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語文閱讀之做人與處世真心識真人_第1頁
高中大語文閱讀之做人與處世真心識真人_第2頁
高中大語文閱讀之做人與處世真心識真人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真心識真人15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世界第二富翁沃倫·巴菲特是兩個互不相干的人,彼此只聞其名,不識其人,兩人之間甚至還有很深的偏見:蓋茨認為巴菲特固執、小氣,靠投資發財,不懂時代先進技術;巴菲特則認為蓋茨不過是運氣好,靠時髦的東西賺了錢而已.但是,后來他們成了商場上不多見的莫逆之交,巴菲特多次公開說,此生最了解他的人就是蓋茨,而蓋茨尊稱巴菲特為自己人生的老師。這種轉變起源于他們在1991年春天的第一次交往。那天,蓋茨收到了一張邀請他參加華爾街CEO聚會的請帖,主講人就是巴菲特,他不屑一顧,隨手把請帖丟到一旁。蓋茨的母親微笑著勸兒子:“我倒是覺得你應該去聽一聽,巴菲特有今日的成就,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他或許恰好可以彌補你身上的缺點。"蓋茨覺得母親的話很有道理,決定認識一下這位大他25歲的前輩.在會議室,巴菲特見到蓋茨后,傲慢地說:“你就是那個傳說中非常幸運的年輕人啊?!鄙w茨是以一顆真心來結交巴菲特的,因此他沒有針鋒相對,而是真誠地鞠了一躬,“我很想向前輩學習."這一舉動完全出乎巴菲特的意料,他心里不由對蓋茨產生了好感。離會議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巴菲特和蓋茨有意坐到了一起,一個講述,一個傾聽,彼此聊到自己的童年和對世界經濟的看法。兩人驚奇地發現,他們有太多的共同點,都是白手起家,熱衷冒險,不怕犯錯誤……不知不覺中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意猶未盡的巴菲特被催促著來到演講臺上,他的開場白竟然是:“在開始講話之前,我想說的是,今天我第一次和比爾·蓋茨交談,他是一個比我聰明的人……”隨著交往的深入,蓋茨逐漸認識到巴菲特是個不可多得的“真人”:他并非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相反對金錢有著超凡脫俗的深刻見解,他說“財富應該用一種良好的方式反饋給社會,而不是留給子女……”;他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每當妻子面臨危難的時候,他都守候在她的身邊;為記錄三個孩子成長的經歷,他堅持寫了30本日記;他不但支持妻子從事慈善事業,而且身體力行,計劃在自己離世后,將全部遺產留給妻子,由她把這些錢捐獻出去;他對待朋友非常真誠,樂于助人,他的人格魅力常常打動每一個與之交往的人……同樣,在巴菲特眼里,蓋茨也是個年輕有為的“真人”。2006年6月15日,蓋茨宣布將逐步退出微軟,專心從事慈善基金會的事業。緊隨其后,6月25日,巴菲特因為妻子過早去世,決定把370億美元的財產捐給蓋茨的慈善基金會。他動情地說:“我之所以選擇蓋茨和梅琳達慈善基金會,一方面是因為我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健全的慈善組織,另外就是我十分信任蓋茨和梅琳達(蓋茨的妻子),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比伺c人之間存在偏見,不能看到對方的“廬山真面目”,往往是彼此沒有真心交往、主觀臆測的后果。如果先入為主,抱著冷漠和過分警惕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態度,縱然像蓋茨和巴菲特這樣杰出、智慧的人物,也有可能對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心存偏見,從而與之失之交臂,留下人生遺憾。積極與人交往,真心與人交往,這樣才有可能洞悉真相、結交“真人”,并恰如蓋茨母親所言,“他或許恰好可以彌補你身上的缺點",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有可能獲益終身。生命就像一棵華美的樹,獨自成長只能享受一種果實,假若能夠將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