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什么是集體,知道生活在集體中是我們的情感需要,明確個人的力量和集體的力量的關系。提高維護集體榮譽的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和演示明白什么是集體。2、通過生活中的事例感受集體的溫暖。3、通過視頻和討論感受集體的力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教學重點】感受集體的溫暖,理解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教學難點】感受集體的強大力量,知道通過總記得努力與奉獻可以讓集體更加強大。【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情境設置法【教學過程】

一、諺語導入:

教師:一只手,提個籃;兩只手,端個盤;十只手,推動船;百只手,把河攔;千只手,推到山。這則諺語說明了什么?學生:學生表達觀點教師:諺語說明了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同學們,自從我們開始校園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屬于一個集體;或者說,當我們開始社會生活的時候,我們就離不開集體。那么在我們班這個集體中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了嗎?集體力量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師板書:集體生活邀請我二、出示學習目標。(齊讀目標)教師過渡語:帶著這些學習目標,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之旅。三、講授新課。板塊一:感受集體的溫暖活動一:運用你的經驗結合你的生活經驗,和大家分享:你經歷過的讓你印象深刻的集體,用一些關鍵詞描述集體生活的感受。請你回憶在集體生活中感受到的溫暖片段,和同學伙伴交流一下。學生:大合唱、體超表演、拔河比賽都是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集體。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活動二:出示圖片,認識集體1.讓學生觀察圖片并思考集體的含義2.說一說你知道的集體學生依次發言3.教師出示:屬于集體的:國家、軍隊、學校、社會團體、企業、少先隊、共青團、班級、舞蹈隊、文學社、田徑隊等。不是集體的:大街上或市場上的人群、購物人群、公交車上的人群等。教師講解并小結:一般來說,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體感知到的集體溫暖就越多。教師過渡:什么是聯結度?教師提示:教師的聯結程度4思考:同桌交流影響集體聯結度的因素有哪些?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集體的聯結度通常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成員間相互關聯的程度,集體對成員的重要性,成員間相互交流的頻率,成員對共同目標的共識程度,成員間的默契程度,集體存在的時間長短。通常情況下,以上因素賦值越大,集體的聯結度就越高。活動三:設置情景,感受集體的溫暖5.思考:當你和你的同學遇到以下情形時,你的同學和你會怎么做?(1)我腳扭傷,上下樓不方便,同學會(2)你不開心時,同學會(3)發現值日生忘記擦黑板時,你會(4)同桌學習成績不如你時,你會四名學生依次回答。教師小結:這些情景中我們感受到了別人帶給我們的溫暖,這都是集體的溫暖。教師:請你說一說在集體中感受溫暖的片段。學生依次舉手回答。6.閱讀教材53頁“探究與分享”談感受小結:集體中,我們希望被認可和接納,得到尊重和理解,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彼此傳遞關愛和溫暖。教師:集體還帶給我們那些溫暖?學生:集體榮譽感教師:什么時候會有集體榮譽感?學生:集體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教師:出示中國女排的圖片,奧運奪冠之后,教練郎平面對記者時說:“排球是集體項目,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沒有用。”他在強調什么?學生:集體榮譽感教師:當集體取得成績、受到表彰或獎勵時,我們可以體驗到集體榮譽感。這種榮譽感令我們驕傲、自豪,給我們溫暖和力量,激勵我們不斷前進。集體榮譽是集體成員共同奮斗的結果,是我們共同的榮譽。7.思考:集體生活帶給我們那些溫暖板書:集體的溫暖小結:(1)安全感和歸屬感(2)集體榮譽感板塊二:感受集體的力量活動四:播放視頻《小動物的團隊精神》,感受集體的力量1.思考:通過視頻,你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教師板書:集體的力量活動五:【以事說理】感受集體力量的強大欣賞一則事例:曾經有一個國王,臨死前把他的幾個兒子叫到一起,先分別給他們一人一根筷子讓他們折,幾個人一折筷子就斷了。然后,國王又給他們一人一把筷子,同樣讓他們折,這下,他們誰也沒有折斷。這時,國王才語重心長地叮嚀他們,要他們弟兄幾位以后一定要團結一心,只有這樣,才會集中各自的力量,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指明一名學生閱讀)教師過渡: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集體力量的強大,所以我們這個班集體也要團結起來。教師:既然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那么關于集體力量的諺語或俗語你們知道多少呢?學生:幾名學生回答。2教師展示關于集體力量的諺語或俗語(1).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2).眾人拾柴火焰高。(3).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力量從團結來。(4).只要人手多,石磨挪過河。(5).集體的力量如鋼鐵,眾人的智慧如日月。教師過渡:這些諺語或俗語展示了集體力量的強大,那么人多真的就一定力量大嗎?活動六:出示圖片(天鵝、蝦和梭子魚往不同的方向拉同一輛貨車)3.思考:這一車貨物能被他們拉走嗎?小組討論(5分鐘)學生:不能,因為他們目標都不一致,沒有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最終將徒勞無功。教師:目標一致非常重要,比如一個班級,如果目標不一致,就如同一盤散沙。正如古語說: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教師:出示籃球比賽的一組圖片4.思考:它體現了集體什么樣的特征?學生:集體的特征:集體并不是成員的簡單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標、分工明確的整體。活動七:出示拔河比賽的圖片教師:我們都玩過這個游戲嗎?玩這個游戲你有什么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生:幾位學生踴躍發言教師過渡: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教師出示拔河技巧的圖片并配文:通常把體重最重,力量最大的隊員放在最后,體重最輕,力量最小的放在最前頭。學生:幾位學生踴躍發言教師過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合力。活動八:感悟名言:“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活動九:閱讀教材56.57頁“探究與分享”5.思考:以上情境說明集體有怎樣的力量?學生:同桌討論教師過渡: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6.思考:集體對于個人的影響是什么?學生代表發言教師小結:(1)個人在集體活動中會自覺不自覺地產生與集體要求相一致的態度和行為(2)集體有助于我們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3)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獲得成長。7.出示《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的圖片,再次感悟集體力量對個人的影響。在《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里,一開始是顯得很不合群的許三多,可是在鋼七連這個集體“不拋棄,不放棄”精神感召下,最后他變成了一個最令鋼七連驕傲的個人。教師提示:這充分說明集體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更可以讓集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受到感染,幫助他們成長。8.思考:這些力量都是正面的嗎?請舉例說明。(同桌交流討論)學生:舉手回答教師提示:不一定。比如,情境二中的現象要辯證的看待,不能千篇一律,刻意模仿成一樣的。再如,如果班級風氣不好,同學之間攀比之風盛行,就會有反面的作用。教師小結:我們要關注集體的正面力量,在集體中獲得健康成長。四、收獲平臺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教師:同學們,以上就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通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學生:2名同學依次回答教師:出示這節課的結構框架。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集體的溫暖”與“集體的力量”,我們對生活的集體又有了全新的了解與認識:我們離不開集體,集體也離不開我們。生活在集體中的成員,只有團結一心,才能讓集體更加優秀、更加強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讓我們與集體一起成長。五、課后作業(拓展空間)從現在開始,以小組為單位,拍攝、記錄集體生活的美好瞬間。初中畢業時大家一起分享,回憶初中生活美好而珍貴的印跡。六、隨堂測試1.“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這句話告訴我們()①集體不是成員的簡單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標、分工明確的整體②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一心③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很多人④只要有一千人以上就是一個有力量的集體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2.“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韋斯特的這句話告訴我們()①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③集體間的合力,能夠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④集體的作用是萬能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在班集體中,如果沒有,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級就像一盤散沙。()A.共同的話題B.共同的意志C.共同的興趣D.共同的目標4.2017年6月4日,丁寧奪得世乒賽女單冠軍后說:“這個勝利的得來不是靠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整個乒乓球隊的努力。”這句話告訴我們()A.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的支持B.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C.集體的榮譽離不開個人的努力D.個人要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5.有的同學在寒假里感到孤獨和寂寞,非常想念同學和老師;開學后感覺回到“家”了,非常開心和快樂。同學們的這種感覺是()A.主人翁的責任感B.對同學、老師的依賴感C.集體榮譽感D.對班級和學校的歸屬感【板書設計】集體生活邀請我1.集體的溫暖2.集體的力量【教學反思】1.課前準備要充分,這樣既可框定輔導對象又能確定活動的內容、步驟和方法,同時還能初步建立起師生間的互信關系;2.教學設計以學生“活動”和“體驗”為主,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3.活動中逐步建立學生的安全感和師生間的互信關系,使學生進一步敞開心扉參與活動,并對下次輔導產生期待;4.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手段,充分挖掘學生自我意識、自我體驗、自我調控能力,使學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發展。5通過情景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能真正體會到集體的溫暖,通過觀察和生活中典型的事例,讓學生理解團結的集體才能發揮巨大的力量,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情分析初中生有了強烈自我意識和個性化需求,集體生活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生在集體中與他人合作,尋找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有助于初中生感受到歸屬感,找到個人成長的力量之源,為未來的社會化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初中生在集體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沖突會給他們帶來焦慮感和緊張感。過集體生活是初中生的情感需要,是初中生成長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學生在集體生活中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部分學生不被關注,沉默寡言,與他人缺乏互動,不主動參與集體活動。還有少數部分學生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比較突出,經常與師長、同學或他人產生矛盾和沖突,違反校規,甚至凌弱欺生。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不懂得尊重、缺乏包容、以自我為中心、責任擔當弱等共性特征,這對于初中生過集體生活有著負面影響。針對以上學情,教材安排此內容。效果分析在學習過程中,由于選擇的案例是學生身邊的事和同學們喜歡的人物、故事,視頻也是他們喜歡的動物動畫,學生參與度比較高,討論也比較深入。對知識的掌握比較準確,能激起學生心靈的共鳴,達到預期的效果。教材分析“集體生活邀請我”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第六課的第一框。本框由“集體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兩目組成,從集體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兩個角度闡釋集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激發學生過集體生活的渴望,引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評測練習結合生活經驗思考:1、假如你遇到以下情形,你的同學會怎么做?我腳扭傷,上下樓不方便,同學會-----(主動攙扶我上下樓)你不開心時,同學會-----(安慰我并默默陪伴我)2、當你的同學遇到以下情形時,你會怎么做?發現值日生忘記擦黑板時,你會------(幫助值日生擦黑板)同桌學習成績不如你時,你會------(鼓勵,幫助他解決難題)二、選擇題(中考題)1.“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這句話告訴我們()①集體不是成員的簡單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標、分工明確的整體②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一心③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很多人④只要有一千人以上就是一個有力量的集體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2.“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韋斯特的這句話告訴我們()①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③集體間的合力,能夠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④集體的作用是萬能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在班集體中,如果沒有,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級就像一盤散沙。()A.共同的話題B.共同的意志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