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社會學導論第1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社會一·中國古籍中的社會二·西方文獻中的社會三.中文文獻中的社會四·社會類型五·人類社會的特點第2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中國古籍中的社會主要參見王思斌主編:社會學教程P29――)有多種含義:社的含義:--用來祭神的地方:《孝經》載:“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偏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反映農業社會的特征:社無定日---民俗以是時祭后土之神,以報歲功,名閱社會:《古今類書纂要》--古代的一中鄉村基層組織:社之名起于古之國社、里社,故故人以鄉為社:顧炎武《日知錄》信仰相同、志趣相投的人結成的團體會:集會、聚會。有時也指民間團體古籍中社會的一般含義:指民間的、有一定聯系的人形成的社會活動的形式。第3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西方文獻中的社會(1)社會學中的“社會”一詞是英文中的society[1]英文中的society來自拉丁文,有伙伴的意思。西塞羅曾經用復數的societies表示人類共同體。后來的使用進一步抽象化,用society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2]孔德──社會實際上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3]斯賓塞――社會是超級有機體。[4]馬克思――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第4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5]齊美爾(GeorgeSimmel德國社會學家)──―――是一個抽象名詞―――是實體,它并不獨立存在于一群個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交往行為之外(轉引自張德勝社會原理P12)這個界定強調了社會的界定不在于人群的大小,而在于人群之間存在的關系。從這個角度看社會,它與群體、社會體系是同義的。[6]在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中,有時候將社會看作是以強制力量為基礎的國家(政府)相對應的人類社會的生存形式,即人們生活的共同體或以自由契約關系為基礎的人類生活形式。―――這個時候的社會指的是民間社會或士民社會(civilsociety),是人們按照契約性規則,以自愿為前提和以自治為基礎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領域。第5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中文社會學文獻中的社會來自于日本學者對西方社會學概念society的翻譯。第6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社會是什么?社會的涵義:第一,是有意志的個體組成的,社會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結合體,社會是人的社會;第二,社會是有意志的個體通過互動形成的,社會是一個互動的體系,共同的興趣和結合在一起帶來的利益是人們結成社會的深層原因;第三,社會是由相關的社會關系的積累、連結而成的,社會是社會關系的體系,這些社會關系是在具體情況下人們共同活動的規范。第7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社會類型(1)1、狩獵和采集社會2、游牧社會3、農業社會4、工業社會第8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五、人類社會的特點
1、有需要的人組成的──復雜性與變動性。
2、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社會行為起決定作用在我們這個社會,魯濱遜的生活可能嗎?
3、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規范對社會行為進行調節第9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社會的構成要素一·人──社會的主體二·社會關系──社會架構的要素三·文化第10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人──社會的主體1·人類:何種動物?(羅伯遜社會學P65-68)第11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2、人的本質的兩重性生物性──需要生物的──人是社會生物體社會的社會性──勞動,規范第12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3、人的主體性的表現人是社會的主體,以群體形式存在人是行為選擇的主體人是生活的創造者第13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社會關系──社會架構的要素1·什么是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是不同類屬的群體或不同社會位置的人(角色)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它表現為不同類屬群體之間的關系;和處于不同社會位置的人(角色)之間的關系。這些不同類屬的群體或不同社會位置的人(角色)之間穩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者比較固定的聯系,就是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是社會的基本架構。第14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社會關系的類型不同類屬的群體或不同社會位置的人(角色)之間穩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在不同的社會情景下各不相同,社會關系因此可以區分成不同的類型:[1]職業活動:生產關系,業緣關系[2]權力角度:統治、控制、協商關系[3]家庭生活:血緣、因緣關系。一般血緣關系>因緣關系>地緣關系[4]地域關系:地緣關系[5]興趣:趣緣關系第15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3·
中國人的社會關系結構按照費孝通先生的觀點,中國人的社會關系結構表現出一種差距格局的特點差距格局:按與自己個人關系的遠近(尤指血緣)的遠近形成的等差圈狀格局,行動按關系決定,不同的關系有不同的行為模式(見費孝通的書《鄉土中國》。第16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文化1·文化的涵義與類型第17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A·文化是什么?古典的定義:“文化或文明從民族志意義上說,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和任何其他人作為社會的一員習得的可行能力和習性。”(E.B.Tylor:PrimitiveCulture,1871)第18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社會學與人類學對于文化的界定文化到底是什么?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把文化定義為:由一個社會或一些人共同承認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包括使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具體化的物質實體。簡單地說,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第19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B.文化的類型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指以物質性的材料所制成的特殊而固定的形態或架構,用以表達某種思想與意念,或發揮某種用途。非物質文化:又稱精神文化,指制度、規范、觀念等。第20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物質文化:產品文化工具文化精神文化:(自然科學)科學知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社會科學──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理念文化──宗教意識、藝術、意識形態等第21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2·文化的構成(見波譜諾書P102-115)(1)
符號、意義與價值觀(2)
規范準則(3)
物質文化第22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符號:任何能夠有意義地表達其他事物的東西。主要是文字與語言。第23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價值觀通常是充滿情感的,為人們的正當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例:英國學生對于論文抄襲:氣憤,認為違反成就準則;俄國學生:不氣憤,認為反映相互幫助以及面對權威的態度一旦被社會公認后,具有強制性是文化的核心第24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規范:社會學家把對人們在特定情況下應該怎樣行動、思維和感受的期待叫做規范。最重要的規范是社會中大多數人所公認的規范。大多數規范都與社會地位和角色相聯系,如母親、男人、女人。規范與價值觀緊密聯系,當有所區別。規范是特殊的、具體的和受具體情況限制的。價值觀是一般的,而且經常被用作判斷規范的尺度。第25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物質文化:機器、工具、書籍、衣服等,稱作為物質文化。第26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3·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一個系統,它是復合了不同部分的一個綜合體。例如用一雙筷子吃飯,這是東方文化,至少是中國文化的特征之一一雙筷子,它包含了這雙筷子的物質形體、制作藝術與使用方法,以及與整個中國生活方式連帶的意義。[2]文化是人類創造的[3]文化是共享的。一個社會的文化,為這個社會的所有的人所共享,在同一社會中,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世代,都可以享受同一文化。不同的階級,雖然有其不同的亞文化,但還是有共享的部分。第27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4]習得性(是后天學習得到的)文化是通過學習得來的人類個體生來對學習文化具有生物遺傳的能力,但文化本身必須通過個體的學習才能到手。一般地說,只有人類個體能學習文化并創造文化,其他動物也能學習,但只有人類才能自發地產生文化,狗不能訓練狗,只有人才能訓練狗。[5]文化具有傳播性[6]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號的基礎上的。如大紅的顏色,我們可以想到什么?喜慶?革命?流血?白色代表什么?在西方是表示純潔,在中國呢,很長時間則表示哀悼。第28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7]文化具有地域性。比如,我們說中國的南方與北方有什么不一樣/東方與西方有什么不一樣?第29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中國文化)——一般比較中國(傳統)西方前提心相同,心相通心各異,心相隔方法以情感(體驗)以理論(實證)背景天命觀;家族主義;等級倫常宗教觀;個人主義;正義平等特征命中注定(緣);人情法則(情);人倫秩序(倫)上帝賦予(神);人際定律(理);社會契約(法)表現形式血緣親情;長久穩定;報大于施;相互依賴;他人取向;等差格局;樂天知命;安分守己權利義務;短暫波動;施報相等;自我獨立;團體格局;積極進取;無拘無束第30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8]文化的普遍性(羅伯遜社會學P85──P88)[9]文化的特殊性第31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4、主文化與副文化、反文化
主文化:社會中大多數人所遵從的價值觀、行為規范、生活方式等的總和。它是社會中占主導、支配地位的文化,反映社會文化的性質、面貌,制約著該社會成員的行為,決定了社會文化發展的進程。副文化(或者叫亞文化):一種既包含主流文化又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的文化。亞文化可以根據職業種類形成和發展,比如在醫務部門與軍事部門。它還可以反映種族之間的差異,比如在美國的黑人文化。也可以反映不同年齡群體的人的文化,如年輕人的文化。第32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反文化:是一種與占統治地位的文化有根本分歧的亞文化,它有意識地否定了更大的社會的某些最重要的規范,并往往以次為榮。如西方60年代的青年運動就是發文化的最好例證。還有如嬉皮士文化,直接反對美國人非常珍視的成功、勤勞、科學推理等主流價值觀。文化沖突與文化創新文化融合第33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對目前中國人的生活依然產生重要影響的傳統文化第34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人情(1)人情的三個含義人情法則人情困境第35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關系(1)初級關系與次級關系特殊主義的關系與普遍主義的關系情感性關系、工具性關系與混合關系第36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面子(face)(1)
面:從字面上看,是指人的五官――眉、目、鼻、口、耳等所構成的臉。它本來是一種生理上的指標,但已衍化為心理及社會意義的價值象征。面與臉——HsienChinHu的經典分析兩個含義:面子,是指人們因社會成就(財富、才學)而擁有的聲望“臉”,是團體和或社會對一個有“道德”聲望者的尊敬。面與臉不同,有面子者不一定有臉,有臉者也不一定有面子。當然也有一些人兩者都有。第37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報(reciprocity)報(reciprocity):馬林諾夫斯基根據他在Melanesin土著社會的調查指出:報或互往性(mutuality)是該社會規范的核心中文中報的涵義非常廣泛,如回報、反應、報復、報應、懲罰等、相當多的學者認為報在中國社會中所起的作用比其它社會更多,更重要。認為報在中國社會中象正式的義務一樣,是制度化的東西,是社會關系的基礎。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行為的報賞涉及到三個重要層次:第一,所受的恩越大,報賞越厚,所謂以死為報第二,有恩不報或有功不賞,是不合適的行為第三,報的方式可以完全不同于施,但份量上必須一致。報指的卻是一種不對等的交換,即施報者下一次的付出總要大于受報者上次的付出第38頁,課件共39頁,創作于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南通市紫石中學2025屆中考模擬金典卷數學試題(三)試題含解析
- 食品生產加工分公司合同
- 四川省大教育聯盟2025年高三聯考B卷歷史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綿陽市東辰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畢業班調研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離婚協議書模板:個人合同指南
- 食品批發電子合同協議
- CIF和FOB合同在的運用與挑戰
- 贈與合同模版
- 標準范文短期汽車租賃合同范本
- 新版個人住宅買賣合同
- 醫療設備采購 投標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
- 國開《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管理》形考任務2-配置本地帳戶與活動目錄域服務實訓
- 星級酒店MOD值班管理規定
- 產品外觀檢驗標準(通用)
- 同濟大學信紙
- 印章封存登記表
- 社會工作者之初級社會工作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A4打印
- 工作交接表excel模板
- 滾筒式柑橘分選機的設計
- 孟母三遷成語故事
- 瓦斯發電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