質、軟組織正位影像。攝影體位: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肘部彎曲,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手呈半握拳或伸直。2、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置于IR中心。3、IR上緣包(zgjd),下緣包(cygyd)。中心線:對準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IR中心腕關節后前位:31腕關節后前位:腕關節后前位:31腕關節后前位腕關節后前位32腕關節后前位腕關節后前位32腕關節正位鉤骨腕豆骨月骨三角骨舟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大多角骨尺骨橈骨第1掌骨第5掌骨腕關節正位鉤骨腕豆骨月骨三角骨舟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大多角骨尺骨33腕關節正位鉤骨腕豆骨月骨三角骨舟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大多角骨尺骨標準片所見(2)掌腕關節及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3)骨紋理及軟組織清晰可見(1)腕骨、掌骨近端、尺橈骨遠端,腕關節諸骨位于正中,呈正位腕正位標準片所見(2)掌腕關節及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3)骨紋理及軟34標準片所見(2)掌腕關節及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3)骨紋理及軟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35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35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攝影目的:觀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橈骨遠端的骨質、關節、軟組織側位影像。體位要點:1、被檢者側位于攝影床旁,被檢手呈半握拳或伸直,尺側在下,掌面與IR垂直。2、尺骨莖突置于IR中心3、IR上緣包括(zg),下緣包括(crgyd)。中心線:對準橈骨莖突垂直射入膠片中心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36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36腕關節側位腕關節側位37腕關節側位腕關節側位37腕關節側位尺骨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舟骨鉤骨頭狀骨腕豆骨第1掌骨月骨腕關節側位尺骨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舟骨鉤骨頭狀骨腕豆骨第1掌38腕關節側位尺骨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舟骨鉤骨頭狀骨腕豆骨第1掌標準片所見(1)腕關節呈側位位于IR正中顯示(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3)骨紋理及軟組織清晰腕側位標準片所見(1)腕關節呈側位位于IR(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39標準片所見(1)腕關節呈側位位于IR(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40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40腕部尺偏位:攝影目的:主要顯示舟骨體位要點:1、20度角度盒(遠端抬高)2、被檢手伸直,掌面向下,腕部盡量向尺側偏移。3、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對膠片中心4、IR上緣包括(zg),下緣包括(crgyd)中心線:對準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膠片中心腕部尺偏位:41腕部尺偏位:腕部尺偏位:41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4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42第1掌骨舟骨橈骨尺骨第5掌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月骨腕豆骨三角骨鉤骨第1掌骨舟骨橈骨尺骨第5掌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月骨腕豆骨43第1掌骨舟骨橈骨尺骨第5掌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月骨腕豆骨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44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44雙手蝶氏位R雙手蝶氏位R45雙手蝶氏位R雙手蝶氏位R45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46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46一、上肢骨

1.鎖骨

2.肩胛骨

(一)上肢帶骨胸骨端肩峰端肩峰喙突關節盂肩胛下窩肩胛岡肩峰端胸骨端盂上結節喙突關節盂肩峰盂下結節肩胛岡岡上窩岡下窩肩峰喙突外側緣上角下角內側緣肩峰喙突關節盂外側緣肩胛下窩一、上肢骨1.鎖骨2.肩胛骨(一)上肢帶骨胸骨47一、上肢骨1.鎖骨2.肩胛骨(一)上肢帶骨胸骨肱骨小頭(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肱骨頭小結節大結節外科頸肱骨體內上髁外上髁肱骨滑車尺神經溝肱骨滑車鷹嘴窩外上髁冠突窩橈神經溝解剖頸大結節上端:肱骨頭大結節、小結節、外科頸。干:橈神經溝下端:肱骨小頭、肱骨滑車、內上髁、外上髁、尺神經溝、鷹嘴窩。1.肱骨肱骨小頭(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肱骨頭小結節大結節外科頸48肱骨小頭(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肱骨頭小結節大結節外科頸環狀關節面橈骨頭橈骨頸橈骨粗隆橈骨體尺切跡莖突鷹嘴滑車切跡冠突尺骨粗隆尺骨體尺骨頭莖突橈切跡2.橈骨3.尺骨上端:鷹嘴滑車切跡橈切跡下端:尺骨莖突尺骨頭

上端:橈骨頭橈骨粗隆下端:橈骨莖突尺切跡環狀關節面橈骨頭橈骨頸橈骨粗隆橈骨體尺切跡莖突鷹嘴滑車切跡冠49環狀關節面橈骨頭橈骨頸橈骨粗隆橈骨體尺切跡莖突鷹嘴滑車切跡冠

膝關節照片顯示膝關節照片顯示50膝關節照片顯示膝關節照片顯示50前臂后前位(尺橈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及軟組織正位影像。體位要點: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側前臂伸直,背側向下平放于IR上。3、IR下包腕關節,上包肘關節。4、前臂長軸與膠片長軸平行。5、前臂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前臂中點垂直入射IR中心。前臂后前位(尺橈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及軟組織正51前臂后前位(尺橈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及軟組織正前臂側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和軟組織側位影像。體位要點: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側前臂伸直,尺側在下平放于IR上,肘關節屈曲約呈90度角,掌面垂直IR。3、IR下包腕關節,上包肘關節。4、前臂長軸與IR長軸平行。5、前臂側位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前臂中點垂直入射。前臂側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和軟組織側位影像。52前臂側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和軟組織側位影像。前臂側位攝標準片所見正位:顯示尺骨和橈骨的正位影像,尺橈骨基本平行,兩端少有重疊,兩端關節間隙較窄側位:顯示尺骨和橈骨的側位影像,尺橈骨遠端1/3重疊,手內旋重疊減少標準片所見正位:側位:53標準片所見正位:側位:標準片所見正位:側位:53

肘關節前后位攝影目的:肱骨遠端、尺橈骨近端及周圍軟組織正位影像。攝影體位: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側肘關節伸直,背側在下,掌心向上,上臂貼近床面。(肩部放低)3、尺骨鷹嘴置于IR中心。4、IR上緣包ggyd,下緣包crgjd。中心線:對準肱骨內、外上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肘關節前后位54肘關節前后位肘關節前后位肘關節前后位55肘關節前后位肘關節前后位55肘關節前后位尺骨鷹嘴肱骨尺骨橈骨外上髁內上髁橈骨小頭肘關節前后位尺骨鷹嘴肱骨尺骨橈骨外上髁內上髁橈骨小頭56肘關節前后位尺骨鷹嘴肱骨尺骨橈骨外上髁內上髁橈骨小頭肘關節前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正位,關節間隙位于正中(2)、肘關節面呈切線位顯示(3)、鷹嘴窩位于肱骨內外髁正中稍偏尺側(4)、骨紋理及軟組織清晰肘正位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正位,關節57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正位,關節肘關節側位攝影目的:組成肘關節各骨及相互關系的側位影像攝影體位:1、bjzczysycp。2、被檢側肘關節屈曲約呈90度,尺側在下,肘部緊貼IR,掌面垂直于IR。3、肱骨內上髁置于IR中心。4、IR上緣包ggyd,下緣包crgjd。中心線:對準肱骨外上髁垂直射入肘關節側位攝影目的:組成肘關節各骨及相互關系的側位影像58肘關節側位攝影目的:組成肘關節各骨及相互關系的側位影像肘關節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59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59肘關節側位尺骨橈骨肱骨尺骨鷹嘴肱骨小頭橈骨小頭肘關節側位尺骨橈骨肱骨尺骨鷹嘴肱骨小頭橈骨小頭60肘關節側位尺骨橈骨肱骨尺骨鷹嘴肱骨小頭橈骨小頭肘關節側位尺骨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的側位,關節間隙位于正中(2)、肱骨遠端與尺橈骨近端呈90°~120°角(3)、關節間隙明確、銳利,肱骨內外髁重疊,呈圓形投影。(4)、骨紋理清晰,軟組織層次分明肘側位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的側位,關61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的側位,關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6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6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6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6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64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64

肘關節軸位攝影目的:尺神經溝的切線位和鷹嘴的軸位攝影體位: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一端。2、被檢側肩部盡量放低,上臂背側緊貼IR,肘部極度屈曲,使手指觸及肩部。3、尺骨鷹嘴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尺骨鷹嘴下方2.5cm射入暗盒中心肘關節軸位65肘關節軸位標準片所見(1)鷹嘴突影像清晰(2)尺神經溝影像清晰肘軸位標準片所見(1)鷹嘴突影像清晰(2)尺神經溝影像清晰肘軸位66標準片所見(1)鷹嘴突影像清晰(2)尺神經溝影像清晰肘軸位標上臂前后位攝影目的:肱骨攝影體位:1、仰臥,前臂伸直,稍外展20°-30°,掌面向上。2、片盒下包肘關節,上包肩關節。3、上臂長軸與膠片長軸平行。4、上臂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上臂中點垂直入射。上臂前后位67上臂前后位上臂前后位67肱骨軟骨瘤肱骨軟骨瘤68肱骨軟骨瘤肱骨軟骨瘤68上臂側位攝影目的:肱骨攝影體位:1、仰臥,上臂稍外展。2、屈肘呈90°,手內旋,掌面向下放于腹部。3、IR上緣包肩關節,下緣包肘關節。4、上臂中點置于IR中心并緊貼IR。中心線:對準上臂中點垂直入射。上臂側位69上臂側位上臂側位69標準片顯示肱骨的正位:

大結節成切線位,小結節與于肱骨重疊,肘關節正位。肱骨的側位:

大結節與肱骨頭重疊,肘關節側位。請觀察區分正側位?各位顯示標準要點?標準片顯示肱骨的正位:肱骨的側位:請觀察區分正側位?各位顯示70標準片顯示肱骨的正位:肱骨的側位:請觀察區分正側位?各位顯示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71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71肩關節前后位攝影目的:肩關節攝影體位:1、仰臥或站立,被檢側肩部背側緊貼IR,被檢側上肢稍外展且與軀干分開,掌面向前。頭轉向對側。2、肩胛骨喙突置于IR中心。3、上緣超出肩上3cm,下緣包括肱骨近端。中心線:對準喙突垂直射入暗盒中心。肩關節前后位72肩關節前后位肩關節前后位7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7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73肩關節正位肩峰肱骨頭關節盂肱骨肩胛骨鎖骨喙突肩關節正位肩峰肱骨頭關節盂肱骨肩胛骨鎖骨喙突74肩關節正位肩峰肱骨頭關節盂肱骨肩胛骨鎖骨喙突肩關節正位肩峰肱標準片所見(1)肩關節諸骨,關節位于正中或稍偏外(2)關節盂前后緣重合,不與肱骨頭重疊,關節間隙顯示清晰,肱骨上部與肩峰稍有重疊(怎樣避免?)(3)肱骨小結節位于肱骨頭外1/3處(4)骨紋理顯示清晰,軟組織層次可辨標準片所見(1)肩關節諸骨,關節位于正中或稍偏外(2)關節盂75標準片所見(1)肩關節諸骨,關節位于正中或稍偏外(2)關節盂肩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76肩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76溶骨性骨瘤溶骨性骨瘤77溶骨性骨瘤溶骨性骨瘤77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78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78肩胛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肩胛骨正位形態攝影體位:1、仰臥或站立,上臂外展與軀干垂直,肘關節屈曲90度角,前臂上舉,背側在下,手背緊貼臺面。2、上緣超出肩部,下緣包肩胛下角,外緣包肱骨上端。3、被檢側肩胛骨喙突下方4~5cm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喙突下4~5cm垂直射入。肩胛骨前后位79肩胛骨前后位肩胛骨前后位79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80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80鎖骨后前位攝影目的:鎖骨正位影像攝影體位:1、被檢者站立,面向攝片架。2、頭轉向對側,被檢側上肢內旋180度角,被檢側鎖骨緊貼IR。3、鎖骨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鎖骨中點垂直射入膠片中心鎖骨后前位81鎖骨后前位鎖骨后前位81標準片顯示鎖骨正位標準片顯示鎖骨正位82標準片顯示鎖骨正位標準片顯示鎖骨正位8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8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83位置體位中心線手正位掌面、腕部緊貼暗盒,第三掌指關節置于IR中心第三掌指關節斜位掌面與暗盒30~45度,第三掌指關節置于IR中心第三掌指關節腕正位半握拳,腕緊貼暗盒,腕關節置于IR中心兩莖突連線中點側位腕尺側緊貼暗盒,尺骨莖突置于IR中心同上尺偏20度角度盒,腕盡量向尺側偏,腕關節置于IR中心同上上臂正位掌面向上,前臂背側緊貼IR,包括鄰近一關節前臂中點側位肘曲90度,前臂橈側向上,包括鄰近一關節同上肘正位肩部放低,肘部背面緊貼暗盒,鷹嘴置于IR中心肘部中心側位肩部放低,肘部曲90度,橈側向上,肘部置于IR中心肘部中心位置體位中心線正位掌面、腕部緊貼暗盒,第三掌指關節置于IR中84位置體位中心線正位掌面、腕部緊貼暗盒,第三掌指關節置于IR中位置體位中心線正位仰臥,前臂外展,掌面向上,上臂背側緊貼暗盒,包鄰近一關節肱骨中點側位仰臥,前臂外展,肘曲90度,掌面貼腹部,上臂緊貼暗盒同上肩關節正位仰臥或站立,上肢外展外旋,肩部緊貼暗盒,上緣超出肩上,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喙突肩胛骨正位仰臥或站立,上臂外展與肩平,肘曲,手靠臺面,上緣超出肩,下緣包下角,外緣包肱骨上端喙突下4~5cm鎖骨正位俯臥,頭轉向對側,上肢下垂,掌心向上,鎖骨中心置于暗盒中心肩胛骨內上角位置體位中心線正位仰臥,前臂外展,掌面向上,上臂背側緊貼暗盒85位置體位中心線正位仰臥,前臂外展,掌面向上,上臂背側緊貼暗盒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86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86此課件下載可自行編輯修改,供參考!感謝您的支持,我們努力做得更好!此課件下載可自行編輯修改,供參考!87此課件下載可自行編輯修改,供參考!此課件下載可自行編輯修改,X線攝影檢查技術X線攝影檢查技術88X線攝影檢查技術X線攝影檢查技術88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

1.四肢X線攝影原則①病人體位要舒適。骨外傷攝影,要注意輕動病人的受傷肢體,避免產生新的創傷。②常規取正、側位,放于同張照片上,便于比較。③長骨攝影:至少包括一個關節,便于診斷與整復中參考,并使正、側位關節顯示在同一水平面上。④指、趾骨攝影:應包括鄰近指(趾)骨,便于在診斷時比較,或在技術上左右肢體的鑒別。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89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四肢X線攝影檢查的技術要點89⑤骨折后如欲觀察骨痂形成情況,應盡量取掉夾板或石膏后攝影(視情況)。⑥骨病攝影:膠片使用面積應適當加大,以包括病變的全部區域。⑦兒童的骨關節攝影:一般需兩側同時攝影,以便于鑒別診斷。⑧異物攝影:應將被照部位皮膚表面包括在照片內,便于確定異物深度的定位診斷,為取出異物提供依據。⑨四肢攝影一般不用濾線器;骨腫瘤、慢性骨髓炎要使用濾線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較厚,一般也使用濾線器攝影。⑩攝影距離無特殊規定,一般為100cm。⑤骨折后如欲觀察骨痂形成情況,應盡量取掉夾板或石90⑤骨折后如欲觀察骨痂形成情況,應盡量取掉夾板或石1.投照任何一個部位,必須使患者處于最舒適的位置。2.長骨攝影時,應包括上下兩個關節,病變局限在一端時,應至少包括鄰近一側的關節。肢體的長軸與膠片的長軸平行。3.在一張膠片上投照正側兩個位置時,兩面肢體的同一端必須放在膠片的同一側。

4.每次投照時所用膠片的大小,應以被檢部位的實際大小來衡定尺寸,不要過大或過小。5.給骨折病人擺位置應小心謹慎,擺動肢體時防止骨折錯位,盡量減少病人痛苦。不能動者可轉換X線管的方向,以適應其體位。6.

嬰幼兒骨關節常規攝取雙側像,以便對比。7.四肢骨投照焦片距為75~100cm,40~55KV,10~20mAs,一般不需濾線器。上肢攝影注意事項1.投照任何一個部位,必須使患者處于最舒適的位置。上肢911.投照任何一個部位,必須使患者處于最舒適的位置。上肢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9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92骺離骨折骺離骨折93骺離骨折骺離骨折93鎖骨—可觸及全長肩胛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大結節肱骨內上髁、外上髁尺骨鷹嘴尺骨莖突橈骨莖突豌豆骨上肢體表定位標志鎖骨—可觸及全長上肢體表定位標志94鎖骨—可觸及全長上肢體表定位標志鎖骨—可觸及全長上肢體表定位適應癥骨外傷、發育異常、某些疾病骨的改變、多種骨和關節病的檢查、軟組織鈣化、金屬異物適應癥95適應癥適應癥95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月骨豌豆骨三角骨鉤骨掌骨底手舟骨頭狀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指骨底指骨體指骨粗隆掌骨體掌骨頭近節指骨中節指骨遠節指骨腕骨

8遠側列:大多角骨、鉤骨頭狀骨、小多角骨掌骨5底、體、頭指骨

14近節指骨中節指骨遠節指骨近側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月骨96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月骨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97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97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98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98一、手后前位攝影目的:手骨形態、軟組織、關節等攝影體位: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腕關節及手指伸展,掌面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開,平放于IR上。2、第3掌骨頭對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一、手后前位99一、手后前位一、手后前位99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五個指骨間隔適當(3)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拇指呈斜位(4)骨紋理清晰可見,并能呈現出軟組織層次手正位(后前位)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100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01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01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0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02手后前位橈骨尺骨橈掌關節掌腕關節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拇指腕豆骨第5掌骨第1掌骨手后前位橈骨尺骨橈掌關節掌腕關節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指間103手后前位橈骨尺骨橈掌關節掌腕關節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指間R

雙手后前位R雙手后前位104R雙手后前位R雙手后前位104手側位

攝影目的: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的位置。攝影體位:1、被檢者手伸直,尺側在下,拇指位于并攏的四指前,手掌面與暗盒垂直。2、第5掌骨頭對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第2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手側位

攝影目的: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的位置。攝影體位:105手側位

攝影目的:觀察手部軟組織內異物的位置。攝影體位:手手側位手側位106手側位手側位106指骨掌骨腕關節尺骨橈骨第1掌骨近節指骨遠節指骨指骨掌骨腕關節尺骨橈骨第1掌骨近節指骨遠節指骨107指骨掌骨腕關節尺骨橈骨第1掌骨近節指骨遠節指骨指骨掌骨腕關節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攝片目的:觀察第4、5掌骨體位要點:1、被檢手呈側位,外旋使手背與暗盒呈45度角。第4、5指指背觸及暗盒。2、第3掌骨頭置于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108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108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攝片目的:觀察第1、2、3掌骨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手掌面向下,橈側抬高,使掌面與IR約呈45度角。2、手指分開,稍彎曲,各指尖觸及IR。第三掌骨頭置于IR中心3、IR上緣包括指骨軟組織,下緣包括腕關節。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109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109掌下斜位掌下斜位110掌下斜位掌下斜位110手后前斜位月骨三角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指骨尺骨橈骨腕豆骨鉤骨頭狀骨第5掌骨第1掌骨手后前斜位月骨三角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111手后前斜位月骨三角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遠節指骨中節指骨近節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呈斜位投影,第三掌指關節位于正中(2)、手部2~5指骨的外側斜位影像,第四、五掌骨稍有重疊(3)、骨紋理均清晰顯示軟組織層次顯示良好(4)、大多角骨與第一掌骨關節間隙明確手后前斜位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呈斜位投影,第三掌指關節112標準片所見(1)、全部掌指骨、腕關節呈斜位投影,第三掌指關節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1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13拇指正位: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一側2.被檢側手及前臂極度內旋,(或極度外旋)拇指背側貼近暗盒。3.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線:對準拇指掌指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拇指正位:114拇指正位:拇指正位:114拇指側位: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一側2.被檢側拇指外側貼近暗盒,其余四指自然彎曲(半握拳?)中心線:對準拇指掌指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拇指側位拇指側位:拇指側位115拇指側位:拇指側位拇指側位:拇指側位115第2-5指后前位:體位要點:1、體位同手后前位(?)。2、被檢手指近端指間關節對膠片中心。中心線:對準被檢手近端指間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第2-5指后前位:116第2-5指后前位:第2-5指后前位:116第2-5指側位:體位要點: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手指尺側或橈側貼近暗盒,其余四肢屈曲。中心線:對準被檢手近端指間關節垂直射入膠片中心第2-5指側位:117第2-5指側位:第2-5指側位:117腕關節后前位:攝影目的:觀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橈骨遠端的骨質、軟組織正位影像。攝影體位: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旁,被檢側肘部彎曲,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手呈半握拳或伸直。2、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置于IR中心。3、IR上緣包(zgjd),下緣包(cygyd)。中心線:對準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IR中心腕關節后前位:118腕關節后前位:腕關節后前位:118腕關節后前位腕關節后前位119腕關節后前位腕關節后前位119腕關節正位鉤骨腕豆骨月骨三角骨舟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大多角骨尺骨橈骨第1掌骨第5掌骨腕關節正位鉤骨腕豆骨月骨三角骨舟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大多角骨尺骨120腕關節正位鉤骨腕豆骨月骨三角骨舟骨頭狀骨小多角骨大多角骨尺骨標準片所見(2)掌腕關節及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3)骨紋理及軟組織清晰可見(1)腕骨、掌骨近端、尺橈骨遠端,腕關節諸骨位于正中,呈正位腕正位標準片所見(2)掌腕關節及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3)骨紋理及軟121標準片所見(2)掌腕關節及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3)骨紋理及軟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2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22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攝影目的:觀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橈骨遠端的骨質、關節、軟組織側位影像。體位要點:1、被檢者側位于攝影床旁,被檢手呈半握拳或伸直,尺側在下,掌面與IR垂直。2、尺骨莖突置于IR中心3、IR上緣包括(zg),下緣包括(crgyd)。中心線:對準橈骨莖突垂直射入膠片中心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123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腕部側位腕關節側位:123腕關節側位腕關節側位124腕關節側位腕關節側位124腕關節側位尺骨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舟骨鉤骨頭狀骨腕豆骨第1掌骨月骨腕關節側位尺骨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舟骨鉤骨頭狀骨腕豆骨第1掌125腕關節側位尺骨橈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舟骨鉤骨頭狀骨腕豆骨第1掌標準片所見(1)腕關節呈側位位于IR正中顯示(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3)骨紋理及軟組織清晰腕側位標準片所見(1)腕關節呈側位位于IR(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126標準片所見(1)腕關節呈側位位于IR(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27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27腕部尺偏位:攝影目的:主要顯示舟骨體位要點:1、20度角度盒(遠端抬高)2、被檢手伸直,掌面向下,腕部盡量向尺側偏移。3、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對膠片中心4、IR上緣包括(zg),下緣包括(crgyd)中心線:對準尺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膠片中心腕部尺偏位:128腕部尺偏位:腕部尺偏位:128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29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29第1掌骨舟骨橈骨尺骨第5掌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月骨腕豆骨三角骨鉤骨第1掌骨舟骨橈骨尺骨第5掌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月骨腕豆骨130第1掌骨舟骨橈骨尺骨第5掌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月骨腕豆骨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131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腕關節正位腕關節尺偏位131雙手蝶氏位R雙手蝶氏位R132雙手蝶氏位R雙手蝶氏位R132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33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33一、上肢骨

1.鎖骨

2.肩胛骨

(一)上肢帶骨胸骨端肩峰端肩峰喙突關節盂肩胛下窩肩胛岡肩峰端胸骨端盂上結節喙突關節盂肩峰盂下結節肩胛岡岡上窩岡下窩肩峰喙突外側緣上角下角內側緣肩峰喙突關節盂外側緣肩胛下窩一、上肢骨1.鎖骨2.肩胛骨(一)上肢帶骨胸骨134一、上肢骨1.鎖骨2.肩胛骨(一)上肢帶骨胸骨肱骨小頭(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肱骨頭小結節大結節外科頸肱骨體內上髁外上髁肱骨滑車尺神經溝肱骨滑車鷹嘴窩外上髁冠突窩橈神經溝解剖頸大結節上端:肱骨頭大結節、小結節、外科頸。干:橈神經溝下端:肱骨小頭、肱骨滑車、內上髁、外上髁、尺神經溝、鷹嘴窩。1.肱骨肱骨小頭(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肱骨頭小結節大結節外科頸135肱骨小頭(二)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肱骨頭小結節大結節外科頸環狀關節面橈骨頭橈骨頸橈骨粗隆橈骨體尺切跡莖突鷹嘴滑車切跡冠突尺骨粗隆尺骨體尺骨頭莖突橈切跡2.橈骨3.尺骨上端:鷹嘴滑車切跡橈切跡下端:尺骨莖突尺骨頭

上端:橈骨頭橈骨粗隆下端:橈骨莖突尺切跡環狀關節面橈骨頭橈骨頸橈骨粗隆橈骨體尺切跡莖突鷹嘴滑車切跡冠136環狀關節面橈骨頭橈骨頸橈骨粗隆橈骨體尺切跡莖突鷹嘴滑車切跡冠

膝關節照片顯示膝關節照片顯示137膝關節照片顯示膝關節照片顯示137前臂后前位(尺橈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及軟組織正位影像。體位要點: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側前臂伸直,背側向下平放于IR上。3、IR下包腕關節,上包肘關節。4、前臂長軸與膠片長軸平行。5、前臂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前臂中點垂直入射IR中心。前臂后前位(尺橈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及軟組織正138前臂后前位(尺橈骨前后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及軟組織正前臂側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和軟組織側位影像。體位要點: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側前臂伸直,尺側在下平放于IR上,肘關節屈曲約呈90度角,掌面垂直IR。3、IR下包腕關節,上包肘關節。4、前臂長軸與IR長軸平行。5、前臂側位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前臂中點垂直入射。前臂側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和軟組織側位影像。139前臂側位攝影目的:觀察尺橈骨骨質和軟組織側位影像。前臂側位攝標準片所見正位:顯示尺骨和橈骨的正位影像,尺橈骨基本平行,兩端少有重疊,兩端關節間隙較窄側位:顯示尺骨和橈骨的側位影像,尺橈骨遠端1/3重疊,手內旋重疊減少標準片所見正位:側位:140標準片所見正位:側位:標準片所見正位:側位:140

肘關節前后位攝影目的:肱骨遠端、尺橈骨近端及周圍軟組織正位影像。攝影體位:1、被檢者側坐于攝影床旁。2、被檢側肘關節伸直,背側在下,掌心向上,上臂貼近床面。(肩部放低)3、尺骨鷹嘴置于IR中心。4、IR上緣包ggyd,下緣包crgjd。中心線:對準肱骨內、外上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肘關節前后位141肘關節前后位肘關節前后位肘關節前后位142肘關節前后位肘關節前后位142肘關節前后位尺骨鷹嘴肱骨尺骨橈骨外上髁內上髁橈骨小頭肘關節前后位尺骨鷹嘴肱骨尺骨橈骨外上髁內上髁橈骨小頭143肘關節前后位尺骨鷹嘴肱骨尺骨橈骨外上髁內上髁橈骨小頭肘關節前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正位,關節間隙位于正中(2)、肘關節面呈切線位顯示(3)、鷹嘴窩位于肱骨內外髁正中稍偏尺側(4)、骨紋理及軟組織清晰肘正位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正位,關節144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正位,關節肘關節側位攝影目的:組成肘關節各骨及相互關系的側位影像攝影體位:1、bjzczysycp。2、被檢側肘關節屈曲約呈90度,尺側在下,肘部緊貼IR,掌面垂直于IR。3、肱骨內上髁置于IR中心。4、IR上緣包ggyd,下緣包crgjd。中心線:對準肱骨外上髁垂直射入肘關節側位攝影目的:組成肘關節各骨及相互關系的側位影像145肘關節側位攝影目的:組成肘關節各骨及相互關系的側位影像肘關節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46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46肘關節側位尺骨橈骨肱骨尺骨鷹嘴肱骨小頭橈骨小頭肘關節側位尺骨橈骨肱骨尺骨鷹嘴肱骨小頭橈骨小頭147肘關節側位尺骨橈骨肱骨尺骨鷹嘴肱骨小頭橈骨小頭肘關節側位尺骨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的側位,關節間隙位于正中(2)、肱骨遠端與尺橈骨近端呈90°~120°角(3)、關節間隙明確、銳利,肱骨內外髁重疊,呈圓形投影。(4)、骨紋理清晰,軟組織層次分明肘側位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的側位,關148標準片所見(1)、肘關節、肱骨下端、尺骨和橈骨上端的側位,關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49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49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50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50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51醫學影像技術之上肢X線攝影課件151

肘關節軸位攝影目的:尺神經溝的切線位和鷹嘴的軸位攝影體位:1、被檢者坐于攝影床一端。2、被檢側肩部盡量放低,上臂背側緊貼IR,肘部極度屈曲,使手指觸及肩部。3、尺骨鷹嘴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尺骨鷹嘴下方2.5cm射入暗盒中心肘關節軸位152肘關節軸位標準片所見(1)鷹嘴突影像清晰(2)尺神經溝影像清晰肘軸位標準片所見(1)鷹嘴突影像清晰(2)尺神經溝影像清晰肘軸位153標準片所見(1)鷹嘴突影像清晰(2)尺神經溝影像清晰肘軸位標上臂前后位攝影目的:肱骨攝影體位:1、仰臥,前臂伸直,稍外展20°-30°,掌面向上。2、片盒下包肘關節,上包肩關節。3、上臂長軸與膠片長軸平行。4、上臂中點置于IR中心。中心線:對準上臂中點垂直入射。上臂前后位154上臂前后位上臂前后位154肱骨軟骨瘤肱骨軟骨瘤155肱骨軟骨瘤肱骨軟骨瘤155上臂側位攝影目的:肱骨攝影體位:1、仰臥,上臂稍外展。2、屈肘呈90°,手內旋,掌面向下放于腹部。3、IR上緣包肩關節,下緣包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