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山奇松》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2、會寫本課六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3、會用“屹立”“飽經風霜”造句。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收集有關黃山的資料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引入情景。1、同學們,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能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生:去過五岳就不想去看其它山了,去過黃山就不想去看五岳了。五岳:東岳泰山(五岳之尊、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五岳在我國山中是最著名的,去過黃山回來就不想再去看五岳了,說明黃山的景色更美麗、更獨特。因為在黃山能欣賞到各大名山的特點:比如泰山的雄偉,廬山的秀麗,華山的險峻……(黃山自古以雄峻瑰奇著稱,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號稱“天下第一奇山”。)——點明黃山的特點黃山究竟有什么獨特的景色呢?(黃山奇在何處?)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師:黃山松林聳立,怪石羅列,令人叫絕,山石中云霧彌漫,似海似煙,仿佛仙境一般,溫泉清澈、潔凈,可飲可游,可是人們卻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讀第一自然段,奇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奇)奇在哪兒?(板書:瀟灑、挺秀)2、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現在我們再次進入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去觸摸黃山松,去欣賞黃山松,去感受黃山松!看看黃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二、導讀,感受奇松。1、過渡:要想觀松,最好的去處就是(玉屏樓),舉目四望,玉屏樓前可以觀賞到哪些奇松呢?(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讀第二自然段,分別找出描寫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表示出來。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點?“奇”在哪里?3、小組合作學習。4、討論交流。(1)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評價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出示: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師: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談感受:作者對黃山迎客松的評價很高:一提到黃山的松樹,馬上就會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黃山,也會馬上想到——迎客松,因為——齊讀該句“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過渡:作者為何對迎客松評價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多媒體展示畫面)這就是黃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請同學們結合資料,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迎客松的句子,細細品讀,體會迎客松奇在哪兒?交流:生:奇在模樣。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姿態優美遒勁師: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遒勁這個詞的嗎?(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能讀好這個詞。看到“郁郁蒼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能讀好這句嗎?還奇在哪里?生:奇在飽經風霜卻生命力強師:誰能說說“飽經風霜”這個詞是什么意思?生: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時間長A(圖文結合理解)師小結:是啊,黃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樹都生長了幾十年,可想而知,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經歷了多少烈日暴雨,風吹雨打!據說它已有800多歲了。正如課文所說它飽經風霜,它頑強地活下來了,奇不奇?不僅如此,它還能長得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奇不奇?這本身就很“奇特”,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給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B風撼不動它,雪壓不斷它,它仍然那么根深葉茂,四季常青,郁郁蒼蒼,充滿生機。更難得的是它還那么瀟灑、挺秀,真是一棵奇樹!再讀。C它就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所以讀“飽經風霜”這個詞時,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滄桑感。(指名讀,男生齊讀)這棵迎客松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枝繁葉茂,長得蓬蓬勃勃,多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少年啊!(指名讀女生齊讀)正因為這樣,再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奇在熱情好客(像人)“迎客松的奇還表現在哪里?”出示:“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這句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師:同學們,請伸出手臂,再看看圖,這一叢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為太像了,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但老師相信我們班同學的想象力更豐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好客的迎客松正翹首盼望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呢?它會說哪些歡迎詞?(學生熱情交流歡迎詞,并加上動作)喜歡迎客松的同學一起站起來(停頓),伸出你熱情的手臂,大聲地說:(朋友們,歡迎你們!)通過朗讀把你對迎客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達出來。正因為這樣,再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學到這兒,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迎客松呢?()的迎客松(不屈不撓生機勃勃熱情好客)姿態優美儀態萬方對,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生機勃勃、熱情好客的象征啊!正因為這樣,再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在作者的筆下,它僅僅是一棵松樹嗎?它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呀!這不僅是黃山松的熱情,而且是黃山的熱情,是整個黃山人的熱情。你能以飽滿的熱情,把迎客松的姿態優美、勃勃生機、熱情洋溢讀出來嗎?(生讀)師:這正是“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2)陪客松奇美在被迎客松熱情的迎上去之后,誰來陪同我們游覽黃山風光?(陪客松)那她又奇在哪里呢?小組合作,自主學習陪客松的奇美:A、找出描寫陪客松的句子(小組匯報讀)B、陪客松奇在哪兒?如同“綠色的巨人”,高大、挺拔、蒼翠、茂盛出示:比喻句(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奇松。)師:從這個比喻中我們能感受到陪客松的什么特點?(抓“綠色的巨人”體會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蒼翠茂盛。)師: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寬大的肩膀,遮擋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那博大的胸懷,那濃烈的情感,那無私的奉獻怎能不讓我們心生愛意?通過朗讀來表現。如果陪客松會說話,它會對游客說些什么?(3)送客松師:日暮降臨,觀賞完美麗的黃山風光,我們也該回家了。這時,誰又與你依依不舍地道別呢?(送客松)你覺得它的神奇之處在哪兒呢?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枝干是彎彎曲曲的,就像什么呢?(“天然盆景”)師:盆景是什么意思?哦,它是園丁精雕細琢的刻意造型,為的是追求它優美的姿態。可,送客松沒有經過人工精雕細琢的刻意造型,卻像盆景一樣姿態優雅,你說奇不奇?培養這棵天然盆景的園丁又是誰呢?——大自然、黃山師:正因為有了黃山的奇,才鑄就了黃山松的奇。有一首詩寫得好:巖前倩影側枝伸,青翠容顏滿目春。黃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揮手送游人。多么熱情的送客松啊,像在揮手告別,又仿佛在作揖送客,又儼然在伸手挽留。它對遠去的游客說些什么?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能把它的熱情讀出來嗎?練讀、指名讀。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像人一樣的挽留你,愿意讀的站起來讀。師小結:三大名松的確美,的確奇,美在姿態奇特,更奇在它們仿佛通了靈性,好像成了黃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風景;還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長手臂,向你告別!真是奇松啊!相信同學們也一定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了吧!讓我們伴著美妙的音樂在一起讀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黃山奇松的神奇魅力。三、觀看黃山松圖片集,升華情感1、孩子們,玉屏樓前的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實黃山“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讓我們讀讀第三小節,看看善于觀察的你們會有什么新的發現?生:奇松數量多,千姿百態。(板書:千姿百態)師:孩子你真會觀察。師:黃山松的確千姿百態,它們裝點著美麗的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其它的黃山松吧!4、結合欣賞到的圖片,想象說話:黃山松美麗的倩影一定深深地留在了你的腦海里,試著完成以下練習:黃山松千姿百態,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狀如()……(黃山松千姿百態,棵棵天生鐵骨,株株巧奪天工。那形態美得讓人稱奇,奇得讓人稱怪,怪得讓人叫絕。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四、小結。1、課文學完了,回顧我們上課前的問題,你有答案了嗎?黃山松奇在哪?孩子們:黃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奇特的黃山松,黃山松更是展示著自己優美的身姿,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學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理解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寫下了的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了。讀到這里相信大家不僅明白了黃山松“奇”在哪里,更為黃山松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五、作業設計。1、當一次小導游,給爸爸媽媽紹黃山奇松。讓他們“無須跋山涉水,黃山勝境一覽無余”。2、黃山奇松真是別有情趣,請你任選一個畫面,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讓這美麗的松樹動起來、活起來。請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附板書設計:黃山奇松瀟灑、挺秀隨處可見——人們對它情有獨鐘迎客松三大名松陪客送送客松千姿百態《黃山奇松》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閱讀過多篇描寫祖國秀麗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溝》,《西湖》,《泉城》等,他們領略了祖國的秀麗風光,對祖國的風景名勝充滿了向往.已經具備了較強獨立識字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語言評價能力,但是受年齡限制,閱歷淺,認知水平差,對于黃山,他們略有耳聞,但對于《黃山奇松》的千姿百態,神奇秀美,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視野不開闊,缺乏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以及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和“飽經風霜”造句。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3.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我還設計了預學單,通過預學單,我們發現:學生通過預習,仍不明白的問題有:1.“枝干遒勁”“蟠曲”是什么意思?2.為什么把送客松稱為“天然盆景”?3.黃山在哪里?4.為什么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5.黃山奇松“奇”在哪里?其中學生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第4.5個問題上,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其中黃山奇松“奇”在哪里?也是課后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是學習的重點。基于以上原因,我們把這個問題作為探究的核心問題。為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我們在預學單中設計了一道練習。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學生能初步了解作者運用了比喻的寫法,能抓住一些重點詞談自己的感受,但理解的層次較淺,對與作者寫法的精妙體會不到位,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點撥。《黃山奇松》效果分析一、夯實基礎組織學生聽寫,根據學生的聽寫情況,指導如何將“譽”字寫正確,如何將“陡”字寫漂亮。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最后同桌互評。學生將生字的掌握落到了實處。二、小組探究在學習完“迎客松”部分,總結出學法之后,我放手給學生,讓小組合作學習“陪客松”部分。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小組成員互相補充,智慧碰撞,使學生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導者,探究者,參與者,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組展示,有分工,有方法,像“我們小組關注的是有關描寫陪客松的句子,通過這句話,我知道了陪客松美在高大挺秀。”“我要給他補充,我關注的是這段文字還表現了陪客松的熱情。”這樣的自主交流,隨處可見,如熒光點點,綴滿整堂課的學習,相互補充,熠熠生輝。三、以讀為本讀的訓練貫穿始終。有課前預讀,課上初讀、細讀、精讀、選讀,課后擴讀。課伊始,檢查了學生的生字詞讀音、課文介紹了黃山獨特的景色——黃山四絕。學生在課前有充分的預讀,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段,抓住關鍵語句進行細讀精讀。整堂課,讀的訓練方式很多。采用哪種方式最適宜,最能發揮閱讀功效,往往需要根據課文內容,訓練時機和訓練的著力點來定。整堂課,學生參與其中,讀得樂在其中。四、讀寫結合我在課堂上,對文本內容的學法指引,隨處可見一個個美麗的轉身。我以“課文是怎樣將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奇寫具體的?”這一問題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由關注內容轉為關注表達。這樣的問題引領,這樣的課堂小結,有始有終,是一種學法的指導,更是一種寫作方法的滲透。學生不僅體會到了黃山松的奇,同時也初步感悟到如何將一個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練寫片段,比如:碩果累累的校園,熱鬧的市場學語文的目的在于用語文,這樣更好地體現了語文工具性的特點。“以讀為本,讀寫結合”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課文的讀寫結合點,巧妙訓練,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黃山奇松》教材分析一、教材內容簡析:《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九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由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二、依據課標解讀教材:《黃山奇松》是五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就告訴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中年級段的教學上,要有一定的深刻性,要努力在原有課文的基礎上有所拓展、延伸。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既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方面: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2、過程與方法:朗讀感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感受黃山文化,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的句子,通過反復誦讀,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來完成,其中第一課時著重讀準讀通,掃除障礙,整體感知,并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精讀品悟第二、三自然段,積累內化“精妙”的語言,發揮充分的想象,培養審美情趣,感受黃山文化。四、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閱讀過多篇描寫祖國秀麗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溝》、《西湖》、《泉城》等,他們領略了祖國的秀麗風光,對祖國的風景名勝充滿了向往。對于黃山,他們略有耳聞,但對于黃山奇松的千姿百態、神奇秀美,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視野不開闊,缺乏感性認識。五、教法學法設計:本節課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多媒體環境以它獨有的生動畫面、形象的聲音、充足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施展著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采用了“質疑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主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內容,觀看課件,探究問題。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問題,以讀感悟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資料,積極思考問題,深入了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多媒體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六、精彩片段的設計: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黃山奇松“奇”在哪?”然后圍繞問題,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黃山奇松_____________,真是奇特!”迎客松一段教學,緊扣“奇”字展開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描寫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關鍵的詞語并結合課前老師所發的補充材料說一說,迎客松奇在哪。(出示句子)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翹首盼望我們的到來呢!(出示圖片)生交流:先說畫的句子,再說關鍵的詞語,最后結合資料來說自己眼中的“奇”①地理位置奇特。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懸崖上,卻長得姿態優美,枝干遒勁,奇!②存活時間長。生長的地方下無寸土,扎根在山巖裂縫中,尺把高的松樹都生長了幾十年,可想而知,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經歷了多少烈日暴雨,風吹雨打!(點:飽經風霜)但它仍然長得青翠茂盛。(點:郁郁蒼蒼。“郁郁”和“蒼蒼”究竟哪個說的是“茂盛”,哪個說的是“青翠”呢?(“郁郁”:茂盛的樣子;“蒼蒼”:青翠,表示顏色。)③形狀奇特。比喻句:把斜伸出去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在歡迎賓客的到來,奇特不奇特?同學們伸出手臂,對照圖畫想象。師請學生做示范動作。(師生扮演環節)師邀請一位學生交流:師:迎客松,你好!學生:你好!歡迎你們來黃山參觀!(配合動作)師:謝謝!接著師同全班同學交流。④地位奇特。。黃山上的松太多了,它們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是人們只要一提到黃山奇松,就不由得想起迎客松,迎客松不光代表著黃山奇松。實際上這句話還清楚地告訴我們,迎客松不光代表著黃山奇松,它還象征著整個黃山。人們提到黃山就會想到--,看到迎客松就會想起--。你瞧,連安徽電視臺的標記都用上了迎客松了,它的地位多高呀!3、指導朗讀:迎客松的“奇”我們體會出來了,那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奇特給表達出來呢?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準備用什么語氣來讀。先自己讀,體會體會。生自讀體會,交流(1)一生用驚嘆的語氣讀。怎么會有如此奇特的松樹啊!(2)一生用自豪的語氣來讀。為中國有如此奇麗的景觀而自豪。……帶著自己的體會齊讀這段文字。感受黃山文化一塊的教學:1、同學們,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恒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秀麗于一體。可見,黃山的風景的確令人著迷。黃山偉大的自然美,使無數人為之贊嘆和陶醉,產生了無法抑制的創作激情,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請同學們去讀一讀這兩首詩,再結合今天所學的課文,說說你對黃山松有什么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2、出示詩句:貼壁而生足底堅,人間遙隔幾重煙。天崩地裂身猶健,哪怕嚴寒酷暑煎。絕處求生忍風霜,多少贊譽皆虛腔。若得沃土育纖軀,早入京華作棟梁。3、生自己讀,合作探究4、指名讀。5、交流。引導抓住:“哪怕嚴寒酷暑煎”、“忍風霜”、“作棟梁”體會黃山松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精神。6、黃山松,熱情而又穩重,好客卻不謙卑,親切略帶矜持,迎賓絕無虛意,她不僅描繪了黃山人的性格,更體現了中國人的風采!7、小結提升:是的,這就是黃山松的精神,它是一種民族精神,一種時代精神,它展示了我們中國人的風采。我們應該學習黃山松精神,頌揚黃山松精神,讓黃山松精神代代相傳。8、齊讀句子。七、作業設計:根據自己的喜好,任選一題完成。1、徐霞客的《游黃山日記》,袁牧的《游黃山記》,葉圣陶的《黃山三天》,豐子愷的《上天都》等都體現了黃山的絕美秀麗的風姿。找到相關的書籍讀一讀。2、黃山奇松千姿百態,請你仿照課文第二自然段介紹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方法,介紹一種姿態的奇松。3、課后收集資料,了解黃山怪石、云海、溫泉這“三絕”的特點,為開展“黃山四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做準備。《黃山奇松》評測練習一.扎實字詞,打好基礎。1.看拼音,寫詞語
rónɡyù
dǒuqiàoyìlìqínɡyǒudúzhōnɡwòdǎobīnkèpénjǐnɡbǎojīnɡfēnɡshuānɡ
2、畫去括號內不正確的讀音。
玉屏樓(pínɡ
bǐnɡ)賓客(bing
bin)熱情好客(hǎohào)枝干(ɡànɡān)
3、選詞填空
屹立
挺立
矗立
聳立1)
中華民族靠著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世界的東方。2)
昔日的小漁村,如今(
)起一座座高樓大廈。3)
商貿中心的摩天大樓(
)在街旁。4)
操場四周(
)著一棵棵白楊樹。二.動動腦筋,按要求改句子。1、縮句:送客松向山下伸出了長長的“手臂”。
2、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改為反問句:
改為感嘆句:
改為雙重否定句:
三.課文直通車。1、《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采用了
的結構,對黃山奇松進行了細致地描繪,突出了黃山松
的特點。這一特點表現在: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2、黃山位于
省,被譽為“
”,以
、
、
、
“四絕”聞名于世。3、黃山松
。它們
,
,
;
,
,
;有的
,有的
……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
,
。這段話中“或”表示
,作者是按照
的順序來觀察描寫的。發揮想象,補充文中的“……”: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四、學海無涯,積累無限。1、描寫樹木的成語:
2、贊美黃山的名句:
4、與“松”并稱歲寒三友的是
竹
和
梅
與它們有關的詩句有:(各一句)
五.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的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1.給短文加個題目。1、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聞名中外
奇形怪狀
2、文章重點介紹了哪幾塊石頭?
3、默讀下劃線內容,體會“每當……就……”的用法,然后造句。
4、從最后一自然段提到的三塊奇石選擇一塊,展開想象,具體寫出它的樣子。也可以寫你知道的黃山上的其他奇石。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
設計這課,我花了很多心思。\o"備課"備課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會怎樣學,學生會提哪些問題,提到這些問題我該怎樣引導,學生在自主性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合作學習中會出現什么情況等。說實話,因為考慮、預設得較多,在上課前,我自己還是對這節課的教學充滿信心的。可課堂實施下來,并沒有如人所愿,我只能說感到很遺憾。這節課,我們著重學習的是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這段主要介紹了黃山的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為了避免課堂上將這三大名松的特點分解得支離破碎,我設計了這樣的學習環節:你最欣賞其中哪一大名松,它名在哪、奇在哪呢?自學后介紹。可以讀課文,抓重點詞句體會黃山松的奇特;可以用書上的句子或結合課外的資料介紹。然后在充分自學、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匯報。盡管這樣,上下來后,我還是覺得這段的教學顯得很碎,仍是一個松、一個松的學習。雖然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學生也讀得熱熱鬧鬧,很有感情,作為教者的我卻沒有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他們。其實這段的學習,完全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大組進行,喜歡迎客松的就學習迎客松的有關句子,喜歡陪客松的就學習陪客松的句子,這樣讓學生在大組內學習,互通有無,既可以加強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又可以補充資料搜集上的信息交流。這樣的大組學習比起自己設計的自學、小組學來得更活躍、更自主、更靈活、更開放。三大名松,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風格。可學完課文,如果讓學生用幾個詞來概括每大名松的特點的話,估計學生還是一知半解。課堂上,雖然,我也將每大名松的奇特、與眾不同處在小結語中概括了,但學生可能并沒留意。至于它們的獨特之處,還須明確概括。而且在學習送客松時,我也只是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姿態獨特”“枝干蟠曲”“天然盆景”作了相應的理解處理,卻忽視了看圖,比較它與形態相似的迎客松的區別。迎客松是剛毅挺拔,紳士一般地伸出手臂作歡迎狀,而送客松是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仿佛在與人們揮手告別。對教材,我沒有能夠很好地進行開發和利用。時間上的把握偏差,是這節課最敗筆的地方。在學習迎客松的有關語句時,將近花了25分鐘的時間。為什么?因為迎客松最負盛名,它是美麗黃山的象征、友好中國的象征,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基本上都喜歡迎客松,而且我自己在設計這一部分的時候也確實安排了好多讀、說的環節,又是讀出它頑強的生命力了,又是讀出它的姿態優美了,還要補充介紹課外搜集的資料,還要背誦,所以在這一處浪費了近10分鐘的時間。導致接下來的一個重要環節——師生、生生互動的“小導游”介紹沒有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什么的目光中考語文作文
- 漁業機械創新設計與實踐考核試卷
- 開在記憶深處的花中考語文作文
- 污水高級氧化技術中催化劑的制備與性能考核試卷
- 難忘的眼神初三語文作文600字
- 竹材加工的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試卷
- 種子種苗培育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考核試卷
- 紡織企業資本與融資運作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作文技巧
- 管道工程水文分析考核試卷
- 養殖場防疫管理制度(五篇)
- 鳥類的畫法-解剖
- 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解讀
- 《商品攝影-》-教案全套
- 生物技術概論(全套課件958P)
- 中藥學電子版教材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人大黃達《金融學》-超級完整版
- 守株待兔兒童故事繪本PPT
- 人工挖孔樁施工驗收規范
- 城市道路綠化工程施工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