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活動總結】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興慶節、三月節和祭祖節,在中晚春之交舉行。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少先隊清明節主題活動總結簡報的文章6篇,歡迎品鑒!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期間,新都區新民小學組織全體師生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此期間,各班組織召開“弘揚傳統文化,緬懷革命先烈”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清明的文化習俗,革命先輩的感人故事,從中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二是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組織學生在學校微機室開展“網祭奠英烈”活動,輕輕一點鼠標,在神圣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前,深情地鞠兩躬,獻上圣潔的花圈,并留下自己的寄語,表達對先烈們的崇敬與緬懷。四至六年級開展制作清明節節日小報作品評選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同學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紛紛表示要繼承烈士們的遺志,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好本領,為加速現代化建設進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和諧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奮斗!為紀念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街社區緊緊圍繞“關愛我們的家園·文明緬懷·文明祭祀”為主題,開展不同形式的祭掃活動,讓傳統節日的情懷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價值觀,我社區重點做好清明期間的宣傳工作,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利用櫥窗、黑板報,向社區群眾宣傳“文明緬懷文明祭祀”的理念。出專題黑板報介紹了清明節有關的知識和民俗文化,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二、倡導文明祭奠新風。充分利用宣傳欄張貼“文明祭祀倡議書”,并向居民們散發了多份殯改宣傳資料,大力倡導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家庭追思會等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從而營造了濃濃的清明文化氛圍,大力倡導綠色殯葬。三、響應“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號召,我社區對清明節消防隱患十分重視,通過張貼、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道路兩邊懸掛橫幅進行大力宣傳。安排社區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帶領轄區志愿者及老黨員在晚間值班巡邏,對焚燒祭祀的居民,勸解用文明方式祭祀。對已焚燒的現象嚴格控制,不讓半點火星外散,確保社區一方平,讓轄區居民過了一個平安和諧的清明節。為深入貫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會議精神,對我校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激發青少年對革命先烈們的深深崇敬和懷念之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升國旗儀式,開展“清明.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辦有意義、有特色的清明節小報、網上祭英烈以及文明祭祀等。學生們通過升國旗儀式,對革命先烈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增強了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家庭的思想。通過開展以“清明節”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講出了他們心中的英雄,在表達緬懷革命烈士的同時,也抒發了自己要好好學習,把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新中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美好的強烈愿望。通過編輯主辦“清明節小報”,大家查資料,收集了很多相關內容。不僅了解了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的習俗以及清明文明祭祀等很多知識,同時也增強了大家的團結合作能力。通過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同學們在網絡空間給烈士獻花,點燭,鞠躬、哀歌、留言等網絡方式向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達追思緬懷之情。總之,我校開展的這次有關清明節的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的,效果非常好。以后,類似的教育活動,我們還要多多開展。青山埋忠骨,鮮血染紅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祭奠的日子,為了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4月1日下午清早,臨洮縣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全體師生高舉隊旗,懷著崇敬的心情,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臨洮縣烈士陵園。在縣團委的熱情指導下舉行了“緬懷先烈慰忠魂童心閃耀中國夢”為主題的清明節教育活動。長眠這片黃土地下的英烈們: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和景仰的心情,獻上我們的花圈,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沉痛的悼念!當我們看著變化的陵園,心中不禁感慨萬千……蒼郁的松柏在低頭默哀,靜靜的,烈士們在這里,猶如夢的山野,奏一曲無聲的哀歌……此次活動,在學校的精心策劃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引導學生參觀了座座的烈士墓碑,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血痛,今天的掃墓,既是追憶與緬懷先烈,又是心與心的交流,靈魂與靈魂的踫撞,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累計三個小時的踏青遠足也讓學生們的意志和毅力得到了鍛煉。蒼松蔥郁為您守靈,春雨滴答伴您歌吟。崎嶇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靠我開,理想的風帆已高高揚起,我們會沿著你們的足跡,去踏完你們來不及走完的路。岳麓巍峨聳立,英雄永垂不朽!“又是一年芳草綠”,我們迎來了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水頭小學也借此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同學們懂得緬懷先烈,報效祖國、感恩父母、感恩師長,從而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現將活動小結如下。(1)國旗下講話。通過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號召同學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會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2)開展主題誦讀活動。4月3日下午,我校結合讀書節活動開展一到三年級誦讀經典的活動,以誦讀經典的方式敬先賢、頌英烈,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教育學生緬懷先賢,不忘歷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永遠記取他們的英名和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他們不滅的精神。(3)開展文明祭掃主題班隊。4月3日下午,四到六年級的輔導員老師組織各中隊召開“文明祭掃”為主題的班隊會。在會上,輔導員老師要求學生回家勸阻家長,拒絕不文明祭掃行為。通過小手拉大手,倡導大家用鮮花祭掃,過綠色清時,平安清明。(4)開展文明祭祀活動。深入挖掘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積極倡導“文明安全祭祀”理念,自覺摒除燒化紙錢等不文明祭祀方式,將祭拜先人的傳統用科學、環保、平安、文明的方式加以傳承。其一,祭掃革命烈士陵園。4月1日組織五年級學生前往晉江市革命烈士紀念碑進行掃墓活動;其二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4月2日組織四年級學生登陸中國文明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上網祭奠英烈,網上獻花,寄語留言,表達心聲。通過開展文明祭祀活動,讓學生了解到英雄人物事跡、著名英烈名言等內容,深入進行了革命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樹立了報國之志??傊ㄟ^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全校師生在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素質得到升華,文明習慣不斷養成。大大推動了學校校風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我校將會乘著這股社會主義文明之風,不斷鞏固深化教育成果,使我校校風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20XX年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了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通過教育活動,讓同學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感恩報國,忠孝父母,使他們心靈又一次受到啟迪,激發強烈的愛國熱情?,F將活動總結如下:利用班隊會時間,各中隊在進行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各班學生交流了清明節的由來、習俗、飲食文化等,通過交流大家進一步了解清明節的傳統意義。學生在熟知革命歷史的基礎上,感受英烈的英雄氣概,進一步促進少先隊員繼承優良傳統,做創新創優的新時代少先隊員,樹立從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高尚理想。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批發市場的競爭態勢考核試卷
- 煤炭加工脫硫脫鐵技術考核試卷
- 山東省聊城市2025年高三零診歷史試題含解析
- 遼源市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教學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含解析
- 蘇州市職業大學《景觀設計原理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工程造價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數字藝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商學院《機器學習算法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如東縣2025年初三畢業班適應性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傳媒職業學院《音樂課件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課件】2025屆高三英語一輪復習語法填空專題課件
- 2025年低壓電工資格證復審試題及答案詳解攻略
- 關于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數學試題+答案
- 上海外服招聘考試試卷
- 天津市河西區2025屆高三一模試卷語文試題(含答案)
- 易制毒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 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簡介
- 初中會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 DB11∕T1130-2024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管理與監測技術規程
- GA/T 701-2024安全防范指紋識別應用出入口控制指紋識別模塊通用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