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環境和穩態文科教學課件_第1頁
內環境和穩態文科教學課件_第2頁
內環境和穩態文科教學課件_第3頁
內環境和穩態文科教學課件_第4頁
內環境和穩態文科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環境和穩態文科6、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7、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歌德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湊合在一起,可是人類卻把它拆開。——查·科爾頓10、一切法律都是無用的,因為好人用不著它們,而壞人又不會因為它們而變得規矩起來。——德謨耶克斯內環境和穩態文科內環境和穩態文科6、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7、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歌德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湊合在一起,可是人類卻把它拆開。——查·科爾頓10、一切法律都是無用的,因為好人用不著它們,而壞人又不會因為它們而變得規矩起來。——德謨耶克斯第一節細胞生活的環境生命系統包括那些層次?最基本的層次是什么?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腎肺皮膚消化管營養物無機鹽水鹽酸堿氧二氧化碳血液組織液機體環境環境第一節細胞生活的環境生命系統包括那些層次?最基本的層次是什么?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所有的生命系統都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細胞也是這樣。外界環境內環境辨析幾組概念外界環境內環境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漿淋巴細胞內液(2/3)體液細胞外液(1/3)組織液血漿淋巴血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境是什么?微靜脈微動脈毛細血管動脈端毛細血管靜脈端物質交換處血液血液血細胞(45%):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55%):淡黃色液體血漿:淡黃色液體。化學成分:由90%的水和100多種溶質(蛋白質、脂類、糖類、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氣體、激素、各種細胞代謝產物和電解質)組成。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平均為7.45毛細血管血漿組織間隙液來自血漿去向:血漿和淋巴人體心肌細胞可以從下列哪種液體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漿B淋巴C組織液D細胞內液C組織液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境。毛細淋巴管淋巴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境是什么?毛細淋巴管壁細胞呢?淋巴內環境三成分間的關系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血漿占體重60%1/32/3組織液淋巴(內環境)外界環境O2、營養CO2等廢物練習下列關于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中,存在問題的是A.人體新陳代謝中的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細胞內B.肝臟細胞和腎臟細胞都生活在組織液中C.毛細淋巴管管壁細胞生活在組織液和淋巴中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在組織液和消化液中D在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A.血紅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胃蛋白酶正常情況下,當人體局部組織活動增加時,代謝產物增加,此時該組織中的()A.組織液增加,淋巴增加B.組織液減少,淋巴增加C.組織液增加,淋巴減少D.組織液減少,淋巴減少

AD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資料分析P4資料分析討論提示還含有氣體分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調節生命活動的各種激素、其他有機物(如維生素)等。表中的化學物質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1、如何將表中物質按化學性質進行歸類?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漿中還可能含有哪些物質?血漿、組織液、淋巴有什么異同?所含化學成分比較哪兩者最接近?為什么?相同點: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基本化學成分接近。不同點:①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中;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②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生活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等;③所含化學成分有差異: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Na+、Cl-含量較多。它們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3、在組成血漿的離子中,哪些離子含量較多?它們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三、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滲透壓酸堿度溫度什么叫滲透壓?溶液滲透壓的大小與溶液濃度有什么關系?是指溶液中溶質顆粒對水的吸引力。溶質顆粒越多,滲透壓越大。決定血漿滲透壓的因素血漿滲透壓的大小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主要與無機鹽的含量有關。正常人血漿PH保持在7.35-7.45之間,當PH低于7.35時稱為酸中毒;高于7.45時稱為堿中毒;低于6.9或高于7.8即將危及生命。血漿中重要的緩沖對(一般為弱酸強堿鹽):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等,其中以NaHCO3/H2CO3這一緩沖對最重要。血漿酸堿度的維持血漿酸堿度的維持血液PH維持在7.35—7.45P5思考與討論提示:1.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中,再通過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1、維持滲透壓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是經過哪些途徑進入內環境的?2.細胞代謝產生的CO2與H2O結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發生下列反應:CO2+H2OH2CO3H++HCO3-。HCO3-通過與細胞外的陰離子交換到達細胞外液,即組織液、血漿或淋巴中。主要與呼吸系統有關。2、參與維持PH的HCO3-是怎樣形成的?這與體內哪些系統的活動有關?若呼吸太快、太深或太慢、太淺會出現什么情況?根據有關化學平衡的知識,太快、太深的過度呼吸運動使肺泡內CO2濃度大大降低,從而加快了肺部血液中CO2過多擴散入肺泡,排出體外,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動,血液中的H+濃度減小,PH增大,從而導致呼吸堿中毒。反之,將導致呼吸酸中毒。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主要通過皮膚分泌汗液,泌尿系統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統的呼氣這三條途徑來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排泄途徑為主。例如,血漿中的尿素主要通過腎臟形成的尿液排出體外。血漿中的CO2通過肺動脈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壓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壓,CO2就從血液中向肺泡擴散,再通過呼氣運動將其排出體外。4、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和CO2是怎樣從內環境排到體外的?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與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直接相關的四大系統消化、呼吸、循環、泌尿與體內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直接有關的系統:消化、呼吸循環、泌尿可見,內環境和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過程,需要體內各個器官系統的參與,同時細胞和內環境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練習答案一、基礎題1、C2、B3、B二、拓展題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腎小管的重吸收皮膚第二節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血液生化六項檢查化驗單編號項目結果參考值ALTCREBUNGLUTGTCH谷丙轉氨酶肌苷尿素氮葡萄糖甘油三脂總膽固醇171.914.62232171790-45IU/L0.5-1.5mg/dL6.0-23.0mg/dL60-110mg/dL50-200mg/dL150-220mg/dL肝功能腎功能糖尿病血脂水平總膽固醇:了解體內脂代謝情況,對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甲狀腺機能減退等診斷有意義。甘油三酯(TG):了解體內脂代謝情況。丙谷轉氨酶(ALT):對心肌梗塞、肝臟實質病變的診斷及病情變化的觀察有重要意義尿素氮(BUN):判定腎功能。增高可見于各種原因的腎功能損害;肝功能嚴重損害時減低。肌酐:對急、慢性腎炎的診斷和預后有重要意義。血糖:對于胰島素,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過多有鑒別意義;對于監測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有一定意義。臨床意義每種成分的參考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這說明什么?內環境中的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即內環境的穩定是一種動態的相對穩定。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成員6:009:0012:0015:0018:0021:00平均值孩子36.5℃36.7℃36.8℃37.1℃36.9℃36.6℃36.8℃父親36.2℃36.3℃36.4℃36.6℃36.5℃36.3℃36.4℃母親36.3℃36.4℃36.6℃36.9℃36.7℃36.5℃36.6℃某學生家庭成員體溫變化調查表(腋窩溫度)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2、不同年齡個體的體溫變動新生兒、兒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體溫平均比男性高0.3℃3、不同性別個體的體溫變動1、同一個人體溫的晝夜變動一般清晨2-4時最低,14-20時最高感受器神經中樞效應器溫度感受器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產熱骨骼肌立毛肌腎上腺、甲狀腺散熱汗腺血管傳入神經傳出神經傳入神經傳出神經溫覺感受器冷覺感受器反射弧體溫的調節免疫調節可見,通過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網絡,維持了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的穩定。穩態的定義免疫的調節也起作用。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內環境的恒定穩態概念的提出美國生理學家坎農內環境穩態思考與討論1、你有過發高燒的經歷嗎?談談高燒最嚴重時的感受。體溫過高為什么采取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的措施?2、大量出汗或嚴重腹瀉后,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鹽,內環境的滲透壓會出現什么變化?這會帶來怎樣的后果?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會出現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為什么?這說明外界環境與內環境穩態之間有什么關系?體溫升高:酶促反應受阻,代謝紊亂血液中鈣的含量過低或過高:血鈣過低:兒童:佝僂病成人:軟骨病老人:骨質疏松癥血鈣過高:引起肌無力等癥狀。血液中尿素過多:尿毒癥

穩態失衡舉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穩態的生理意義穩態的維持僅僅靠神經、體液、免疫系統參與嗎?機體細胞如何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呢?內環境穩態與各器官系統的功能聯系可見,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各種器官系統的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無論春夏秋冬,風云變幻,它卻總是清波微瀾。穩態是生命系統的特征,也是機體存活的條件。它讓每一個細胞分享,又靠所有細胞共建。結束語DD練習基礎題1.D。

2.C。

3.D。4.提示:因為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是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細胞代謝本質上是細胞內各種生化反應的總和。內環境為這些生化反應的進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條件。當內環境穩態保持正常時,細胞的代謝活動能正常進行;當內環境穩態失調時,細胞代謝活動就會受影響。因此內環境穩態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拓展題提示:當動物進食高濃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導致血糖濃度暫時升高。血糖濃度的升高會刺激機體加速分泌胰島素,同時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調節下,血糖濃度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具體調節機制可參考第2章有關血糖平衡調節的內容。自我檢測一、概念檢測1、判斷:-+-+2、選擇:DDD3、畫概念圖:組織液血漿內環境滲透壓酸堿度?氧氣、養料氧氣、養料?CO2、代謝廢物CO2、代謝廢物神六的航天服價值高達幾十萬—上千萬美元

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為趕超美國人設計的兩座艙飛船,前蘇聯設計師將原有的兩座艙“聯盟”號飛船改為3座艙。航天員杜博羅沃里斯基和他的兩位戰友要“擠進”這個窄小的飛船,放棄了占用很大空間的航天服。

1971年6月30日,杜博羅沃里斯基、沃爾果夫和巴查耶夫在“禮炮”號軌道空間站完成了3個多星期的工作后,進入“聯盟-11”運載飛船返回地球。飛船即將進入大氣層時,座艙中與外界連接的通風安全閥忽然松開了。氣壓閥松動后,飛船上的通氣小窗快速地一開一合,艙內的空氣迅速地向太空中散去,艙內氣壓在20秒鐘內從900毫米汞柱降到了500毫米汞柱,1分鐘后降至170毫米汞柱!

飛船出現漏氣4秒鐘后,杜博羅沃里斯基每分鐘的吸氣次數達到了48次,而正常人應為16次,此時杜博羅沃里斯基幾乎進入了瀕死狀態,半分鐘后,死亡降臨。尸檢時發現,3位宇航員的瀕死癥狀幾乎完全相同,他們都有腦溢血、肺部充血、耳鼓膜破損的跡象。如果他們當時穿上宇航服,這個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人類太空飛行的過程中,由于不穿航天服,曾經發生過的悲劇。航天服的生命保障系統中有哪些是為了維持內環境的穩態而設計的航天服的作用?為宇航員提供一個類似于地球的環境太空環境是一個高真空、失重、高寒、高輻射的環境

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統,主要由氧源(氣瓶)和供氣調壓組件、水升華器和水冷卻循環裝置、空氣凈化組件、通風組件、通信設備、應急供氧分系統、控制組件和電源、報警分系統、遙測分系統等組成。它能夠為航天員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裝內的壓力和溫度,清除航天服內C02、臭味、濕氣和微量污染等。這套生命保障系統與壓力服(給宇航員提供正常大氣壓)一起,在人體周圍創造適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氣候環境,有利于宇航員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

淋巴水腫(橡皮腫)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張國立承認患上尿毒癥實驗: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討論:1、就加入HCl或NaOH后的pH的變化來說,生物材料是更像自來水還是更像緩沖液?更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