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1q抗體對狼瘡腎炎患者的診斷意義_第1頁
抗C1q抗體對狼瘡腎炎患者的診斷意義_第2頁
抗C1q抗體對狼瘡腎炎患者的診斷意義_第3頁
抗C1q抗體對狼瘡腎炎患者的診斷意義_第4頁
抗C1q抗體對狼瘡腎炎患者的診斷意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C1q抗體對狼瘡腎炎患者的診斷意義【摘要】目的探討抗C1q抗體與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lupuserythematosus,SLE)活動性的關系以及在狼瘡腎(lupusnephritis,LN)患者血清的表達及臨床意義。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33例LN患者血清進行檢測,并與43例無腎炎臨床表現的SLE患者作為對照組。同時將76例SLE患者按SLEDAI評分分為SLEDAI≥10分組和SLEDAI10分組兩組,進行抗C1q抗體與SLE活動度相關性的分析。結果LN患者血清中抗C1q抗體濃度及陽性率顯著高于SLE對照組()。同時SLEDAI≥10分組,抗C1q抗體濃度及陽性率顯著高于SLEDAI10分組()。相關性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體與SLEDAI評分呈正相關。分別以LN和SLEDAI作為因變量將抗C1q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進行Logistic回歸統計分析。結果顯示以LN作為因變量入選的自變量有抗C1q抗體,抗Sm抗體,以SLEDAI作為因變量入選的自變量抗C1q抗體。結論在LN患者中,存在著抗C1q抗體的高表達,抗C1q抗體在LN疾病中起較為重要作用。抗C1q抗體是反映SLE患者并發腎臟損傷的重要指標,在LN診斷和判定其活動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與SLE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能較好的反映SLE病情的活動性。

【關鍵詞】抗C1q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pressionofanti-C1qantibodiesaswellastheirclinicalsignificanceinpatientswithlupusnephritis(LN).MethodsELISAassaywasperformedtoexamineanti-C1qantibodiesintheserumof33patientswithLNand43patients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withoutrenaldamage.Thendividedallthe76patientsintotwogroupsbySLEDAIscoretoanalyzethe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ofanti-C1qantibodiesandactivityofdisease.ResultsAnti-C1qantibodieswassignificantlyhigherinLNthanincontrol().Thepositiverateofanti-C1qantibodieswassignificantlyhigherinLNthaninthecontrol.Therewassignificantandpositives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ofanti-C1qantibodiesandSLEDAIscore().Thelaboratorytestsalsoshowedthatthepositiverateofanti-dsDNA,anti-Sm,anti-nRNPwashigherintheLNthaninthecontrolgroups().InmultivariateanalysisthefactorsassociatewithLNandSLEDAIwereanti-C1qantibodies,anti-Smantibodies.ConclusionsInpatientswithLN,anti-C1qantibodie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s.anti-C1qantibodiesplaysaroleasdiagnostictoolsofLN.anti-C1qantibodiesisalsocloselyrelatedinthepathogenesisofSLE.TheycanreflecttheactivityofSLE.

【KeyWords】Anti-C1qantibodyAnti-dsDNAantibodyAnti-SmantibodySystemlupuserythematosusLupusnephritis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多因素參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突出表現有多種自身抗體。狼瘡性腎炎(Lu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見的并發癥,國外有研究初步顯示,SLE患者血中存在抗C1q抗體,并且可能與SLE活動度有一定的關聯,但臨床意義尚未完全明確。本研究檢測SLE及其它風濕病患者血清中的抗C1q抗體,通過分析抗C1q抗體與LN及SLE活動度的相關性,以達到進一步探明抗C1q抗體的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病例選擇

研究對象共132例:SLE76例,選自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本院收治的LN患者33例,其中男5例,女28例;年齡11~73歲。43例無腎炎臨床表現的SLE患者,其中男2例,女41例;年齡19~72歲。以及其他風濕性疾病35例,其中男6例,女29例;年齡3~85歲。所有病例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1982年修訂的SLE標準[1],并具有以下≥1項表現者:蛋白尿;(2)管型:紅細胞,血紅細胞,顆粒管型或混合管型;腎活檢:以證實狼瘡腎炎,病理改變按世界衛生組織分類為Ⅱ型或Ⅱ型以上診斷為LN患者。所有SLE患者的臨床活動指數應用SLE疾病活動指數(Systemlupuserythematosusdiseaseactivityindex,SLEDAI)[2]。并根據SLEDAI將所有SLE患者分為SLEDAI≥10分組和SLEDAI10分組。

檢測方法

(1)血清標本采集:受檢者于靜脈采血3ml,3000r/min離心分離血清,快速凍存于-20℃冰箱。(2)實驗方法:抗C1q抗體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以吸光度和標準品濃度做標準曲線,定量求出待測血清抗C1q抗體濃度,測定值≥20U/ml為陽性,抗雙鏈DNA(dsDNA)抗體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以綠熒短膜蟲為底物,滴度1:10陽性判為陽性。ENA抗體采用免疫印跡法,試劑均由德國歐蒙公司提供,并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包,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陽性率的對比采用χ2檢驗,兩變量間的關系采用Spearman相關性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

2結果

LN組、非LN的SLE組以及其他各類風濕病組血清抗C1q抗體的測定濃度見表1。表1LN組,非LN的SLE組,其他風濕病患者對照組血清抗C1q抗體濃度的比較注:*與非LN的SLE組,其他風濕病組,#與其他風濕病組比較

SLEDAI≥10分組與SLEDAI10分組以及SLE組與其他各類風濕病組血清抗C1q的測定濃度比較見表2。表2SLEDAI≥10分組,SLEDAI10分組,SLE組與其他風濕病組血清抗C1q抗體濃度的比較注:*SLEDAI積分組間比較,#SLE患者組與對照組比較

LN組抗C1q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抗Scl-70抗體,抗Jo-1抗體,抗核糖體P蛋白抗體。LN患者抗C1q抗體,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的陽性率與非LN對照組進行χ2檢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SLEDAI≥10分組血清抗C1q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抗Scl-70抗體,抗Jo-1抗體,抗核糖體P蛋白抗體。SLEDAI≥10分組抗C1q抗體,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的陽性率與SLEDAI10分組進行χ2檢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SLE患者血清抗C1q抗體與SLEDAI呈正相關,相關系數=,。

影響SLE病程發展的多因素分析

為了了解上述陽性指標對SLE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一些實驗室檢查為自變量包括抗C1q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分別以LN和SLEDAI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統計,見表3,4。結果顯示以LN作為因變量入選的自變量,有抗C1q抗體,抗Sm抗體,以SLEDAI作為因變量入選的自變量,有抗C1q抗體。表3Logistic回歸對LN多因素分析結果表4Logistic回歸對SLEDAI多因素分析結果

3討論

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B細胞過度增生活化,產生大量自身抗體及形成免疫復合物是發病機制中的關鍵環節。長期以來,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被認為是SLE最重要的抗體,免疫復合物所介導的免疫損傷,引起全身各器官損傷。然而,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并非是SLE的唯一免疫原。近來有研究提示抗C1q抗體在SLE,尤其是LN的發病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Agnello等[3]最先在SLE患者血清中發現一種能夠與固相C1q結合的小分子反應物。后來,Uwatoko等證實這是一種針對C1q膠原樣區的IgG型自身抗體。有研究顯示SLE患者血清C1q抗體濃度升高,尤其在活動性LN中。在動物實驗中,將抗C1q自身抗體注射入小鼠體內,C1q抗體會沉積在鼠腎小球中,引起增生性腎小球腎炎[4]。C1q是補體C1的第一組成亞單位,在補體經典激活途徑中起重要作用。同時還參與介導單核巨嗜細胞系統清除感染因素,凋亡產物及免疫復合物。SLE患者中發現了針對C1q的自身抗體,它的致病作用及臨床意義一直受到關注。有研究顯示在SLE尤其是LN血清中,抗C1q抗體濃度明顯升高,抗C1q抗體與SLE的嚴重程度和LN密切相關[5]。本研究檢測了33例LN和43例非LN組血清中的抗C1q抗體濃度,結果顯示LN抗C1q抗體濃度[(±)U/ml]和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SLEDAI≥10分組抗C1q抗體濃度[(±)U/ml]和陽性率%,顯著高于SLEDAI10分組(),并且證實了抗C1q抗體濃度與SLE的SLEDAI評分呈正相關關系(r=,)。在全部76例SLE血清抗C1q抗體濃度與其他風濕性疾病的比較中,SLE血清抗C1q抗體濃度[(±)U/ml]亦顯著高于其他風濕性疾病血清中的濃度()。以上結果提示血清抗C1q抗體是一個能夠反映SLE活動性的指標,同時對判斷SLE的臟器損害,尤其是在LN的診斷中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有實驗證實抗dsDNA抗體與SLE直接相關,且抗體增高與活動性有關,是SLE獨立的危險因素[6],抗Sm抗體對診斷SLE有較高的特異性,有研究證實抗Sm抗體在SLE中高表達是SLE發展至LN進程中比較重要的因子[7]。在本研究結果中,抗dsDNA抗體和抗Sm抗體在LN組和SLEDAI≥10分組中均有較高的陽性率,在與非LN對照組和SLEDAI10分組的比較中都有顯著性差異()。然而抗dsDNA抗體和抗Sm抗體并非是唯一有顯著性差異的檢測指標。在LN和非LN對照組以及SLEDAI≥10分組與SLEDAI10分組的比較中,抗C1q抗體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在以LN和SLEDAI作為因變量將抗C1q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抗nRNP抗體進行Logistic回歸統計分析后,作者發現入選的自變量有抗C1q抗體、抗Sm抗體,此結果提示抗C1q抗體在SLE診療中是較為重要的抗體。

腎臟是SLE最常受累的器官,腎臟受損程度是影響SLE療效及預后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們一直研究一些血清學指標與LN的關系,本研究認為抗C1q抗體,在LN組和SLEDAI≥10分組中有較高的表達,且與SLEDAI評分呈正相關,是反映SLE患者并發腎臟損害的重要指標。是一個能夠反映SLE病情變化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血清學指標。

【參考文獻】

1TanEM,CohenAS,FriesJF,etal.The1982revisedcriteriafortheclassification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ArthritisRheum,1982,25:1271~1277.

2BombardierC,GladmanDD,UrowitzMB,etal.TheCommitteeonPrognosisstudiesinSLE:derivationoftheSLEDAI:adiseaseactivityindexforlupuspatients.ArthritisRheum,1992,36:630~640.

3AgnelloV,KofflerD,EisenbergJW,etal.C1qintheseraofpatientswith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ndotherhypocoplementemiostates:charaterizationofhighandlowmolecularweighttypes.JExpMed,1971,134(suppl):228~241.

4MonovaD,MonovS,Ros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