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21敵后戰場的抗戰講義新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21敵后戰場的抗戰講義新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21敵后戰場的抗戰講義新人教版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21敵后戰場的抗戰講義新人教版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21敵后戰場的抗戰講義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一二三一、平型關大捷1.時間:1937年9月。2.地點:山西平型關。3.參戰部隊:八路軍第一一五師。4.指揮者:

5.戰績:殲敵1000多人。6.意義: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林彪

一二三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1.建立:全民族抗戰爆發后,

挺進敵后,建立抗日根據地,將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2.發展: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干民兵為骨干,以

為基礎,組織各方力量,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

3.鞏固: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

的土地政策,發展生產,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長期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

4.意義:

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八路軍

新四軍

延安

廣大群眾

減租減息

敵后戰場

正面戰場

一二三三、百團大戰1.背景:為了消滅抗日根據地,日軍實行“

”,依托公路、鐵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與蠶食。

2.目的: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3.時間:1940年下半年。4.指揮者:

5.參戰部隊:八路軍

多個團。

6.主要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7.意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

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囚籠政策

彭德懷

100八路軍

1.比較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

2.敵后戰場在抗戰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問題思考】(第102頁)戰役:百團大戰。意義:百團大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課后活動】(第103頁)1.C2.提示:1937年11月聶榮臻在山西五臺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開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敵后戰場。抗日根據地主要包括晉察冀、陜甘寧、晉冀豫、冀魯豫、晉綏、山東、蘇南、皖東等。這些抗日根據地成為1938年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的抗日主戰場。(1)建立:1937年七七事變后,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挺進敵人后方,開辟了廣大的敵后戰場。在華北地區,八路軍廣泛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打擊敵人,建立政權,先后開辟了晉察冀、晉冀豫、晉綏等抗日根據地。同時,在山東創立以泰山和沂蒙山區為中心的山東抗日根據地。在華中地區,新四軍先后建立了蘇北、蘇中、蘇南、淮北、淮南、浙東、皖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據地。在華南地區,建立東江抗日根據地。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鍛煉了人民軍隊,培養了革命干部,教育了人民群眾,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和全國的解放創造了良好條件。(2)發展: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干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基礎,組織各方力量,展開群眾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