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學第三章審美形態論第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廣義的審美形態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狹義的審美形態則
包括各種風格、品位、體裁等。審美形態的核心內涵與人的存在實踐息息相關,它是基于人的存在的人生樣態、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審美形態集中表現為優美與崇高、悲劇與喜劇、丑和荒誕等主要類別第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節審美形態的內涵和特征什么是審美形態?在審美實踐活動中展現出來的,以復雜的人生樣態、自由的人生境界為核心的審美情趣、審美風格等感性顯現的對象化形態,以及人們對這種不同形態的邏輯分類。第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怎么理解審美形態的內涵?1.人生樣態:由個人的外在形態、個性特征、人生際遇等諸多因素共同構成的存在樣式,在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人生樣態中,都寄寓著特定的審美理想。2.自由人生境界:從人生境界中升華出來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悅樂情懷和情境,也就是審美境界。第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審美情趣:在審美實踐中,不同的審美樣態與主體構成不同的審美關系時,所產生的不同趣味效應。4.審美風格:強烈而鮮明的審美個性特征。明確了這些基本概念,審美形成的內涵也就明確了。因為,審美形態的內涵,首選是人生存在的感性形式,是個體的人對生活、生命的真切體驗和感悟,因此,審美形態首先是一種感性存在形式。第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怎樣理解審美形態不僅是一種感性的形態,又是一種邏輯分類形式?······第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審美形態的界定審美形態的五個代表性觀點:審美形態是審美體驗的反思性產物,是對審美意義的揭示。1.美的形態:美的形態包括美的類型說、美的范疇說、美的價值形態說等,認為美完全是外在于人、與人無關的客觀實體(存在物)或客觀實體的固定不變屬性,在審美活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美感和審美經驗知識對美的形態的反映。因此,只要弄清了美的形態,就等于解決了審美形態問題第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審美風格:審美風格的觀點將審美形態看作是一種文化大風格,但過于寬泛,泛風格等于無風格。3.審美類型:美類型包括美的類型說和審美類型說。基本認識原則是從形式上劃分審美形態的類型,而不去顧及審美形態的真實內涵,顯得過于寬泛,又囿于形式,甚至是外在形式的尺度,既不利于對審美形態作深入了解,又容易對美學學科的建構止于較淺表的層次第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審美范疇:審美范疇包括美的范疇說和審美范疇說。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本質和關系的邏輯概括,包含兩種含義:一是把范疇作為人類認識世界即掌握“自然現象之網”的基本思維形式;二是把范疇看成歷史地、動態的,是人認識世界過程中的各種形態的“梯級”。第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人生境界說:人生境界要作為審美形態表現出來,首先離不開特定的審美樣式,一旦脫離了特定的審美樣式,人生境界將只是一個美妙的設定,而不具有任何實在的意義。其次,人生境界本身是一個多質多層次的生成系統,只有那些具有審美意義的層面才具有審美形態的素質,而不是所有的人生境界都天然地構成審美形態。第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確定最基本的審美形態,需要哪幾每條標準:首先,廣泛性或普適性。即不僅在某一種類或某一體裁中使用,而且還在其他一般藝術形式和現實生活的審美中使用。其次,統攝性,即集雜多于統一。第三,歷史性。有些審美形態積淀在民族的審美文化中,產生了長久而持續的影響,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本民族審美文化的識別標志。第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審美形態的特征1.生成性:一是指審美形態的歷史生成,二是指審美形態的個體相對生成。審美形態并非生而有之、一成不變的。而是伴隨著人生樣態的豐富、藝術種類的增多和審美經驗的改善、人生境界的提高而不斷生成發展的。就歷時態而言,人類的許多審美形態就是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后才出現的。就共時態而言,在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審美形態,要成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審美形態,就必然有個歷史的順應和同化過程。就個體審美經驗的生成來說,審美形態往往以主觀相對性形式表征著美在審美中生成的規則。第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貫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哲學思想對審美形態的統攝性。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審美形態,從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定的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但在這種體裁和風格的背后,實際上潛藏著文化,尤其是哲學思想的制約性,這種在制約性導致了審美形態的貫通性。第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兼容性:是指審美形態是多種審美因素構成的有機體的感性凝聚,是以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審美風格為特征,以人生樣態和人生境界為底蘊,以審美情趣貫徹其中的有機整體。4.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第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節審美形態的形成與發展審美形態是人類審美實踐活動的歷史產物,特定的審美形態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形成,是一定社會時期審美實踐的歷史積淀,反映的是特定時期的審美理想。第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審美形態的歷性1.審美形態的歷史性,首先表現為審美形態是特定的歷史社會文化發展階段的產物。審美形態是人們審美體驗的總結和概括,它緊密地聯系于人們的審美實踐。2.審美形態的歷史性還表現為,審美形態的具體內涵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演變的。由于每個時期審美理想和審美人士都在發生變化,對特定的審美形態的理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3.中國早期的審美形態的實質是詩性與音樂性的,西方早期的審美形態的實質是戲劇性與雕塑性的。第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審美形態與思維1.審美形態的形成發展中,與人們的思維方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在實踐活動方式上的差異,導致思維活動也有了許多不同特點,對審美形態的理解和認識也會有不同。第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中西思維方式比較A.中國古代思維主要是一種象數思維,沒有從原始思維中完全分離出來,主要特點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重視體驗、綜合和整體把握,最基本的思維單位是物象與數的結合體,最主要的思維方式是觸類旁通、神與物游。B.西方古代的思維方式經歷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維轉化過程,逐漸形成以抽象思維為主的特征。其主要表現為主客兩分,重視理性、經驗與邏輯分析,最基本的思維單位適概念,最主要的思維方式是邏輯歸納和演繹。第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其他A.數是象的性質,象是數的載體,數賦予象以情感性和觀念性。B.抽象:一是把客觀存在的物態化的對象與該對象所具有的樹形相分離,二是在事物眾多的屬性中提取出最本質的屬性。C.概括:把從特定對象上抽象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延到具有同類屬性的一切事務,從而形成關于這類事物的普遍概念。第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D.邏輯思維的基礎是對于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和比較,它的起點是概念,終點還是概念。E.原子主義和還原主義是西方思維的主要模式,透過客觀事物的現象認識其內在的本質和規律是西方思維的目標,以概念和邏輯形式為思維的工具。第二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審美形態與語言1.語言是意義的載體,語言符號的意義分為能指和所指(索緒爾),同樣的事物,語言表述可能會千差萬別,這些差異不同程度的也影響到審美形態的差異。2.中西語言文字的比較A.以漢字為代表的表意文字,屬于表意性的象形文字,能指和所指結合的都很緊密,每個漢字都可以稱之為一個意象,它本身已經融合了人作為主體的感覺、體驗和想象。拼音文字能指和所指是完全隨意性的,是理性的產物。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B.漢語高度重視詞匯,西方語言高度重視語法。重視詞匯的結果是通過思維中豐富的想象力來凝聚語言,重視語法說到底把西方語言引向了哲學本體論,即定義世界之中的萬事萬物,凝聚語言的力量是邏輯性而非想象力。C.在句子形態上,漢語多數是簡單句,句子與句子中間富有跳躍性(詩性),西語主要是冗長的復句,句子與句子中間粘連得很緊,充滿邏輯的力量。(漢語可以稱之為抒情語言,西語則長于敘事和論證。)D.漢語本身更具有形象性和審美性,西語更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思辨性。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其他A.世界上的語言文字簡要的可以分為表音和表意文字。B.魯迅、聞一多、魯樞元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四、審美形態與文化1.審美形態與文化形態互為影響,審美形態的邏輯總結和提煉與特定的文化密切相關,審美形態形成后,又表征為具體的文化。2.中西方審美形態與宗教的比較A.西方審美形態的孕育一開始就與宗教意識緊密相連,注重對于人生終極價值的追問,關注人類本身的悲劇性和幻滅感。B.中國的審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與宗教的關系并不密切。即使是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世俗化了。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上帝、神靈人格化與把人的祖先神靈化合而為一,祭祖猶如祭神,形成了一整套的禮儀規范;二是與世俗的享樂主義和現世思想相結合。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中西方審美形態與哲學的比較A.從西方哲學發展看,總體上說審美形態的形成、發展受到哲學思想變遷的制約與影響。上帝和理性是西方哲學中最為重要的兩極。(1)把道德標尺與審美標尺混為一談(2)主張形式與質料的二分,強調形式決定質料,促成了形式主義的審美傳統(3)把世界一分為三,以人為本的理性主義為西方美學主要的哲學基礎(4)強調“自然”,體現事物中的普遍永恒的人性或者理性,出現“崇高”(5)理性主義破滅,非理性主義思潮崛起,理性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懷疑,出現丑和荒誕。。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B.中國的人生哲學幾乎是千年不變的,變化的是細節,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完善和修改的工作,即“天不變道亦不變”。“天道”即是“中和”,在哲學上是一種本體論,實質是對于中國是人生實踐的集中概括,同時又是一種審美理想,還是一種最基本的審美形態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其他A.審美形態作為人類的特殊實踐形式,具有普遍的超越民族的意義,決定了審美形態的普遍有效性B.審美形態是對人類審美實踐活動中歷史的形成的各種不同特征的審美經驗的歸類和總結,界定審美關系米奇形態主要是基于人類的審美實踐活動的展開程度,以及對人生境界的體現和展示,界定審美形態的主要邏輯依據是廣泛性、統攝性和歷史性。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C.審美形態包括優美與崇高、悲劇與喜劇、丑和荒誕六種基本類型。D.審美形態與藝術形態關系密切,許多審美形態最初總是表現為藝術形態,最后逐漸上升為審美形態。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節優美與崇高——最基本的兩種審美形態一、優美1.優美是理性內容與感性形式、理想與現實、個體與社會及自然、自由與自在、主觀的合目的性與客觀的和規律性的和諧統一。(一)優美的內涵與特點2、優美的內涵相同:秀雅協調的形式,渾然一體的內容,輕松愉快的美感。不同:在自然領域里,優美主要表現于客體對象感性形式的和諧性上;在社會人生領域,優美的內涵從本質上說就是真善美最大限度的和諧統一;在藝術領域,優美多體現在和諧內容與完美形式的統一中。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優美的特征作為優美的審美對象,需要具有一下特征:首先,優美是超然優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實表現。其次,是秀雅協調的外在形式特征。再次,是和諧化一的內容。最后,是心曠神怡、愉悅輕快的審美體驗。第三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對優美的理論探討古希臘、羅馬:零碎不成體;美的本質是“優美”畢達哥拉斯學派:球形和圓形是最美的圖形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優美能夠“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夾雜在一起”,是單整、純粹、絕對的美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西塞羅:秀美與威嚴托馬斯·阿奎那:完整、和諧、鮮明(美的三要素)培根:美的精華是秀美合適的動作荷迦茲:蛇形線是最美的線條博克:總結了優美的幾個特點:小、光滑、各部分方向要變化、須互相融為一體、嬌柔纖細的結構、顏色潔凈明快、顯眼的顏色必須同其他顏色構成多樣變化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康德:從對象給人的快感、內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優美席勒:美可以同時期待產生松弛和緊張兩種作用;理想的美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崇高1、崇高主要指對象以其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勁健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雄偉的氣勢,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驚心動魄、心潮澎湃,進而受到強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們產生敬仰和贊嘆的情懷,從而提升和擴大人的精神境界。(一)崇高的內涵與特點2、崇高的內涵審美意象的形式構成上——粗獷博大的感性形態在威力上——強健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壓倒一切的雄偉氣勢在審美體驗上——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驚心動魄、心潮澎湃在人生精神上——給人以強烈鼓舞,引人贊嘆,催人奮進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崇高與壯美的區別A.活動的一種結果,是人的勝利的靜態顯現,崇高一般在沖突過程中展現,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動態展示。B.壯美的對象可以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崇高的對象則與人的活動有著必然的聯系。4、崇高與優美的區別首先,優美體現的是和諧化一的人生境界,崇高體現的是偉大超越的人生境界樣態。其次,崇高是對人的理性存在的弘揚,是對人的生存意義的反思和體悟。最后,正是在這種人生存在的超越中,體悟到積極向上的審美情感,從而導引人走向崇高的人生境界。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崇高在不同的人生實踐領域的體現首先,崇高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對立和超越:激勵性和鼓舞性其次,崇高體現為人與社會的對立與超越:人的創造物和人的精神品格第三,藝術作品的崇高風格:人的崇高體驗通過藝術作品加以表現和反映,是自然和社會中崇高的集中表現形式。6、崇高的特征作為崇高的審美對象,需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雄偉壯闊的力量之美。其次,是社會價值實現的昂揚之美。再次,是剛毅堅強的品格之美。最后,是恢弘豪邁的尊嚴之美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對崇高的理論探討畢達哥拉斯:最早涉及崇高內容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最早明確談到崇高,并把崇高與優美并舉朗吉努斯《論崇高》:第一次較為明確地把崇高和優美作為兩種可以并列對舉的美來加以論述。博克《論崇高與美》:崇高正式作為美學范疇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討康德:真正把崇高作為審美形態來看待席勒:主要從藝術的角度來論述崇高的實質黑格爾:繼承康德的“人論”,肯定崇高源于人的內在情感,同意崇高應當存在于藝術之中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德:立足于后現代理論視野,對崇高問題進行闡述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崇高和優美的比較1、崇高與美具有共同的本質,崇高是美的最高階段,崇高本身就是美2、從審美形態的內涵來分析,崇高與美都是人的社會實踐的存在方式,崇高在對立中展現了人的存在,而優美則強調了和諧與人的存在,二者是殊途同歸。3、優美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統一、平等、和諧的狀態,崇高主要展示著主體在實踐中的沖突和對立狀態,體現的是互相對立而又互相補充的兩種人生境界。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節悲劇與喜劇1、優美與崇高體現了人生存在實踐中的和諧與對立的人生樣態,悲劇與喜劇體現的是人生存在實踐中的否定性超越的樣態。一、悲劇(一)悲劇的內涵與特點1、悲劇美的內涵,在于體現人的存在的實踐主體暫時被否定,而最終被肯定的過程;沖突、抗爭與毀滅是構成悲劇內涵的三個核心因素。2、作為審美形態的悲劇的特征首先,悲劇通過對人生存在的否定性體驗,從而展現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肯定。其次,悲劇的審美沖突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存在的沖突和超越。最后,悲劇的情感體驗是一種人生實踐存在的深層體驗。第三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悲劇理論的歷史考察1、奠定悲劇理論基礎的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詩學》“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靈魂的凈化和陶冶2、德國黑格爾提出“矛盾沖突”理論,把辯證思維的方法運用到了悲劇現象的分析之中。理念(悲劇的產生源于理念的分裂)3、馬克思、恩格斯:歷史的必然要求與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的沖突4、尼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把生活中的悲劇與審美意義上的悲劇有意識地進行了區別5、克爾凱戈爾:《或此或彼》、《現代戲劇的悲劇意識中反映出來的古代戲劇的悲劇因素》悲劇的“罪孽說”悲劇情緒的“焦慮說”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喜劇1、喜劇以“笑”為載體,包括滑稽、諷刺、幽默等次級形態。(一)喜劇的內涵與特點1、喜劇一般是以形式與內容悖離為主要特點的。魯迅“喜劇是將那人生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馬克思“喜劇使‘人類能夠愉快地和自己的過去告別’”。2、喜劇的特點:首先,喜劇中包含著深刻的社會現實內容,這種對現實生活內容的反映是以與現實錯亂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其次,喜劇具有不和諧、悖謬的形式特征。其三,喜劇的情感形式表現以笑為主的特征。第四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喜劇的兩種形式:諷刺和幽默諷刺是對丑的事物的揭露和嘲笑,體現了對正義行為的肯定和信任。幽默則是一種輕度的諷刺,它常常是對人自身的缺點進行善意的諷刺,包含著對人類弱點的寬容和對人的善良本性的肯定。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喜劇理論的歷史考察1、最早對喜劇進行探討的是柏拉圖《斐利布斯篇》2、亞里士多德喜劇是對于比較壞的人的模仿,“壞”是指丑而言3、康德從喜劇的心理效應來論述喜劇發生原理《判斷力批判》4、黑格爾從矛盾沖突的觀點出發,在悲劇與喜劇的比較之中揭示喜劇產生的原因悲劇是內容大于形式,壓倒形式,喜劇是形式大于內容,壓倒內容5、馬、恩從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考察喜劇問題6、蘇珊·朗格悲劇和喜劇都是充滿生命力的形式喜劇是人的存在的感受形式7、巴赫金“狂歡化”思想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作為人生存在的悲劇和喜劇1、古希臘的悲喜劇與純粹意義上的戲劇之間的區別:首先,希臘悲劇喜劇既是戲劇,也是詩歌其次,古希臘的哲學家對于悲劇與喜劇的研究實際上既有經驗主義的心理分析,更有哲學上的理性認識2、作為人生存在的悲喜劇A.其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歷史現象B.其是人生的兩種存在狀態C.其本質只有從人生實踐角度才能獲得更深刻的說明D.其具有社會性,是從人生存在實踐的基本觀點來理解的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節丑和荒誕1、丑和荒誕代表了社會人生的負面價值,是對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與美相比較、相對立而存在的生活樣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異化、創傷和扭曲。它們的共同特征是表里不一,內外不符,荒唐矛盾。2、丑是一種不和諧,荒誕是一種假的和諧;丑是一種否定性的價值,荒誕是肯定價值與否定價值的混同、錯位和失落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丑1、丑首先是一個人類范疇,其次是社會歷史范疇,再次才是美學范疇、審美形態。(一)丑的內涵和特點1、丑的內涵A.丑首先源于人們對丑的感受的形成B.丑包容于原始人的宗教活動中,表現的內容是對于神秘世界的恐懼,產生的基礎是主體尚處于蒙昧狀態,自我意識沒有充分覺醒C.丑的產生與人們對自然、社會的極度恐懼感相關2、丑作為審美形態的特點首先,由丑陋引起的情緒感受仍然是一種審美情感其次,作為丑的審美形態,表現為反常、混亂、給人以惡性刺激等形式第四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丑”的形成1、形式律:包含著內容的形式。主要表述為比例、勻稱、適度。2、自由律:主要表現在審美標準所包含的人本主義精神,即美與丑的區分不僅是由于對象的物性不同所致,而且是人參與其中的結果。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美自身”(濃郁的神秘色彩)3、丑沒有成為獨立的審美形態的原因A.與古希臘民族高度崇尚美的社會風氣密切相關B.與希臘風氣中美善統一的觀念密切相關(一是丑在整個審美活動之中不占據主要地位;二是在整個希臘語境中,形而上意義的美與審美意義上的美還是有所區別的)第四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丑“的理論的歷史考察1、1750年鮑姆加通《美學》:感性認識的不完善就是丑,這是應當避免的2、亞里士多德《詩學》、布瓦洛《詩的藝術》、博克“承認丑與崇高是部分一致的”、羅丹《羅丹論藝術》3、但丁《神曲》、雨果《<克倫威爾>序》美丑并賞的審美觀4、1853年羅森克蘭茲《丑的美學》,貢獻:首先,把丑明確與美對立且并列起來,指出丑與美一樣同“屬于美學理論的范圍”,提出“丑的美學”的概念與“美的美學”相對應其次,丑不僅是作為提高美的襯托物而被接納到藝術中來的,因為美“并不需要任何襯托物或黑暗的背景”第三,提出藝術創作中雖不可美化丑,然而,在表現丑時,“又必須使之服從美的一般法則”,以便使之“理想化”,突出丑的一般特征(藝術表現丑的基本原則)第四,顧及了藝術表現丑的后果,即有可能削弱、消除丑的令人不快之感?!冻蟮拿缹W》不僅是第一部專門研究丑的美學專著,而且也標志著丑從此真正成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它是對于現代丑學的開啟。第四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荒誕1、荒誕的本意是不合情理與不和諧,它的形式是怪誕、變形,它的內容是荒謬不真。2、荒誕與悲、喜劇和崇高的比較A.形式:荒誕與喜劇相似,但荒誕的形式是與內容相符的,并不像喜劇那樣揭示的是形式與內容的相?;蛐问剿斐傻募傧?,所以荒誕不可能讓人發笑
B.內容:荒誕接近于悲,因為荒誕展現的是與人敵對的東西,是人與自然、社會的最深的矛盾。但荒誕的對象不是具體的,無法像悲劇和崇高那樣去抗爭與拼搏,更不會有對抗與超越。第四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荒誕是對人生的無意義的虛無性的審美感悟(一)荒誕的內涵與特點1、荒誕的內涵A.荒誕不能通過理性的理解達到超越,是非理性的、不能理解的,不可能產生悲劇性的感受,包含的是人生存在意義的虛無感和無助感B.荒誕感是指主體對荒誕的感受與經歷,是人對人與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對人的存在與意義的直觀和體驗C.廣義的荒誕實質是人的異化和局限性的表現2、荒誕作為審美形態的特點首先,荒誕是一種對人生存在的無意義狀態的感悟其次,荒誕的審美意象的象征性最后,荒誕具有怪誕的表現形式第四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荒誕理論的歷史考察1、古希臘柏拉圖:理式與自由的矛盾2、基督教興起:宗教中不恰當的禁欲主義對于人性的扭曲和異化3、文藝復興后:非理性與異化的程度呈遞增之勢懷疑論4、存在主義哲學:世界是荒誕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誕的,人變為“非人”5、人變為“非人”的含義:第一,人不再是全面體現人的本質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類的特性第二,是人失去了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設工程委托書授權代表3篇
- 戶口轉移證明書3篇
- 加油合同范本3篇
- 工資代發代表示例格式3篇
- 事故責任協議書3篇
- 律師見證委托書撰寫3篇
- 估價委托合同模板3篇
- 搬運設備虛擬現實培訓系統考核試卷
- 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評估考核試卷
- 毛皮服裝設計與時尚配飾搭配技巧考核試卷
- 國開2024年秋中國建筑史(本)終考任務答案
- DB32/T+4396-2022《勘察設計企業質量管理標準》-(高清正版)
-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合作中成長》教學課件
- 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課件
- 直飲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2年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滕州卷煙廠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監理整改回復單(模板)
- 招貼設計 課件完整版
- 杭州市主城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圖
- 6G項目實施方案參考模板
- 廣東省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