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溝高中屆高三第二次考試(地理)_第1頁
河南省扶溝高中屆高三第二次考試(地理)_第2頁
河南省扶溝高中屆高三第二次考試(地理)_第3頁
河南省扶溝高中屆高三第二次考試(地理)_第4頁
河南省扶溝高中屆高三第二次考試(地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扶溝高中2010-2011學年度(上)高三第二次考試地理試卷說明:1、本試卷共分第Ⅰ、Ⅱ卷兩部分,共38題,滿分:100分.2、考試時間:90分鐘。3、考試結束只交答題卷.第=1\*ROMANI卷(選擇題7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在右圖中的太陽光照情況下,加拿大的白晝漸長時,應出現在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B.3月21日至6月22日C.6月22日至9月23日D.9月23日至12月22日右圖為我國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時間(北京時間)和太陽位置示意圖,分析判斷2~3題。圖中=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A.=1\*GB3①B.=2\*GB3②C.=3\*GB3③D.=4\*GB3④3.該地的經度是A.100°EB.110°EC.125°ED.130°E4.當“嫦娥一號"受“日凌”影響時,太陽、人造衛星、地球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我國的教師節至中秋節,下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正確的是A.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大B.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小C.這一時期內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D.這一時期內北京比武漢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我國人民向來有體味自然、抒發情懷的傳統。下列詩句體現了地球公轉、地球自轉現象的是①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②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衰皆自然③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④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下面甲圖中的A點是晨昏線與某一緯線圈的切點,在一年中,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是變化的,因此A點也是移動的。據此完成7~8題.當A點移到最低緯度位置時,太陽直射點A.在23°26′N上B.可能在赤道上

C.在66°34′S上D.可能在極圈上

8.乙圖中能正確表示A點在一年中的運動軌跡的是

A.AB線B.CD線C.EF線D.AF線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做兩個相同規格的玻璃箱(如下圖),甲底部放一層土,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鐘后,同時測玻璃箱里的氣溫,結果發現底部放土的比沒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A.大氣的溫室效應B.大氣的熱力運動C.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的時刻D.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甲箱溫度比乙箱溫度高的原因是A.太陽輻射強弱差異B.地面輻射強弱差異C.大氣吸熱強弱差異D.大氣輻射強弱差異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所在地學校內(120°E,40°N)安置一臺太陽能熱水器,為了獲得最多的太陽光熱,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據太陽高度的變化隨季節調整其支架傾角,下列四幅日照圖中與熱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下圖中CH線為晨昏線.完成12~13題。

12.能反映北半球冬季的是

A.只能是甲B.只能是甲、乙

C.只能是甲、乙、丙D.甲、乙、丙、丁都能

13.若丁圖中的經線為兩個不同日期的分界線,此時北京時間為

A.6時B.8時C.12時D.昏線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14~15題。根據雨帶在I、III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I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B.南北皆旱C.南澇北旱D.南北皆澇假設下圖表示緯線圈,A、B、C、D四點將緯線圈平分為四段弧,其中AB為夜弧,其余各弧為晝弧,據此回答16~17題。下列有關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陽直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A在B的正東方,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B。A在B的正東方,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C.A在B的正西方,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D.A在B的正西方,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17。圖中C處日出時間為A.2時 B.3時 C。6時 D。9時讀下圖回答18~19題左圖中各箭頭表示太陽、地面、大氣、宇宙空間的熱力作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緯度位置相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氣溫較低,與①的數值大小有關

B.四川盆地的年太陽總輻射量較小,與②的數值大小有關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氣溫較高,與③的數值大小有關

D.青藏高原的年太陽總輻射較大,與④的數值大小有關

19.右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簡圖”。各箭頭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類地質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理巖屬于甲類巖石B.乙、丙類巖石具有層理構造并含有化石

C.斷層形成與①有關D.②③④屬于內力作用下圖能正確表示由于地球自轉造成平直河道兩岸沖刷與堆積(陰影部分為堆積物)的情況是右岸左岸北半球D右岸右岸左岸北半球D右岸左岸南半球C北半球右岸左岸B右岸左岸南半球A讀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的示意圖,據圖回答21~23題.21.圖中代表黃赤交角的數碼是A.①B.②C.③D.④22.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圖中P點時,北半球的節氣應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3.當黃赤交角變為23°36′時,地球上五帶的范圍變化為A.熱帶范圍變小B.溫帶范圍變大C.寒帶范圍變大D.與現在相同2009年11月21日,黑龍江省鶴崗市新興煤礦發生特大礦難,共造成108名礦工死亡.讀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回答24~25題24.在a、b兩處采煤,最容易發生的礦難事故分別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噴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噴事故

25.下列有關圖示地質地貌說法正確的是A.乙、丙地貌均為地殼運動形成B.乙處為背斜成谷

C.丙處為地壘成山D.丁處為地塹成谷下圖為兩個臨海國家的局部區域圖,圖中①②表示回歸線,讀圖回答26~27題:26.對①②表示回歸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北回歸線、②是南回歸線B.①是南回歸線、②是北回歸線C.①②都是北回歸線D.①②都是南回歸線27.兩種農作物P1、P2分別是A.甜菜、水稻B.小麥、黃麻C.小麥、棉花D.棉花、水稻下圖為某區域圖,圖中右側分別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圖和Q湖不同季節的蓄水面積分布圖,讀圖回答28~29題。28.關于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北半球B.圖中河谷橫剖面從中心向兩側巖石年齡不斷變老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經過D.Q湖北側深度變化大于南部29.關于甲河流域的說法,正確的是A.部分河段有結冰期和凌汛現象發生B.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Q湖最大湖面b出現于七月D.冬季盛行西南風讀四個半島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亞平寧半島亞平寧半島朝鮮半島雷州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A.四個半島均位于板塊交界處,故多火山、地震B.四個半島均臨海,故氣候均具有海洋性特點C.半島②③降水多是因為暖流影響D.半島④西側多峽灣地貌,是冰川侵蝕的結果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的等厚度線分布圖,回答31~32題.3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40”B.圖中“52”C.我國地殼厚度呈現出自東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變化趨勢D.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的地殼平均厚度由厚到薄32.下列剖面圖中,能正確表示a~b沿線地殼厚度變化趨勢的是下圖為我國西部某區域7月均溫(0C)等值線圖,回答33~35小題:

33.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兩地距海遠近的不同B.甲地為盆地,乙地為高原

C.高山阻擋了水汽輸送D.兩地緯度差異大甲地嚴重缺水,生態環境惡劣,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為了改善水源緊張的狀況,以下措施你認為正確的是:①退耕還林還草,提高植被覆蓋率②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發展節水農業③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撤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發展綠洲農業④大規模利用人工降雨技術,增加降水量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35.“紅色產業"是甲地區紅色農產品及其加工工業的統稱,紅花、番茄、枸杞是該地區“紅色產業”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醬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該地區番茄色紅、質優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創新培育優質品種②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④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3小題共30分)36.下圖為珠江水系圖,據圖文資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據下圖比較昆明和北京兩地氣溫特征的差異(3分),并概括主要影響因素。(2分)運用圖中信息,指出梧州——廣州河段河流開發的重點方向并具體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嚴重干旱、糧食減產的形勢,決定實施“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特別行動計劃”,帶動云南農村轉移勞動力70萬人到沿海就業,保證農民增收.”依據資料,簡述云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原因。(2分)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共10分)

在長江以北地區,人們一直習慣于春種秋收,一年兩熟。位于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縣的40萬畝良田,卻已連續5年實現“一年三熟"。“一夏兩秋寬帶三熟制”,在位于南北過渡氣候帶的河南、河北、山東及皖北、蘇北等地的整個黃淮海地區都可以實行。關鍵是要掌握兩條:一是合理利用每年6—9月光、熱、雨水等自然資源的潛力;二是正確選擇高低兩種秋季作物相互搭配的立體種植結構,推廣先進的4米左右的寬帶栽培種植模式.變“糧+糧"兩熟為“糧+糧+經濟作物"三熟,既穩糧又增效。⑴河南省大部分從溫度帶分布看屬于帶;從干濕地區分布看屬于(2分)

⑵河南省成功的實現一年三熟制農業生產,其主要原因是(1分)()

A.溫室效應導致河南地區熱量條件發生變化

B.經科學育種,培養出生長周期短的農作物

C.河南省將地熱資源應用于農業生產

D.精心安排農事活動,合理套作,科學接茬

⑶我國骨干鐵路的“一橫三縱”經過河南省,這“一橫”鐵路的名稱是線、“三縱”鐵路的名稱是線、線和京九線。(3分)

⑷河南省省會鄭州市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請你結合城市區位理論知識,分析鄭州市城市分布的區位條件。(2分)⑸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分析河南省應發揮哪些區域優勢,實現經濟振興。(2分)下面兩圖分別是甲島7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和乙島水系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共10分)(1)圖1中甲地比同緯度氣溫(高、低),主要原因是:。(2分)(2)根據圖2中信息,描述乙島地形特征。(2分)(3)甲、乙兩島7月都盛行風(1分),但成因不同,簡述乙島此風形成的原因(2分)(4)圖1中甲島東側是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