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藝生產-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計算課件_第1頁
水泥工藝生產-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計算課件_第2頁
水泥工藝生產-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計算課件_第3頁
水泥工藝生產-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計算課件_第4頁
水泥工藝生產-硅酸鹽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計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生料制備技術1、生料易燒性2、配料方案的選擇3、生料的配料及計算4、生料粉磨工藝技術5、立式磨在生料粉磨中的應用6、生料粉磨系統的調節控制第四章生料制備技術1、生料易燒性生料易燒性1.定義易燒性:水泥生料在固、液、氣相環境下,通過的物理化學變化,形成熟料的難易程度。2.方法原理按一定的煅燒制度對水泥生料試體進行煅燒后,測定其f-CaO含量,用該f-CaO含量表示該生料的煅燒難易程度。f-CaO含量愈低,易燒性愈好。生料易燒性愈好,生料煅燒的溫度愈低;易燒性愈差,煅燒溫度愈高。通常熟料的煅燒溫度為1420~1480℃。生料易燒性1.定義生料易燒性

3.檢測方法:JC/T735-2019水泥生料易燒性試驗方法

4.易燒性指數或易燒性值的表示易燒性如:

BI2=C3S/(C4AF+C3A+M+K+Na)Bth=55.5+11.9R+90um+1.58(LSF-90)2–0.43LC2C3S:生料的潛在礦物R+90um:生料中90um篩上余量

Lc:1350℃時的液相量生料易燒性3.檢測方法:JC/T735-2019水泥生生料易燒性5.影響生料易燒性的主要因素①.生料的潛在礦物組成。②.原料的性質和顆粒組成:原料中石英和方解石含量多,難燒,易燒性差;結晶質粗粒多,易燒性差。③.生料中次要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含少量,有利于熟料形成,易燒性好,但含量過多,不利于煅燒。④.生料的均勻性和生料粉磨細度:生料均勻性好。粉磨細度細,易燒性好。⑤.礦化劑:摻加各種礦化劑,均可改善生料的易燒性。生料易燒性5.影響生料易燒性的主要因素生料易燒性5.影響生料易燒性的主要因素⑥.生料的熱處理:生料的易燒性差,就要求燒成溫度高,煅燒時間長。生料煅燒過程升溫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新生態產物的活性,易燒性好。⑦.液相:生料煅燒時,液相出現溫度低,數量多,液相粘度小,表面張力小,離子遷移速度大,易燒性好,有利于熟料的燒成。⑧.燃煤的性質:燃煤熱值高、煤灰分少、細度細,燃燒速度快,燃燒溫度高,有利于熟料的燒成。⑨.窯內氣氛:窯內氧化氣氛煅燒,有利于熟料的形成。生料易燒性5.影響生料易燒性的主要因素4.1.2配料計算4.1.2.1配料的目的和基本原則

配料:根據水泥品種,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及具體的生產條件,確定所有原料的配合比,稱為生料的配合,簡稱配料。配料包括原料的選擇、熟料組成設計與配料計算。配料是為了確定各原料的數量比例,以保證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水泥熟料,達到優質、高產、低消耗。適合的配料方案既是工藝設計的依據,又是正常生產的保證。4.1.2配料計算4.1.2.1配料的目的和基本原則4.1.2配料計算

配料:根據水泥品種,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及具體的生產條件,確定所有原料的配合比,稱為生料的配合,簡稱配料。熟料礦物組成的選擇(也即配料方案的選擇),一般應根據水泥的品種和強度等級、原料和燃料的品質、生料制備和熟料煅燒工藝綜合考慮,以達到優質、高產、低消耗和設備長期安全運轉的目的。基本原則:配制的生料易磨易燒,生產的熟料優質,充分利用礦山資源,生產過程易于操作控制和管理,并盡可能簡化工藝流程。4.1.2配料計算配料:根據水泥品種,原料的物理化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生產某種水泥即是想得到什么樣的礦物組成也即是確定什么樣的化學成分也即是確定各原料按什么樣的比例配合,使化學成分滿足要求。這就是確定熟料的率值(也即組成)。以下介紹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即是如何確定配料方案)常見的配料方案有高KH、高鋁p、高鐵(低p)、高硅n、低硅(低n)等。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生產某種水泥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1、水泥品種(以下列舉幾種水泥)硅酸鹽水泥:成分可在一定范圍波動(CaO:62~67%、SiO2:20~24%、Al2O3:4~7%、Fe2O3:2.5%~6.0%),只要生產出的水泥能滿足GB規定且能保證順利生產即可。即應該具有正常的凝結時間、良好的安定性與符合相應等級的強度等基本性能,因而可以采用各種配料方案,如低鐵、高鐵、低硅、高飽和系數等多種方案,但要注意三個率值配合適當,不能過分強調某一率值,當組成偏離過大,會給生產帶來較大的困難。合適的配料方案要根據工廠實際情況,在多次實踐總結的基礎上進行優化。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1、水泥品種(以下列舉幾種水泥)

快硬早強水泥:應提高早強,即需a)提高C3S、C3A含量,即高KH、高p。此時難燒,應降低n,以增加液相量;b)若提高C3A困難(增A,必增SiO2,均由粘土提供,因而配料可能困難),可再提高C3S含量,此時液相粘度未增(未增A),即不一定難燒,n不需要過分降低。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1、水泥品種(以下列舉幾種水泥)大壩水泥:防水化熱,應降C3S、C3A,但C3S降得過多,必影響強度等,所以應先考慮降C3A,即低p,再適當降C3S。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1、水泥品種(以下列舉幾種水泥)

抗硫酸鹽水泥:分中抗硫酸鹽水泥、高抗硫酸鹽水泥C3A的水化產物會與硫酸鹽反應形成鈣礬石,體積膨脹94%,造成膨脹開裂以至毀壞。因此需降C3A,此時應提高C4AF量,以保證有足夠的熔劑礦物,有利于燒成。即需低p。C3S水化產物中有較多CH,它會與硫酸鹽(除硫酸鋇)反應形成硫酸鈣,體積膨脹124%,同樣會導致安定性不良。因而需低KH,一般在0.80~0.85。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1、水泥品種(以下列舉幾種水泥)

抗硫酸鹽水泥:分中抗硫酸鹽水泥、高抗硫酸鹽水泥中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以適當成分的硅酸鹽水泥熟料,加入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具有抵抗中等濃度硫酸根離子侵蝕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中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簡稱中抗硫酸鹽水泥。代號P·MSR。其C3S<55.0C3A<5.0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1、水泥品種(以下列舉幾種水泥)

抗硫酸鹽水泥:分中抗硫酸鹽水泥、高抗硫酸鹽水泥高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以適當成分的硅酸鹽水泥熟料,加入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具有抵抗較高濃度硫酸根離子侵蝕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高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簡稱高抗硫水泥。代號P·HSR。其C3S<50.0C3A<3.0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2、原料品質必須根據原料的資源情況、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及有害成分的含量,決定是否可以使用或將不同品種原料進行搭配。如粘土含Al2O3低時,往往配成C3A低的熟料,如要配成C3A高的熟料,必須用Al2O3高的粘土或其它原料進行搭配;如粘土含SiO2太低,則需搭配含硅高的硅質原料,為樣就要提高成本,并使生產工藝復雜;一般粘土質原料應盡量選擇含有非晶態SiO2的風化粘土,含微晶石英的粘土質原料次之,盡量不用含有粗大顆粒石英的砂巖和河砂。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2、原料品質又如石灰石中含燧石、粘土中含砂量多,則要適當降低KH來適應原料的要求。一般石灰石以含有微晶方解石礦體、結晶不良、雜質含量較少的礦體資源為好,即使SiO2等雜質稍多,如果為無定形結構,分布較勻,也不會產生過多的不利影響。當原料資源較好時,KH值可稍高些,否則應低些。等等。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為了簡化工藝流程,便于生產控制,即使熟料組成略為偏離理想要求,也仍然采用兩種或三種原料的配料方案。畫圖說明由三原料配料改為四原料配料庫低配料布置的困難。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3、燃料品質各廠實際使用煤作燃料時,其灰分都可能在一個較大范圍波動,因而完全進入熟料成分后,占熟料成分也有很大范圍,如占熟料成分的2%~8%。煤灰波動會對熟料化學成分、礦物組成和煅燒制度有很大影響。見前介紹

控制措施:加強入廠原煤管理,入廠原煤按灰分不同分類堆放;按配料要求配煤,入磨前均化;均化后取樣作灰分分析,如有偏差,兩度搭配,直到符合要求為止。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生料成分的均勻性未經均化或未達到規定均化指標的生料,其化學成分的分布是不均勻的。生料中高鈣硅區需要較高的燒成溫度,而高熔劑性組分區要較低的燒成溫度,均勻性好的生料只需要正常的燒成溫度。因此,在某一溫度上是無法適應上述三種燒成溫度的。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生料成分的均勻性未經均化或未達到規定均化指標的生料,其化學成分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因而在正常燒成溫度下,高鈣硅區則會導致f-CaO增多,高熔劑性組分區則浪費能源。因而生料成分均勻性差的水泥廠,在配料時,熟料KH值通常比生料成分均勻性好的要低一些,否則反而會使熟料的f-CaO增加,熟料質量變差。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5、窯型與規格見前,不同窯型率值的一般取值范圍。6、生料的易燒性生料易燒性(形成熟料的難易程度)好,可采用高KH、高n、高p,否則配低一些。影響易燒性的因素很多,如生料的潛在礦物組成、原料的性質和顆粒組成、生料中的次要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生料的均勻性和粉磨細度、礦化劑、液相、燃煤的性質等。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

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7、三率值間的相互影響:見前。

綜合考慮以上條件的基礎上,配料方案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保證獲得一定要求的水泥熟料;要求熟料在煅燒過程中,易于燒成,所得熟料易于粉磨;生產上易于控制,易于操作,優質高產,燃料消耗低等。總之,影響熟料組成設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設計一個合理的配料方案,應根據水泥品種和質量要求,原料資源的情況及各廠的具體條件,不能只強調某一方面。4.1.2.3配料方案的選擇確定熟料率值的依據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

熟料組成確定后,即可根據所用原料進行配料計算,求出符合熟料組成要求的原料配合比。配料計算的依據是物料平衡,即反應物的量應等于生成物的量。隨著溫度的升高,生料煅燒成熟料經歷以下過程:生料干燥蒸發物理水;粘土礦物分解放出結晶水;有機物質的分解揮發;碳酸鹽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液相出現使熟料燒成。因為有水分、二氧化碳以及某些物質逸出,所以,計算時必須采用統一基準。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熟料組成確定后,即可根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

1.干燥基準:以干燥狀態(蒸發掉物理水后)質量作為計算基準。用于計算干燥原料配合比和干燥原料的化學成分。干生料=干石灰石+干粘土+干鐵粉

----不考慮生產損失

2.灼燒基準:不考慮煤灰摻入。以灼燒狀態(去掉燒失量----結晶水、CO2、揮發物等)質量作為計算基準。用于計算灼燒原料配合比和熟料的化學成分。灼燒生料=灼燒石灰石+灼燒粘土+灼燒鐵粉

----不考慮生產損失

----不考慮煤灰摻入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1.干燥基準:以干燥狀態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

2.灼燒基準:不考慮煤灰摻入。以灼燒狀態(去掉燒失量----結晶水、CO2、揮發物等)質量作為計算基準。用于計算灼燒原料配合比和熟料的化學成分。灼燒生料=灼燒石灰石+灼燒粘土+灼燒鐵粉

----不考慮生產損失

----不考慮煤灰摻入3.灼燒基準:考慮煤灰摻入。則灼燒生料與摻入熟料的煤灰之和應與熟料的質量相等。即熟料=灼燒生料+煤灰(摻入熟料中的)----不考慮生產損失

----考慮煤灰摻入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2.灼燒基準:不考慮煤灰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4.濕基準:用含水物料作計算的基準。計算出干基的質量配比后,根據原料水分,即可計算濕原料的質量配合比,并最終計算出濕原料百分比。4.1.2.2配料計算的依據4.濕基準:用含水物料作煤灰摻入量計算煤灰摻入量1.煤灰摻入量計算式式中 GA----熟料中煤灰的摻入量,%;

q----單位熟料熱耗,kJ/kg熟料;

Qnet,ar----煤的收到基低位熱值;kJ/kg煤;

Aar----煤的收到基灰分含量,%;

S----煤灰沉落率,%;

p----煤耗,kg煤/kg熟料。2.煤灰沉落率S:見書P58

表4.1。煤灰摻入量計算煤灰摻入量4.1.2.4配料計算方法生料配料的計算方法繁多,先介紹應用比較廣泛的嘗試誤差法(包括遞減試湊法)。以下仍稱第一種方法為嘗試誤差法,第二種方法為遞減試湊法。(一)、嘗試誤差法先假定原料配合比,計算出熟料組成,看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則調整配合比,再重新計算熟料組成,再至合格為止。過程如下4.1.2.4配料計算方法生料配料的計算方法繁多,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例:假設用窯外分解窯以三種原料配合進行生產,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KH=0.89±0.01、SM=2.1±0.1、IM=1.3±0.1,單位熟料熱為3350kJ/kg熟料,試計算原料的配合比。(題目同P61例4.2)原料與煤灰的化學成分名稱燒失量SiO2Al2O3Fe2O3CaOMgO總和石灰石42.662.420.310.1953.130.5799.28粘土5.2770.2514.725.481.410.9298.05鐵粉34.4211.5348.273.530.0997.84煤灰53.5235.344.464.791.1999.30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例:假設用窯外分解窯以三種原料配合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說明:“原料與煤灰的化學成分”表中化學分析數據總和往往不等于00%,這是由于某些物質沒有分析測定,因而通常小于100%;但不必換算為100%。此時,可以加上其它一項補足為100%。名稱燒失量SiO2Al2O3Fe2O3CaOMgO總和石灰石42.662.420.310.1953.130.5799.28粘土5.2770.2514.725.481.410.9298.05鐵粉34.4211.5348.273.530.0997.84煤灰53.5235.344.464.791.1999.30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說明:“原料與煤灰的化學成分”表中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說明:有時,分析總和大于100%,除了沒有分析測定的物質以外,大都是由于該種原、燃料等,特別是一些工業廢渣,含有一些低價氧化物,如FeO、甚至金屬Fe等,經分析時灼燒后,被氧化為Fe2O3等增加了質量所致,這與熟料煅燒過程相一致,因此,也可以不必換算。名稱燒失量SiO2Al2O3Fe2O3CaOMgO總和石灰石42.662.420.310.1953.130.5799.28粘土5.2770.2514.725.481.410.9298.05鐵粉34.4211.5348.273.530.0997.84煤灰53.5235.344.464.791.1999.30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說明:有時,分析總和大于100%,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例:假設用窯外分解窯以三種原料配合進行生產,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KH=0.89±0.01、SM=2.1±0.1、IM=1.3±0.1,單位熟料熱為3350kJ/kg熟料,試計算原料的配合比。(題目同P61例4.2)煤的工業分析揮發物固定碳灰分 熱值水分22.42%49.02%28.56%20930kJ/kg0.6%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例:假設用窯外分解窯以三種原料配合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1.確定熟料組成:根據題意,已知熟料率值為KH=0.89±0.01、SM=2.1±0.1、IM=1.3±0.1。

2.計算煤灰摻入量

3.假設干原料配比。通常,三原料配料時:石灰石配合比例為80%左右;粘土配合比例為15%左右;鐵粉配合比例為5%左右。據此,設定干燥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1%、粘土15%、鐵粉4%,以此計算生料的化學成分。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1.確定熟料組成:根據題意,已知熟

3.假設干原料配比。設定干燥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1%、粘土15%、鐵粉4%,以此計算生料的化學成分。

4.計算干生料化學成分(干生料=干石灰石+干粘土+干鐵粉)上表中:石灰石燒失量34.55=42.66×81.0/100名稱燒失量SiO2Al2O3Fe2O3CaOMgO總和石灰石42.662.420.310.1953.130.5799.28石灰石原料中燒失量百分比在干生料中配合比3.假設干原料配比。名稱燒失量SiO2Al2O3Fe2O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4.計算干生料化學成分(干生料=干石灰石+干粘土+干鐵粉)

5.計算灼燒生料化學成分(灼燒生料=干生料–燒失量)上表中:灼燒生料SiO2含量21.47=100×13.88/(100–35.34)煤灰摻入量GA=4.57%,則灼燒生料配合比為

(100-4.57)%=95.43%。按此計算熟料的化學成分。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4.計算干生料化學成分(干生料=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6.計算熟料化學成分(熟料=灼燒生料+煤灰)上表中灼燒生料SiO2含量20.48=21.47×95.43/100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

KH=0.89±0.01、SM=2.1±0.1、IM=1.3±0.17.計算熟料組成(率值)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

KH=0.89±0.01、SM=2.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

KH=0.89±0.01、SM=2.1±0.1、IM=1.3±0.17.計算熟料組成(率值)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上述計算結果可知,KH過低,SM過高,IM較接近。為此,應增加石灰石配合比例,減少粘土配比,鐵粉可略增加。根據經驗統計,每增減1%石灰石(相應減增1%粘土),約增減KH=0.05。據此,調整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重新計算結果如下: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

KH=0.89±0.01、SM=2.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調整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重新計算結果如下: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調整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重新計算結果如下: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

KH=0.89±0.01、SM=2.1±0.1、IM=1.3±0.1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所得結果KH、SM與要求相比均略高,而鋁率略為偏低,但已十分接近要求值。如再降低KH與SM值,則應減少石灰石與粘土,這樣,就勢必再增加鐵粉,從而使鋁率再低。因此,可按此配料進行生產。即干燥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要求熟料的三個率值為:

KH=0.89±0.01、SM=2.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最終確定:干燥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

9.由干原料配合比計算濕原料配比設原料操作水分:石灰石為1%;粘土為0.8%;鐵粉為12%,則濕原料質量配合比為:濕石灰石=濕粘土=濕鐵粉=

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8.調整配合比,重新計算。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

9.由干原料配合比計算濕原料配比設原料操作水分:石灰石為1%;粘土為0.8%;鐵粉為12%,則濕原料質量配合比為:濕石灰石=濕粘土=濕鐵粉=

將上述質量比換算為百分比:濕石灰石=濕粘土=濕鐵粉=

三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9.由干原料配合比計算濕原料配比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

(二)、遞減試湊法設有100kg熟料(煤灰+石灰石+粘土+鐵粉)。則由熟料組成(率值)可計算出熟料化學成分中各氧化物量,

假設知道熟料中煤灰、石灰石、粘土、鐵粉各占多少,則可計算出煤灰、石灰石、粘土、鐵粉帶入熟料各氧化物含量。扣掉100kg熟料中煤灰提供的各氧化物量,則剩下即為三原料提供;再扣除石灰石提供的各氧化物量,剩下即為粘土、鐵粉提供;再扣除粘土提供的各氧化物量,剩下即為鐵粉提供;再扣除鐵粉提供的各氧化物量。減完后,最終熟料中各氧化物含量結果應為0。問:如何知道熟料中煤灰、石灰石、粘土、鐵粉各占多少?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設有100kg熟料(煤灰+石灰石+粘土+鐵粉),則由熟料組成(率值)可計算出熟料化學成分中各氧化物量,而熟料是由煤灰+灼燒生料,扣掉100kg熟料中煤灰提供的各氧化物量,則剩下即為三原料提供;再扣除石灰石提供的各氧化物量,剩下即為粘土、鐵粉提供;再扣除粘土提供的各氧化物量,剩下即為鐵粉提供;再扣除鐵粉提供的各氧化物量,理想情況下,結果應為0。即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

(二)、遞減試湊法實際扣除時,由于CaO不完全來自石灰石,SiO2不完全來自粘土,Fe2O3不完全來自鐵粉,因而在計算扣除量時不準。實際計算到此時,觀察偏差,即看哪個干原料扣多了,還是扣少了,該補的補,該扣的繼續扣,最佳結果都是0。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計算過程如下:1.計算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也即確定∑值∑值是指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的百分含量,值一般在97%左右。影響∑值的因素:干原料配合比、干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換個說法:即是除四種主要氧化物外的“其它”含量),因而“其它”含量越多,帶入到熟料中就越多,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相應會降低。先看干原料配合比對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100-“其它”)含量的影響: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干原料配合比對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100-“其它”)含量的影響:上例嘗試誤差法計算過程中:設定干燥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1%、粘土15%、鐵粉4%時,熟料化學成分為:則∑=22.93+5.93+4.48+64.24=97.58調整原料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時。熟料化學成分為:最終∑=21.80+5.7+4.49+65.63=97.62干原料配合比對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100-“其它”)含量的干原料配合比對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100-“其它”)含量的影響:配合比為:石灰石81%、粘土15%、鐵粉4%時,則∑=22.93+5.93+4.48+64.24=97.58配合比為:石灰石82.2%、粘土13.7%、鐵粉4.1%時最終∑=21.80+5.7+4.49+65.63=97.62可見干原料配比在一個小范圍內變化時,熟料化學成分中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之和∑值幾乎沒變化。在干原料配比設定合適的情況下,主要與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多少有關。因而可得出∑值的近似計算方法。干原料配合比對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100-“其它”)含量的“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和嘗試誤差法一樣,計算得到“其它”含量的大致值。即假定各原料配比(石灰石一般82%,粘土一般15%,鐵粉一般3%,三原料最終配比一般和此相差不大),計算出熟料中各主要氧化物的總百分含量。計算∑較麻煩,要計算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一般可直接計算“其它”,更簡單。以下介紹“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100-其它“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和嘗試誤差法一樣,計算得到“其它“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

“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100-其它①.計算熟料中煤灰摻入量GA=4.57%②.由原料及煤灰的化學成分表可得到如下值:石灰石中“其它”含量:=0.57+100-99.28=1.29%粘土中“其它”含量:=0.92+100-98.05=2.87%鐵粉中“其它”含量:=0.09+100-97.84=2.25%煤灰中“其它”含量:=1.19+100-99.30=1.89%“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

“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100-其它即原始計算表如下:列表計算如下:34.13=42.66*82/10035.02=34.13+0.90名稱燒失量(%)其它(%)石灰石42.661.29粘土5.272.87鐵粉-2.25煤灰-1.89名稱配合比燒失量(%)其它(%)石灰石8234.131.03粘土150.900.49鐵粉3-0.07干生料10035.021.59“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

“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100-其它列表計算如下:2.44=1.59*100/(100-35.02)2.33=2.44*95.43/100 0.09=1.89*4.57/100(1.89為煤灰中其它)名稱配合比燒失量(%)其它(%)干生料10035.021.59灼燒生料(干生料去燒失量)-2.44灼燒生料(考慮煤灰)95.432.33煤灰4.570.09熟料1002.42“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

“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100-其它列表計算如下:則熟料中四種主要氧化物百分含量為100-2.42=97.58%④.因而可設∑=97.5%名稱配合比燒失量(%)其它(%)熟料1002.42“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其它”值的大致確定方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

(二)、遞減試湊法

1.計算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也即確定∑值(97.5%)2.計算要求熟料化學成分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

(二)、遞減試湊法

1.計算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也即確定∑值(97.5%)2.計算要求熟料化學成分F=4.50%A=5.85%S=21.74%C=65.41%

3.以100kg熟料為基準,列表遞減如下: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第四節配料計算

(二)、遞減試湊法

1.計算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也即確定∑值(97.5%)2.計算要求熟料化學成分F=4.50%A=5.85%S=21.74%C=65.41%

3.以100kg熟料為基準,列表遞減如下:第四節配料計算(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計算結果表明,熟料中Al2O3和Fe2O3略為偏低,但若加粘土和鐵粉,則SiO2又過多,因此不再遞減計算,其它一項判別不大,說明∑設定值合適。4.將干原料質量比換算為百分配合比: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

(二)、遞減試湊法

1.計算四種主要氧化物含量,也即確定∑值(97.5%)2.計算要求熟料化學成分

3.以100kg熟料為基準,列表遞減如下:4.將干原料質量比換算為百分配合比:干石灰石=82.2%干粘土=13.7%干鐵粉=4.1%5.按上配合比計算熟料率值列表計算過程方法同嘗試誤差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5.按上配合比計算熟料率值列表計算過程方法同嘗試誤差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5.按上配合比計算熟料率值列表計算過程方法同嘗試誤差法。則結果在誤差范圍內。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6.計算濕原料的配合比。方法同嘗試誤差法。設原料操作水分:石灰石為1%;粘土為0.8%;鐵粉為12%,則濕原料質量配合比為:三原料配料—遞減試湊法(二)、遞減試湊法四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見書P59例4.1

通常四組分配料一般為:石灰石80%左右砂頁巖(砂巖)10%左右鐵礦石4%左右粉煤灰10%左右。四原料配料—嘗試誤差法見書P59例4.1作業3.要求熟料率值:KH=0.88±0.01、SM=2.0±0.1、IM=1.3±0.14.單位熟料熱耗:4394kJ/kg熟料5.煤灰沉落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