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孟子三章》學案(第二課時)_第1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學案(第二課時)_第2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學案(第二課時)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富貴不能淫》學案學習目標:1.反復誦讀,掌握朗讀節奏,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字詞和課文中的名言警句。2.理解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體會孟子說理的特點。課前自學3.體會孟子的思想及社會意義。 課前自學自學活動:1.通讀課文一遍,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圈畫出翻譯障礙,結合釋義再讀一遍,注意朗讀節奏。2.思考《富貴不能淫》表達了孟子的什么觀點?標注到書上。自學檢測:一、字詞積累1.解釋下列句中畫線的詞。(1)丈夫之冠也 (2)父命之(3)與民由之 (4)富貴不能淫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3.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戒之曰 必敬必戒道行天下之大道C.以順為正者 靜以修身而諸侯懼 環而攻之而不勝4.下列句中文言虛詞“之”的意思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丈夫之冠也,父命之A.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5.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2.請簡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課上研學課上研學聚焦問題小組合作疏通文意,要求字字落實,文從字順。2、孟子對大丈夫的闡釋,哪三句話能概括其精髓。3.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說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現實意義。課后拓學一、積累運用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名句默寫。(1)文中表現大丈夫立場堅定、絕不動搖的句子是:,,。(2)文中與“窮則獨善其身”意思相近的句子是:,。(3)在文中,作者闡明大丈夫要講仁德,守禮法,做事合乎道義的句子是:,,。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選自《孟子?滕文公下》)[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⑤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刪改)[注]①醨(lí):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混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蠖(huò):塵滓重積的樣子。1.解釋下列句中畫線的詞。(1)豈不誠大丈夫哉(2)以順為正者(3)被發行吟澤畔(4)遂自投汨羅以死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2)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3.甲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樣的?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4.屈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也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舉世混濁”時卻獨自“懷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說(“”)(用甲文中的語句作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