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洛陽市第四十四中學高二地理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造成我國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農業生產活動地域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熱量參考答案:A水田農業和旱地農業的主導因子是水分,前者需要較多的水,后者則是水分不足所致。農業的水來自大氣中的降水,而不會來自土壤或熱量。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遠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因此,降水是形成南方以“水田農業為主,北方以旱地農業為主,西北發展畜牧業”這種生產活動地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故選A。2.“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大多蘊藏在450米深的海床上。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完成下列各題。12.與煤炭資源相比,可燃冰具有的優點是A.清潔

B.可再生

C.開發難度小

D.開采成本低13.我國海域“可燃冰”開采過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難主要是A.海嘯災害頻發

B.洪澇災害多發C.海洋生物的侵襲

D.海水腐蝕性較強參考答案:12.A

13.D12.與煤炭資源相比,可燃冰具有的優點是污染小,屬清潔能源)。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不可再生,運輸不便;大多蘊藏在450米深的海床上,開采成本高,開采技術難度大,A項正確。13.可燃冰大多蘊藏在450米深的海床上,開采時可能遇到臺風、暴雨、巨浪等困難,可能引發海嘯、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災害;海洋上不存在洪澇災害;海洋生物的侵蝕相對較小;海水的腐蝕性較強,易腐蝕管網等水下開采設備,影響可燃冰的正常開發,D項正確。3.下圖是“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示意圖”,圖中abcd與以下①②③④搭配符合的是①人口增長速度適中

②人類社會不斷發展

③人口質量不斷提高

④與環境承載量相適應

A.a一①

b一④

c一②

d一③

B.a一①

b一②

c一④

d一③C.a一②

b一①

c一④

d一③

D.a一①

b一④

c一③

d一②參考答案:B4.2017年6月26日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復興號”動車組率先在京滬線雙向首發。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動車組的技術標準中中國標準占了84%,是真正的“中國造”動車。中國高鐵企業自2014年登陸美國以來,訂單數量不斷增多;在美國先后設立兩個制造基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7.“復興號”動車組選擇京滬線雙向首發的主要原因有A.沿線技術水平發達 B.基礎配套設施完善C.客運市場需求旺盛 D.沿線地質條件穩定18.中國高鐵企業在美國的制造基地,招募和培訓美國工人,實現“本土化”生產的主要目的是A.深度融入和拓展當地市場 B.改善中美貿易關系C.降低企業勞動力成本 D.降低內部交易成本參考答案:17.C

18.A【17題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影響交通建設的因素。京滬線是我國最為繁忙的高速鐵路干線,也是我國當今最重要的經濟走廊,客運市場需求旺盛是“復興號”動車組選擇京滬線雙向首發的主要原因。選C。【18題詳解】中車在美國建立制造基地,培訓美國人,會增加內部交易成本;美國經濟發達,人工工資水平高;中美貿易關系受國際形勢、兩國關系等眾多因素影響;中車“本土化”生產有利于中車深度融入美國市場、就近滿足美國鐵路裝備需求,也可以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稅收,實現中美鐵路行業的雙贏,有利于雙方攜手開拓第三方市場。故選A。5.西部地區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72%,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占全國的39%,我國“西電東送”工程已全面啟動,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9—10題:9、西電東送可以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主要是因為A、長距離的西電東送使電價升高,東部用電量減少B、西電東送使電價降低,東部居民用電量增多C、西電東送使東部地區煤炭消費比重下降D、西電東送使東部地區工業成本降低,更有能力改善環境條件10、西電東送是把西部地區水電和坑口(煤礦附近)電站的火電輸送到東部,圖中坑口電站分布較多的是A、AB

B、BD

C、AC

D、AE參考答案:C

D略6.左圖是2007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先后對喀麥隆、利比里亞、蘇丹、贊比亞、納米比亞、南非、莫桑比克、塞舌爾8個國家訪問路線示意圖,右圖是左圖虛線方框區域放大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1.八個國家中,沙漠面積廣布的兩個國家是(

)A.蘇丹、納米比亞

B.贊比亞、南非C.喀麥隆、蘇丹

D.納米比亞、南非12.下圖中M為一月份20℃等溫線分布狀況,虛線L1、L2、L3、L4等溫線彎曲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L1、L3

B.L2、L3

C.L1、L4

D.L2、L413.關于右圖島嶼敘述正確的是(

)A.年降水量自北向南減少B.回歸線附近為熱帶沙漠氣候C.島嶼東側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D.地形和洋流狀況對島嶼氣候影響很大參考答案:11.A

12.C

13.D主要考查了南回歸線經過的非洲國家、等溫線和馬達加斯島的氣候。本題難度適中。以國家主席胡錦濤先后對喀麥隆、利比里亞、蘇丹、贊比亞、納米比亞、南非、莫桑比克、塞舌爾八個國家的訪問線路示意圖為背景材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南回歸線經過的非洲國家、等溫線彎曲的原因和馬達加斯島的氣候等相關知識。11.由圖可知蘇丹、納米比亞位于回歸線附近,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屬熱帶沙漠氣候,沙漠面積廣。12.圖示區域為馬達加斯加島和印度洋,盡管兩地存在海陸分布的差異,但是因馬達加斯加島面積較小,因此兩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等溫線的影響較小;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受厄加勒斯暖流的影響,溫度較高,等溫線向高緯度方向凸出,而島嶼上等溫線遇山地向低緯凸出。13.圖示島嶼為馬達加斯加島,其東部為東南信風迎風坡,且受暖流影響,降水較多,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西部降水較少,為熱帶草原氣候,A、B、C錯誤,D正確。7.讀圖,關于氣壓中心E和鋒面F的敘述正確的是

A.E是北半球氣旋,F是暖鋒

B.E是北半球氣旋,F是冷鋒

C.E是南半球氣旋,F是暖鋒

D.E是南半球氣旋,F是冷鋒

參考答案:B8.12.旅游規劃的內容包括①旅游資源

②旅游活動

③旅游住宿設施

④旅游設施

⑤旅游客源市場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旅游規劃。一般來說旅游規劃包括以下6個方面:旅游吸引物和活動、交通條件、其他基礎設施、住宿設施、社會因素、其他旅游設施和服務等。9.讀“所給經緯網圖”,回答下題。關于圖示中甲乙兩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區域實際面積相等

B.乙區域實際面積是甲區域的2倍C.甲區域比例尺大于乙區域

D.乙區域比例尺大于甲區域參考答案:C甲區域實際面積比乙小,相同圖幅,實際面積越小比例尺越大,因此甲比例尺大于乙區域,C正確。10.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南非東部海濱城市德班召開,大會重點關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14~15題。14.2009年我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于實現該目標的有

①推廣太陽能、核能

②降低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積

④提高單位GDP能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據下表分析,德班的氣候類型是

德班氣候資料(測站:29°50′S,31°2′E

海拔5m)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氣溫(℃)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參考答案:D

C11.讀東亞部分地區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回答10—11題。

10.下列關于圖中時刻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風速大于乙地

B.甲、乙兩地均為偏西風C.乙地位于暖鋒鋒后,天氣炎熱干燥

D.甲地位于冷鋒鋒前,多陰雨天氣1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照多年統計資料發現,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卻集中在夏季。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形

②盛行風

③緯度

④洋流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參考答案:B

C12.區域內部特征具有

性,區域之間的特征具有明顯的

()A.相對一致差異B.絕對一致相對一致C.差異整體D.地帶非地帶參考答案:A解析:從總體上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這個整體的不同地區,卻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區域分異。區域分異在整個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說陸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所以,區域內部的整體性(或相似性)是相對的,區域之間的差異性是絕對的。13.為了實現渤海和黃海之間的水體交換,解決渤海的污染問題,國家擬將與膠萊海河有關的研究納入渤海環境保護“十一五”計劃。讀圖回答渤海的環境污染已到了臨界點,其自然原因是(

)A.大陸性氣候顯著,降水稀少

B.陸上缺乏淡水河流的注入C.渤海是半封閉海灣

D.周邊地區土壤鹽堿化較為嚴重參考答案:C結合渤海的地理特征可知,渤海污染嚴重的自然原因是渤海是半封閉海灣

,污染物擴散困難。14.中央電視臺每天新聞節目中提供的衛星云圖主要使用了

)①遙感技術

②地理信息系統

③全球定位系統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②③。參考答案:A15.近地面的風向一般(

)A.與等壓線平行

B.與等壓線垂直C.與等壓線有一定的夾角

D.與水平氣壓梯度力平行參考答案:C16.下圖為俄羅斯局部地區人口與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題。13.該地區河流流量較大,但貨運量較少,主要原因是A.無法實現河海聯運

B.河流結冰期長C.河流沿岸資源匱乏

D.河流流速較快14.形成該地區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地勢平坦,人口稠密

B.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C.河流水力資源的開發

D.緯度低,氣候溫暖濕潤15.鄂畢河下游地區多沼澤,下圖中的水溫分布特點會導致一種沼澤形成因素的產生,則該因素最常出現的河段是A.①附近河段

B.②附近河段

C.③附近河段

D.④附近河段參考答案:13.B

14.B

15.D試題分析:13.俄羅斯河流可以聯通海洋。A項錯誤。河流結冰期長。B項正確。俄羅斯資源豐富。C項錯誤。河流流速快,不適合航行。D項錯誤。故選B。14.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稀少。A項錯誤。俄羅斯遠東地區資源豐富,資源豐富區人口、城市密集。B項正確。水力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低。C項錯誤。緯度高,氣候寒冷。D項錯誤。故選B。15.④附近河段北冷南熱,河流流向由北向南可能發生凌汛現象,河流溢出河床。D項正確。故選D。【知識拓展】城市的區位因素(1)自然區位因素①地形與城市區位: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熱帶城市分布在高原,山區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②氣候與城市區位:城市分布在氣溫和降水適中的中低緯度沿海地區。我國特大城市中只有包頭、蘭州、烏魯木齊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區:大約60°N以南的歐洲地區、日本、朝鮮半島和我國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③河流與城市區位:原因: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古代更明顯,沿河設城是我國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規律。沿河城市區位:河運的起點或終點如江西贛州;河流匯合處如宜賓、武漢、重慶分別位于岷江、嘉陵江、漢水與長江干流匯合處;河口處如上海等;軍事防衛:河流彎曲度最大處、河心島等處。如伯爾尼、波士頓。(2)社會經濟區位因素①自然資源與城市區位:資源豐富地區隨著資源的開發易形成城市。世界:煤礦發展起來的城市:伯明翰、曼徹斯特、匹茲堡;石油發展起來的城市:阿伯丁;金礦開采興起城市:約翰內斯堡。中國:鐵礦發展起來的城市:鞍山、包頭、攀枝花;石油發展起來的城市:大慶、玉門;煤炭工業城市:大同、鶴崗、撫順、開灤②交通與城市區位:不同交通運輸時代城市產生的區位因素不同: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匯合處,北方多位于大道匯合處;現代城市:鐵路公路沿線形成城市。交通線變化對城市發展分布的影響:京杭運河的開鑿通航和南北方貿易的日漸頻繁,揚州、濟寧得到發展,大運河的淤塞、海上運輸的發展和京滬鐵路的建成,揚州、濟寧發展緩慢③政治、軍事、宗教與城市區位:政治:古代的雅典、羅馬、西安、洛陽、杭州,現代的省級行政中心城市較大;巴西巴西利亞、美國華盛頓、澳大利亞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蘭堡為政治中心興建。宗教:麥加、麥利那、梵蒂岡、拉薩最早由宗教中心發展而來17.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基于這個地理特點,昆明市提出了建設湖濱生態市的發展戰略,但是滇池水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實施這一戰略的障礙,回答12~13題。12.昆明氣候四季如春的決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風的持續影響B.臨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蓋率高C.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D.比較低的緯度位置和比較高的海拔高度

13.昆明市實施建設湖濱生態城市發展戰略的主要對策之一是()A.填埋嚴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區B.全面實施環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態恢復工程C.環湖大規模建設濱水型城市新區D.把昆明市區耗水量大的工業企業遷至滇池湖畔

參考答案:D

B昆明氣候四季如春,冬不冷,與緯度位置低有關,夏不熱,與海拔高氣溫不高有關。A、C項西南季風在夏季影響該地區,冬季受冬季風影響;B項湖泊和森林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13、建設湖濱生態城市,要發揮湖泊的作用,對滇池實施截污工程和生態恢復工程,是主要措施之一。A項填埋滇池,湖泊消失,不可取;大規模建設環湖新區,湖泊生態令人擔憂;耗水量大的企業遷至滇池,更會加劇湖區環境惡化。18.氣溫距平(單位:℃)是指某地氣溫與同緯度平均氣溫之差。讀下面“亞歐大陸部分地區某季節氣溫等距平線圖”,回答25題。25.影響該圖中氣溫等距平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①緯度位置②海陸位置③地形④洋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D19.讀下圖,回答下列各小題。3.關于P區域的敘述正確的A.P區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P區域位于南半球、東半球C.P區域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D.P區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4.P區域所在的大洲是A.歐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參考答案:3.C

4.B3.本題考查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方法。以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為界劃分東西半球:西經20度以東,東經160度以西的是東半球;東經160度以東,西經20度以西的是西半球。以赤道為界劃分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以南的是南半球。本題先根據經度、緯度遞變的規律,確定的經緯位置,再結合上面講到的方法,判斷P區域位于北半球、東半球。故答案選C項。4.結合上題的結果:P在20-25°N之間,5°W-0°之間,則定位可知該地位于非洲。故答案選B項。20.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率(凈遷入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隨時間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5.該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期是A.①

B.②

C.③

D.④16.③時期以后人口遷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A.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出

B.生態環境惡化C.技術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遷17.提高環境承載力的直接方法是A.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B.大量遷入人口C.進行人工降水

D.利用區域外的資源參考答案:15.C

16.A

17.D15.一個地區人口的增長率等于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與人口的機械增長率之和。由圖形信息可知,③時期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與機械增長率之和最大,所以該地區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期是應是③,故選C。16.③時期以后人口遷移率下降,說明該地人口遷入量減少,是由于產業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出,不需要太多廉價勞動力,導致遷入的人口數量大為縮減,A對。人口遷移率降低不會導致生態環境惡化,B錯。產業結構調整,對勞動力數量需求量減少,但是對于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會吸引技術人才遷入,C錯。該地位于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遷移以遷入為主,不會導致大量人口遷出,D錯。故選A。17.環境承載力的自然環境要素有太陽、空氣、淡水、土地等,他們都是不可缺少的條件.淡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是決定環境承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區域外的資源可直接提高環境承載力,故選D。21.巴西高原上樹木落葉、草類枯黃之時,地中海沿岸地區正值:

)A.溫和多雨的冬季

B.寒冷干燥的冬季

C.高溫多雨的夏季

D.

炎熱干燥的夏季參考答案:D22.關于我國自然災害地域分布對應不正確的是

A.東北平原——旱澇災害多發

B.臺灣省——地震多發

C.西南地區——泥石流多發

D.黃淮海平原——低溫凍害嚴重參考答案:D23.讀同緯度局部區域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20~21題。20.圖中各區域中具有相同氣候類型的是

()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21.圖中I氣候類型的成因是

()A.海陸熱力差異

B.洋流因素C.季風的影響

D.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參考答案:A

D24.位于拉丁美洲沿海的世界著名漁場的是(

)A.北道海漁場

B.北海漁場

C.秘魯漁場

D.紐芬蘭漁場參考答案:C25.山區的下列地區最適宜商業網點布局的是

A.河岸

B.鞍部

C.山丘

D.河岸的居民點參考答案:D26.區域的發展由初期開發到成長壯大,隨著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城市和工業區不斷地向外擴展,人地關系越來越復雜,從相對協調走向日趨緊張。為此,需要通過轉型、調整,以尋求新的發展,使區域經濟獲得再生。據此,回答3-4題:3.區域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地關系的變化是:(

A.不協調~協調~不協調

B.不協調~協調C.協調~不協調~協調

D.協調~不協調4.、有關區域發展轉型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應減弱,區域經濟呈現衰敗、萎縮狀態B.區域發展面臨失業率升高,人口增多等嚴重的社會問題C.經濟增長加快,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

D.人地關系已趨緩和參考答案:3-4CA二、判斷題(共10分)27.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特點,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參考答案:B28.當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候,淮安的氣溫很高,是夏季。參考答案:錯誤29.(判斷題)水產品加工業、制糖工業、石油化工等都屬于原料指向型工業,應接近原料產地。(

)參考答案:錯誤和產品相比,水產品加工業、制糖工業等的原料不便于長距離運輸,因此應該布局在原料地附近,屬于原料指向型工業。但石油化工一般趨向于布局在市場附近。30.(判斷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

(

)參考答案:正確試題分析:巖層在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強大擠壓作用下發生變形,形成褶皺。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褶曲有兩個基本形態:背斜和向斜。背斜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在地貌上,背斜表現為山嶺,向斜表現為山谷。所以說“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是由內力作用形成的。現實中,不少背斜發育成谷地,而向斜發育成山嶺,這是由于背斜頂部容易受外力侵蝕從而形成山地,向斜槽部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容易接受堆積從而形成山嶺,因此,“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三、綜合題(共38分)31.圖12為臺風活動中的兩張地面天氣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圖中14日至15日期間臺風中心氣壓值變_____________,等壓線變_____________,風力___________,臺風勢力___________。(4分)(2)圖中所示時期__________(選擇填空)。(2分)A.臺風發源于西北太平洋

B.臺風向西北方向移動C.香港風向由偏北轉為偏南

D.菲律賓柑桔園損失嚴重(3)臺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4)說出沿岸城市防御臺風災害的主要工程性措施。(3分)參考答案:(1)小

密集

增大

增強(4分)(2)AB(2分)(3)風暴潮

洪澇

滑坡(泥石流)(3分)(4)加固建筑物和堤壩;建設海防林工程;完善城市排水系統。(3分)

32.下圖為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右圖的左側是某季節影響氣候形成的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左圖為四地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關于氣候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2分)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2)右圖中,氣候類型⑦的成因是

;此時,④地氣候的特點是

;氣候類型⑤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要說明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6分)(3)①氣候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但是在馬達加斯加島東側在南緯23度附近分布有該氣候,請分析原因

(4分)參考答案:(1)C(2分)(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炎熱干燥;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6分)(3)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沿岸暖流增溫增濕(4分)33.“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涇陽自漢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涇陽茯磚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礎上經二次發酵、壓制等復雜工藝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別適宜以肉食為主的牧民飲用。左圖為我國渭河流域部分區域圖,右圖為圖中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機質的分布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地形角度分析西安與同緯度東部平原相比冬季氣溫較低的原因。(2)說明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機質含量差異的原因。(3)分析涇陽茯磚茶產業自古就發達的原因。參考答案:(1)與同緯度東部平原相比,西安地勢較高;山脈(秦嶺)的阻擋,使南下的冷空氣容易堆積。(2)東、東南、南、西南坡為陽坡,接受太陽輻射多,溫度高,表層有機質分解快,有機質少;東南季風迎風坡,降水多,流水侵蝕強,有機質不易積累(或從陰坡角度說明也可)。(3)古代南茶北上集散地,制茶原料豐富;南茶北上的必經之地,交通便利;(優質水源和溫濕氣候,利于“金花菌”生長)涇陽茯磚茶品質獨特;鄰近牧區,市場廣闊。解析:(1)從地形角度分析西安與同緯度東部平原相比冬季氣溫較低的原因主要從海拔及地形對冬季風的影響角度分析。從海拔看,西安海拔較高,在500米附近,而東部平原地勢低,氣溫相對較高。從地形對冬季風的影響看,西安南部為秦嶺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南下,使得冷空氣在西安附近集聚,導致氣溫較低。(2)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機質含量差異的原因主要從微生物分解及水土流失等角度分析。讀圖可知,在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機質含量看,西坡和北坡的含量高,而東南坡含量少。從微生物分解看,由于南坡、東南坡為向陽坡,溫度高,有機質分解快。從降水看,東南坡為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大,水土流失嚴重,有機質積累少。(3)涇陽茯磚茶產業自古就發達的原因主要從交通、市場、品質等角度分析。根據材料“涇陽自漢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涇陽茯磚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礎上經二次發酵、壓制等復雜工藝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別適宜以肉食為主的牧民飲用”,可知涇陽制茶原料豐富,交通便利,涇陽茯磚茶品質獨特,市場廣闊。3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大約3000年前,秘魯(圖甲)山區的農民采用一種培高田地農業方式(圖乙)。培高田地有渠道隔成大小基本相等的泥土平臺,平臺的泥土主要來自挖取渠道里的泥土。渠道里充水,可以養魚,也可以容納家畜的排泄物。經研究發現,采用這種方式(技術)種植當地作物的單產是現代種植方式的近三倍。(1)分析秘魯城市多分布在山區的原因。(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