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學習目標1.把握文章闡述的事理,激發愛好科學、主動探索的精神;2.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在此基礎上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特點。作者介紹
阿西莫夫,美籍猶太人,兒童時代離開故土俄羅斯去了美國。他自小喜歡讀科幻小說,15歲時寫就過一篇科幻小說,同年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青年時代攻讀生物化學,18歲那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偷乘飛船的人》,曾獲代表科幻文學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云獎。他發表的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認的當今美國科幻小說家的泰斗。字詞學習臀
骨骼
漂移
流逝
褶皺
攜帶
兩棲
彗星
潮汐
劫難
致密
隕石
追溯
天
衣
無
縫
zhězhòujiénànliǎngqītúngǔgépiāoyíliúshìxiédàihuìxīngcháoxīzhìmìyǔnshízhuīsùtiānyīwúfèng詞語集釋漂移:漂浮的物體朝某個方向移動。遷移:離開原來的所在地并另換地點。遺骸:遺留下來的骨骸。褶皺:由于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劫難:災難。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新課導入
如今統治地球的是人類,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在人類出現之前,曾有一種爬行動物統治過地球,這種爬行動物就是恐龍,然而在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突然消失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如今在不同的地區發現了恐龍化石,這意味著什么呢?恐龍滅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對此,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分別做出了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短文《恐龍無處不有》??铸垷o處不有——
阿西莫夫背景介紹
長期以來,人們試圖解釋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說?,F在,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在2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陸都是連在一起的,后來由于某種原因,這塊超級古大陸一分為二,繼而又四分五裂,相繼形成了北美洲和亞歐大陸、南極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蘭和印度次大陸。這就是在地質學上曾引起一場深刻革命的大陸漂移學說。1986年,阿根廷南極研究所的專家在南極發現的恐龍化石,就為這一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整體感知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1.為什么說“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2.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說明了么問題?3.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4.“板塊構造”理論為地質界的哪些問題提供了答案?整體感知1.為什么說“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因為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在靠近南極的詹姆斯羅斯島也發現了恐龍化石。整體感知2.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說明了么問題?說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整體感知3.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移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個板塊下面俯沖。整體感知4.“板塊構造”理論為地質界的哪些問題提供了答案?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問題。合作探究再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1.什么是“泛大陸”?復述“泛大陸”分離成七大洲的過程。2.分析“大陸漂移”學說推斷思路。合作探究1.什么是“泛大陸”?復述“泛大陸”分離成七大洲的過程。2.25億年前——完整的泛大陸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6500萬年以前——完全分開合作探究2.分析“大陸漂移”學說推斷思路: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并不適應南極氣候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中,適合恐龍生活由此推斷“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塊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本文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證明了大陸漂移假說。課文說明的對象涉及兩個學科,即:生物學(恐龍)、地質學(板塊理論)從中我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
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里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么天衣無縫。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這不是能用巧合來解釋的,只能說明它們原來在一起。當堂練習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A.板塊構造理論: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B.泛大陸: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拼合起來,而地球則僅由一個陸地構成,人們稱之為“泛大陸”。C.恐龍為何無處不有:恐龍隨陸地漂移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而那些泛大陸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適合恐龍生活。(對)(錯)(錯)當堂練習2.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說明方法
(1)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2)“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3)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舉例子當堂練習(4)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5)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6)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7)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下定義打比方作比較被壓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背景介紹與前篇所討論的內容一樣,作者正是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的死因——再次證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整體感知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1.本文對恐龍滅絕的原因提出了哪兩種科學假說?2.文章怎樣引出“撞擊說”的?3.文章怎樣引出“火山說”的?4.作者認為研究“撞擊說”和“火山說”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5.科學家怎樣證明“撞擊說”的?整體感知
1.本文對恐龍滅絕的原因提出了哪兩種科學假說?撞擊說火山說整體感知2.文章怎樣引出“撞擊說”的?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這可能是由于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也許是導致所有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生物滅絕的原因。整體感知3.文章怎樣引出“火山說”的?
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滅絕的巨大災難。整體感知4.作者認為研究“撞擊說”和“火山說”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
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希望將來一旦面臨這種事件,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整體感知5.科學家怎樣證明“撞擊說”的?(1)舉斯石英的例子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壓的狀態下會成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溫的狀態下又會變成普通沙子斯石英的成因:受到撞擊、沒有高溫整體感知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面高溫下轉化為普通沙子火山活動地區沒發現過斯石英結論: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沒發生過火山活動整體感知(2)舉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例子: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巖層年齡為6500萬年巖層中檢測到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年代產生過數噸重的斯石英合作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科學發現產生觀點科研成果印證觀點邏輯順序:因果順序(由果溯因)精讀細研1.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2.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3.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指出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精讀細研1.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舉例子,具體準確地說明并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指出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2.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迸e例子,具體準確地說明斯石英的形成必須具備巨大的壓力。精讀細研3.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作比較,將被壓扁的沙子與普通的沙子進行比較,突出了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區別。精讀細研品味語言
這是俏皮話,但也并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做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下列語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補充文字。結合上下文,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1)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品味語言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2)即非常純的沙子。品味語言這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愿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也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愿意這樣做呢?拓展延伸閱讀兩篇文章,思考并討論:1.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么?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拓展延伸《恐龍無處不在》: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學說?!侗粔罕獾纳匙印罚和ㄟ^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1.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么?
拓展延伸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這一問題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談到恐龍滅絕的歷史,談到它的化石無處不有,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2.比較兩篇短文的說明角度。證據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課時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在地球上稱霸一時??稍?500萬年前,恐龍卻滅絕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種各樣恐龍的化石,那么這些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么秘密呢?請看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铸垷o處不有必備知識02必記字詞03初讀課文04精讀課文05CONTENTS
教學目錄學習目標01課堂小結061.了解作者作品,把握文章闡述事理的方法,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特點。2.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色。3.激發愛好科學、主動探索的精神。學習目標走近作者必備知識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云獎。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重要科幻文學作品包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系列”“機器人系列”中的多部中長篇小說?!犊铸垷o處不有》《被壓扁的沙子》兩篇科普短文均選自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書序言中說,這些文章,是“對科學近期進展的回顧和對導致我們形成清晰知識的歷史成就的重新檢討與評價”。阿西莫夫認為,“科學是個極具活力的領域,而且它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活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科學的新進展而欣喜。創作背景必備知識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是編排在一起的,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里,內容上有一定的關聯,所討論的問題也類似,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觀點,兩篇短文的說明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參照閱讀??破兆髌肥且环N以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即“科學普及”??破兆髌穫鹘y上以文字或圖畫為基本載體,現今也常以視頻等其他形式出現。主要功能和目的:宣傳、普及科學知識,展現科學魅力。知識鏈接必備知識科普作品“恐龍”是古爬行動物,繁盛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期滅絕。題目“恐龍無處不有”采用雙重否定的形式,強調了恐龍處處都存在的事實,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題解讀必備知識字音字形必記字詞骨骼(
)鳥臀目恐龍()
覆蓋(
)
褶皺()
島嶼鏈(
)gétúnzhědǎoyǔliànfù()貝殼()地殼殼qiàoké()單薄()薄餅()薄荷薄báobóbò攜(xié)攜帶鐫(juān)鐫刻雋(juàn)雋永領域:學術思想或社會活動的范圍。俯沖:(飛機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飛。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制作,沒有縫兒,形容事物(多指詩文、話語等)嚴密,沒有一點兒破綻。褶皺:這里指由于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連續彎曲的構造形式。詞義理解必記字詞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1.劃分文章層次。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自主學習初讀課文第二部分(1)提出觀點——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引出說明內容。(2-14)用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板塊構造”理論。第一部分劃分層次初讀課文第三部分(15)總結說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是“板塊構造”理論的有力證據,點明文章的主旨。自主探究初讀課文本文說明了什么問題?恐龍無處不有板塊構造學說表面上實際上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證明了“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1.說說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這兩句議論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肯定”一詞,說明作者是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表明作者對這一觀點的支持。分析討論精讀課文2.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在一次南極洲探險活動中,Iziko南非博物館的羅杰·史密斯手里拿著一塊原蜥(學名:Prolacerta)的化石。3.結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板塊構造”理論的主要內容。地球由若干個板塊構成,這些板塊在不停地緩慢地移動,造成一些板塊被拉開,另一些板塊被擠壓在一起。4.請簡要分析一下作者的“板塊構造”理論的推斷思路??铸埖幕诂F存各個分離的大陸上都有發現說明恐龍曾經生活在每一塊大陸上但是,恐龍不可能是在每塊大陸上獨立生存的所以,現在的各塊大陸在遠古曾經是聯結在一起的一整塊大陸或者說“泛大陸”由此可知,這塊“泛大陸”在恐龍出現之后逐漸分裂成為現在的各塊大陸。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1)“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分析說明方法舉例子具體說明了“板塊構造”理論為地質界的許多問題提供了答案,從而證明了這一理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泛大陸”加以解釋。下定義(3)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作比較將南極生物的命運同其他同類作比較,生動地強調了南極的寒冷和南極生物的厄運,突出表現了地殼運動帶來的巨大變遷。(4)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將南極洲比作“全球的大冰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冰雪覆蓋的特點。“十分之九”說明南極洲冰的儲量十分豐富。打比方列數字本文的語言嚴密而準確,主要體現在關鍵詞語的運用上,請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品味語言不能互換。“漂移”是指在液體表面漂浮移動,這里是說大陸漂浮在水面移動;“遷移”是指離開原來的所在地而另換地點,適合于動物。如果互換,就不能正確表達其意,體現不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1.“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中“漂移”和“遷移”能否互換?2.“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中“大約”一詞能否刪除?為什么?不能。“大約”表示推測,因為所推測的年代久遠,不可能用確定的數字,如果去掉,就是一個很確切的數字了,與事實不符,用“大約”,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篇事理說明文從在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出發,介紹了“板塊構造”理論,說明不同科學領域的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證據或得出新的結論。課文主旨課堂小結恐龍無處不有生物學——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地質學——“板塊構造”理論不同科學領域之間緊密相連、相互影響板書設計課堂小結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課時6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被壓扁的沙子必備知識03必記字詞04
精讀課文06CONTENTS
教學目錄
學情回顧01
課堂小結07教材課后習題08學習目標02初讀課文05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作者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去說明另一個科學領域的問題的說明方式。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被壓扁的沙子》,看看作者想要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說明什么問題。學情回顧1.了解作者作品,把握文章闡述事理的方法,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特點。2.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色。3.激發愛好科學、主動探索的精神。學習目標字音字形必記字詞銥(
)
潮汐()
塵埃(
)
抵達()
劫難(
)
趨勢()
隕石()追溯()膨脹(
)
二氧化硅()yīāidǐxījiéguīqūyǔnpéngzhàngsù潮汐:通常指由于月球和太陽的引力而產生的水位定期漲落的現象。抵達:到達。劫難:災難;災禍。驗證:通過實驗使得到證實;檢驗證實。致密:細而密;細致精密。詞義理解必記字詞排斥:使別的人或事物離開自己這方面。趨勢:事物發展的動向。膨脹:由于溫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體的長度增加或體積增大。熔化:指固體加熱到一定溫度變為液體。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1.劃分文章層次。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自主學習初讀課文第二部分(1-6)介紹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撞擊說”和“火山說”,并指出科學家們為驗證這兩種理論一直在尋找證據。(7-17)通過“被壓扁的沙子”,說明恐龍滅絕“撞擊說”的成立。第一部分劃分層次初讀課文自主探究初讀課文1.本文對恐龍滅絕的原因提出了哪兩種科學假說?撞擊說火山說2.本文說明了什么問題?被壓扁的沙子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表面上實際上1.文章開頭為什么要提9年來科學家們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精讀課文分析討論①用科學家們對恐龍滅絕問題的爭論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恐龍滅絕的原因。②引起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結合第2、3段內容,介紹一下“撞擊說”和“火山說”。撞擊說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進入平流層的塵埃使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鹕秸f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致使地球生物大量滅絕。3.作者認為哪一種學說是正確的?他是怎樣證明的?作者認為撞擊說是正確的(1)科學的實驗證明①二氧化硅處在超高壓下會變成斯石英。②斯石英在850℃的溫度下加熱30分鐘,會變成普通的沙子。(2)有力的事實證明①在某些曾經受到過巨大隕石撞擊的地區發現了斯石英。②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3)嚴密的推理證明在6500萬年前的巖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發現過斯石英不可能來自地殼深處只能來自隕石撞擊(那時還沒有原子彈)6500萬年前正是恐龍滅絕的年代結論:恐龍滅絕是因為外星撞擊(1)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分析說明方法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舉例子舉例說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6500年前的生物“大滅絕”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引出恐龍滅絕的又一個原因——“火山說”。(2)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準確說明了“被壓扁的沙子”比“普通的沙子”重得多的特點。作比較(3)因此,如果在850℃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沙子。這里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在一定條件下,斯石英可以變為普通沙子。列數字(1)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本文的語言嚴密而準確,主要體現在關鍵詞語的運用上,請分析下面的句子?!翱赡堋北硗茰y,并不完全肯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品味語言(2)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它們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并且恢復為普通碳的趨勢。在通常條件下,這也需要數百萬年。“在通常條件下”說明將特殊情況排除在外,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似乎可以肯定地說,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似乎”和“肯定”連用,看似矛盾,實際上并不矛盾。“似乎”表示一種猜測語氣,“肯定”表示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用“似乎”一詞是因為無法確定地殼深處有沒有斯石英,用“肯定”是因為根據客觀條件可以推測地殼深處有斯石英的存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謹性。這篇事理說明文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產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紹,得出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外星撞擊地球的結論,說明不同科學領域的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證據或得出新的結論。課文主旨課堂小結被壓扁的沙子提出問題:恐龍滅絕的原因撞擊說火山說分析問題斯石英形成原理——沙子受到巨大壓力邏輯順序肯定“撞擊說”斯石英出現地點否定“火山說”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麥克霍恩等研究證明巖層中存在斯石英中的原子排列火山攜帶的斯石英被轉化火山活動地區沒有發現過斯石英板書設計課堂小結一、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說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試結合課文做具體分析。教材課后習題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第一篇短文談到恐龍的化石無處不有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短文中,恐龍的滅絕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由此可見作者具有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二、兩篇短文都是從某一現象出發,通過分析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任選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示例一:《恐龍無處不有》開篇提出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觀點,引起讀者的興趣。然后舉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例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36T-刺鲃養殖技術規范編制說明
- 專業與熱情結合 2024年籃球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核心知識復習與試題及答案
- 電力公司崗前培訓課件
- 四年級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的重要備考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4籃球裁判員考試文化提升與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實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職業資格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面對行業變遷的適應性試題及答案
- 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一模)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物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年入團考試練習試題(100題)附答案
- 陜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6.3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說課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 T∕CVIA 73-2019 視覺疲勞測試與評價方法 第2部分:量表評價方法
- 小學美術課件-第12課太空旅行-冀美版(16張PPT)ppt課件
- 美國房屋租賃合同完整版(中英文)
-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等]像藝術家一樣思考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