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學2022年高三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按人均自然資源條件來看,我國人口、工業和城市的地理分布極不均勻,因此可以把GDP在1000億美元上下、有明顯的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制造業比較發達,以及主要城市間的距離在300公里以內的地區作為規劃未來都市圈的雛形。按照這樣的原則可以劃分出“九大都市圈”:京津冀、沈大、吉黑、濟青、湘鄂贛、成渝、珠江三角洲、長江中下游與大上海都市圈。讀下圖,回答九大都市圈中,都具備的優勢條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水資源豐富,供水充足C.氣溫適宜,降水適中

D.交通便利且自然資源豐富

參考答案:C2.下圖是近些年河北、甘肅、四川、黑龍江四省能源生產結構圖。讀圖回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四省能源生產結構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B.制約①省進一步開發水能的地理條件可能是水能富集地地質條件復雜C.②省能源礦產豐富,土地貧瘠,濕地破壞嚴重D.③省能源生產結構合理,工業發達參考答案:B【知識點】本題考查我國不同省份的能源生產結構及與之相關的知識解析:根據能源生產結構,結合各省份的基本情況:①天然氣比重在四省中比較突出,同時擁有煤炭和水電的為四川,②原油比重占居主導地位的為黑龍江;③煤炭雖占主導地位,但是水電比重在四省中最大的判斷為甘肅,④原煤占比重最大的為河北,各省中多數以煤為主的結構,不利于節能減排,排除A,黑龍江省分布著我國自然肥力最高的黑土,排除C,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工業基礎薄弱,排除D,而四川地形地質條件復雜,不利于水能資源開發,故選B?!舅悸伏c撥】首先根據能源生產結構確定各省份名稱再根據各省份地理環境特征進行答題3.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關于右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山相對高度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陽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6.右圖中,有一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高差可能有()。A.198米

B.298米

C.601米

D.701米參考答案:5.D

6.B【5題詳解】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170米;CD是山脊,EF是山谷;H在東南坡上,日照較少;H地在迎風坡上,降水多背風坡的B地?!?題詳解】根據陡崖相對高度計算公式,其數值為(200,600)之間。4.下圖為我國各大農業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2題。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屬于不同的農業區

B.⑥⑦⑧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區C.⑥地區最主要的農業類型是綠洲農業

D.③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8.關于圖示地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嚴重

B.④地水土流失嚴重,⑤地土壤鹽堿化嚴重C.⑥地水土流失嚴重,⑦地石漠化嚴重

D.⑧地酸雨危害嚴重,⑨地土壤次生鹽堿化嚴重參考答案:7-8DB5.為了冬季采光,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對不同緯度帶的住宅間的合理間距有明確規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我國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間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陽高度日照間距理論實際采用①24°45′2.02H1.7H②40°28′1.18H1.2H③35°21′1.41H1.1~1.2H④26°36′1.86H1.6~1.7H冬至日,四個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B6.僧一行受唐玄宗之命編制《大衍歷》時發現“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漸損,至春分及中,而后遲,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漸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據此回答下列地理現象與僧一行的發現有因果關聯的是A.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

B.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D.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寒冷參考答案:C7.下圖為“地理環境的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31~32題。31、若此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Ⅰ、Ⅱ、Ⅲ、Ⅳ分別表示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大氣水

②從多年平均狀況看,參與循環的水量e=a=b+c=b+d

③c過程受降水強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響

④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了人類活動對b環節施加的影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若此圖表示地殼物質循環(提示: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桂林地區的喀斯特地貌屬于Ⅲ類巖石

②石油和天然氣多儲藏在Ⅳ類巖石之中

③Ⅱ類巖石的形成與生物活動有密切關系

④a過程可以表示火山噴發現象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參考答案:B

C略8.下圖是某地地表形態和地質構造示意圖。讀圖回答圖中的沖積扇地貌是A.由風力搬運作用形成的

B.由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C.由風力沉積作用形成的

D.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參考答案:B9.讀四種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東部非洲湖泊眾多與圖中地形地貌關系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C10.以下三幅圖代表中、印、美三國近年新增人口結構圖,圖a、圖b、圖c對應的國家依次是A.中國、印度、美國

B.印度、中國、美國

C.中國、美國、印度

D.印度、美國、中國參考答案:B11.下圖為世界兩著名島嶼分布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關于圖中甲、乙兩島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大陸島,乙是火山島B.都處在板塊的生長邊界C.兩島嶼人口密度都比較大D.兩島嶼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15.甲島嶼優質乳品生產基地集中于島嶼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區(

)①地價便宜

②港口眾多,海運便利③接近消費市場

④勞動力成本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6.乙島嶼西部和南部無遮敝地帶僅有矮木和苔蘚,其主要原因是(

)①受沿岸寒流影響,氣溫低②受沿海西風影響,多大風天氣③受高緯度大陸氣團控制,氣溫低④土壤貧瘠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14.D

15.D

16.A14.結合經緯網可以判斷出甲島嶼為塔斯馬尼亞島,乙島嶼為火地島,兩島嶼都是大陸島,所以A錯;塔斯馬尼亞島位于印度洋板塊的內部,并不處于生長邊界,所以B錯;兩島嶼人口稀少,所以C錯;結合緯度來看,兩島嶼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故選D。15.甲島嶼優質乳品生產基地集中于島嶼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區港口眾多,海運便利,此外,北部地區距離本土消費市場近。故選D。16.乙島嶼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響,氣溫低;且受沿海西風影響,多大風天氣,所以無遮蔽地帶僅有矮木和苔蘚。故選A。12.谷坊指山區溝道內攔截泥沙的小壩,是在易受侵蝕的溝道中,為了固定溝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據此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3.谷坊的修建可使①河流含沙量減少②溝道下蝕作用增強③下游山洪危害減輕④溝道出口地區的土壤肥力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修建谷坊的地區A.氣候干旱,沙漠廣布

B.地形平坦,人口稠密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蒸發量普遍高于降水量

參考答案:3.B

4.D

13.本地農民工是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下圖為2010~201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增速、外出農民工增速以及本地農民工增速統計圖。讀圖回答9-10題。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2010年農民工總量和外出農民工總量相等B.2011年外出農民工增速降低值等于本地農民工增速上升值C.2010--2014年農民工總量增速低于外出農民工增速D.2010~2014年外出農民工以及本地農民工數量逐年增加10.該圖表明我國農村A.常住人口持續增加

B.未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C.居民收入增速變慢

D.勞動力回流現象明顯參考答案:DD14.下圖為北京市某小區平面圖,該小區占地約30000m2。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4.2017年9月23日,某同學傍晚放學回家走進小區時,發現自己在夕陽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該同學最有可能進入的小區大門是()A.甲

B.乙

C.丙

D.丁5.該小區平面圖的比例尺可能為()A.1∶50

B.1∶500

C.1∶5000

D.1∶50000參考答案:4.A

5.C試題分析:4.此時時間為9月23日,正值秋分日,當日晝夜等長,太陽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該同學傍晚放學回家,太陽在西方,故影子應該是朝向東方。結合圖形中指向標的方向,可判斷該同學最有可能進入的小區大門是甲,A正確。5.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且單位必須統一成是厘米,據題干信息,該小區占地約30000㎡,可計算出該圖長度的實際距離,用直尺測量出圖上距離,即可計算出比例尺的大小。經計算為1:5000,所以C正確。15.讀下圖“某國三大產業比重結構圖”(低中高收入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分別為30%、50%、70%)回答該國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是

A.20%

B.30%

C.50%

D.60%參考答案:A16.圖6為某半島沿不同緯線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9~10題。9.圖中山地的走向是

A.東北——西南走向

B.東西走向C.西北——東南走向

D.南北走向10.該半島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狀況大致是

A.由南向北減少

B.由西向東減少C.由北向南減少

D.由東向西減少參考答案:9.A

10.B解析:9題,從經度和緯度和山脈的高峰分析,該地是東北—西南走向,所以A正確。10題,從經緯度判定該山位于北歐,該地受西風帶影響,所以由西向東減少,B正確?!舅悸伏c撥】山脈的高峰的經緯度的變化,就是山脈的走向變化。【知識點】本題考查地形剖面圖和降水分析。17.下圖為我國2010年“某城市地租水平與人口密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6-17題。

16.2010年a、b、c、d四處的地租均高于其鄰近地區,最可能是因為當地(

)A.社會知名度更高

B.環境質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達度更高17.c處最可能是(

)A.文化區

B.商業區

C.住宅區

D.工業區參考答案:16.D

17.C18.生長在海邊海水短期浸泡過的鹽堿地中的水稻稱為海水稻。海水稻在條件惡劣的鹽堿地生長,很少會患普通稻的病蟲害。據此完成10~11題。10.即使生長在鹽堿地中,海水稻仍然獲得高產,其主要原因是A.水源充足

B.勞動力豐富

C.土壤改良

D.科技水平高11.推廣海水稻種植可以使我國A.稻米大量出口

B.增加人口容量

C.提高人口素質

D.優化農業結構參考答案:10.D

11.B解析:10.海水稻高產的原因是袁隆平主持培育了耐鹽堿的優良品種,是科技的農用化表現。水源充足、勞動力豐富與題干要求無關;海水稻的生長是適應了鹽堿環境,而不是對土壤改良。選D。11.海水稻單產高,因此推廣海水稻種植可以使我國在現有耕地情況下提高糧食總產,所供養的人口數增加,區域人口容量加大。我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大量出口稻米不符合事實;推廣海水稻不能農業結構優化;對人口素質無影響,據此選B。19.某位專家設計了一套集水裝置稱為卡洛里斯凹地(下圖),利用特殊的溫差條件,夜晚低溫時先以氯化鈣(干燥劑)來吸取空氣中的水分,白天再通過弧形鏡面的裝置結構聚焦太陽光線,以高溫來蒸餾出飲用水。用來吸收水分的氯化鈣(干燥劑),使用前應先放在干涼通風的環境中晾一段時間。據此完成下列各題。6.我國下列地區中,最適合使用這套集水裝置的是A.東北平原

B.南海島礁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7.氯化鈣(干燥劑)使用前在干涼通風處晾一段時間的主要目的是A.吸收水分

B.保持干燥

C.釋放有害物質

D.增加空氣濕度8.有人認為這套集水裝置不適宜推廣,其理由最有可能是A.成本高,效率低

B.占地廣,輸水難

C.技術難度大

D.破壞環境參考答案:6.C

7.B

8.A7.氯化鈣(干燥劑)使用前在干涼通風處晾一段時間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干燥,B對。通風條件利于水分蒸發,不利于吸收水分、釋放有害物質,A、C錯。干燥劑不能增加空氣濕度,D錯。8.有人認為這套集水裝置不適宜推廣,其理由最有可能是成本高,效率低,A對。干旱區土地面積廣闊,占地廣,技術難度大、破壞環境不是不適宜推廣的原因,B、C、D錯。20.圖9和圖10所示為我國三大城市群人口遷移與比重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圖9圖1013.讀圖可知(

)A.1982年以后三大城市群省際遷入人口呈現波動增長態勢B.1987年以后三大城市群省際遷出人口呈現加速增長態勢C.1990年以后京津冀城市群遷入人口占全國比重明顯升高D.2000年以后珠三角城市群遷入人口占全國比重逐漸回落14.京津冀城市群的社會經濟要素與圖9中“省際凈遷入人口”發展趨勢大體一致的是①農業產值占全國比重

②城市化水平

③人口自然增長率

④第三產業產值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參考答案:13.D

14.C13.【考查方向】本題旨在考查學生讀圖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讀圖可知,A錯在波動增長,應為持續增長;B錯在加速增長,增長不明顯;C錯在明顯升高;D正確。14.【考查方向】本題旨在考查人口空間變化的影響因素,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城市化水平和第三產業產值都能反映社會經濟水平,經濟因素是促進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21.讀沿經線所作的某山地地形剖面及其對應的1月、7月平均氣溫及年降水量變化示意圖。回答19---21題19.該山地屬于_______半球A.南半球

B.北半球

C.東半球

D.西半球20.圖中1月均溫等于0℃的地區,A坡海拔大約是_______米,A、B兩坡海拔2000m以下的氣溫年較差相比_______坡較大A.3600米,B坡

B.3600米,A坡

C.2000米,B坡

D.2000米,A坡21.該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現在_______坡(A和B),當此山地雪線位于海拔較高位置時,我國東部地區多盛行_______風。A.A坡,偏南風

B.B坡,偏北風

C.A坡,偏北風

D.B坡,偏南風參考答案:19.A

20.B

21.C22.讀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下圖),回答在氣壓帶①控制下的氣候特征是A.炎熱干燥

B.高溫多雨

C.溫和干燥

D.溫和濕潤參考答案:B23.讀甲、乙兩島嶼輪廓圖,回答乙島東側海域為世界著名的漁場,其成因主要是A.溫帶海區

B.暖寒流交匯

C.上升流的影響

D.河流的流入參考答案:B24.右圖是某鋒面附近示意圖,實線表示鋒線,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動,虛線范圍內是雨區。讀圖回答8-9題。8.下列關于該天氣系統過境時天氣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天氣轉晴、氣壓下降

B.氣溫下降、氣壓升高C.陰雨綿綿,連續性降水

D.疾風驟雨、洪水橫流9.若該鋒線兩側a、b、e三點的氣壓對比是a=b>e,則下列氣壓對比正確的是:

)A.a<c

B.b>d

C.c=d

D.d>c參考答案:C

D25.下圖是極點為中心的50°緯線圈,圖中數字表示經度度數,P、Q之間和M、N之間為陸地。據圖回答P點附近的盛行風向是

A.東北風

B.西南風

C.西北風

D.東南風參考答案:B26.圖5為北半球中緯某學校附近一處山谷的等高線、夏季某日不同時刻25℃等溫線圖,圖中a、b等溫線表示當地時間10點、16點氣溫分布狀況,讀圖回答8-9題。8.導致該地當日25℃等溫線不同時刻分布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

B.緯度

C.海拔

D.氣壓9.當日,在相同的天氣和地面狀況下,圖中甲乙兩地比較,正確的說法是

A.甲乙兩地當日最高溫相同

B.上午,甲地的谷風比乙弱

C.下午,乙地山風比甲強 D.甲地氣溫日較差可能比乙地小參考答案:8.A9.D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信息可知,當地為南北延伸、向南敞開的山谷,且坡度均勻。再結合圖中等溫線與等高線彎曲大體一致情況,可推知該地溫度分布受地形起伏影響大,同時考慮上午、下午太陽光與甲、乙兩坡面及朝向的夾角關系、時間先后順序,進而可知圖中25℃等溫線a為下午16時的、b為上午10時的,即甲坡上午陽坡下午陰坡,乙坡相反。答案選A。在夜晚時,甲乙兩坡第二天早晨最低溫是接近的,但是上午甲坡先于乙坡接受光熱,且溫度上升快,乙坡后升溫,所以上午甲坡對流強于乙坡,谷風強于乙坡;正午以后,甲坡與陽光的夾角減小,逐漸變為陰坡,氣溫提前下降,而乙坡正被太陽照射,太陽光線與坡面夾角增大,氣溫繼續上升,可能會形成乙坡最高溫高于甲坡、最高溫時刻晚于甲坡現象,下午對流乙坡強于甲坡,白天以谷風為主,故答案選D。二、多選題(共10分)27.圖11為“某海域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示意圖”,甲、乙兩處分別位于大洋的東、西兩側,受洋流影響等溫線彎曲。圖12為“海水表層溫度隨緯度的變化圖”。讀圖回答第22題。22.圖中A.甲處水溫高于乙處

B.甲處洋流從低緯流向高緯

C.乙處洋流對沿岸氣候具有增溫增濕作用D.乙處洋流對秘魯漁場的形成有直接的意義參考答案:AB28.“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钡陙硖啻伪l嚴重的藍藻暴發污染事件。研究表明太湖藍藻暴發污染事件既是“天災”也是“人禍”。下面分別是“太湖湖水氮磷含量變化圖”和“太湖周邊地區略圖”,讀圖回答2007年導致太湖藍藻暴發的“天災”“人禍”主要是A.初夏氣溫升高,降水較少,藍藻生長快B.周圍地區污染治理滯后于工業化和城市化C.夏季降水多,污染范圍擴大D.水草和漂浮物打撈速度過于緩慢參考答案:AB29.據中國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8月25日21時22分,仲巴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區海拔約5500米,人煙稀少。讀甲乙兩圖,回答地震發生時,避震逃生的方法錯誤的有A.地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B.在家中避震,應在客廳等空曠的地方避震,以免被雜物砸傷C.居住高樓的人群應立即乘搭電梯迅速撤離D.避震時應盡量蜷縮身體,降低重心,保護頭頸、眼睛等參考答案:BC30.根據我國農業部2003年2月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四種農作物的優勢生產區域,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B.加快城鎮化的進程C.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

D.縮小地區差距參考答案:AC三、綜合題(共38分)31.下圖為“重慶市地域形態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該城市的地域形態類型名稱,并簡述影響該城市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2)重慶是我國酸雨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簡述該地區酸雨的成因。(3)圖中P處為一化工廠,請評價其區位的條件。參考答案:(1)組團式

重慶市位于嘉陵江與長江的匯合處,具有三個方向上的水運優勢,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是影響該城市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2)自然原因:位于四川盆地內部,地形閉塞,不利于污染物散,天氣多雨多云多霧,空氣濕度大

人為原因: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產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3)有利條件:臨近河流,水源豐富

;靠近鐵路和主干道,交通便利

不利條件:位于城區及城區河流的上游

、冬季風的上風向,污染水源和空氣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盛澤鎮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絲綢產地。經過多年發展,盛澤鎮目前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絲綢產品交易市場。2016年8月8日,一場臺風強降水,給該地區帶來澇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圖1為盛澤鎮所在的區域圖。材料二

下圖為“2000年~2013年江蘇、浙江桑園面積和蠶繭產量變化圖”。材料三

繅絲是通過水煮,使蠶繭中大部分膠質蛋白溶于水中,從而順利抽出蠶絲。下圖為繅絲流程示意圖。(1)分析氣候和地形因素對盛澤絲綢市場形成的主要影響。(2)簡析該地區蠶桑種植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3)說明該地區絲綢紡織業的發展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4)臺風強降水形成的澇災是造成盛澤鎮經濟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請分析該地區澇災嚴重的社會原因。參考答案:(1)①長三角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充足、降水豐富),利于蠶桑生產;②地形平坦,陸路交通便利;河道縱橫,流速平緩、港口眾多,利于絲綢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2)①該地區城市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非農業用地增加),占用了大量的蠶桑用地;②蠶桑生產成本上升,桑農種植的積極性不斷下降,導致種植結構的改變,蠶桑種植面積縮小;③栽桑養蠶經濟效益較低,勞動力轉向與桑蠶有關的(蠶繭加工和絲綢紡織及銷售)第二、第三產業;(3)①鍋爐燃燒會造成大氣污染;②煮繭會有大量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