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篇_第1頁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篇_第2頁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篇_第3頁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篇_第4頁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篇讀論語其中讀后感1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能如此說,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進展進程以及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有著千絲萬縷的滲透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長,比不上莊子的逍遙灑脫,卻是一劑樸實的靈丹妙藥,短短幾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輩子。

在開篇的“天地人之道〞里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于天地的永久,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導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質量。處世:“以真報怨,以德報德,率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交友:“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是對我們的忠實勸說,并提示我們廣交益友,不交損友,

對待事業:“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久是行動的力量、不是語言的力量。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導之言,或簡潔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改變,娓娓動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則,莫過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則說孔子想住九夷那蠻荒之地去,大家覺得驚奇,就去問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卻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會閉塞落后呢?〞此話又說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環境的好壞,畢竟自身內心的清凈重要于外界環境的清凈。二是人轉變環境,還是環境轉變人,有一則小故事說把胡蘿卜放到開水里,胡蘿卜變軟了,把雞蛋放水里,蛋清蛋黃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開水里,水就成咖啡了,這足以說明三種對于外界環境的看法,是“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直到被環境漸漸轉變還是與環境對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轉變環境,孔子正是說,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轉變環境,那里就不會閉塞落后了。

對于第二則,我有切身體會,以前,我有一個朋友是廣東番禺人,一次和他閑聊時,我突然憶起魯迅的《故事新編》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對一種猴子的稱呼,后來我查了詞典,也確實如此,而番字的另一音番有外國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問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語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詞典,一邊笑著一邊查給他看,他的臉色便漸漸的難看起來,我卻自顧自的補充道“你們番禺人就都成外國猴子了〞話沒說完,他勃然大怒,扭頭就走。后來我也覺得是自己沒考慮他人的感受,沒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則,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就會有這樣的感受,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同學,都可能有自己的幾個獨門“絕技〞有籃球猛將,堪稱喬丹第二,有數學天才,堪稱華羅庚再世,有科學愛好者,大有創造超越《相對論》的《肯定論》的雄心壯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淵博,就得學會向身邊的人學習一點一滴的精華,如此的好學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樣的偉人。

小小的一本語錄體書籍,從治國,到為政,再到做人,無不有細致的思想與感悟,宋朝的宰相趙普曾稱,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我們一般人也能說,我們以一本《論語》治人生。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孔子留給后人的思想,他的言傳身教被弟子所記錄下來,形成了最出名的《論語》。每每誦讀它,都能教人反省和深思。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最喜愛的是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翻譯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老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學問是不是復習了呢?〞這則對我啟發很大。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在時常在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為人處世的時候,有沒有盡心去幫助朋友,同朋友交往是否老實,特殊是在我們經濟快速進展的時代,全部的事情都是很快的解決,包括友情,我悟到:在生活中真心真意對待朋友,有困難盡力幫助,這樣的自己會很感到很充分也很愉悅;在工作上,我時常反思自己在上課時,有沒有把重難點講清,有沒有關注學生,學生有沒有把握學問,有沒有準時給予學生鼓舞,當發覺學生還學不懂時,我也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備課沒有仔細,授課時沒講清晰,表達的方式是否精確,在課后輔導學生時,是否做到耐煩細致講解;在學習時我也時常反思,不管是校外培訓還是校內教研,還是導師指導,在這些過程中我都能虛心學習,并多鉆研復習,爭取做一名合格的老師。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那個年月什么都很慢,古人們的人生也在漸漸規劃,正如孔子所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每到人生的一個階段就做這個階段該做的事,而到了經濟快速進展的今日,許多人急于勝利,忽視了做學問的樂趣,也沒有了古時悠然的生活意境,每天匆忙的奔波在路上,美好感卻沒有因此提升,歡樂少了。

孔子留給后人的思想還有許多,如今,讓我們不妨慢下來好好品讀孔子留給我們的思想,雖然有些并不能完全適合我們如今的思想,但經典永不會過期,值得我們誦讀。

讀論語其中讀后感3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我的感悟:

這段話,是文與質交織結合的意義;是君子的品行所在;同時,也是孔子——這位偉大思想家對于品德和行為的極大影響所在。

我覺得,外在的文采和內在的思想,一個是禮樂之儀,落落大方,行為得體;一個是仁義之師,心中坦蕩,心有對向。二者的本質區分,就在于一個“心〞字,過分追求內心的滿足,丟了禮節,只會令人擔心,失去了互相間的信任感;過分拘于禮數,裝腔作勢,實則空心一顆,披著一層虛偽面皮,令人生惡。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心〞和無“心〞的人也會常常存在。有心者助人為樂,愛打抱不平,卻會在不經意間損害到他人;無心者外表安靜,對旁人盡是迎合、恭維,暗地里卻到處機關算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