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_第1頁
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_第2頁
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_第3頁
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_第4頁
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特殊病理生理狀況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第1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肝功能減退時抗菌藥物的應用肝臟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并在身體里面扮演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等。其功能十分復雜。許多藥物經由肝臟生物轉化、解毒和清除。肝功能損害時藥物的體內過程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第2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藥物在肝內的代謝

第一相反應是在肝臟氧化還原或水解酶的作用下藥物被氧化還原或水解,所產生代謝物的生物活性與母藥不同,并可產生毒性。第二相反應是在肝臟轉移酶的作用下代謝物與葡萄糖醛酸、醋酸、氨基酸、谷胱甘肽等形成極性增加、可溶解的代謝物,易從膽汁或尿中排泄,這些代謝產物大多數毒性較低。第3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肝功能減退時抗菌藥物的藥動學藥物在肝內代謝過程中細胞色素P450是最重要的藥物代謝酶。肝臟具有相當大的代償能力,因此只有肝功能嚴重受損時才會發生藥動學的明顯改變。第4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引起藥動學改變的因素肝臟自身代謝和清除能力的降低,常見于嚴重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伴肝實質明顯損害時。肝硬化門脈高壓側枝循環的建立,減少了藥物經肝臟的代謝和解毒作用。第5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引起藥動學改變的因素肝病時藥物與蛋白質的親和力降低,以及肝損害時血清蛋白合成的減少均使藥物游離部分增加,對抗菌藥物而言,即具抗菌活性的游離部分增加。肝硬化門脈高壓時胃腸道粘膜瘀血、水腫、并常伴慢性炎癥而增厚,可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等情況而明顯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過程。第6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肝臟損害部位不同對藥物代謝的影響肝臟病變累及肝小葉,則影響明顯,多見于病毒性肝炎,也可見于酒精性肝炎患者。在原發性膽汁肝硬化的早期,病變主要累及門脈區,對藥物肝內代謝的影響不明顯,直至終末期肝實質受損時才表現為肝臟代謝藥物功能的減退。第7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某些藥物對肝藥酶有誘導作用,如利福平在療程中血藥濃度可因藥物肝內代謝加速而降低,但在肝功能損害者,對肝藥酶的誘導作用減少,致血藥濃度較正常人明顯增高。第8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肝功能減退時應用抗菌藥物的依據目前常用的肝功能實驗并不能反映肝臟對藥物的代謝清除能力,因此不能作為調整給藥方案的依據。肝病時抗菌藥物選用及其給藥方案制定的參考:肝功能減退對該類藥物的藥動學影響肝病時該類藥物發生毒性反應的可能性第9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由肝臟清除但仍可應用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主要由肝臟清除,肝功能減退時清除明顯減少,但無明顯毒性反應,肝病患者仍可應用,但需謹慎,必要時減量并嚴密監測肝功能。屬此類情況者有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不包括紅霉素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第10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應用除紅霉素酯化物外,紅霉素堿、紅霉素乳酸鹽等主要由肝膽系統清除,膽汁中濃度可達血藥濃度的數十倍,但在功能減退患者中并無藥物濃度在血中急驟升高或肝毒性的報道,因此可按原劑量或略減量謹慎使用。阿奇霉素和羅紅霉素在肝硬化患者消除半衰期延長,肝功能減退者使用時應嚴密觀察,并減量應用??死顾卦谥小⒅囟雀喂δ軠p退者藥時曲線下面積(AUC)改變不大,如同時伴腎功能損害時需調整劑量應用。第11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的應用克林霉素在肝病時清除半衰期明顯延長,自正常的3h延長至6.4h,清除減慢,血藥濃度升高,可引起血清轉氨酶升高;也有在嚴重肝病時應用未見明顯毒性反應報道,應謹慎使用,并需減量給藥,必要時監測血藥濃度。林可霉素應用于肝病的報道較少,但肝病時其清除減少,故也宜減量慎用。第12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由肝臟清除或代謝應避免應用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主要經肝或有相當量的藥物經肝清除或代謝,肝功能減退時藥物清除或代謝物形成減少,導致毒性反應發生,因此該類藥物在肝病時應避免應用。此類藥有氯霉素、利福平、紅霉素酯化物、氨芐西林酯化物、異煙肼、兩性霉素B、四環素類、磺胺藥、酮康唑、咪康唑等。第13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氯霉素、紅霉素酯化物的應用氯霉素:肝功能減退時,氯霉素與葡糖醛酸的結合作用受損,使未代謝藥物的血藥濃度升高,可發生氯霉素對血液系統的毒性反應,如抑制紅細胞生成等;也可出現黃疸和血清轉氨酶反復升高。紅霉素酯化物:肝病患者應用易出現黃疸、血清轉氨酶升高等毒性反應。第14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利福平的應用利福平:該藥有肝毒性,并可與膽紅素競爭酶的結合,導致高膽紅素血癥。肝病患者應用后更易發生,與異煙肼合用于肝病患者更易導致肝毒性,應避免應用。第15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異煙肼的應用異煙肼:該藥參與藥物肝代謝的酶系統存在著遺傳變異,正常人中存在著異煙肼快乙?;吐阴;瘍煞N情況,慢乙酰化者的消除半衰期可為快乙?;叩?倍。肝功減退者應用該藥后,具有肝毒性的代謝產物乙酰肼排泄減慢,尤對慢乙酰化者更為明顯,可導致肝毒性。第16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兩性霉素B、四環素類的

應用兩性霉素B:該藥可致肝毒性和黃疸,肝功能減退者應用更易導致肝毒性,因此嚴重肝病患者禁止使用該藥。四環素類:四環素、土霉素可致嚴重肝脂肪變性,肝病時應用尤其容易導致肝損害,應避免應用。半合成四環素類尚未見肝毒性的報道。第17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磺胺類、酮康唑、咪康唑的應用磺胺藥:這類藥物在肝內代謝,可致肝損害,并可與膽紅素競爭血漿蛋白與其結合,引起高膽紅素血癥,肝病時避免應用。酮康唑、咪康唑:兩者主要在肝內代謝滅活,嚴重肝病患者應避免應用,如確有指征可在監測血藥濃度后謹慎應用。第18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經肝、腎兩途徑清除應減量應用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經肝、腎兩途徑清除,肝功能減退時血藥濃度升高,如同時有腎功能損害時則血藥濃度升高得更明顯。嚴重肝病時需減量應用。此類藥物有脲基青霉素類的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嚴重肝病時阿洛西林需減量50%。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噻肟、頭孢噻吩等也經肝、腎排泄,尤以前兩者自肝膽系統排出為多,可排除給藥量的40%,在嚴重肝病時,尤其肝腎功能均減退時應減量應用。第19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經腎排泄不需調整劑量應用的抗菌藥物該類藥物經腎排泄,肝功能減退時不需調整劑量應用。這類藥物有氨基糖苷類(慶大、妥布、阿米卡星等)青霉素、頭孢唑啉、頭孢他啶、萬古霉素、多粘菌素類等。環丙沙星和諾氟沙星在肝硬化患者中藥動學參數改變不大,不需減量。第20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肝功減退時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應用主要經肝臟代謝的培氟沙星在肝硬化患者中清除半衰期明顯延長,應謹慎用藥并減量;氟羅沙星在肝硬化伴腹水患者需減半應用;氧氟沙星在肝硬化患者中高峰血藥濃度及清除半數期略增及延長,應減量應用。由于氟喹諾酮血藥濃度增高后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抽搐等),因此肝功能不全有指征應用該類藥物時應測定藥物濃度,作為劑量調整的參考。第21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腎功能減退時抗菌藥物的應用腎功能減退的感染者接受抗菌藥物治療時,主要經腎排泄的抗菌藥物及代謝產物可在體內積聚,以致發生毒性反應,一些腎毒性抗菌素尤易發生此種情況;因此腎功能減退時根據患者情況調整給藥方案是使抗菌治療有效而安全的重要措施。第22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腎功能減退時的抗菌藥物的藥動學1、對消除過程的影響2、對吸收過程的影響3、對體內分布過程的影響4、對藥物代謝的影響第23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消除過程的影響抗菌藥物在體內經腎和非腎途徑清除,腎功能降低導致經腎清除藥物的消除半衰期(t1/2)延長,從而使體內藥物消除減慢、血藥濃度升高。一些毒性較大的抗菌藥物,尤其毒性反應與血藥濃度密切相關者,如氨基糖苷類,則必須調整藥物的維持量,而首次劑量仍可按原量給予;尤其在藥物半衰期延長的情況下,首劑給藥以盡快達到體內有效血藥濃度對治療嚴重感染至關重要。第24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吸收過程的影響腎功能衰竭時藥物的吸收速率以及吸收程度均可降低。口服或肌注吸收均減少,此與患者的一般情況差有關。因此腎功能衰竭伴嚴重感染的患者均應采用靜脈注射給藥。第25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體內分布過程的影響藥物的分布容積(Vd)在腎功能減退時可因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如水腫、脫水,又如血漿清蛋白的降低使藥物與蛋白結合減少,藥物游離部分增多,使分布容積增大,但最終血藥濃度值一般仍較正常腎功能者略低。第26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對藥物代謝的影響藥物經腎小管分泌或肝代謝后大多數極性升高,成為易溶的代謝物自腎排泄。腎功能減退時,此類代謝產物可在體內積聚,生物轉化的結果常使藥物的抗菌活性消失或降低,而毒性則可升高。第27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抗菌藥物易發生腎毒性的原因腎臟血供豐富,腎組織中藥物濃度高。藥物由腎小管分泌或再吸收,使腎小管細胞接觸的藥物濃度遠較其他組織、器官高。腎臟內皮細胞表面積大,易于成為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沉積場所。腎功能損害時主要經腎排泄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在體內積聚明顯,成為加重腎毒性或其他系統毒性的重要原因。第28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腎功減退時抗菌藥物劑量調整的依據腎功能損害程度抗菌藥物對腎毒性的大小藥物的體內過程,即藥動學特點。藥物經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可清除的程度藥物半衰期是調整用藥的重要依據;因個體差異,腎功嚴重受損者最好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第29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腎功能減退時抗菌藥物選用根據抗菌藥物體內代謝過程和排泄途徑,對腎臟和其他重要臟器毒性的大小,可將抗菌藥分為:原劑量或劑量略減者劑量適當調整者劑量必須減少者不易應用者第30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原劑量或劑量略減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由肝臟代謝或主要自肝膽系統排泄,可用原劑量;包括大環內酯類、利福平、多西環素、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的部分品種。腎功能輕度損傷時可用原劑量,中度損傷時應略減量的品種有氨芐西林、哌拉西林、苯唑西林、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氯霉素、兩性霉素B雖然t1/2變化不大,但因兩藥對血液和腎臟毒性,因此應根據病情權衡利弊后再予以減量應用。第31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可劑量需適當調整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無明顯腎毒性或輕度腎毒性,但由于排泄途徑主要為腎臟,腎功能減退時藥物可在體內積聚,t1/2延長,因此在腎功減退時均需根據腎功能減退情況適當調整劑量。如青霉素血藥濃度超過100mg/l或腦脊液濃度超過8mg/l

時則有出現“青霉素腦病”的可能;在青霉素每日劑量超過1000萬U

,而患者的內生肌酐清除率低于0.334ml/s

時,則很易發生。羧芐西林治療嚴重銅綠假單孢菌感染時劑量大,腎功減退者除有發生“腦病”外,還可導致電解質紊亂。第32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劑量必須減少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均有明顯腎毒性,且主要經腎排泄。氨基糖苷類和萬古霉素均應在調整劑量時監測血藥濃度以防耳腎毒性的發生;血液透析可清除大部分氨基糖苷類,因此透析后可加用全量或半量;腹膜透析后也需補給劑量。多粘菌素類腎毒性大,盡量避免應用。第33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不宜應用的抗菌藥物這類藥物有四環素類(多西環素除外)呋喃類、奈啶酸等。四環素、土霉素的應用可加重氮質血癥;呋喃類和奈啶酸可在體內明顯積聚,產生對神經系統的毒性反應。第34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腎功能減退時給藥方案的調整根據腎功試驗調整劑量根據內生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和給藥間隔根據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第35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根據腎功試驗調整劑量即在腎功能輕、中和重度損害時,將每日劑量分別降為原劑量的1/2~2/3,1/5~1/2和1/10~1/5。腎功能試驗中以內生肌酐清除率最具參考價值;⑴內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參考值的80%以下者,則表示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⑵內生肌酐清除率低至50~70ml/min,為腎功能輕微損害。⑶內生肌酐清除率31~50ml/min,為腎功能中度損害。⑷內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為腎功能重度損害。⑸內生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為早期腎功能不全。⑹內生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為晚期腎功能不全。⑺內生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為腎功能不全終末期。第36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根據內生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和給藥間隔腎損傷時藥物劑量可以減量或延長給藥間隔,延長給藥間隔常使血藥濃度波動幅度增大,可影響嚴重感染的療效;腎損傷時減量更適宜,也可兩種方法結合應用;首次劑量仍按正常劑量給予。除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多西環素和乙胺嘧啶劑量可維持原劑量外,大多數抗菌藥物均需減少劑量或延長給藥間隔。第37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根據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對于毒性大的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氯霉素等藥物調整給藥劑量和給藥間隔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通過測定血藥濃度設計個體化的給藥方案。個體化給藥方案的擬訂可按峰—谷濃度法調整,此法簡便易行,但非定量,僅作粗略估算;也可按藥動學方法計算其給藥劑量和給藥間隔,該法較為準確;最好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個體化給藥方案的設計。第38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腎功能衰竭者透析治療時抗菌藥物劑量的調整某些抗菌藥物可通過透析從體內清除,使血藥濃度降低而影響療效,此時需補給劑量,而有些藥物則不受透析影響或影響甚小,此時劑量則不需調整。氨基糖苷類、多數β—內酰胺類可通過透析清除,需補給劑量。氯唑西林、頭孢克肟、紅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酮康唑、多西環素、多粘菌素和兩性霉素B等不受影響,無需補充劑量。第39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三、老年患者抗菌素的應用老年人具有與成年人不同的生理特點,因此抗菌藥物的體內過程也有相應改變。老年人抗感染應用抗菌藥物時,應根據其藥代動力學特點合理使用。由于抗菌藥物在老年人體內過程的改變,尤其是藥物體內清除的減少,血藥濃度的增高,以及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原發疾病的增多,使得在抗菌治療中易發生不良反應。第40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老年人抗菌治療中應注意

盡量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如確有指征應用該類藥物時需調整給藥方案。這類藥物有氨基糖苷類和萬古霉素,老年患者應用時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據此調整給藥方案,或根據患者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減量應用。第41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老年人抗菌治療中應注意

減量應用毒性低的?—內酰胺類抗菌素這類藥物雖然毒性低微,但大多數主要經腎排泄,老年患者的藥物清除明顯減少,t1/2延長,因此宜根據內生肌酐清除率降低情況調整劑量應用。一般無腎病史的70歲以上患者可減半量應用,必要時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第42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老年人抗菌治療中應注意

老年人感染時宜用殺菌劑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和組織器官功能退化,病灶內細菌的清除更有賴于抗菌藥物的殺菌作用。常用的有青霉素類,頭孢類。第43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新生兒和小兒抗菌藥物的應用藥物在新生兒體內的分布容積和新生兒的體表面積均較成人為大,因此新生兒抗菌藥物用量較按體重計算者略高,但由于其腎發育不成熟,藥物半衰期可較成人長數倍,因此給藥間隔一般較成人或年長兒為長。這種情況適用于毒性低、主要由腎排泄的?—內酰胺類抗菌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等。第44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新生兒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新生兒期由于肝酶系統的不足,腎排泄能力的不完備,一些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如主要經肝代謝的氯霉素、磺胺藥,主要經腎排泄的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多粘菌素、四環素類等均應盡量避免應用。如確有指征應用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氯霉素等時,必須有血藥濃度測定,并個體化給藥,以保證治療安全有效。多粘菌素類、四環素類、磺胺類、呋喃類均不宜選用。第45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新生兒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氟喹諾酮類藥物不宜在新生兒中應用。新生兒組織對化學性刺激的耐受性較差,肌注抗菌藥物時易出現硬結而影響吸收。因此新生兒不易肌注給藥。新生兒體重和組織器官的成熟與日俱增,藥動學過程不斷雖日齡的增長而變化,因此需按照日齡的不同而調整給藥方案。第46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小兒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小兒患者盡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類抗菌藥,這類藥物具有明顯的耳、腎毒性。臨床確有應用指征又無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藥物可供選用時,方可選用該類藥物。用藥期間嚴密觀察藥品不良反應。有條件的,應監測血藥濃度,進行個體化給藥。第47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小兒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萬古霉素和去甲萬古霉素也有一定的耳、腎毒性,小兒有明確指征時方可應用,并嚴密觀察不良反應,并監測血藥濃度,進行個體化給藥。四環素不可用于8歲以下小兒。喹諾酮避免用于18歲以下小兒。第48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五、抗菌藥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中的應用

妊娠期抗菌藥物的應用孕婦接受抗菌藥物治療時必須考慮到藥物對母體和胎兒兩方面的影響,既能治愈母體的感染,對胎兒也必須安全,因此須根據藥物在孕婦和胎兒體內藥理學特點用藥。孕婦血漿容量增多,血漿蛋白量減少,在使用常用劑量情況下,血藥濃度較正常人為低。當剖宮產產婦用慶大霉素時,其血藥濃度可較非妊娠期婦女應用相同劑量時約低50%。第49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妊娠期抗菌藥物的應用妊娠期間血流增速,腎血流量、腎小球過濾和肌酐清除率均增加,使主要通過腎清除的慶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類、大多數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的消除加快,血藥濃度降低;因此妊娠期用藥劑量應略高于一般常用量。但妊娠期由于肝臟負荷的增加,易發生肝臟損害,因此避免應用四環素、紅霉素酯化物。第50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妊娠期抗感染藥物的選擇禁用有致畸或明顯毒性的抗菌藥物妊娠3個月以上的孕婦應用四環素可使胎兒骨骼發育延遲,乳齒黃染、牙釉質發育不全和乳齒形成異常;磺胺類引起新生兒黃疸,妊娠后期不易應用;TMP和乙胺嘧啶均可抑制葉酸代謝,并有致畸可能,妊娠期不易應用,妊娠早期禁用。氯霉素對造血系統有毒性,且有引起早產兒、新生兒灰嬰綜合征的可能,所以在妊娠后期,尤其是臨近分娩期時不可應用;甲硝唑、利福平、金剛烷胺、碘苷、阿糖腺苷有致畸作用,妊娠期間不可應用。第51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妊娠期抗感染藥物的選擇對母體和胎兒有一定毒性的抗菌藥物應避免在妊娠全過程中應用氨基糖苷類可致胎兒聽神經損害,易出現先天性聾?。蝗绱_需應用則應監測血藥濃度。萬古霉素耳腎毒性明顯,避免選用;但有絕對指征,又無替代,可在血藥濃度監測下調整劑量應用,對已有腎功能減退的孕婦仍不易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有致軟骨損害的可能,應避免應用;異煙肼干擾維生素B6的代謝,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避免應用。氟胞嘧啶有致畸可能,權衡利弊后慎用;呋喃妥因可致溶血反應,應避免應用。第52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妊娠期抗感染藥物的選擇妊娠期間可選用的抗菌藥物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其他β內酰胺類,因它們的毒性低、無致畸作用;除酯化物外的大環內酯類,因不易透過血胎屏障,且毒性較低可選用;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必要時也可慎用;林霉素毒性低,可應用。第53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哺乳期抗菌藥物的應用哺乳期應用抗菌藥物時應考慮對乳兒的影響磺胺藥和異煙肼分泌致乳汁中的量較多,其在乳汁中濃度與母體血藥濃度相等,可能導致核黃疸;在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乳兒,則有導致溶血性貧血的可能。氯霉素、紅霉素和四環素也有相當量分泌至乳汁中,乳汁中濃度約為母體濃度的一半。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乳汁濃度低,口服不吸收,對乳兒影響小,哺乳期可以應用。第54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六、免疫缺陷者感染時抗菌藥物的應用正常人具有物理和化學的屏障、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功能以預防各種病原體的入侵。任何影響和損傷這些免疫功能的因素,皆可使人易于發生感染,稱為免疫缺陷者感染。第55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抗菌藥物治療原則盡早開始經驗治療。根據病原微生物選擇抗菌藥物。選用的抗菌藥物具備下列條件:殺菌劑,對病原體有高度活性,在感染部位可達到有效濃度,毒性低,不宜導致耐藥性出現??咕幬镆造o脈給藥、足量。盡可能糾正同時存在的免疫缺陷。第56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免疫缺陷者感染的經驗治療對于腫瘤或血液病患者經化療后發生粒細胞減低和發熱最為常見,而臨床上有明顯感染灶或病原檢查呈陽性者僅占少數。臨床實踐證實此種患者在送驗各種標本后,不失時機地開始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可使感染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第57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傳統用藥方案通常采用一種具有抗銅綠假單孢菌活性的β內酰胺類聯合氨基糖苷類抗菌藥,或兩種β內酰胺類(其中一種應具有抗銅綠假單孢菌活性)聯合應用。隨著近年來具有廣譜和強大抗菌活性的藥物的普遍應用,經驗治療方案趨向于:⑴單藥治療;⑵某些情況可適當采用口服劑;⑶非細菌感染漸漸增多,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及抗原蟲藥的應用增多。第58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目前推薦的經驗治療方案靜脈給藥,及早應用。⑴中性粒細胞低于500×106/L或白細胞迅速減低者,阿米卡星+哌拉西林(或頭孢他啶或頭孢哌酮),對青霉素過敏者改用氨曲南+萬古霉素。⑵粒細胞減低、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或血肌酐值在106.08μmol/L以上、或有第八對腦神經損害、或合用腎毒性藥物者選用哌拉西林+頭孢他啶。⑶粒細胞數在500×106/L以上,病情穩定者,選用阿米卡星+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或頭孢唑啉);或單用第三代頭孢菌素或單用亞胺培南。⑷有下列情況時加用:彌漫性肺浸潤加用MSZ—TMP;多發性肺實變加用紅霉素或克拉霉素;導管感染加用萬古霉素;嚴重腹瀉或有明顯腹部癥狀者加用甲硝唑。第59頁,講稿共6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抗菌藥物在免疫缺陷者感染經驗治療中評價第三代頭孢菌素:已證實頭孢他啶單藥治療與聯合療法的療效相同,可作為起始治療,但在粒細胞減低的全部過程中約59%的病例給藥方案需做一定調整。因本藥物對腸球菌屬、MRSA、部分凝固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