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22-2023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聯考高一地理試卷考試時間:2023年6月28日下午16:30--17:45;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為加強森林監測和防護,我國某地在山上設立了觀察點。讀該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居民點與山峰的最大高差最接近()A.550米 B.580米 C.610米 D.640米2.僅考慮圖示區域光熱條件,森林長勢較好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3.若設立兩個觀察點,最佳的組合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C2.D3.B【解析】【1題詳解】圖中山峰高度為915米,居民點海拔高度在300至400米之間,因瀑布高差為52米,故居民點海拔不會高于348米,計算兩地高差在567至615米之間,所以“最大”高差可能為610米,C正確,ABD錯。故選C。【2題詳解】根據指向標可知,甲為北坡,乙為東坡,丙為東南坡,丁為西南坡。該地位于我國,對于我國大部分地區而言,偏北坡為陰坡,偏南坡為陽坡,甲光照差,A錯;乙偏東坡,光照較丙丁差,B錯;丙為東南坡,丁為西南坡,相比而言,西南坡午后受太陽輻射影響,熱量條件更好,所以丁坡光熱較丙坡更好,所以若只考慮區域光熱條件,森林長勢較好的地點是丁坡,C錯,D正確。故選D。【3題詳解】設立的觀察點需要視線能覆蓋全境,①③兩地位置高、組合設點后觀察視線不受山峰山脊等阻擋,B正確。②海拔較低,監測范圍小;④東側存在山脊,有視野盲區。故排除ACD,選B。【點睛】等高線地形圖中兩地之間的通視問題,應該考慮以下情況:1、兩地之間是否存在山脊或小山丘(注意山脊和小山丘的海拔高度);2、兩地之間的坡形是否為凸坡(即坡面向上凸起,等高線由稀疏向密集過渡);3、兩地間是否存在陡崖(可以將陡崖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凸坡”)。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4.甲地的氣候特征是()A.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B.終年高溫,冬季多雨,夏季少雨C.終年高溫,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D.終年高溫,夏季多雨,冬季少雨5.乙地氣候類型最可能分布在()A.北半球低緯度大陸西岸 B.北半球中緯度大陸西岸C.南半球低緯度大陸西岸 D.北半球中緯度大陸東岸6.與乙地相比,甲地()A.氣溫年較差更小 B.年降水量更小C.冬季降水量更大 D.年均溫更低【答案】4.D5.B6.A【解析】【4題詳解】甲地全年各月均溫均在20℃以上,終年高溫,且甲地6、7月均溫相對較低,判斷甲地位于南半球。10月至次年4月降水較多,表明夏季多雨。5月至9月降水較少,當地冬季相對少雨。故選D。【5題詳解】乙地7、8月氣溫相對較高,位于北半球。最冷月均溫介于0~15℃之間,屬于亞熱帶(或溫帶海洋性氣候),乙地全年溫和濕潤,降水季節差異較小,判斷乙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中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故選B。【6題詳解】結合圖中甲乙兩地的氣溫和降水信息可知,相比而言,甲地的氣溫年較差更小,但年均溫相對更高,A正確,D錯誤。同時,甲地的年降水總量較大,甲地當地冬季的降水量較乙地更小,BC錯誤。故選A。【點睛】主要的氣候類型中,氣候類型的判斷關鍵抓住兩點:一是“以溫定帶”,各月均溫大于15℃為熱帶(主要有4個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介于0℃-15℃為亞熱帶(兩個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均溫小于0℃多為溫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但除開溫帶海洋性氣候)。二是“以水定型”,通過降水的總量和季節分配具體判斷氣候類型: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夏雨型: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冬雨型:地中海氣候;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另外,注意區分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均為熱帶氣候,但熱帶季風氣候的降水總量較熱帶草原氣候更大。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廣東前汛期雨量最多、降水最集中的時期,該期間的降水俗稱“龍舟水”。一般在5月第5候(5天一候),南海短短幾天內風向及性質發生突變,具有持續時間長、暴雨落區局地性強、強對流突發性高、造成災情重等特點,“龍舟水”雨量年際變化較大,在某些年份出現增多或減少的突變。下圖為廣東1961-2015年平均“龍舟水”的降水量空間分布圖(單位:mm)。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龍舟水”發生期間時值我國()A.元宵節 B.清明節 C.端午節 D.中秋節8.影響“龍舟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地面起伏狀況②季風洋流影響③臺風登陸路徑④冷暖氣團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影響“龍舟水”雨量突變的氣壓帶或風帶可能是()A副熱帶高壓帶 B.東南信風帶 C.赤道低壓帶 D.蒙古高壓【答案】7.C8.B9.A【解析】【7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元宵節為正月十五,大約在每年的2月左右;清明節大約在每年的4月5日左右;端午節為五月初五,大約在每年的6月左右;中秋節為八月十五,大約在每年的9月左右。結合材料,“龍舟水’發生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我國端午節前后,C正確,ABD錯誤,故選C。【8題詳解】根據“暴雨落區局地性強、強對流突發性”可知與地形有關,①正確;結合圖可知,降水量等值線并非與海岸線平行,表明沿岸洋流影響不明顯,②錯誤。臺風登陸路徑多樣,不是導致圖示降水量空間分布形成的主要因素,③錯;圖示“龍舟水”降水量等值線總體呈現沿海多內陸少、局部出現高值區特征,結合我國季風氣候降水與鋒面雨帶的推移有關的知識以及“南海短短幾天內風向及性質發生突變”的材料提示,可推斷“龍舟水”受鋒面天氣系統影響,與冷暖氣團交匯密切相關,④正確。故選B。【9題詳解】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廣東前汛期雨量最多、降水最集中的時期,該期間的降水俗稱龍舟水”,可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氣溫回升,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一帶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副熱帶高壓帶的位置與強弱變化直接影響南方暖濕流的北上與勢力強弱,故“龍舟水”雨量突變影響較大的是副熱帶高壓,A正確。東南信風帶位于南半球,對當地的影響小,B錯;赤道低氣壓帶主要影響赤道附近地區,且其影響下的降水多比較穩定,C錯誤。蒙古高壓主要存在于冬季,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是使得我國出現大范圍的降溫甚至寒潮天氣,D錯誤;故選A。【點睛】影響降水的因素中,大氣環流一般影響的范圍大,與降水的緯度差異有關,緯度位置一般通過大氣環流影響降水。大陸沿岸地區降水會受到洋流影響,一般暖流具有增溫增濕作用、寒流具有降溫減濕作用。大陸局部地區降水差異多與地形有關,一般迎風坡降水多于背風坡。北極燕鷗是屬于燕鷗屬的一種海鳥,以魚、甲殼動物等為食,壽命可達2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遷徙距離最長的動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極之間追逐夏天。下圖示意北極燕鷗往返遷徙路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北極燕鷗從越冬地開始遷往繁殖地的時間是()A.9月 B.6月 C.3月 D.12月11.北極燕鷗從越冬地遷往繁殖地不是沿來路(實線)返回,而是選擇圖中的“S”形(虛線)線路,合理的解釋是()A.大致沿大圓飛行,距離較短 B.大致順地轉偏向力,飛行速度較快C.大致順地球自轉方向,飛行速度較快 D.大致順風飛行,節省體能12.關于北極燕鷗及其遷徙的敘述,可信的是()A.北極燕鷗每年的飛行距離不超過3萬千米B.北極燕鷗靠近陸地遷徙是為了利用沿岸洋流C.北極燕鷗一年可經歷一個夏天D.北極燕鷗是地球上一年中經歷白晝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答案】10.C11.D12.D【解析】【10題詳解】根據材料“北極燕鷗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極之間追逐夏天”,由此可知北極燕鷗主要根據地球上氣溫變化規律進行遷徙。由圖可知北極燕鷗的越冬地在南極大陸,繁殖地在北極地區,其從越冬地開始向繁殖地遷徙的時間應該是北半球溫度開始升高的時間,3月份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逐漸進入夏半年(春分-秋分之間),因此C正確,ABD錯誤,故選C。【11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鳥類飛行路線尤其是飛行方向主要與氣流運動有關,順風飛行能夠節省體力。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判斷,北極燕鷗從越冬地遷往繁殖地不是沿來路(實線)返回,而是選擇圖中的“S”形(虛線)線路,并不是大致沿大圓飛行,A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轉偏向力的規律是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由圖可知北極燕鷗的飛行方向并不是大致順地轉偏向力,B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由圖可知北極燕鷗的遷徙方向并沒有大致順地球自轉方向,C錯誤。結合氣壓帶和風帶的相關知識可知北極燕鷗選擇圖中的“S”形(虛線)線路,大致順風飛行,節省體能,D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經線圈全長約為4萬千米,因此北極燕鷗每年的飛行距離遠超過3萬千米,A錯誤。北極燕鷗靠近陸地遷徙是為了利用盛行風向,不是為了利用沿岸洋流,B錯誤。結合材料可知“北極燕鷗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極之間追逐夏天”,一年中北極燕鷗往返于南北極之間,因此其一年不止經歷一個夏天,C錯誤。根據材料“北極燕鷗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極之間追逐夏天”,因此北極燕鷗是地球上一年中經歷白晝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D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太陽直射點的活動規律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0°),此后向北移動。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26′N),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0°),此后繼續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26′S),在此之后向北移動。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前往城市山體公園進行研學考察。小亮在考察日記中寫道:“天剛蒙蒙亮,我們在成片的香樟樹林里踩著剛落下的樹葉前行,到山腰卻看見樹梢的新芽呼之欲出,在6:54趕在太陽升起時到達山頂,測量到了日出方位······18:54,我們在山上看到了壯美的日落”。下圖示意該日考察路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下列敘述中,最可能正確的時()A.小亮在甲處附近看到了壯美的日落 B.小亮在乙處附近測量到了日出方位C.小亮在丙處附近看到了甲處的同學 D.小亮在丁處看到枯黃樹葉搖搖欲墜14該日后()A.北京白晝最長 B.拉薩黑夜漸短 C.海口日影最長 D.當地白晝漸短15.在該小組繪制的該日太陽視運動軌跡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 B.C. D.【答案】13.B14.B15.B【解析】【13題詳解】圖中等高線較密集,考察地位于山區,而日落偏西,所以朝西開闊的山頂或山脊是觀看日落的最佳地點。結合圖中四點的位置,甲位于山坡,向西面朝谷地,西方和西北方有山地阻擋,A錯誤。乙地在山地東坡,前方視野開闊,小亮在乙處附近測量到了日出方位,B正確;甲丙之間存在山地阻擋,無法通視,C錯;從考察路線看,地勢起伏不是太大,故丁地也是香樟樹林,屬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D錯。故選B。【14題詳解】結合材料“在6:54趕在太陽升起時到達山頂,測量到了日出方位······18:54,我們在山上看到了壯美的日落”可知,該日晝長約12小時,加上新芽呼之欲出,故該日為春分日。春分日后,北京白晝漸長,夏至最長,A錯誤;拉薩黑夜漸短,白晝漸長,B正確;海口正午太陽高度漸大,日影最短,C錯誤;當地白晝漸長,D錯誤。故選B。【15題詳解】由上題分析可知,該日為春分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正午時太陽在當地正南方,故選B。【點睛】太陽視運動總結:全球除極晝極夜地區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東南,日落西南。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東北印度洋區三面環陸,受海陸相互作用的影響,成為世界上最顯著的季風氣候區之一。一般東北印度洋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弱很多,南、北印度洋表層環流差異大,南印度洋環流流動相對穩定。下圖為印度洋季風及其表層環流示意圖。(1)簡述夏季甲海域上升流的形成過程。(2)分析南印度洋環流流動比北印度洋穩定的原因。(3)說明東北印度洋受夏季風影響比冬季風大的理由。【答案】(1)受離岸西南季風的吹拂,上升流區域表層大量海水遠離海岸,底層海水補充表層海水,引發底層海水上泛。(2)南印度洋海域受季風影響較小,洋流相對穩定;南印度洋海域較北印度洋開闊,洋流受陸地輪廓的影響小。(3)東北印度洋所處緯度較低,且夏季風由海洋吹來,受夏季風的影響大;東北印度洋離冬季風源地較遠,冬季風到達該地勢力較弱;冬季風北部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地,山地對冬季風的削弱強,導致冬季風勢力減弱。【解析】【分析】本題以洋流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洋流的形成、季風環流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由圖所示甲位于索馬里半島沿岸,夏季亞洲陸地溫度高,形成亞洲低壓,印度洋海域溫度較低,形成高氣壓。因此夏季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發生偏轉,形成西南季風,吹向南亞地區,索馬里半島沿岸地區(甲地)受離岸西南季風的吹拂,表層大量海水遠離海岸,因此底層海水補充表層海水,引發底層海水上泛,上升流由此形成。【小問2詳解】根據材料“東北印度洋區三面環陸,受海陸相互作用的影響,成為世界上最顯著的季風氣候區之一”,由此可知北印度洋季風氣候顯著,受季風影響大,因此洋流流動性強,不穩定;而南印度洋海域受季風影響較小,洋流相對穩定。由圖可知,南印度洋海域較北印度洋開闊,洋流受陸地輪廓的影響小。【小問3詳解】東北印度洋的冬夏季風源地不同,冬季風源自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夏季風源自印度洋洋面。結合東北印度洋所處緯度位置可知,其緯度位置較低,距離夏季風源地較近,因此受夏季風影響較大;且夏季風由海洋吹來,海洋上摩擦力較小,夏季風被削弱較少,因此夏季風風力較強。東北印度洋緯度位置較低,離冬季風源地較遠,因此受冬季風影響較小;冬季風到東北印度洋之前要經過其北部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地,山地高原對冬季風的削弱作用強,因此冬季風到達東北印度洋之前勢力已被大幅削弱,綜上導致冬季風勢力減弱。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潛水溢出帶是指潛水流動受到阻塞而被迫溢出地表的地帶。天山山脈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平均海拔約為4000米,最高海拔為7443.8米,其北坡為西風迎風坡,山麓分布有潛水溢出帶。下圖示意天山北麓潛水埋藏深度、潛水溢出帶及河流的分布。(1)指出圖中潛水溢出帶的潛水來源。(2)描述圖中天山北麓潛水埋藏深度的空間分布特征。(3)判斷甲地較其東、西兩側的地勢差異并說出依據。【答案】(1)大氣降水;冰雪融水;河流水下滲。(2)以潛水溢出帶為中心,潛水埋藏深度向南北兩側增加;東南部局部地區,潛水埋藏深度向東西兩側增加;多數區域同一潛水埋藏深度大致呈東西延伸;潛水埋藏深度最大區域分布在潛水溢出帶的南側(潛水溢出帶的南側深度大于北側);潛水溢出帶的南側潛水埋藏深度變化較大。(3)地勢較兩側低。潛水埋藏深度較兩側淺,為潛水匯集之地;且有河流流經,因此地勢較兩側低。【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的描述,陸地水源的相互補給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結合圖中天山山脈、潛水溢出帶、河流等信息推測,受高山冰雪融水補給以及少量大氣降水補給的河流水,部分在河流出山口沖積扇頂部以及沿途地區下滲,在沖積扇緣地帶的山麓地區地下水溢出,形成潛水溢出帶,所以圖中潛水溢出帶的潛水來源主要來自于大氣降水、冰雪融水以及河流水下滲。【小問2詳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從整體和局部的角度作答。讀圖可知,以潛水溢出帶為中心,潛水埋藏深度由中部向南北兩側增加;東南部局部地區,潛水埋藏深度向東西兩側增加(如圖中甲附近);多數區域同一潛水埋藏深度大致呈東西延伸;潛水埋藏深度最大區域分布在潛水溢出帶的南側(注意圖中潛水埋藏深度顏色中較為深色的區域位置);就潛水埋藏深度的變化而言,潛水溢出帶的南側潛水埋藏深度變化較大。【小問3詳解】依據要根據圖示信息獲得。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處的潛水埋藏深度較兩側更淺,為潛水的匯集之地,表示地勢相對低洼。同時,甲處有河流流經,表示為谷地地形,因此地勢較兩側更低。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地形影響,山谷風在背景風(是大尺度區域內某種原因造成的大氣水平運動如風帶或者季風等)較弱時表現明顯。位于我國夏季風末端附近黃土高原之上的某東北一西南走向河谷,山谷風顯著。下圖為河谷西側山坡氣象站春季某日測得的山谷風變化曲線。(1)據圖描述氣象站該日風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廢氣設備租賃合同協議
- 三輪車施工合同安全協議
- 上海精裝修合同協議
- 合同回款擔保協議書范本
- 上海美容店轉租合同協議
- 工程花草采購合同協議
- 0首付合同協議
- 建議單位租車合同協議
- 開發房地產合同解除協議
- 后廚勞動合同協議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電子版
- 藥學專業副主任藥師試題
- 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作業安全課件
- GB/T 7025.1-2023電梯主參數及轎廂、井道、機房的型式與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類電梯
- 2019人教版 必修一 第4章 第1節牛頓第一定律
- 餐飲培訓酒水知識與服務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22-2023八年級初二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試卷+答案
-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申報資料模板
- 北京清華大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地操式行車安全操作規程【實用文檔】doc
- LY/T 2006-2012荒漠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