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研究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_第1頁
小課題研究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_第2頁
小課題研究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_第3頁
小課題研究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課題研究: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階段性總結報告位振田魏遠征梁詠梅課題的提出與目標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到很多學生在解答物理問題的時候,做得很快,結果出錯很多。對于出錯的原因,通過個別訪談和問卷調查,發現以下特點:因為對考察的知識點不懂的占8.2%對出錯的問題,發下卷之后,自己就能改對的占53%;同學相互交流就能解決的高達81%學生自己歸因分析:因為“馬虎出差”的達76%;自感對物理知識運用不熟練出錯的占20%;對物理不感興趣,不知道怎么做的占5%這種現象,存在了多年,一直沒有系統性的對策。困擾著歷屆學生,也困擾著老師。針對這種現象,學生們在總結考試得失的原因時,大都對“馬虎”懊悔不已,但是具體到是什么原因導致“馬虎”,往往不明就里。更談不上減少自身“馬虎”的具體措施。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會說:下次考試我一定注意,看清楚題意,減少失誤的發生;但情況往往是,下一次考試,面對新的考題,新的“馬虎”又出現了。我們老師在對待這個問題上,大多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幫學生分析清楚考題中那些錯誤屬于“不會”、那些錯誤屬于“馬虎”;二是通過言語刺激、教育學生,重視“馬虎”的嚴重后果,提醒學生要有扎實的學風。但是如何培養學生扎實的學風,指導學生減少“馬虎”的具體方法、措施又有哪些?不同的老師可能各自有各自的方法,不過,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系統的研究和做法。那么,學生的“馬虎”的根源究竟在那兒?我們認為,學生考試失分,除了對一些概念、規律的理解不透切外,更關鍵的是學生沒有形成必備的“物理審題能力”。而審題能力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怎樣培養學生在面對物理問題時的審題能力,減少因“馬虎”而導致失分,成為教學中必須面對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在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上進行一番研究。本研究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1、調查分析造成學生審題能力差異的成因。2、分析研究物理審題能力的相關要素,歸納物理審題過程的活動特點。3、研究提升學生物理審題能力的措施。在教學中,擬采取如下措施:(1)在錯誤歸因中,強化學生在解答物理問題時的審題意識。(2)在示范解答中,指導學生在遇到物理問題時如何審題。(3)在強化訓練中,培養學生對物理問題的審題能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希望能達成以下兩個目標:第一,通過對學生審題能力差異的成因進行分析,確立審題過程的各要素。第二,研究提升學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歸納總結優化方案。課題研究實施情況介紹自課題申請立項以來,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1、在2012年9月,根據所教學生的模塊考試成績,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圍繞考試失分的原因調查,我們在三個班級(共計180名學生)中初步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及結果如下:失分的原因人數百分比﹪1、題目類型很熟悉,粗略領悟題意,迅速給出解答83﹪2、反復閱讀未能理解題意8.2﹪3、在找不出題目反映問題要害的關鍵詞的時候,人為篡改題意和條件52﹪4、不懂題目中涉及的知識點17﹪5、沒有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64﹪6、在沒有完全理解題意的時候,就匆忙動筆解答78﹪7、不會將各知識點有機聯系,綜合運用40﹪分析問卷情況,我們認為,學生考試失分,除了對一些概念、規律的理解不透切外,更關鍵的是學生沒有形成必備的“物理審題能力”。而審題能力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怎樣培養學生在面對物理問題時的審題能力,減少因“馬虎”而導致失分,成為教學中必須面對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我們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據此,我們提出了《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策略研究》這一課題,并得以立項。2、自2012年9月下旬,到2012年10上旬,我們三人研究小組召開了兩次合作研究會議,進一步確立了研究的目標、研究的方法、必須的資料準備,以及任務的劃分,明確了各個研究階段的重點工作,做出相應的研究計劃,并形成《開題報告》,用以指導后續的研究工作。(本開題報告詳見附件一)3、2012年11月,學生進行了高中物理模塊3—2的測試,結合學生的測試成績,我們進一步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的審題習慣、失分原因進行調查,問題設計的依據,主要按照物理審題過程中所涉及的閱讀、理解、聯想、對比、圖示等幾個環節。問卷設計如下:物理審題習慣、失分原因調查問卷親愛的同學們,在解答物理問題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感覺會做,最終卻做錯了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萬事開頭難”,我們就從審題的環節開始尋找答案吧。下面,請根據你解答物理問題的表現,將下述題目中與你行為相一致的選項選出,其它情況請填在橫線上。1、考完試后,是否有因為粗心大意而后悔萬分的?()A.基本每次都有B.偶爾有C.基本沒有2、讀題過程中,你是怎么讀題的()略讀一遍,就開始動筆做題仔細讀一遍,弄清所求仔細讀一遍,找出關鍵詞或易錯點當你看到()內的內容時,如(不計重力)(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等,你會()一掠而過,很少注意。知道應該注意,但一做起題來轉眼就忘了。將()內的內容視為答題的必要條件,認真對待。當你看到“不正確的”、“錯誤的”這類判斷語時,你會()因為趕時間做題,常將“不”字漏掉。看到“不”字便用筆圈出來,提示自己別選錯。C、看到“不”字便用筆圈出來,選出答案后再確認一遍5、當你遇到曾經做過的題目時,你會()A.心中竊喜,未讀完題就著急找記憶中的答案B.不輕敵,認真讀完全題,判斷與“原題”是否完全一樣C.當成“陌生題”,仍認真對待6、有很多“熟悉”的題,有的同學題目才讀到一半,便已在心中下結論了,結果往往做錯。待再次看題時,才發現,原來根本沒注意題目的最后所求已經改變,導致出錯。你是否存在此經歷()A.有,但不多。B.有,經常犯此類錯誤C.常告誡自己,不要“先入為主”,不要“人為篡改題意”,故很少犯此類錯誤。7、對于“物體受力及運動類問題”,你在讀題過程中是否會邊讀題邊畫示意圖,以構建物理情景或物理模型()A.會,已經養成此習慣。讀題時能夠根據題中提供信息,認清題目描述物理過程,培養想象能力,在頭腦中直觀清晰的展現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將抽象的物理問題變得形象具體,B.不會,沒有這個習慣C.明知畫圖可以清晰展現物理過程,但很少畫,或者想畫但又常常畫的不到位或者不知該如何正確描述8、物理問題中,常有很多關鍵詞。物理關鍵詞不僅體現字面意思,而且往往隱藏了解題的關鍵信息。力學題目中“光滑”意味著沒有摩擦阻力;放在“水平桌面上”意味著此時桌面所受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意味著該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輕繩”、“輕桿”,意味著繩子或桿的重量可以忽略;“標準狀態下”表明氣體的壓強為1atm,溫度為0℃;“緩慢地移動物體”,可認為物體一直處在受力平衡狀態……等等。而這些信息往往恰好是解題的關鍵.當你做題時,你是否會在注意關鍵詞的同時挖掘題目中的隱含信息?()A.對這些關鍵詞不敏感,從沒想過或者總結過這樣的隱含信息B.注意過這些關鍵詞隱含的信息,對解題很有幫助C、偶爾能注意到關鍵詞后的隱含信息9、在簡答題中,有時會遇到“很長很長”的題,有很多物理量很多數據,你會()A.一看就頭疼,更談不上認真細讀內容B.耐心讀完,掌握了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后將這些信息用規范的語言記錄下來。C、能將每個物理量用規定的標準公認的字母記錄,明確研究對象,注意數值的單位。發放試卷180份,收到180份,有效問卷180份,結果統計如下表項目題目選A選B選C人數百分比人數百分比人數百分比113273%4324%53%24726.2%9652.3%3721.5%3126.9%8848.5%8044.6%4147.7%12771%3921.5%57340.7%8044.6%2714.7%611865.4%3620%2614.6%77642.3%52.3%9955.4%82212.3%10960.8%4926.9%911664.6%3921.6%2513.8%由以上的調查問卷我們發現,問卷中2、3、4題主要反映學生的閱讀能力,其中57﹪的同學選擇B,意味著大多數同學具有相應的閱讀能力;問卷中第5題只有14.7%選擇C,意味著已做過的“熟題”對學生的答題心理存在很大的影響。問卷中第6題只有14.6%選擇C,意味著格外認真對待“熟題”的同學不到百分之二十。問卷中第7題只有2.3%選擇B,反映出在物理學科特色的審題能力太差,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結合能力不足。第8、9題反映出學生對復雜問題的耐心程度。我們要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2、2012年12月22日,我們三人小組召開了第三次會議,分析了前期工作中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另外,依據其他老師在談論子女及學生的學習教育時,我們發現,從幼兒教育開始,教師們就反映有些很聰明的小孩就因為“馬虎”而考試失分,從我們每個成年人來看,“馬虎失分”似乎總是一個揮不去的影子。我們進一步分析、討論:習慣性的“馬虎”,是不是與大題量訓練,負擔過重,進而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應付”產生的后果呢?我們將對此展開深層次的探索。三、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1、原有資料的匱乏關于“培養高中生物理審題能力的培養策略”,原有這方面的資料很少。特別是學生解答習題時,審題“馬虎”的成因探究,原有資料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分析。網絡上搜集到的有關材料,大都是泛泛而談,不能觸及問題的本質。使我們在探索的道路上增加了一定的困難。要克服這一困難,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2012年11月11日,我們聆聽了華東師大戚業國教授的報告,深受啟發。尤其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學生的“馬虎”一定與知識點的建構有關。尋找建構牢固知識節點的方法,就是我們的研究目標。通過學習,尋找理論支撐,就一定能成功!2、對相關“策略”的實驗驗證面對問題,我們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