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牌導學案第六單元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金牌導學案23415學習目標……………課前學案……………課堂導案……………隨堂檢測……………課后練案……………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學習目標課標要求學習重點了解“兩彈一星”和雜交水稻等,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課前預習,夯實基礎
知識結構:課前學案原子彈:(1)_______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導彈:1996年,我國第一顆裝有(2)_______的地地導彈飛行試驗取得成功,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氫彈:(3)_______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人造地球衛星:(4)_______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5)______________,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兩彈元勛:(6)___________________等兩彈一星1964核彈頭19671970“東方紅一號”鄧稼先、錢學森課前學案1.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2.2003年10月,航天員(7)_______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8)_______________的國家。3.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9)_______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10)_________。航天技術楊利偉載人航天技術翟志剛太空行走1.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學家(11)_______成功培育出(12)_______雜交水稻,這種雜交水稻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2.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13)_______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雙百”方針:(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果:“雙百”方針提出后,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領域取得累累碩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文化事業進一步發展,成果豐富。2012年,中國作家(15)_______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文化事業的發展雜交水稻與青蒿素袁隆平秈型屠呦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莫言課前學案課前學案看圖說史:
1.圖1是
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由此跨入核國家行列。
2.圖2是
年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衛星名稱),我國成為世界上第
_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3.圖3飛船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
個掌握
技術的國家。
19641970“東方紅一號”五三載人航天
合作與探究
:科技成就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鄧小平課堂導案材料二:國外有人說:“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16億,那時誰來養活這么多人?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危機?”袁隆平聞言揮動著滿是老繭的雙手說:“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要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袁(隆平)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
——(美)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
課堂導案材料三:公元9年,西漢時期的神話故事敘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記載在《漢書·藝文志·淮南子》篇中。366年,敦煌石窟開始建造,“飛天”從此成為人類石刻繪畫藝術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14世紀末,明朝人萬戶,為了實現飛向天空的夢想,雙手舉一個大風箏,坐上背后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進行火箭送他上天、風箏幫他落地的實驗。結果,他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火箭登天的犧牲者。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嫦娥”從此奔月去。
課堂導案材料四:中國政府對科技經費的投入,從1955年的3800萬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億元,所取得的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達到3.1萬項。
——《中國現代史綱》
課堂導案1.建國初期,我國政府作出研制“兩彈一星”的決策。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兩彈一星”的含義和我國“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重要影響。含義:核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影響:打破了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安定的環境。課堂導案2.據材料二,歸納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在世界范圍推廣,被許多國家引種,有助于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3.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成功發射的原因。
原因:國家實力的強大;黨和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廣大科技工作者獻身科技事業;航天科技發達等。課堂導案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技發展與經濟建設和國家地位之間關系的認識。
關系:科技發展決定了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速度,同時它的發展又依靠經濟這一物質基礎的發展;科技發展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課堂導案
兩彈一星精神
1999年9月,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在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指出:偉大的事業,產生偉大的精神。在為“兩彈一星”事業進行的奮斗中,廣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一種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一
星”民族精神。
課堂導案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諸多“精神”及政治語匯中的一個,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環境下,從事科學技術開發研究的精神。對于中國而言,兩彈一星是在非常艱苦、沒有外援的環境下所開發出來的成果。而“兩彈一星”精神象征了中華民族自力更生,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集中力量從事科學開發研究,并創造“科技奇
跡”的態度與過程,組合的元素則為“愛國主義”、
“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與“科學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創新”“知識經濟”等領域。
課堂導案
孫麗在《“兩彈一星”人文精神哲學反思》一文中說,中國研發“兩彈一星”旨在維護本國安全、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寧,構建和諧的世界,這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兩彈一星”科學技術本身的價值。這說明科學技術()
A.保障了我國的國家安全
B.撐起了中國經濟崛起的保護傘
C.承載了濟世的價值訴求
D.維護了地區及世界的和平安寧
C課堂導案【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的科技發展,要求學生結合中國兩彈一星計劃的背景、實施的過程以及產生的影響來分析材料。
課堂導案【解答】A.材料說到我國發展兩彈一星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有沒有起到實際作用,材料并沒有反應。B.兩彈一星,有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目的,但材料中并沒有體現出它的實際效果。C.從材料可以看出,發展兩彈一星,有維護國家安全地區和平和世界安寧的意思,體現了科學技術為現實社會服務的價值要求。D.材料并沒有反映出兩彈一星,起到了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安寧的作
用,結合當今世界的政治現實,我們可以看出世界仍然有不穩定因素,而且局部地區動蕩不安。故選C。
課堂導案知識點一: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
1.(2019·臨沂)“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這里的“它”是指()
A.“兩彈一星”的成功
B.神舟一號試驗成功
C.航天員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A隨堂檢測2.(2018·臨沂)“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是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這個飛船”是()
A.神舟一號飛船
B.神舟三號飛船
C.神舟五號飛船
D.神舟六號飛船
C隨堂檢測知識點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
3.(2019·張家界)“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寫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材料中贊譽的“他”是
()
A.焦裕祿
B.鄧稼先
C.袁隆平
D.錢學森
C隨堂檢測4.(2019·桂林)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領導的科研團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研制原子彈
B.發射人造地球衛星
C.發現青蒿素
D.發明秈型雜交水稻
C隨堂檢測知識點三:文化事業的發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經濟建設的大規模展開,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成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針是()
A.科教興國B.兩個凡是
C.求同存異
D.“雙百”方針
D隨堂檢測6.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獲獎是對中國文學發展的肯定。下列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文學領域產生的優秀小說的是()
①《青春之歌》②《英雄兒女》
③《紅巖》
④《平凡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隨堂檢測
達標檢測,學習提升
1.(2019·荊州)20世紀60、70年代,我國在國防尖端技術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不僅增強了我國的戰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這項成就是()
A.“兩彈一星”的成功
B.實施載人航天工程
C.開創治療瘧疾新方法
D.雜交水稻培育技術A課后練案2.(2019·海南)努力攀登空間科學高峰是我國科學家的畢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時35分,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
A.東方紅一號
B.神舟一號
C.嫦娥一號
D.捕風一號
A課后練案3.(2019·自貢)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
物、遺跡等。如果我們要研究鄧稼先為兩彈研制作出的貢獻,以下可作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電影作品《鄧稼先》
B.鄧稼先遺留手稿和日記
C.《中外科學家故事——鄧稼先》
D.某同學課堂筆記提綱
B課后練案4.(2019·徐州)屠呦呦入圍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這主要是因為她()
A.挽救了瘧疾患者生命B.提高了世界糧食產量
C.研發了導彈和原子彈D.解決了人類貧困問題
A課后練案5.(2019·河南)某歷史興趣小組在布置“新中國建設成就”的場館時將屠呦呦、袁隆平的照片放在了一起。這一展臺的標題應該是()
A.國防建設的成果B.科學技術的成就
C.文化事業的發展D.社會生活的改善
B課后練案6.20世紀50年代,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國家依然做出了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并將其作為“天字第一號任務”。這一決策是基于怎樣的需要()
A.順應新技術革命的潮流
B.盡快改變國家的落后面貌
C.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力量
D.落實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C課后練案7.隨著神州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穩步開展,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其原因不包含()
A.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B.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黨的堅強領導
C.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奮斗
D.歐美國家的大力支持
D課后練案8.(2019·青島)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建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天宮遨游、蛟龍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傳信、大飛機一飛沖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
A.創新
B.開放
C.協調
D.共享
A課后練案9.為了促進文學藝術發展,中國共產黨于1956年提出的“雙百”方針是()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B.“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C.“百花爭艷,百家爭鳴”
D.“百家爭鳴,推陳出新”
A課后練案10.在歷史課堂上,老師要求根據下列圖片概括我國成就主題,你認為合適的是()
A.科教興國B.改革開放C.民族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