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煤礦簡介最終_第1頁
河東煤礦簡介最終_第2頁
河東煤礦簡介最終_第3頁
河東煤礦簡介最終_第4頁
河東煤礦簡介最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東煤業公司河東煤礦簡介(240萬t/a)一、井田概況1、 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河東煤礦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兩渡鎮境內,礦井工業場地東北距介休市車站約12.4km,東南距靈石縣車站約10.4km,其地理坐標為北緯:36°5300‘?36°57'00‘,東經:111°45'00〃?111°52'04〃。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和大運沿礦區中部,即工業廣場西側通過,區內均有三級公路與其連通。均有鐵路專用線與南同蒲鐵路兩渡車站連通,采用汽車外運煤炭可通過大運高速和大運二級公路直接運往全國各地。在南同蒲鐵路的一側建有河溪溝礦井鐵路裝車站,本礦井煤炭可直接通過輸送帶運輸進入該裝車站裝火車運往全國各地。礦井交通條件十分便利。2、 自然條件井田地處黃土高原丘陵地貌溝谷縱橫切割海拔標高在725.5?1126m之間,區內最高點位于崔家溝井田東部北界山梁,標高1126m;最低點位于河西溝井田北東部北西界內側兩渡火車站,標高725.5m,相對高差400.5m。區內地勢總體為東高西低。區內溝谷發育,溝坡陡峭,除西部溝底有基巖出露外,大部為黃土覆蓋,由于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屬侵蝕剝蝕區。本區屬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最大凍土深度0.74m,夏季溫暖多雨,一年氣溫最高為39.9C,最低為-27.41,年平均氣溫10.3C,無霜期197天,年降雨量315.3?718mm,平均為496.3mm,年蒸發量為1543.4?2294.8mm,蒸發量為降雨量的2?3倍。風向冬季多西北風,春夏季多東南風,最大風力6?7級,一般為3?4級。按地震烈度分區,本區為8度區。二、礦井資源條件主要地質依據為由山西省煤炭地質144勘查院2009年5月編制的《山西省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東煤礦河溪溝井綜合機械化采煤升級改造礦井地質報告》。1、地質特征井田的基本構造特征:東南傾斜單斜,地層傾角一般為5°—10°以下;單斜上發育次一級的褶曲,斷層較發育,崔家溝井田發現斷層233條,大型斷層(H>30m)7條,中型斷層(30m>H>3m)31條,小型斷層(Hv3)195條。河溪溝井田發現落差10—25m的斷層僅3條,未發現陷落柱和無巖漿巖活動,崔家溝井田構造復雜程度為中等,河溪溝井田構造復雜程度為簡單。井田內9、10、11號煤層為主要可采煤層,屬穩定型可采煤層(一型)。2下號煤層位于山西組中下部,煤層厚度0.22-5.54m,平均為1.84m,含0-6層夾矸。9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下段頂部上距6號煤層39.81—57.27m平均49.86m。煤層厚度為0.07—3.30m,平均1.11m,含夾矸0—1層,結構簡單,東南部剝蝕,屬全區可采的穩定煤層。10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下段上部,上距9號煤層0.77—5.11m,平均1.49m,煤層厚度1.2—6.7m,平均3.6m。含夾矸0—5層,結構簡單一復雜,東南部剝蝕,屬全區可采的穩定煤層。10號煤層在中部和南部分叉出10下號煤層。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補充勘查專題報告》,礦井正常涌水量122m3/h,最大涌水量125.7m3/h.2011年實際正常涌水量141.3萬t。按以上涌水量最大值,確定礦井生產能力達到240萬t/a,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97m3/h,最大涌水量為270m3/h.根據山西煤炭工業廳晉煤瓦發(2011)497號文“關于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批復”,河東礦月均日產量為9091t時,核定生產能力為240萬t/a。礦井絕對CH4涌出量為2.02m3/min,相對涌出量0.5m3/t,絕對CO2涌出量為4.07m3/min,相對涌出量1.01m3/min,鑒定及批復均為低瓦斯礦井。根據晉煤檢[2012]0603-MB-K0541-0542,河溪溝礦井9、10號煤層煤塵爆炸性為有爆炸性。根據晉煤檢[2012]0603-MR-K0541-0542,河溪溝礦井9、10號煤層自燃傾向性等級為II級,自燃傾向性性質為自燃。9號煤層浮煤揮發分為14.40-18.77%,平均15.95%;粘結指數為3.0-56.0,平均22;膠質層厚度(Y)為0-7.0mm,平均2.5mm;灰分為7.52-34.75%,平均14.0%;硫分為1.35-5.29%,平均2.88%;發熱量為21.897-32.320MJ/kg,平均29.563MJ/kg。9號煤層為特低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熱值?特高熱值瘦煤、貧瘦煤和貧煤。10號煤層浮煤揮發分為13.06-18.20%,平均15.12%;粘結指數為0-36.0平均12.0膠質層厚度(Y)為0-5.5mm平均1.0mm;灰分為7.57-29.79%,平均16.31%;硫分為2.08-4.36%,平均2.98%;發熱量為23.214-30.667MJ/kg,平均28.596MJ/kg。10號煤層為低灰?中灰、中低硫?高硫、中熱值?特高熱值瘦煤、貧瘦煤、貧煤。11號煤層浮煤揮發分為14.32%-19.16%,平均16.35%;粘結指數為1.0-15.0,平均9.0;膠質層厚度(Y)為0.0-9.0mm,平均3.8mm;灰分為18.82-39.29%,平均28.39%;硫分為0.40-3.46%,平均1.4%;發熱量為20.339-26.227MJ/kg,平均24.457MJ/kg。11號煤層為特低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熱值?高熱值貧瘦煤和貧煤。2、資源儲量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兩渡鎮,屬于霍西煤田靈石礦區北部,礦井井田范圍由57個拐點坐標連線圈定,井田面積84.3803km2,礦井規劃生產能力為2.4Mt/a。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187號令、省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晉煤整合辦[2007]4號)《關于轉發山西省煤炭工業局“一證多坑”礦井審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東礦,屬生產礦井,批準開采2、3、4、5、6、7、9、10、11號煤層,井田面積84.3803km2,最小核定能力為248萬t/a,采礦證載能力為75萬t/a,生產許可能力為30萬t/a,安全生產許可證許可能力40萬t/a,核定生產能力為240萬t/a。三、礦井開拓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主斜井凈寬4.16m,凈斷面10.95m2,傾角16°,斜長633.00m,井筒中裝有一條帶寬1200mm的帶式輸送機,擔負礦井煤炭提升任務。副立井直徑為5.0m,凈斷面為19.60,垂深為81m。是礦井的進風井筒,在井筒內裝備行人梯子兼作礦井的安全出口。材料斜井凈寬3.60m,凈斷面10.10m2,傾角25°,斜長326.50m,井筒內鋪設單軌,軌距600mm,擔負礦井材料下放、矸石提升、大型設備下放等輔助提升任務,兼作礦井的安全出口。回風斜井凈寬4.5m,凈斷面12.90m2,斜長391.60m,為礦井專用的回風井筒,兼作礦井的安全出口。行人斜井凈寬3.6m,凈斷面10.8m2,斜長537m,裝有架空乘人裝置,為礦井專用的升降人員井筒,兼作礦井的進風井。礦井采用一個水平開拓,其中標高+560m;主井筒落底后,在落底點設立井底煤倉,煤倉高度為54m,直徑為6m。根據目前主、副井筒及井底車場、巷道、+560m水平井底車場出井底車場后,+560m水平運輸大巷以千分之三坡度至崔家溝井田,大巷延伸1600m左右后,通過集中煤倉、行人斜巷與布置在11號煤層中的膠帶大巷相連通,在+560m水平運輸大巷通過材料巷與布置在10號煤層中的集中軌道巷連通回風斜井落底9號煤層并與布置在9號煤層中的集中回風大巷相連通。礦井為單一的生產系統,采掘工作面原煤經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順槽帶式輸送機、采區運輸大巷輸送機,將煤運至主斜井井底煤倉,然后通過主斜井帶式輸送機運至地面。運料通過材料斜井提升絞車運至井底車場在通過絞車運至各個工作面。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藝為:采煤機斜切進刀割煤、裝煤一一刮板輸送機運煤——推移支架支護頂板一一推移刮板輸送機——移架——清掃浮煤。通風方式:礦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風方式,主斜井、副斜井、材料斜井和行人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主通風機工作方法為機械抽出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負壓通風。10號煤層回采工作面為“一進一回”的“U型”通風方式。全礦井目前布置有2采區,分別是一采區和二采區。一采區布置一個綜采工作面(11001),6個開拓掘進工作面。分別是11002膠帶順槽、11002軌道順槽、10901膠帶順槽、一采區皮帶上山、一采區軌道上山、一采區回風上山;二采區布置有一個綜采工作面(391008),7個開拓掘進工作面,分別是31011材料巷、31010運輸巷繞道、31010材料巷、560大巷倒掘段、集中皮帶巷、集中回風巷、集中軌道巷。四、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投資情況1、機構設置、人員配備2013年3月,礦井“六大員”配備到位,機構設置為“兩區七科”,兩區為通風區、機運區,八科為調度室、安監處、綜合辦、政工科、經營科、生產技術科、地測科。施工隊伍由礦建一部、礦建二部、礦建三部、礦建四部、礦方綜掘隊、綜采隊、掘準隊、回采準備隊、開拓隊組成。礦監理單位均為山西煤炭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礦建一部在冊人員74人,其中二采皮帶巷工作面在冊人數為34人,560行人大巷工作面在冊人數為40人。現施工二采區皮帶巷和560行人大巷倒掘段,二采皮帶巷設計長度為4247m,巷道斷面形狀為矩形,巷道毛斷面=毛寬x毛高=5.3mx4.15m,巷道凈斷面=毛寬x毛高=5.0mx3.8m。560行人大巷倒掘段設計長度為475m,巷道斷面形狀為“半圓拱”型,巷道毛斷面=毛寬x毛高=5.3mX4.45m,巷道凈斷面二凈寬X凈高=5.0mX4.3m。礦建二部在冊人員65人,于2009年7月進駐開工。現正在二采區集中回風巷施工,巷道設計長度為4250m,采用“錨、網、噴”聯合支護,巷道規格為:掘寬x掘高=5.3x4.0m,掘斷面21.20m2,凈寬x凈高=5x3.8m,凈斷面19m2,施工工藝為綜掘。礦建四部在冊人員60人,于2009年7月進駐開工。現正在二采區集中軌道巷施工,巷道設計長度為4217m,采用“錨、網、鎖、噴”聯合支護,巷道規格為:掘寬x掘高=5.3x4.15m,掘斷面21.99m2,凈寬x凈高=5x3.8m,凈斷面19m2o綜掘隊在冊人員138人,現施工地點在31010運輸巷繞道和31011材料巷。31010運輸巷繞道,設計長度51.68m,采用“錨、索、網”支護,巷道規格為:毛寬X毛S=4.4mx3.1m=13.64m\凈寬x凈高=4.2mx2.8m=11.76m2,施工工藝為炮掘。31011材料巷設計長度為698m,采用“錨、索、網”支護,巷道規格為:寬x高=4.4mx3.3m=14.52mJ寬x高=4.2mx3.0m=12.6m2,施工工藝為綜掘。綜采隊在冊人員184人,現在39(10)08工作面施工,開采日期2012年11月11日。39(10)08工作面,走向長1968m,傾向長280m,工作面一次采全高,采高6.3m。材料巷斷面凈寬5m、凈高3.8米,運輸巷斷面凈寬5.5m、凈高3.8m。掘準隊在冊人員81人,施工地點集中皮帶巷與新風井聯絡巷,施工時間2013年4月,設計長度為50m,支護形式為“錨、索、網、噴”,巷道規格為:毛斷面:毛寬x毛高=4.0mx3.3m,凈斷面:凈寬x凈高=3.8mx2.8m,每走一米下0.1m。施工工藝為炮掘。回采準備隊在冊人員在冊101人,現在施工在二采區集中軌道巷挖水渠,水渠設計長度為180m,水渠規格0.3mx0.3m,開拓隊在冊人員115人,設計長度為2165m,巷道規格為:毛寬x毛高=5.2mx4.1m,凈斷面寬x高=5mx3.8m,支護形式為“錨、索、網”,施工工藝為綜掘。五、工業場地平面布置1、河溪溝工業廣場布置和簡介地面生產系統主要包括主井口房,選矸樓、篩分車間、撿矸膠帶走廊、三個筒倉、一個儲煤場等。井下原煤經倉下給煤機和主斜井帶式輸送機提升至地面后,由DTL1400/200型四樓上煤皮帶運至選矸樓進入YAH2460圓形振動篩,原煤通過篩分分為30mm以上塊煤和30mm以下混煤,篩上物+30mm塊煤經2部DTII1200/4型二樓回選皮帶與篩下物0—30mm煤炭合并,一同經溜煤嘴斗口由DTII1000/132型五樓排煤皮帶運至跨線圓筒倉,三個圓筒倉直徑為18m,總容量為3x5000t,或由工DTII1000/55型地面煤場反煤皮帶運至地面儲煤場。地面儲煤場容量為150000t。圓筒倉倉下設防寒型鐵路電動裝車閘門裝入火車,銷售時,電子軌道衡量計,鐵路外運銷售。2、崔家溝工業廣場布置和簡介根據礦方實際情況,在1.20Mt/a綜合機械化采煤升級改造過程中礦方將崔井關閉。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礦方現準備利用原崔家溝副井,將副井刷大延伸后施工材料大巷,作為材料井。崔家溝工業場地(材料斜井場地)6kV變電所分別以兩回6kV電源向材料斜井提升機房供電。以兩回380V電源向材料斜井提升機房、材料斜井熱風爐房等負荷供電;以單回380V電源向機修車間、坑木加工房等負荷供電。因場區現有一座6kV變電所,可以滿足場地內各建筑的供電需求,故此次規劃設計不再增設變電所等供電設施。崔家溝井工業場地建設有主廠房、筒倉、皮帶棧橋、機修車間、鐵工房、綜采設備庫、電機車充電室、絞車房、熱風爐房、6kv變電所、材料斜井井口房、機修廠內線車間、辦公樓等建筑物。其中皮帶棧橋、辦公樓等一些建筑物為陳舊建筑考慮將其全部拆除。崔家溝井有主斜井、人彳丁副斜井、材料斜井、風井四個井筒。主斜井、人彳丁副斜井、風井現在已經關閉。材料斜井在原有的基礎上延伸,與升級改造的新區井底車場貫通,做礦井升級改造后材料斜井用。崔家溝工業場供暖設施,有一座經改造的熱風爐房給材料斜井井下供暖,材料斜井耗熱量為2015.13kw,選用KZRKG5.6-100/96-C型礦井專用臥式熱空氣鍋爐三臺,4-72-11NQ10C型離心式風機三臺,單機功率N=18.5KW。現礦方采用山西焦煤森源節能有限公司與北京礦大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低溫熱源回收利用技術,利用礦井回風、深水井水源等低位熱源來實現整個崔家溝工業場地建筑物的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全年洗浴熱水的供應以及冬季輔助井筒防凍。滿足規劃要求。3、新風井工業系統布置和簡介新建回風斜井工業場地位于距兩渡煤礦洗煤焦化廠東南約300m的溝谷臺階地上。主要建筑有:風機房、集中供液站、礦井水處理站、變電所、辦公及休息室、原絞車房保留。回風斜井作為河溪溝井升級改造工程的初期回風井,回風斜井、材料斜井位于崔家溝工業場地內。回風斜井表土段及風化破碎巖石帶均采用C20鋼筋砼砌碹支護方式,支護厚度均為300mm;堅硬基巖段采用錨噴支護的方式,噴射砼厚度100mm,錨桿采用16mm,L=1600mm樹脂錨桿。回風斜井:凈寬4.50m,凈斷面12.90m2,斜長391.60m,為礦井專用的回風井筒。在井筒中設置彳丁人臺階和扶手。是礦井的專用回風井筒兼做礦井的安全出口。風井場地總占地面積為1.09ha(合16.35畝*場地整平土方工程量初步估算,挖方量為2800m3,填方量為1800m3,場地平整措施,以挖作填,挖方余土就近充填溝谷,覆土造地。場內按臺階式布置,上臺階布置有回風斜井一座,通風機房、6kv變電所及值班室聯建,安全出口等建、構筑物;下臺階布置有壓風機房、礦井污水處理站、綜合樓、門衛室、自行車棚等建、構筑物。上下臺階高度差為約2.5m左右,之間以擋土墻進行擋護。另外,場地西南側高山臺地上設有2座直徑14m的高山水池,標高為+840.00m、+853.50m;此外,井下黃泥灌漿站也布置于此,具體布置有清水池2座直徑11m、泥漿攪拌站、水泵房、集泥池等建、構筑物,標高為844.00m。六、主要生產系統簡介1、動篩系統毛煤經篩孔為S50mm的分級篩預先篩分,進入慢速皮帶手選,將塊煤和矸石分離,矸石通過漏斗落到地面,經汽車運往矸石山。塊煤破碎至50mm后與篩下物混合進入毛煤緩沖倉,毛煤緩沖倉數量為1個,倉容量為2000t,倉下設四個漏斗,安裝給煤機,將毛煤按—定數量要求均勻喂入倉下進主廠房皮帶。進入主廠房后,再經過篩孔為^40mm分級篩,篩分出來的混合物進入跳汰機,矸石分級篩進行分離,矸石經過皮帶進入矸石山。篩下的原煤通過皮帶進入原煤倉和煤場,原煤倉數量為3個,每個倉容量為5000噸,倉下均設有兩個液壓門,通過液壓門進行裝車。跳汰機脫下的煤泥水進入煤泥池,再經過泵進入煤泥濃縮旋流器,濃縮旋流器底流經過高頻篩脫水后,進入原煤系統,篩下物和旋流器溢流一起進入煤泥水系統。2、主運輸系統礦井斜井開拓,10號煤層單水平開采,共布置2個回采,4個采取準備掘進工作面和9個開拓工作面。井下煤炭運輸使用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運輸。井下輔助運輸使用調度絞車牽引礦車運輸設備和材料等,人員入井經行人斜井架空乘人裝置下井,接3部架空乘人裝置后步行到工作面。采區運輸:采區150/2x315型帶式輸送機—GLD800/5.5/5型采區煤倉)給煤機—560運輸巷DTL100/120/3x355型帶式輸送機一GLD800/5.5/5型(上倉煤庫)給煤機—DTL100/120/2x280型上倉帶式輸送機—GLD800/5.5/5型(主斜井煤倉)給煤機一主斜井帶式輸送機一地面生產系統。材料設備運輸:地面供應科材料廠裝礦車一礦井材料斜井提升絞車一井底材料車場—+610材料大巷(CTY8/6GB型蓄電池電瓶車)集中軌道巷(JWB90D型無極繩絞車X采區軌道巷(JD-25、JD-11.4型調度絞車X采掘工作面(JWB90D、JWB8/1.27型無極繩絞車、JD-11.4型調度絞車)b運人系統:行人斜井架空乘人裝置(RJY55-16/1450型)—560集中運輸巷架空乘人裝置(RJHY90-12/3000型)—610暗斜井架空成人裝置(RJ-55-30-1400型)—610集中軌道巷(步行)一步行至各采區工作面。3、輔助運輸系統輔助運輸系統:礦井材料斜井、井底車場、+610材料大巷、采區集中軌道巷、采區軌道巷、采掘工作面。4、供電系統(1)井上供電系統崔家溝35KV區域變電所饋出線路:河東煤礦崔井地面、河東煤礦新風井6KV變電所兩回電源引自6KV側不同母線段。河東煤礦新風井6KV變電所饋出線路:主通風機房、壓風機房6KV配電所引自6KV不同母線段;下井兩回引自6冏側不同母線段,采用電纜鉆孔敷設至新區中央變電所,線路選用MYJV42-63x240mm22500mo河東煤礦崔井地面6KV變電所饋出線路:下井線路:4回MYJV22-63x300mm2700m,供二采區變電所;河溪溝35KV變電站饋出線路:河溪溝井工業場地6KV變電所兩回電源引自6KV側不同母線段;預留在建洗煤廠2回;主井帶式輸送機2回、選矸樓等。河溪溝井工業場地6KV變電所饋出線路:下井兩回引自6KV側不同母線段,線路選用MYJV42-63x185mm2800m,供井下+560水平變電所。⑵井下供電系統入井6KV電源線路共8回,河東煤礦新風井6KV變電所,采用電纜鉆孔敷設,兩回線路選用MYJV42-63x240mm2700m,供新區中央變電所;河東煤礦崔井地面6KV變電所,4回MYJV22-63x300mm22500m,供二采區變電所;河溪溝井工業場地6KV變電所,兩回線路選用MYJV42-63x185mm2800m供井下+560水平變電所。井下主要水泵供電引自不同母線段。局部通風機實現了“三專兩閉鎖”供電,“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供電方式。1140V電控采用QJZ礦用隔爆型組合開關,660V電控采用BKD或KBZ系列礦用隔爆型真空饋電開關、QBZ系列礦用隔爆型真空電磁啟動器、局部通風機采用QBZ-2x120型風機用隔爆雙電源啟動器控制。井下大容量動力設備供電電壓等級為1140V,—般動力設備供電電壓等級為660V,煤電鉆和照明設備供電電壓等級為127V。變電所向配電饋出的電纜以及各支線至起動器到電動機的電纜采用MY(P)-0.66/1.14、MY(P)-0.38/0.66型礦用橡套電纜,照明選用MZ-0.3/0.5型和MYQ-0.3/0.5型橡套電纜。照明信號采用照明綜合保護裝置配電;井下電纜選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井下電動機控制設備,使用真空磁力起動器。井下供電網絡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5、排水系統礦井有兩套直排地面的排水系統。礦井回風斜井井底設主水倉、新區主排水泵房,主水倉分主倉和副倉,主水倉有效容積1000m3,副倉容積600m3;井下主排水泵房安裝3臺MD280-43x7型離心式水泵(一用一備一檢修),配備隔爆電動機驅動,功率355KW,額定揚程301m,額定流量280m3/h。正常涌水時為1臺工作,1臺備用,一臺檢修。最大涌水時為2臺工作,1臺檢修。沿回風斜井鋪設①273x8排水管兩趟,排水垂深260m,排水管路①2x420。正常涌水時為1趟使用,1趟備用。最大涌水時2趟同時工作。一采區水泵房安裝2臺D85-45x3型離心泵,排水管路沿四采區軌道巷、集中軌道巷排至回風斜井井底水倉,鋪設1趟①108x4排水管,管路長約320m。二采區水泵房安裝2臺D85-45x3型離心泵,排水管路沿集中回風巷排至回風斜井井底水倉,鋪設兩趟219x8排水管,管路長約1244m。各采掘工作面,根據實際情況設有部分小水倉,采用2~3臺小水泵和4寸無縫鋼管將工作面和巷道積水排至采區水倉,集中外排。+560水泵房安設獨立水倉,專排舊區的滲水,該充水水源水量穩定,約20m3/h。水倉分主倉和副倉,主水倉有效容積700m3,副倉容積300m3,總容積1000m3。水泵房共安設D155-67x5型水泵3臺,功率220KW,額定揚程335m,額定流量155m3/h。正常涌水時為1臺工作,1臺備用,1臺檢修。最大涌水時為2臺工作,1臺檢修。沿主斜井井筒敷設①159x6排水管兩趟。正常涌水時為1趟使用,1趟備用。最大涌水時2趟同時工作。新區主排水泵房排水泵于2011年5月11日經山西煤礦設備安全技術檢測中心檢測合格,并出具了檢測報告,檢驗結果為“判定合格。報告實測數據顯示工作、備用和檢修水泵流量分別為262.4m3/h、257.3m3/h、268.8m3/h。+560水泵房排水泵于2011年5月11日經山西煤礦設備安全技術檢測中心檢測合格,并出具了檢測報告,檢驗結果為“判定合格”報告實測數據顯示,工作、備用和檢修水泵流量分別為52.5m3/h、57.4m3/h、98.6m3/h。礦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依據《礦井水文地質補充勘查專題報告》,礦井生產能力達到120萬t/a時,礦井正常涌水量90m3/h,最大涌水量135m3/h。根據礦井月涌水量報表,結合礦井實際生產和排水情況,礦井2011年實際正常涌水量122.0m3/h,實際最大涌水量125.7m3/h。2011年產量141.3萬t。按以上涌水量取大值,確定礦井生產能力達到240萬t/a時,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97m3/h,最大涌水量為270m3/h。6、 壓氣設備壓風機房設置有MM250型螺桿式空氣壓縮機3臺,2臺工作,1臺備用。配套電動機IY3554-4,250KW,6000V,排氣量為42.5m3/min,排氣壓力0.85MPa,冷卻方式為風冷。儲氣罐為6m3o壓風管路沿回風斜井敷設,主管采用①273x8無縫鋼管。壓風支管為①108x4,將壓縮空氣送至井下各用氣地點。7、 井下消防、灑水系統井下消防、灑水水源由地面靜壓水池供給。井下排水經凈化處理后,水質符合井下消防、灑水用水水質標準,作為井下消防、灑水及井下各用水設施的供水水源。河東煤礦現分為新、舊區供水系統,新區建有2個高山靜壓水池,每個容量500m3,1個作為沉淀池,1個作為能飲用的供水池,從高山靜壓供水池連接5寸靜壓水管到新風井坡底,安設4寸總水門,再用4寸鋼塑復合管送到各個工作面順槽,其中采區巷道內每隔200m安設1個4寸水門,100米安設1個三通閥門;各采掘順槽每隔300米安設一個4寸水門,50米安設1個三通閥門,并掛設醒目的標志牌。舊區建有2個高山靜壓水池,每個容量200m3,從高山靜壓水池引出4寸靜壓水管到新區,與新區靜壓水管溝通(中部有3處4寸總水門控制B供水管路均為鋼塑復合管,管壁較厚,抗壓強度40kg/cm2,具有一定的抗災變能力,且吊掛規范、專人維護,以保證無跑、冒、滴、漏現象及閥門開關靈活。礦井建有完善的消防灑水管網系統。將處理后的井下水送至地面防塵消防水池,分別經主斜井、回風斜井敷設消防灑水管路,靜壓供給井下各巷道防塵用水;膠帶運輸機大巷每隔50m設置消火栓1個,巖石大巷每隔300m設置消火栓1個,煤層大巷每隔100m設置消火栓1個,工作面附近設置風流凈化水幕,膠帶運輸機機頭處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井下所有的主要運輸巷、主要回風巷、上下山和掘進巷道的消防灑水管路上每隔100m安1個三通,裝有DN25截止閥1個。在煤倉和轉載點均設有圓錐型灑水器,在掘進頭設置鴨嘴噴霧器。8、 安全檢測監控礦井裝備了一套KJ65N型安全監控系統。該系統由監控主機、傳輸接口、井下分站、傳感器和信號傳輸電纜等組成。監控系統內目前設有KJ65N-F型分站共29臺,其中地面2臺,井下27臺,安裝甲烷、負壓、溫度、一氧化碳、風速、設備開停、風門開關、煙霧傳感器等各類傳感器。安全監控系統設置的各類傳感器及其位置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礦井安全系統能夠24h連續運行,各種傳感器的數據及狀態可及時傳輸到地面主機,并實現了與集團監控系統的聯網。該系統能夠實時檢測監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濃度變化及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態。設置的甲烷傳感器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和斷電范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168條規定。同時,礦井還安裝有KJ291型礦用人員管理系統和KJ219型煤炭產量監控系統,系統設備運行正常。9、 地面生產系統地面生產系統主要包括主井口房,選矸樓、篩分車間、撿矸膠帶走廊、三個筒倉、一個儲煤場等。井下原煤經倉下給煤機和主斜井帶式輸送機提升至地面后,由BTL1400/200型四樓上煤皮帶運至選矸樓進入YAH2460圓環滾動篩,原煤通過篩分分為30mm以上塊煤和30mm以下混煤,篩上物+30mm塊煤經2部DTII200/4型三樓手選皮帶人工撿矸后,進入FP5012A齒套式側掛型破碎機破碎,破碎后經DTII200/4型二樓回選皮帶與篩下物0?30mm煤炭合并。一同經溜煤斗口由DTII1000/132型五樓排煤皮帶運至跨線圓筒倉,三個圓筒倉直徑均為18m,總容量為3x5000t,或由DTII1000/55型地面煤場返煤皮帶運至地面儲煤場。地面儲煤場容量為150000t.圓筒倉倉下設防寒型鐵路電動裝車閘門裝入火車,銷售時,電子軌道衡計量,鐵路外運銷售。地面儲煤場煤也可經裝載機裝汽車公路外運。選矸樓內人工手揀矸石經矸石溜槽裝入1.0t固定箱式礦車,經地面窄軌線路進入礦井排矸系流。10、通信系統河東煤業通信系統分為地面通信系統和井下通信系統兩部分。1)地面通信河東煤礦行政通信;于2007年安裝由深圳華為生產的“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3000門,分布于一個主局,主局安裝用戶1600余戶,其中420門行政辦公電話分布于機關及地面重要場所,其余為住宅電話。河東煤礦調度通信;浙江大華生產的“DH-2000數字程控調度機”,調度臺型號為DH-TKB08智能調度觸摸屏,兩臺并席工作。調度交換機配有錄擴放設備,采用電腦數字錄音,所有井下調度電話實時錄音。入井的本安電話信號是通過大華調度交換機本身耦合器獲得。260門位于調度指揮中心直通調度電話主要覆蓋礦井井上下重要場所和主要作業地點,如:礦井主井井口房、副井絞車房、地面主通風機房、壓風機房、地面各變電所、井下中央水泵房、中央變電所及采區變電所、上下山絞車房及采掘工作面,共計110門,其中井下電話50部。兩套調度交換機都各自獨立配置一套維護終端,負責日常維護管理工作2)井下通信系統井下通訊電纜全部采用礦用阻燃型,由機房送出一條50對通信電纜:HUYVA50x2x0.8型,由主斜井通往井下。井下所有話機采用KTH104型本安自動電話。調度電話的每部電話都在機房配有保安單元,有效保護每部電話對應的電話端口。11、通風系統礦井通風方式:礦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風方式,主斜井、副立井、材料斜井和行人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主通風機工作方法為機械抽出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負壓通風。10號煤層工作面為“一進一回”的“U型”通風方式。掘進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通風,采用機械壓入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