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教材簡介:《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文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設計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理念,始終重視“以讀為本”,突出感悟,以課文為媒介,教學時以情促讀,以情促思,以情感人。通過讀,讓學生有真切的體會;通過讀,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借助恰當的媒體渲染,在悉心營造的情感世界里,想象場景,移情體驗,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內心產生強烈的震撼!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文中出現的生字詞,會寫“犧牲”這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理解某些句子的深刻含義。2、過程與方法(1)以讀促悟,以讀激情。(2)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里迸發的讓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2)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教法與學法:1、通過研讀、自悟,互動交流來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熏染。2、借助恰當媒體渲染,通過想象、移情體驗等方式激發情感,再通過讀、寫表達和升華情感。重難點、關鍵:1、品讀重點詞句,結合想象,體會作者痛失父親的悲傷和憤怒及對父親的懷念。2、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維護和平的情感。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戰爭片段,圖片及音樂)教學流程:第二課時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師:同學們,你們能用一兩個詞語或簡短的句子形容一下現在的生活嗎?生回答。師:老師聽到最多的是幸福、快樂這樣的詞語,同學們你可曾想過就在我們享受幸福快樂生活的同時,就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正發生著這樣的一幕(播放“請不要埋葬我”錄像片段)。師:同學們你們是否聽清,視頻中的孩子反復發出的呼聲是什么?(生:請不要埋葬我)但孩子最終因為傷勢過重而離開了人世,是什么奪去了他的生命?(生:戰爭)是什么將他埋葬?(生:戰爭)萬惡的戰爭,又會給中國孩子的內心造成怎樣的創傷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15課,一起傾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板書課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齊讀課題,(生讀)再讀!二、檢查預習情況1、檢查識字、寫字情況。師:課下同學們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認識了,老師來檢查一下。課件出示詞語:凱旋犧牲征衣阿姨經濟貢獻圣壇罪惡健康永駐人間學生開火車讀詞語。師:爸爸本應凱旋卻壯烈犧牲,“犧牲”這個詞語是本節課要求會寫的,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師邊范寫,邊提示書寫的注意事項:“牛”做偏旁略窄偏高,筆順也發生了變化,最后一筆是提,右邊“西”字略扁,注意“豎彎”。“牲”字的右邊“生”有三橫,中間的距離相等。好大家在練習本上把這個詞語練習寫兩遍,寫得時候注意正確的坐姿和執筆姿勢。生練習書寫。師:同桌互換,進行評價。如果他寫的正確請給他一顆星,如果他寫得既正確又規范,請給他兩顆星。同桌互評。2、檢查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師:課前老師提出了兩個問題,同學們通過預習找到答案了嗎?課件出示:這個中國孩子發出了什么呼聲?(生: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戰爭)他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呼聲?(生1:因為戰爭讓他失去了親愛的爸爸。生2:當今世界并不太平……)教師相機板書: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爸爸犧牲世界并不太平要和平,不要戰爭!戰爭使他失去了親愛的爸爸,所以這個中國孩子發出“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當今世界并不太平,還有很多人的生命受到戰爭的威脅,所以這個中國孩子出這樣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二、品讀重點詞句,結合想象,體會作者痛失父親的悲傷和憤怒以及對父親的懷念1、入情入境,潛心會文。師:雷利的爸爸為了維護和平不遠萬里遠赴他鄉,雷利至今難以忘記爸爸臨別前對他的承諾,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書信正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爸爸臨別時對“我”說的話,用橫線標出來。生讀課文,找到相應的句子。生讀句子,師課件出示句子:“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師:誰能學著爸爸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句話。(生再讀句子)師:同學們知道藍盔是什么嗎?(指名回答)師:藍盔是聯合國維和部隊專用的頭盔,上面印有聯合國的英文縮寫“UN”,象征著和平。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這個中國孩子,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爸爸帶著藍盔勝利歸來,我和媽媽捧著鮮花去迎接爸爸,見到爸爸我會怎么做?爸爸會怎么做?(指名回答)父子相見一幕是那么溫馨,雷利日盼、夜盼終于把爸爸盼來了,他和媽媽如約捧著鮮花來迎接爸爸,迎接到的卻是:師配樂范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師:此時此刻雷利的心中充滿了?(指名回答)生1:入情入境地朗讀。師:雷利的心如刀絞一般,誰再來讀一讀?生2:滿含深情地朗讀。師:雷利見到了爸爸的遺體,他大聲呼喚:爸爸,爸爸!爸爸能聽到嗎?誰再來讀一讀你此時此刻的心情?生3:讀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師:還有很多同學想讀,男生讀前兩句,女生讀后一句,我們來接讀。2、角色轉換,體會感情。師:同學們,現在你就是這個中國孩子,面對爸爸的靈柩,你會說些什么?(生1說,生2說……)同學們,爸爸是因為什么而犧牲的?(生:戰爭)你們喜歡戰爭嗎?(生:不喜歡)大家用一個詞來形容戰爭,表達現在的心情。(生1說:痛苦,生2說:殘忍,生3說:憎恨……)好,請同學們帶著這種又悲又痛又恨的心情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第5段。(點出課件)3、以情促讀,以讀促悟。師:爸爸就這樣犧牲了,爸爸還有許許多多的心愿。他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他在呼喚什么?同學們。(生說:和平)對!和平。師:這呼喚和平的聲音不斷壯大,應該這樣讀:和平、和平、和平!誰再來試著讀一讀?(指名讀)師:這段話情感真摯而強烈,讓我們把這句話刻在心里。課件出示:啊!這呼聲不但(我聽見了),而且(媽媽聽見了),連(在場的叔叔阿姨也聽見了),甚至(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學生嘗試填空里的內容。師:爸爸是為了維護和平而犧牲的,面對著臨死之前,還在掛念著和平的爸爸,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會對爸爸說些什么?(生1:…生2:…)課文中,他對爸爸是怎么評價的呢?出示文字: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圣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師:誰來滿懷崇敬之情把這些對英雄的贊歌向爸爸傾訴?生讀:爸爸,你的死是光榮的……!四、感受戰爭的殘酷,傾訴對和平的祈盼1、匯報對和平的認識。師:為了維護和平爸爸犧牲了,還有很多像爸爸一樣的人為了維護和平而倒下了。但他們的努力并沒有換來世界的和平,還有不少地區彌漫著戰爭的硝煙。請同學們默讀書信征文的5/6自然段,找出描寫世界并不太平的句子,并并體會其表達的情感。2、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師:誰來讀讀你找到的句子?生:“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鮮血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沒有永駐人間。”師:你怎樣理解“和平之神并沒有永駐人間。”這句話?生:世界并不太平,還存在戰爭。師:還有描寫世界并不太平的句子嗎?生: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師:“和平之花”為什么加引號?我們學過很多有關引號的用法,你認為引號在這里起什么作用?(指名回答)引號指特定稱謂,那“和平之花”具體指什么?(生:和平;生:和平的精神;生:和平的生活)和平的生活如花。作者為什么在“和平之花”前面加“嬌嫩”這個詞呢?(生:嬌嫩指的是比較柔弱;生:容易受到破壞。)課前老師布置大家搜集了近年來戰爭給人們帶來災難的一些資料,誰能列舉具體的事例說明“和平之花”正受到哪些威脅嗎?(生列舉事實,并交流收集的圖片、資料)3、直面戰爭,感受戰爭災難,抒發熱愛和平的情感。師:好,現在讓我來感受一下戰爭帶給我們的災難吧。(放戰爭片段)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世貿大廈遭恐怖襲擊,頃刻間灰飛湮滅,死亡了3600多人,帶給人們無盡的傷痛。師:這可惡的戰爭,這無情的戰爭讓多少人們流離失所呀。(課件展示一顆顆戰爭中逃亡的人們)這是一段時期以來世界各地發生的戰爭,以及傷亡數據。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萬惡的戰爭化成一組組觸目驚心,令人深思的數字。(配音樂,播放也門5個月的孩子烏達被餓死的圖片)師:猛烈的炮火,罪惡的子彈威脅著人們的生命。這地上橫七豎八躺著的是孩子們的父親,妻子的丈夫,老母親的兒子。五、即時訓練,深化內容,激情呼吁1、結合想象,融情入文,感情呼吁。師:是啊,這無情的戰爭,可惡的戰爭,奪去了他們的幸福、快樂,甚至生命。此時,我們禁不住要和這個孩子一起發出呼喚:“要和平不要戰爭!”(強化板書:要和平!不要戰爭)師:戰爭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呢?出示戰爭前后的對比圖片。誰能用兩個四字詞語形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呀?(生:幸福美滿、流離失所……)師:是什么讓溫馨的家庭破碎?(生:戰爭)是什么讓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變得驚恐不安。(生:戰爭)同學們,這就是戰爭送給我們的“禮物”,此時此刻你最想發出怎樣的呼喚?(生1:要和平不要戰爭。生2:停止戰爭吧!……)師:這是我們共同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師:這呼喚的背后隱藏著我們多少美好的愿望啊?請同學們默讀下面內容,找出一組描寫人們對和平生活向往的排比句,找到后多讀幾遍。課件出示:敬愛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國孩子,通過您向整個國際社會呼吁:“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生: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師:這是一組排比句,寫出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也使雷利的呼聲更加鏗鏘有力。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我們也可以寫一組這樣的排比句,表達我們對和平的渴望。課件出示:為了孩子能(),為了家人能(),為了國家能(),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生練習補充句子。2、拓展訓練,讀寫結合。師:同學們,學完這篇課文你心中一定感慨萬千。為了讓世界充滿愛,為了維護和平,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我們課前準備好的和平鴿上。(生1:我想對侵略者說停止戰爭吧。生2:我想幫助那些遭受戰爭苦難的孩子……)師:千言萬語道道盡了我們共同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師生共同發出呼聲)六、激情渲染,總結升華師:我相信這呼喚和平的聲音,加利先生一定能夠聽到,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先生也一定能聽到。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雷利寫于1996年的一封書信,時隔今天已有20年了,如今的雷利已經長大,成為了一名國家聯合會情報員,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和平,我相信有他的努力還有更多愛護和平人們的努力,有我們共同的努力,21世紀必將為戰爭敲響喪鐘。明天的世界將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師生齊讀)板書設計: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爸爸犧牲世界并不太平(展示學生寫的和平鴿)要和平,不要戰爭!(展示學生寫的和平鴿)《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學情分析《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本組課文圍繞“戰爭與和平”這一專題,本組教材的內容直面驚心動魄的戰爭年代,傾吐了孩子們對和平的呼喚。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近通過學習《夜鶯的歌聲》和《小英雄雨來》這兩篇課文,對戰爭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小學生對戰爭特別是戰爭中痛失親人罕有情感體驗,只能從電影、電視中目睹一些場面,這給本課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可利用音像呈現及影片剪輯、提供數據資料等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縮小學生與文本在內容、時空、情感上的視界差距,使學生更能體會作者的失父之痛和渴望和平心情。教學“戰爭與和平”這組課文時,要幫助學生在把握每篇課文的基礎上,重點理解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課教學中仍要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前兩課《夜鶯的歌聲》和《小英雄雨來》兩課的學習,學生對這種抓關鍵句子理解并體會其情感的閱讀方法都已基本掌握,這給本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有利條件。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本文教學的難點。由于戰爭離我們的學生們太遙遠,所以要課前要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補充一些真實可信的音像材料,中東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9·11”事件等,通過閱讀課文和補充材料,組織學生交流觀后、讀后感受,讓學生真切感受世界并不太平。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和平的呼喚。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效果分析齊河縣第二實驗小學潘倩倩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本文教學的難點。下面就從本節課重難點的處理來分析本課的教學效果。在引導孩子體會“我”失去父親的悲痛以及對父親的深切懷念時,用幸(想象雷利父親履約而歸幸福場景的想象)與不幸(雷利父親犧牲的無情現實)的比照給朗讀作鋪墊,用哀樂渲染,引領學生在對文本言語材料的深度拓展中,披文入情,激情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時,巧妙地補充了相關的資料,并引導孩子運用資料來體會和理解。利用兩組戰前、戰后強烈對比的照片,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不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也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使“要和平,不要戰爭”真正幻化成了孩子心底的呼聲。課后的小練筆既是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也是整堂課情感的升華和凝結。學生將讀與說、說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從學生的心底真正樹立起維護和平的觀念,整堂課的教學真正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材分析齊河縣第二實驗小學潘倩倩
這篇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后,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文情感強烈,課文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沒有口號,但讀起來催人淚下。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系起來,引起讀者的共鳴。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二是進一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本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要運用多種手段,盡可能再現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如:“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可讓學生去想象:爸爸會呼喚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又如“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可補充一些材料,有條件的地方可補充一些真實可信的音像材料,中東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9·11”事件等,通過閱讀課文和補充材料,組織學生交流觀后、讀后感受,讓學生真切感受世界并不太平。
要加強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訓練,通過朗讀來表達“我”的感情。朗讀時要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緬懷”這一情感基調,與小作者一起傾訴、懷念,同悲、同恨。如,“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應用低沉、緩慢的語調讀,表達悲痛的心情。爸爸臨上飛機說的話“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應用堅定的語氣讀,表達爸爸的堅定信心。“我”仿佛聽見爸爸的“呼喚”一句是個長句,層層遞進,朗讀時語調應逐漸提高,特別是連用三個“和平!”更要重讀,以表達強烈的感情。介紹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以及爸爸“為和平而倒下”這部分,應帶著自豪、崇敬的感情來讀。
課后安排了2道練習題,第1題提出了讀的要求,第2題列舉了兩個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求學生理解。“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這樣的句子可讓學生先讀一讀,再結合課文談自己的理解。《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評測練習——隨堂檢測練習齊河縣第二實驗小學潘倩倩1、認一認凱旋犧牲征衣阿姨經濟貢獻圣壇罪惡健康永駐人間2、預習檢測(1)這個中國孩子發出了什么呼聲?(2)他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呼聲?3、日積月累:填一填啊!這呼聲不但(),而且(),連(),甚至(),他呼喚的是()!4、排比句練習:為了孩子能,為了家人能,為了國家能,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5、小練筆:讓我們為和平祈禱,將你此時最想說的話寫在課前我們準備好的和平鴿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反思齊河縣第二實驗小學潘倩倩《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講述的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后,他的孩子———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在極度悲傷之余,提筆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了一封情感真摯而又充滿期望的信。課文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沒有口號,但讀起來催人淚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傾訴著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讀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雷利失去父親的悲痛,同時也喚起我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我想,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動那些善良的孩子們的心?通過今天的課堂教學,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們跟我是一樣的。由于現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環境中長大,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體會這種情感,一是要多讀,在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情感;二是多揣摩,從作者的失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三是適當補充事實,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一、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設身處地想像雷利當時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凱旋歸來的幸福畫面。設計這個環節是不動聲色地讓學生與雷利的情感產生共振,也為后來體會雷利失去父親那種深切的悲痛作好鋪墊。用幸(想象雷利父親履約而歸幸福場景的想象)與不幸(雷利父親犧牲的無情現實)的比照給朗讀作鋪墊,使曾經的幸福與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鮮明的對比,孩子們對戰爭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文本,披文入情,從而達到以情促讀,讀中悟情的教學目標。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刺激學生情感。上課伊始,我便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請不要埋葬我”,學生立刻感受到戰爭的氣氛,拉近了孩子與文章的距離,為后文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調。學習“爸爸的靈柩”回來了這一段落時,多媒體出示當時的影像資料,展示“萬人送英雄,媽媽失聲痛哭”的畫面,配上哀樂,指導學生體會雷利看到爸爸的靈柩時,心情是多么悲傷啊!他撲到父親的身上邊哭邊說,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感受那悲壯的場面。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雷利失去父親的悲痛。課堂教學也會因為情感的交融而變得高潮迭起。三、適當補充事實材料,直面戰爭帶來的災難。由于戰爭離我們的學生們太遙遠,所以要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了一些近年來發生戰爭的相關資料,有同學搜集的是中東戰爭、伊拉克戰爭、也有同學搜集的是阿富汗戰爭和“9·11”事件等,課堂上在學生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句子出現困難時,我便讓學生通過列舉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戰爭的具體事例來理解這一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閱讀課文和補充材料,組織學生交流觀后、讀后感受,讓學生真切感受世界并不太平。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和平的呼喚。
反思整節課,自己的潛心鉆研,學生的真情流露,使本節課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但本節課也還存在不足之處:用心讀書,在讀中感悟,在閱讀教學中,不夠重視學生用“心”讀書這環節。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反思、不斷嘗試,讓自己的每一節課都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標分析《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本組課文圍繞“戰爭與和平”這一專題,本篇課文以孩子的眼光關注國際局勢,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在本科教學中不僅要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更要體現它的人文性。在教學本篇課文時,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識記生字。在此基礎上,重點理解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情。語文課程標準在每一個學段都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情感濃烈,更應重點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并體會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如教學“爸爸的靈柩回來了”這一段落時,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去讀,讀出雷利的悲痛,讀出爸爸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項目創新設計方案
- 大學和市政府的合作協議
- 離婚后房產割協議書
- 愛眼護眼主題校園活動策劃方案
- 學期主題活動與實施計劃
- 理財教育的價值與意義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項目管理試題及答案
- 班主任的學生交流指導計劃
- 優化項目管理的策略計劃
- 提升團隊士氣的具體措施計劃
- 五年級上冊體育表格式教案
- 心肺復蘇、電除顫、海姆立克理論考試測試題
- 硫酸車間焚硫爐烘爐及鍋爐煮爐方案資料
- 大班語言《扁擔和板凳》
- 新產品試產管理程序
- 各國關于數據與個人隱私的法律規定
- 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U1-U4)單元專題訓練(含答案)
- 維生素K2行業研究、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2020-2026)
- 定遠縣蔡橋水庫在建工程實施方案
- 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蓋房子》課件
- GB 13296-2013 鍋爐、熱交換器用不銹鋼無縫鋼管(高清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