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基礎知識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何志軍1精選可編輯ppt人體解剖生理學基礎細胞是人體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單位。
由許多形態和功能近似的細胞與細胞間質共同組成組織。
由幾種不同的組織結合在一起,構成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結構,稱器官。許多在結構和功能上密切聯系的器官結合在一起,共同執行某種特定的生理活動,即構成系統。
2精選可編輯ppt細胞細胞是人體和其它生物體形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組成。3精選可編輯ppt4精選可編輯ppt細胞膜細胞膜又稱質膜,是細胞表面的膜。主要特性之一是具有選擇性通透性,可有選擇地允許物質通過擴散、滲透和主動運輸等方式出入細胞;此外,許多質膜上還存在激素的受體、抗原結合點以及其它有關細胞識別有位點,質膜在激素作用、免疫反應和細胞通訊等方面起重要作用。5精選可編輯ppt細胞質1、細胞質基質2、核蛋白體(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主要構造。3、內質網:4、高爾基體:與物質積聚、加工和分泌顆粒的形成密切相關,同時參與溶酶體的形成。5、線粒體:為細胞提供能量的動力工廠。6、溶酶體7、微絲8、中心粒6精選可編輯ppt細胞核1、核膜2、核仁3、染色質和染色體7精選可編輯ppt細胞的生物電現象●靜息電位:細胞處于相對安靜狀態時,細胞膜內外存在的恒定電位差。●動作電位:細胞活動時,細胞膜內外存在的變化的電位波動。8精選可編輯ppt血液Blood運輸物質緩沖功能維持內環境穩態防御和保護生理性止血主要功能9精選可編輯ppt血液的組成血量:約占體重的6~8%。組成:血漿——呈淡黃色的液體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10精選可編輯ppt11精選可編輯ppt
血漿含水約90~92%,含溶質約8~10%。溶質中血漿蛋白含量最多,其余為無機鹽及蛋白有機物等。1.血漿蛋白(60~80g/L)包括白蛋白40~50g/L、球蛋白20~30g/L、纖維蛋白2~4g/L,白/球=1.5~2.5:1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即非蛋白氮(NPN)-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尿素、尿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膽紅素、氨等。
3.不含氮的有機化合物
葡萄糖、甘油三酯、膽固醇、磷脂、脂肪酸、有機酸等。
4.無機鹽
Na+、K+、Ca2+、Mg2+、Fe2+、Cl+、I-、HCO3-、HPO42-、SO42-
血漿12精選可編輯ppt紅細胞男性:4.5~5.5×1012
/L;Hb:120~160g/L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13精選可編輯ppt形態:紅細胞呈雙凹圓盤狀,直徑約7.7m,具有較大的表面積,有利于氣體交換及紅細胞的可塑性變形。紅細胞內無核,胞漿中溶解32~36%血紅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12~16g%);女性110~150g/L(11~15g%);新生兒可達200g/L以上。如果低于正常值則有貧血可能。14精選可編輯ppt構成:血紅蛋白(鐵和珠蛋白)形態;雙凹圓盤形,無核無線粒體功能:運輸O2和CO2,緩沖血液酸堿度.15精選可編輯ppt紅細胞的生成⑴生成部位:胚胎期為肝、脾和骨髓;出生后主要在紅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所在地),其次是脾和淋巴結等。
⑵造血原料:二價鐵和蛋白質。而維生素B12、葉酸等可促使紅細胞分化和成熟。16精選可編輯ppt雄激素T3生長素PO2↓RBC↓Hb↓17精選可編輯ppt白細胞形態:無色、有核、球形數量:正常成人(4.0-10.0)×109/L新生兒較高15×109/L變動:在不同生理情況下波動范圍較大,如:一天之內,下午較早晨多;新生兒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進食、疼痛、運動、情緒激動、月經期、妊娠、分娩WBC數↑。18精選可編輯ppt分類和功能:
嗜酸性粒細胞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WBC單核細胞T淋巴細胞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生理特性:變形、游走、趨化和吞噬特性是WBC執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礎。19精選可編輯ppt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細胞的胞質裂解脫落下來形成小塊胞質,有完整的胞膜,無細胞核,具有代謝能力。
(一)血小板的數量
健康成人(100~300)×109/L
<50×109/L稱為血小板減少,有出血傾向
>1000×109/L稱為血小板增多,易形成血栓變異:可有6%~10%的變化,通常午后較清晨高;冬季較春季高;靜脈血較毛細血管高;劇烈運動及妊娠中、晚期高。20精選可編輯ppt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參與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損傷后,血液從小血管流出數分鐘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現象。是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協同作用的結果。
2.促進凝血:血小板含有許多與凝血過程有關的因子,可促進凝血。
3.維持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血小板可隨時沉著于毛細血管壁上,以填補內皮脫落留下的空隙,及時修補血管壁。
21精選可編輯ppt血液循環22精選可編輯ppt右心:泵血入肺循環;左心:泵血入體循環。23精選可編輯ppt心臟24精選可編輯ppt心臟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臟不斷地有秩序的、協調的收縮與舒張,是實現泵血功能的必要條件,而心臟的這種功能是依賴于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
興奮性、傳導性、收縮性、自律性。25精選可編輯ppt26精選可編輯ppt靜息電位:-90mv,機制:K+向膜外擴散,最終達K+平衡電位。K+的電-化學平衡電位。
動作電位:分5期
0期(去極化期)由Na+內流形成(去極化速度快)
1期(快速復極初期)由一過性快K+外流形成,二者負載的電荷量基本相當。
2期(平臺期)由K+外流形成,二者負載的電荷量基本相當,復極基本停滯。
3期(快速復極末期)由K+外流形成。
4期(靜息期或恢復期)存在Na+-K+泵、Ca2+泵等活動,將細胞內外離子的分布恢復至興奮前狀態。27精選可編輯ppt心動周期(一)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稱心動周期。(二)時程:T∝1/f=60s/75=0.8s心率
①概念:單位時間內心臟舒縮的次數稱心率②正常變異:
年齡:初生兒(130次/分)成人(60~100次/分)性別:女>男體質:弱>強興奮狀態:運動、情緒激動>安靜、休息體溫每↑1℃→心率↑10次/分28精選可編輯ppt每搏輸出量:一側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每分輸出量: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血量=每搏輸出量×心率=5~6L/min影響每分輸出量的因素:
(1)前負荷(容量負荷):指心室舒張末期的容積充盈壓。靜脈回心血量增加或心臟射血后心室內泵血量增多→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增加→心室的初長度增加→心肌收縮強度增加→搏出量增加。
(2)后負荷(壓力負荷):指動脈血壓。動脈血壓升高,可導致射血期縮短,射血速度減慢,搏出量減少。
(3)心肌收縮力:腎上腺素可增強心肌收縮能力,使搏出量增加,乙酰膽堿使心肌收縮能力減弱,搏出量減少。
(4)心率:當心率在40~180次/分范圍,隨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心率過快過慢都會導致心輸出量減少。
29精選可編輯ppt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1.大A:具有彈性和可擴性2.小(微)A:半徑小阻力大3.小(微)V:4.毛細血管:薄、透性好5.V:容納循環血量60-70%——物質交換血管——彈性貯器血管——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細血管后阻力血管——容量血管血管30精選可編輯ppt動脈血壓
1.正常值與測量
收縮壓(Sp):室縮時,動脈血壓升高到的最高值90~130mmHg
(12.0~17.3Kpa)
舒張壓(Dp):室舒時,動脈血壓降低到的最低值60~90mmHg
(8.0~12.0Kpa)
脈搏壓:Sp-Dp=4.0~5.3Kpa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等31精選可編輯ppt呼吸:機體與體外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1.外呼吸(肺呼吸)
肺通氣肺換氣2.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3.內呼吸(組織呼吸)
組織換氣細胞內氧化代謝呼吸系統32精選可編輯ppt呼吸系統包括了呼吸道和肺泡。呼吸道:分上、下兩部分,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組成,下呼吸道由氣管及各級支氣管組成。呼吸道有加溫、潤濕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有通過調節支氣管平滑肌的舒縮來改變呼吸道的口徑進而影響氣流阻力的功能,但呼吸道不具備氣體交換的功能。肺泡:人體左右肺共有6-7億個,總面積約為70-100平方米。從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的肺泡膜到肺毛細血管壁,是氣體交換必須穿越的結構,該結構稱作呼吸膜,呼吸膜共有六層結構,厚度越薄,氣體的通透性越強。
33精選可編輯ppt肺通氣(pulmonaryventilation):肺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原動力:呼吸運動是肺通氣的原動力。直接動力:肺內壓與外界大氣壓間的壓力差。34精選可編輯ppt肺通氣功能的指標肺容積:(基本的有四個,互不重疊〕1、潮氣量:(tidalvolume,TV)
正常值(平靜時:400~600ml,運動時增大。)2、補吸氣量=吸氣儲備量:(inspiratoryreservevolume,IRV)
正常值(1500~1800ml)。3、補呼氣量=呼氣儲備量:(expiratoryreservevolume,ERV)正常值(1000~1500ml)。4、余氣量=殘氣量:(residualvolume,RV)最大呼氣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氣量。正常值(1000~1500ml)。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患者,余氣量增加。35精選可編輯ppt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概念:最大吸氣后,從肺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VC〕。反映一次吸氣中肺的最大通氣量,是靜態肺功能的重要指標。等效: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正常值:正常成年男性約3500ml,女性2500ml肺泡通氣量(Alveolarventilation)概念: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等于(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正常人安靜是約為4.2L/min
無效腔氣量:每次吸入氣中未能進行氣體交換的氣量。36精選可編輯ppt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形式(一)物理溶解:氣體直接溶解于血漿中。特征:①量小,起橋梁作用;②溶解量與分壓呈正比:(二)化學結合:氣體與某些物質進行化學結合。特征:量大,主要運輸形式。O2運輸的主要形式使HbO2
CO2運輸的主要形式是碳酸氫鹽和氨基甲酸血紅蛋白。37精選可編輯pptCO2對呼吸運動的調節主要通過對呼吸中樞的直接刺激,以及對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使呼吸加快、加深。機制:PCO2↑CO2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CO2
+H2O→H2CO3→H++HCO3-中樞化學感受器+外周化學感受器+延髓呼吸中樞+呼吸加深加快38精選可編輯ppt39精選可編輯ppt
消化(digestion):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加工、分解的過程。消化的方式有:機械消化: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將食物粉碎、攪拌和推進的過程。化學消化: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將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過程。
吸收(absorption):消化后的食物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或淋巴液的過程40精選可編輯ppt41精選可編輯ppt胃的排空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腸的過程。速度:(1)稀的、流體>稠的、固體;(2)碎的、小的>大塊的;(3)等滲液體>非等滲液體;(4)糖類>蛋白質>脂肪,混合食物4~6h42精選可編輯ppt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鹽酸、胃蛋白酶原、內因子和粘液性質:無色,pH0.9~1.5,是體內pH最低的液體。分泌量:1.5~2.5L/日。
成分:鹽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內因子和HCO3-等無機物。胃液43精選可編輯ppt鹽酸來源:壁細胞主動分泌的。形式:游離酸:110~135mmol/L結合酸:15~30mmol/L總酸:125~165mmol/L基礎排酸量:空腹時,正常人0~5mmol/h。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適宜環境;②使蛋白質變性,利于蛋白質的水解;③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④有助于小腸對鐵和鈣的吸收;⑤抑制和殺死細菌。44精選可編輯ppt粘液-HCO3-屏障:粘液和粘膜分泌的HCO3-組成的防止H+和胃蛋白酶侵蝕和破壞胃粘膜的屏障。第一道屏障。胃粘膜屏障:胃上皮細胞頂部細胞膜和連接鄰近細胞的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一種脂蛋白層。第二道屏障。破壞易導致胃潰瘍為什么胃粘膜處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環境中而不被消化?45精選可編輯ppt口腔腺包括小唾液腺和大唾液腺。大唾液腺包括三對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唾液的性質和成分近中性,約99%為水;有粘蛋白、還有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無機物(Na+、k+、HCO3-、Cl-等)。和一些氣體分子。為低滲溶液。46精選可編輯ppt唾液的主要作用1、濕潤和溶解食物(引起味覺并易于吞咽)唾液可濕潤食物利于咀嚼和吞咽;溶于水的食物→味覺;2、清潔和保護口腔(水:清除殘食、沖淡中和毒物;溶菌酶:殺菌)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質;溶菌酶還有殺菌作用。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對抗細菌,若缺乏時易患齲齒3、化學性消化(淀粉酶,中性,麥芽糖,入胃后繼續作用至PH=4.5止)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排泄作用:鉛、汞、碘等異物及狂犬病、脊髓灰質炎的病毒可隨唾液排出。47精選可編輯ppt48精選可編輯ppt膽汁的成分和作用性質:剛分泌的透明澄清,金黃色、偏堿性,固體成分較少;儲存的膽汁顏色變深,呈弱酸性,固體成分較多。分泌量:600—1200ml/日成分:水、有機物:膽鹽、膽固醇、膽色素、磷脂等無機物:Na+、cl-、K+、HCO3-等作用:?促脂肪消化?促脂溶性Vit吸收?促脂肪吸收?促膽汁的自身分泌49精選可編輯ppt胰液胰液為無色透明的堿性液體pH7.8~8.4,滲透壓≈血漿胰液呈間歇性分泌,分泌量約為1~2L/每日。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種消化液。(1)水和碳酸氫鹽(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3)脂類水解酶:胰脂肪酶(4)蛋白質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50精選可編輯ppt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情況:1)口腔和食管:食物不被吸收;2)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3)十二指腸和空腸:主要的吸收部位;4)回腸:主動吸收膽鹽和維生素B12,吸收功能的儲備;5)大腸:部分水和鹽類。51精選可編輯ppt52精選可編輯ppt小腸吸收的有利條件糖類、蛋白質、脂類已消化為可吸收的物質小腸的吸收面積大小腸有特殊的絨毛結構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較長53精選可編輯ppt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腎是泌尿器官,其余為貯尿和排尿器官。腎是維持機體內環境相對穩定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過尿的生成和排出:①排除機體的大部分代謝終產物以及進入體內的異物;②調節細胞外液量和滲透壓;③保留體液中的重要電解質如鈉、鉀、碳酸氫鹽以及氯離子等,排出氫離子,維持酸堿平衡。54精選可編輯ppt腎的功能1.排泄器官尿的生成: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2.內分泌器官合成和釋放: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1,25-二羥膽骨化醇55精選可編輯ppt尿液:正常尿液為淡黃色;比重在1.015-1.025之間;滲透壓一般高于血漿;呈酸性,pH值在5.0-7.0之間;葷素雜食者尿為酸性,素食者尿為堿性。正常人的尿量24H為1000-2000ml,一般為1500ml.多尿:24H的尿量超過2500ml.少尿:24H尿量在100-500ml之間。無尿:24H尿量少于100ml。尿的成分:95-97%水分,3-5%溶質,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膽色素、NaCl、磷酸鹽、鉀、鈣等。56精選可編輯ppt57精選可編輯ppt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影響因素濾過率的變化①濾過膜濾過膜的孔徑↑濾過率↑(血尿)濾過膜帶負電荷↓濾過率↑(蛋白尿)濾過膜面積↓濾過率↓(腎炎)②有效濾過壓毛細血管血壓↓濾過率↓(大失血)血漿膠體滲透壓↓濾過率↑(快速大量輸液)囊內壓↑濾過率↓(結石、腫瘤)③腎小球血漿流量↓濾過率↓(中毒性休克)58精選可編輯ppt尿生成的調節一、腎內的自身調節1.滲透性利尿小管液內[溶質]↑→滲透壓↑→腎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釋)→Na+重吸收↓(擾亂球-管平衡)→尿量↑這種利尿方式稱為滲透性利尿(晶體性利尿)如:糖尿病的多尿;臨床上給病人靜注可在腎小球自由濾過而不被重吸收的物質,如甘露醇2、腎小球濾過率球管平衡:腎小球濾過率與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之間始終保持比較穩定的比例關系,無論腎小球濾過率增減多少,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占總濾過率的70%左右。59精選可編輯ppt3、體液因素(1)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ADH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合成,經下丘腦-垂體束運輸到神經垂體儲存,在有效刺激下,由神經垂體釋放入血。ADH可提高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通透性,促進水的重吸收。對保持機體的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ADH釋放的有效刺激是血漿晶體滲透壓的提高和循環血量的減少。當機體失去大量水分而使血漿晶體滲透壓增高時,便可剌激下丘腦視上核或其周圍區的滲透壓感受器而使ADH釋放增多。血漿滲透壓乃可因腎重吸收水分增多而有所回降。血量過多時,可剌激左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容量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ADH釋放減少,結果引起利尿而使血量回降。動脈血壓升高可通過剌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而反射性地抑制ADH的釋放;疼痛剌激和情緒緊張可使ADH釋放增多;血管緊張素Ⅱ增多也可剌激ADH的分泌。60精選可編輯ppt(2)醛固酮(aldosterone)腎上腺皮質分泌。主要作用是促進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主動重吸收,同時通過Na+、-K+和Na+-H交換而促進K+和H+的排出,有排鉀、排氫、保鈉的作用。隨著Na+主動重吸收的增加,Cl-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多,醛固酮也有保水作用。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血漿Na+、K+濃度的調節。61精選可編輯ppt神經系統nervoussystem神經系統是由眾多的神經細胞組成的龐大而復雜的信息網絡,起著聯絡和調節機體的各系統和器官的功能。神經系統在機體功能調節系統中起著主導的作用,直接或間接的使機體的各種功能活動成為整體,以應付內外環境的變化,使得機體得以生存。從功能上,神經系統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即傳入、中樞和傳出,劃分為中樞和外周兩部分。62精選可編輯ppt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組成: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周圍神經系統:腦N、脊N、內臟N軀體神經:分布于體表、骨、關節和骨骼肌的神經自主神經:支配內臟器官、血管和腺體
63精選可編輯ppt反射: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的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應答。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類。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64精選可編輯ppt神經元和神經纖維神經元:構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
胞體: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神經原纖維及尼氏體等神經元樹突,較短、分支較多,接受沖動突起軸突,每個神經元只發出一條軸突,較長65精選可編輯ppt受體分布受體激動后效應膽堿受體M受體心臟心肌收縮力減弱,傳導、心率減慢血管擴張內臟平滑肌收縮外分泌腺分泌增加(汗腺:全身分泌)胃壁細胞胃酸分泌增加瞳孔括約肌收縮(縮瞳)睫狀肌收縮(近視)N受體N1受體植物神經節興奮腎上腺髓質腎上腺素分泌N2受體骨骼肌收縮腎上腺素受體α受體(皮膚、黏膜、內臟)血管平滑肌收縮胃腸道平滑肌擴張子宮(妊娠期)收縮瞳孔擴大肌收縮(擴瞳)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汗腺:手心、腳心)支氣管腺體分泌減少肝糖、脂肪代謝促進分解β受體心臟心肌收縮力加強,傳導、心率加快血管平滑肌擴張內臟平滑肌擴張睫狀肌擴張(遠視)肝糖、脂肪代謝促進分解骨骼肌收縮66精選可編輯ppt內分泌67精選可編輯ppt內分泌腺激素丘腦下部抗利尿激素、催產素腦垂體遠側部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黑素細胞激素、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促甲狀腺素中間部促黑素細胞激素神經部抗利尿激素、催產素松果體退黑激素、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甲狀腺甲狀腺素甲狀旁腺甲狀旁腺素胸腺胸腺素胰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鹽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雄性激素髓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性腺睪丸雄性激素卵巢雌性激素、孕激素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68精選可編輯ppt生殖69精選可編輯ppt男性生殖睪丸的功能
(一)生精子睪丸曲細精管是生成精子的部位。人的精原細胞發育成精子約需2個月。精子<0.2億/ml精液,不易受孕。(二)分泌雄激素睪丸間質細胞合成、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睪酮1.維持生精作用。2.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和成熟。3.促進第二性征的出現和維持正常的性欲。4.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鈣磷沉積,促進骨骼、肌肉生長;增強骨髓造血功能,使紅細胞增多;并有引起水鈉潴留的作用。70精選可編輯ppt女性生殖卵巢的功能(一)生卵子青春期后,一般1/15-20個卵泡發育成熟→排卵→黃體→白體(呈月節律性)。(二)分泌激素排卵前卵泡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黃體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呈月節律)雌激素的主要作用1.女性生殖器官⑴卵巢:協同FSH促進卵泡發育,通過對下丘腦的正反饋作用,間接促進排卵。⑵輸卵管:增強其分泌和運動,利于精子與卵子的運行。⑶子宮:促進子宮發育,內膜增殖處于增生期階段;子宮頸腺分泌多而稀薄粘液,宮口松弛,利于精子穿行;分娩前,加強子宮平滑肌的興奮性,提高對催產素的敏感性。⑷陰道:增強陰道的抵抗力(陰道上皮細胞增生、角化;糖原含量↑→分解后使陰道分泌物呈酸性)。2.乳腺和副性征⑴促進乳腺發育。⑵促進女性副性征的形成,并維持于成熟狀態。3.代謝⑴促進蛋白質合成。⑵促進成骨細胞、抑制破骨細胞活動,加速骨骼的生長,促進骨骺軟骨的愈合。⑶降低血漿膽固醇與β脂蛋白含量。⑷促進醛固酮的分泌,提高腎小管對ADH的敏感性,引起水鈉潴留。71精選可編輯ppt孕激素的主要作用1.子宮:在雌激素的協同作用下,子宮內膜由增生期發展為分泌期,并維持于分泌期狀態;降低子宮平滑肌的興奮性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即具有安宮保胎作用;使子宮頸腺分泌少而粘稠的粘液,形成粘液塞,不利于精子穿透,防止再孕(一些孕激素避孕藥可能是以此而起作用的)。2.乳腺:促進乳腺腺泡和導管發育,為分娩后泌乳準備條件。3.產熱:女性的基礎體溫隨月經周期而發生波動:排卵日短暫降低,排卵后升高0.5oC(依此作為判定排卵日的標志)。基礎體溫的升高與孕激素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有關4.其他:孕激素也有促進女性副性征的形成、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但主要與妊娠有關。72精選可編輯ppt體溫——身體深部的平均溫度,即體核溫度,37.5℃。體核溫度相對穩定,是機體新陳代謝和一切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需條件。(一)體表溫度和體核溫度正常體溫1.肛溫:正常為36.9~37.9℃。2.口溫:約比直腸低0.2℃,為36.7~37.7℃。3.腋溫:約比口腔低0.3℃,為36.0~37.4℃。臨床常用口溫和腋溫。測定腋溫時要注意夾緊體溫計和測量時間(約需10min)。73精選可編輯ppt二)體溫的正常變動1.晝夜節律變化人的體溫在一晝夜中呈現周期性波動,稱為體溫的晝夜節律。2.性別差異⑴成年女子體溫平均比男子高0.3℃。⑵女子體溫隨月經周期而產生周期性變動。排卵日最低約(1℃)。3.年齡差異新生兒體溫>成年人>老年人。4.其他肌肉活動時,肌肉代謝明顯增強,產熱增加,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進食等情況,都會影響體溫。全身麻醉時,會因抑制體溫調節中樞和擴張血管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體溫降低74精選可編輯ppt75精選可編輯ppt散熱方式:⑴輻射散熱:指體熱以熱射線形式傳給溫度較低的周圍環境中的散熱方式。輻射散熱量的多少取決于:皮膚與環境的溫度差、機體的有效輻射面積⑵傳導散熱:指體熱直接傳給與機體相接觸的低溫物體的散熱方式。⑶對流散熱:指體熱憑借空氣流動交換熱量的散熱方式。對流散熱是傳導散熱的一種特殊形式。⑷蒸發散熱:(分不感蒸發和可感蒸發即發汗)指體液的水分在皮膚和粘膜表面由液態轉化為氣態,同時帶走大量熱量的散熱方式。76精選可編輯ppt眼是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大約有95%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眼的適宜刺激:是可見光(波長370~740nm的電磁波)。77精選可編輯ppt耳是聽覺的外周感覺器官。●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咽鼓管和聽小肌。●內耳:78精選可編輯ppt●聽覺的產生過程聲波振動→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卵圓窗)→內耳(耳蝸的內淋巴液→螺旋器→聲-電轉換)→神經沖動→聽覺中樞→聽覺。79精選可編輯ppt因慣性軀體后仰丘腦前庭核前庭-脊髓束前庭N內側縱束皮層前庭投射區軀干前傾運動覺耳石膜因慣性、重力前移下壓囊斑有些毛細胞纖毛偏曲囊斑毛細胞興奮軀干屈肌與下肢伸肌緊張↑汽車突然啟動(面朝前)乘汽車時的功能反應過程腦干網狀結構的內臟運動核植物神經性反應惡心、嘔吐、眩暈等▼80精選可編輯ppt皮膚感受器觸、壓覺溫度感覺痛覺皮膚內分布著多種感受器,能產生多種感覺。一般分為三類如右圖皮膚感覺感受器81精選可編輯ppt醫學微生物基礎微生物是一群體積微小,結構簡單,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須借助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特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代謝旺盛,繁殖迅速適應力強,易變異種類繁多,分布廣泛82精選可編輯ppt細菌形態球菌: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四鏈球菌、八疊球菌桿菌:短小、粗大、細長、棒狀、分支螺形菌:弧菌、螺菌83精選可編輯ppt莢膜細胞壁細胞膜菌毛細胞質核質鞭毛細菌結構示意圖84精選可編輯ppt細菌結構基本結構特殊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莢膜鞭毛菌毛芽孢85精選可編輯ppt真菌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兩大類單細胞真菌酵母型真菌(Yeast)類酵母型真菌(Candidaalbicans)多細胞型真菌霉菌(Mold)由菌絲和孢子組成
86精選可編輯ppt病毒病毒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細胞的微小有機體利用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進行寄生和增殖病毒一旦進入宿主細胞立即開始循環式感染或停留在宿主細胞內被某種發病因子激活,就可以在動物或人體內產生細胞毒性或引起各種疾病87精選可編輯ppt病毒 所致主要疾病 流感病毒(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副流感病毒普通感冒、小兒支氣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細支氣管炎、肺炎、麻疹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病毒風疹、先天畸形鼻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部分型別普通感冒、支氣管炎冠狀病毒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呼腸孤病毒流行性腹瀉腺病毒支氣管炎、肺炎、結膜炎、扁桃腺炎人皰疹病毒口唇皰疹、宮頸炎巨細胞病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脊髓灰質炎病毒脊髓灰質炎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型)愛滋病(AIDS) 常見的致病病毒
88精選可編輯ppt人體常見寄生蠕蟲(線蟲)89精選可編輯pp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果企業戰略定位與規劃考核試卷
- 熱電聯產系統安全性與穩定性分析考核試卷
- 縫紉機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分銷產品合同協議范本
- 2025某商業綜合體租賃合同
- 2025標準貨物買賣合同范本匯編
- 如何制定職能戰略
- 二零二五版單位招聘委托書委托招聘書
- 地區貨物運輸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機動車典當質押合同
- 如何打造團隊氛圍:管理方法和技巧
- 科室病歷書寫與管理制度
- 《交通事故車輛及財物損失價格鑒證評估技術規范》
- 以茶為媒的小學跨學科教育研究
- 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
- 人工智能引論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面點師招聘面試題與參考回答(某大型國企)
- 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作指南
- 2024年江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招聘高層次人才15人歷年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樣本模板
- 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