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形態的評定第1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概述1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2第三節體格評定3人體形態的評定2第2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人體形態概念:身體的最直觀的外部表現,包括器官系統的外形結構、體格、體型及姿勢。
方法:測量+評價意義:了解生長發育異常及傷病所致的身體形態方面的變化,確定由于形態變化導致的功能障礙及其程度。第一節概述第3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概述一、人體形態評定的發展二、人體形態評定的內容(一)身體姿勢評定(postureassessment/evaluation
)(二)體格評定(physicalassessment/evaluation
)(三)體型評定(somatotypeassessment/evaluation
)(四)身體成分評定(bodycompositionassessment)4第4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概述體型評定(somatotypeassessment/evaluation
)
體型是指人體在某個階段由于受遺傳、營養、環境及疾病等因素影響而形成的身體外形特征。
體型評定多采用定性的評定方法。評定人體的體型,主要是對體型進行分類。1.美國學者的分類(1)內胚型(肥胖型)(2)中胚型(健壯型)(3)外胚型(瘦小型)2.國內學者的分類(1)瘦長型(無力型)(2)矮胖型(超力型)(3)均勻型(正力型)5第5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概述身體成分評定(bodycompositionassessment/evaluation
)
身體成分是指皮膚、脂肪、肌肉、骨骼及內臟器官等身體的組成成分。
身體成分評定主要是對人體脂肪成分進行測量與評定。體脂和皮脂測定是身體成分評定的主要手段。1.水中稱重法2.皮脂厚度的測量3.生物電阻抗法4.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和磁共振成像(CT&MRI)5.三維光子掃描儀(3DPS)6.組織活檢6第6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
身體姿勢(posture)是指身體各部在空間的相對位置,它反映人體骨骼、肌肉、內臟器官、神經系統等各組織間的力學關系。正確的身體姿勢應具備如下條件:具有能使機體處于穩定狀態的力學條件;肌肉為維持正常姿勢所承受的負荷不大;不妨礙內臟器官功能;表現出人體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一、正常姿勢及其評定二、常見的異常姿勢及其評定三、異常姿勢的影響7第7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一、正常姿勢及其評定(一)正常姿勢人體正常姿勢包括靜態姿勢和動態姿勢。靜態姿勢--站位、坐位、跪位、臥位動態姿勢—行走、運動、勞動、舞蹈影響因素—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文化背景、性格、病理因素∴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身體姿勢!直立姿勢是人體最基本的和最具有區別于其他動物的特定姿勢。特征—雙腳著地、身體直立,上肢能自由地進行各種活動,下肢能站立、行走及跑步。站立的高重心和足底的小支持面使得人體在站立時相對不穩定。8第8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9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一、正常姿勢及其評定(二)直立姿勢的評定1.前面觀從前面看,雙眼應平視前方,兩側耳屏上緣和眶下緣中點應處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應處同一水平面上。2.后面觀從后面看,頭后枕部、脊柱和兩足跟夾縫線都應處于一條垂直線上;與脊柱相鄰的兩肩和兩側髂嵴,對稱地處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線上。3.側面觀從側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轉子、膝、踝應五點一線,位于一條垂直線上。同時可見脊柱的4個正常生理彎曲,即向前凸的頸曲;向后凸的胸曲;向前凸的腰曲和向后凸的骶曲。頸曲和腰曲最大,胸曲次之,骶曲最小。第9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二.常見的異常姿勢及其評定(一)側面觀
從側面觀察,正常頸曲度和腰曲度介于于3~5cm之間。(測量頸椎生理曲度的方法為沿齒狀突后上緣開始向下,連每一椎體后緣成一弧線,再由齒狀突后上緣至第七頸椎椎體后下緣作一直線,弧線的最高點至直線的最大距離為頸椎生理曲度的數值。)
10第10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1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一)側面觀1.頭向前傾斜:頸部長期前屈姿勢的職業2.胸脊柱后凸(駝背):胸椎體過度后凸,脊柱結核、脊柱的退變3.平背:脊柱胸段和腰段的生理彎曲弧度變小4.鞍背:腰段過度前凸第11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2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一)側面觀5.胸部畸形(1)扁平胸:肺結核(2)圓柱胸:COPD(3)雞胸:佝僂病(4)漏斗胸:佝僂病(5)不對稱胸:脊柱側彎第12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3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一)側面觀
6.骨盆后傾:恥骨聯合位于髂前上棘之前7.骨盆前傾:恥骨聯合位于髂前上棘之后第13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4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一)側面觀
8.膝過伸:踝關節常呈跖屈位,膝關節位于重心線后方,股四頭肌、腓腸肌緊張9.膝屈曲:常伴踝關節背屈、髖關節屈曲,膝關節位于重心線前方第14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二)后面觀1.頭部傾斜:一側頸部屈肌緊張,對側頸部屈肌被牽拉,頭部在冠狀面上向一側傾斜,如痙攣性斜頸2.肩下垂:雙肩在冠狀面上不在同一水平,如一側副神經損傷3.肩內旋、外旋:肩內旋長期使用腋杖的截癱和兒麻患者15第15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6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二)后面觀4.脊柱側彎:脊椎的棘突在冠狀面上向外偏離重心線
重錘懸垂法—較少運用令被測者直立,測量者將重錘的端線置于被測者枕骨粗隆中點(或第7頸椎棘突中心點),待垂線穩定與兩腿夾縫時,測量脊柱每一呈側凸區域偏離垂線的最遠點到垂線的水平距離第16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7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二)后面觀4.脊柱側彎:X線測量Cobb角—常用Step1:確定側彎的端椎;確定方法:兩個椎體間隙凹側>凸側的最后一個椎體。
Step2:在上端椎的椎體上緣劃一橫線,同樣在下端椎椎體的下緣劃一橫線。對此兩橫線各做一垂直線;Step3:二垂直線的交角※
Cobb角<25°---觀察隨訪
25°<Cobb角<45°---支具治療Cobb角>45°---手術治療第17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18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二)后面觀5.骨盆向側方傾斜6.骨盆旋轉7.扁平足8.高弓足異常足弓第18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前面觀1.頭下頜骨不對稱2.鎖骨和其他關節不對稱3.髖外旋、髖內旋4.膝外翻5.膝內翻6.脛骨外旋7.脛骨內旋
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19第19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20(三)前面觀8.拇外翻9.爪形趾
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第20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三、異常姿勢的影響(一)肌肉和韌帶失平衡肌肉長時間被牽拉而變薄弱肌肉長時間處于收縮狀態,使收縮的隨意性和靈活性降低韌帶長期牽拉而變得薄弱松弛,使支持和保護功能降低關節一側的肌肉和韌帶支持減弱,導致關節穩定性下降21第21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22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三、異常姿勢的影響(二)關節負重增加和壓力分布異常關節長期的異常負重壓力可引起關節軟骨的異常,導致關節過早退變。(三)繼發性功能障礙直立姿勢時軀體負重部位的異常可連鎖地引起其他相關部位的改變。人體閉合運動鏈系統中任何環節的異常,將導致整個運動鏈各組成部分的相應代償性改變。運動鏈--人體若干環節借助關節使之按一定順序銜接起來,是人體運動的根本。包括開放運動鏈和閉合運動鏈。
第22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23第二節身體姿勢評定三、異常姿勢的影響(四)誘發疼痛過度的壓力和牽拉會引起疼痛反應,導致關節和周圍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癥,稱之為疼痛綜合征。1.原發性姿勢異常:長時間的不正確姿勢會引起姿勢性疼痛,如長時間彎腰工作、伸頸看電腦;2.繼發性姿勢異常:長時期不良姿勢導致炎癥、損傷和退變后,繼發性加重原有的姿勢障礙和導致新的姿勢障礙,并誘發或加重疼痛。第23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體格評定體格評定(physicalassessment/evaluation
)是對人體的整體的量度和各部位的長度、圍度及寬度等進行測量。身高、體重、胸圍、肢體長度和圍度等指標是體格評定的常用指標。一、測量時注意事項二、體表標志的確認三、身體長度的測量四、身體圍度(周徑)的測量五、身高和體重的測量24第24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體格評定一、測量時注意事項1.檢查項目的選擇要有針對性2.測量應按規定的方法操作3.向被測量者說明測量目的和方法,以獲得充分配合。4.使用儀器測量時,每次測量前應對儀器進行校正。使用皮尺進行測量時,應選擇無伸縮性的皮尺。5.被測量者著裝以寬松、不厚重為原則,被測量部位應充分暴露。6.在測量肢體周徑或長度時,應作雙側相同部位的對比以保證測量結果可靠。重復測量時,測量點應固定不變。7.評定表格設計科學,記錄方法嚴格統一25第25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體格評定二、體表標志的確認在進行體格評定時,將體表的凸起和凹陷作為標志點標志點應具有相對固定和易于觸及的特點標志點常選擇在骨縫、骨的起點、會合點或者皮膚體表的特征處和肌性標志26第26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27第三節體格評定(一)頭及軀干常用標志點1.頭頂點--頭頂最高點2.頸點—第7頸椎棘突后端的中心點3.胸中點—雙側第四胸肋關節連線與胸骨中心線的交點4.肩胛骨下角點—肩胛骨下角最下緣點,胸圍測量背面的固定點
5.臍點--腹圍測量時的基準點6.腰點—第5腰椎棘突后端的中心點
第27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28第三節體格評定(二)上肢常用標志點1.肩峰—肩胛岡最外側的中心點2.肱骨內上髁、外上髁—肱骨遠端兩側突起3.鷹嘴—尺骨上端膨大突起,屈肘時形成明顯突起4.橈骨莖突—橈骨遠端手腕背外側最尖端點5.尺骨莖突—尺骨遠端手腕背內側最尖端點6.橈尺莖突中間點—橈骨莖突與尺骨莖突連線的中點7.指尖點—手指指尖頂端點
第28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29第三節體格評定(三)下肢常用標志點1.髂嵴--髂骨最高突點2.髂前上棘--髂嵴前端圓形突起3.股骨大轉子--髂嵴下一掌寬淺凹中。活動下肢可摸到其在皮下轉動4.股骨內上髁--股骨遠端內側明顯突起5.股骨外上髁--股骨遠端外側明顯突起6.膝關節外側關節間隙--股骨外上髁下緣膝關節線7.內髁--脛骨遠端內側隆突8.外踝--腓骨遠端外側隆突9.趾尖--足趾尖的頂點第29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體格評定三、身體長度的測量(一)上肢長度的測量1.上肢長測量體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后,腕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肩峰外側端到橈骨莖突或中指尖的距離。30第30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1第三節體格評定(一)上肢長度的測量2.上臂長測量體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后,腕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肩峰外側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離。第31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2第三節體格評定(一)上肢長度的測量3.前臂長測量體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后,腕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肱骨外上髁到橈骨莖突的距離。第32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3第三節體格評定(一)上肢長度的測量4.手長測量體位:手指伸展位。測量點:從橈尺莖突中間點到中指尖的距離。第33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4第三節體格評定(二)下肢長度的測量1.下肢長測量體位:患者仰臥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髖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髂前上棘到內踝的最短距離,或從股骨的大轉子到外踝的距離。
第34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5第三節體格評定(二)下肢長度的測量2.大腿長測量體位:仰臥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髖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股骨的大轉子到膝關節外側關節間隙的距離。
第35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6第三節體格評定(二)下肢長度的測量3.小腿長測量體位:仰臥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髖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膝關節外側關節間隙到外踝的距離。
第36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7第三節體格評定(二)下肢長度的測量4.足長測量體位:踝關節中立位。測量點:從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離。第37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8第三節體格評定(三)截肢殘端長度的測量1.上臂殘端的長度測量體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殘肢自然下垂。測量點:從腋窩前緣到殘肢末端的距離。
2.前臂殘端的長度測量體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殘肢自然下垂。測量點:從尺骨鷹嘴沿尺骨到殘肢末端的距離。第38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39第三節體格評定(三)截肢殘端長度的測量3.大腿殘端長度測量體位:仰臥位或用雙側腋杖支撐站立,健側下肢伸展。測量點:從坐骨結節沿大腿后面到殘肢末端的距離。4.小腿殘端長度測量體位:仰臥位或用雙側腋杖支撐站立,健側下肢伸展。測量點:從膝關節外側關節間隙到殘肢末端的距離。第39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三節體格評定四、身體圍度的測量(一)四肢圍度的測量1.上臂圍度(1)肘伸展位測量體位: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肘關節伸展。測量點:在上臂的中部、肱二頭肌最膨隆部測量圍度。
40第40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1第三節體格評定(一)四肢圍度的測量1.上臂圍度(2)肘屈曲位測量體位:上肢在體側自然下垂,肘關節用力屈曲。測量點:在上臂的中部、肱二頭肌最膨隆部測量圍度。
第41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2第三節體格評定(一)四肢圍度的測量2.前臂圍度(1)前臂最大圍度測量體位:前臂在體側自然下垂。測量點:在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測量圍度。
第42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3第三節體格評定(一)四肢圍度的測量2.前臂圍度(2)前臂最小圍度測量體位:前臂在體側自然下垂。測量點:在前臂遠端最細部位測量圍度。
第43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4第三節體格評定(一)四肢圍度的測量3.大腿圍度測量體位:下肢稍外展,膝關節伸展位。
測量點:分別從髕骨上緣起向大腿中段每隔6、8、10、12cm處測量圍度,在記錄測量結果時應注明測量的部位。
第44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5第三節體格評定(一)四肢圍度的測量4.小腿圍度測量體位:下肢稍外展,膝關節伸展位。
測量點:分別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和內、外踝最細的部位測量圍度。
第45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6第三節體格評定(二)截肢殘端圍度的測量1.上臂殘端圍度從腋窩直到殘端末端,每隔2.5cm測量一次圍度。2.前臂殘端圍度從尺骨鷹嘴直到殘端末端,每隔2.5cm測量一次圍度。
第46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ge
47第三節體格評定(二)截肢殘端圍度的測量3.大腿殘端圍度從坐骨結節直到殘端末端,每隔5cm測量一次圍度。4.小腿殘端圍度從膝關節外側間隙起直到殘端末端,每隔5cm測量一次圍度。第47頁,課件共52頁,創作于2023年2月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螺螄粉店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錘紋助劑合作協議書
- 領導力發展研修學習心得體會
- 中職對口升學復習中的常見問題與范文
- 科技創新小學畢業典禮流程與展示
- 2025年社會福利收養服務合作協議書
- 礦山作業安全隱患及治理措施
- 醫療服務機構采購流程改善計劃
- 2025年慢性病管理與干預計劃
- 小學語文課后輔導德育提升計劃
- 發熱病人中醫護理
- 捕鼠公司合同協議
- 工程審計面試題及答案
- 安置房收樓合同協議
- 2025-2030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與戰略研究報告
- 病歷書寫規范2025版
- 2025-2030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洗滌機械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
- (一模)2025年廣東省高三高考模擬測試 (一) 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及詳解)
- 湖北省武漢市七一華源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