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245-2022 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_第1頁
DB32-T 4245-2022 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_第2頁
DB32-T 4245-2022 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_第3頁
DB32-T 4245-2022 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_第4頁
DB32-T 4245-2022 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060.20CCS

P4132 DB32/T

4245—2022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Standard

inDrinking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

布DB32/T

4245—2022 1

······························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14 基本規定

····························

35 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

·······················

36 活性炭更換操作

·························

46.1 一般規定

···························

46.2 活性炭的更換操作

·······················

46.3 活性炭更換后的運行管理

····················

4附錄

································

6DB32/T

4245—2022 本文件按照GB/T

—《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并歸口。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鹽城大豐自來水有限公司、蘇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焦潔、石魯娜、秦高峰、殷祺、陳科、龔雪梅、周洵、葉均、夏星宇、吳曉春。IIDB32/T

4245—2022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江蘇省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工藝失效判別及更換工作中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規定、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活性炭更換操作的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江蘇省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工藝所采用的煤質顆粒活性炭的失效判別及更換工作。2 規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5749

DB32/T

3701

江蘇省城市自來水廠關鍵水質指標控制標準GB50013

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T

煤質顆粒活性炭

凈化水用煤質顆粒活性炭GB/T

7702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CJ/T

生活飲用水凈水廠用煤質活性炭CJJ

58

城鎮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

ozonation

&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利用臭氧氧化、顆粒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所組成的具有協同作用的凈水工藝。3.2 活性炭池

activated

tank以顆粒活性炭作為填料,兼有吸附、生物降解或截留作用的處理構筑物。3.3 再生活性炭

regenerated

activated

carbon使用后并經一定再生方法恢復其全部或部分凈水功能的活性炭。3.4 碘吸附值

number

GB/T

碘值。DB32/T

4245—20223.5 亞甲藍吸附值

methylene

blue

在《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亞甲藍吸附值的測定》(GB/T

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毫克數,簡稱亞甲藍值。3.6 活性炭強度

activated

hardness

GB/T

7702.3-2008

品經過磨損試驗后,保留在試驗篩上的活性炭質量占原活性炭樣品的質量分數。3.7 灰分

在800℃±℃條件下灼燒1h后所得殘渣占活性炭樣品的質量分數。3.8 生物量

biomass單位質量生物活性炭表面及其內部所附著的微生物數量,通常采用磷脂法測定。3.9生物活性

activity附著于生物活性炭表面及其內部的微生物對污染物質的降解能力,一般采用脫氫酶活性進行表征。3.10 生物活性炭失效

invalidatio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生物活性炭凈水功能或理化性能(指標)不能達到使用要求時,即認為生物活性炭失效。4基本規定4.1.1 城鎮供水廠出水水質應達到《江蘇省城市自來水廠關鍵水質指標控制標準》(DB32/T3701要求。4.1.2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工藝應在保證水質達標的基礎上,預留一定應對水源水質突發污染和水量突變沖擊的能力。4.1.3城鎮供水廠應根據《江蘇省城市自來水廠關鍵水質指標控制標準》()的要求,在優化常規工藝運行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的重點去除目標和水質內控標準。4.1.4 城鎮供水廠應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運行管理制度和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4.1.5

時,應及時查找原因并補充活性炭。4.1.6 且不應少于

20%的炭池,并建立相關檔案。檢測項目及頻次不宜低于表

1

的要求。表

1

城鎮供水廠活性炭抽樣檢測項目及其頻率

25

10DB32/T

4245—20224.1.7 城鎮供水廠應定期對生物活性炭的運行狀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見附錄DB32/T

4245—2022

5

行管理。4.1.8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應考慮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之間的協同作用。生物活性炭進水中余臭氧濃度不宜高于

。4.1.9 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應在優化水廠全流程處理工藝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運行工況、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目標進行判別。5 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5.1 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應以凈水效能為主要依據。5.2 15%的年度保證率達不到

應及時更換活性炭。5.3 以生物源致嗅物質為主要去除目標時,城鎮供水廠應通過工藝優化充分發揮預處理、常規處理和時更換活性炭。5.4 以控制消毒副產物生成量為主要目標時,應優化水廠全流程處理工藝以實現有效控制。在此基礎上,確因生物活性炭工藝凈化能力下降導致消毒副產物超標時,應及時更換活性炭。5.5當生物活性炭工藝存在多個重點去除目標時,其失效判別應按最不利情況或通過現場試驗研究確定。5.6 活性炭強度低于

80%或顆粒均勻系數

K80>3.0

時應進行更換。5.7 活性炭碘吸附值低于

,或亞甲藍吸附值低于

75mg/g

時宜進行活性炭更換。6 活性炭更換操作6.1一般規定6.1.1 活性炭更換宜在周期性水質問題出現之前,且不應影響城鎮供水廠正常供水。6.1.2 生物活性炭更換應以充分利用現有生物活性炭的處理效能為原則,避免頻繁換炭。6.1.3城鎮供水廠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更換方案,確保所有炭池內活性炭在失效前得到更換。6.1.4

質顆粒活性炭》(GB/T

)和《生活飲用水凈水廠用煤質活性炭》(

345)的要求。6.1.5 當采用再生活性炭時,必須采用本廠失效活性炭經再生后的活性炭。6.1.6 活性炭必須進行現場抽樣檢測合格后方可裝填。6.1.7 當炭池內失效活性炭全部更換時應對砂墊層進行清洗或更換。DB32/T

—20226.1.8 對于原有砂墊層厚度不足的下向流生物活性炭池,條件允許時宜在活性炭更換時加厚砂墊層至400mm

以上。6.2 生物活性炭的更換操作6.2.1 活性炭更換應嚴格執行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6.2.2 廢水與廢炭的收集及處置等。6.2.3 生物活性炭的卸出與裝填宜采用水力方式進行。6.2.4 必要時應結合活性炭更換對池體及配水配氣系統進行檢修。6.2.5 活性炭池砂墊層裝填完畢后應在含氯量不低于

的水中消毒

。6.2.6 活性炭裝填完畢后應采用其它炭池出水對炭床進行浸泡和沖洗,沖洗時應同步測定膨脹率。6.2.7 活性炭更換后應待出水水質符合企業內控標準后方可投入運行。6.2.8 失效活性炭及更換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炭等應規范、安全處理處置。6.3 活性炭更換后的運行管理6.3.1活性炭更換后應加強對炭層厚度的監測,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補充活性炭至設定厚度。6.3.2 換炭后至穩定運行期間,宜適當延長生物活性炭的反沖洗周期,同時避免高強度沖洗,以利于微生物生長。6.3.3 換炭后至運行穩定期間,宜加強對生物活性炭生物量、生物活性的監測。6.3.4 換炭后至運行穩定期間,應加強活性炭池的運行管理,增加每班巡視頻率,詳細記錄工藝運行參數和進、出水水質。DB32/T

4245—2022附 錄 A(規范性)城鎮供水廠生物活性炭運行評估要點A.1 基礎資料收集1) 水廠的基本情況,包括原水水質情況及水源特征污染物、凈水工藝組成(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和后處理等)、產水負荷(各單元設計負荷、實際運行負荷及其變化)、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運行參數(臭氧投加量、投加級數、各級間的投加量比例)、水廠各工藝單元內控指標等;2) 臭氧--水水質資料;3) 炭(新炭、舊炭)物理性能和生物量、生物活性等。A.2 評估過程1) 水廠制水工藝全過程分析與評估;達標情況、過程水水質情況及工藝去除效能、工藝運行負荷和參數是否合適等四個方面。2) 水廠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水質達標率分析與評估;(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單元的水質達標率及工藝去除效能進行分析與評估,一般包括渾濁度、嗅(pH值等基本水質指標和工藝重點去除目標等的達標率情況及其變化趨)表4.1.1的要求進行,工藝重點去除目標的檢測頻次不宜低于每日1次。3)水廠臭氧-生物活性炭抗沖擊負荷能力分析與評估;結合水源水質變化趨勢,綜合考慮預處理和常規處理工藝去除污染能力,開展臭氧-生物活性炭對工藝重點去除目標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分析與評估,并進行小試或中試試驗進行驗證。4)活性炭物理性能分析與評估;鍵物理性能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并考察活性炭強度對炭池出水顆粒物的影響。5) 活性炭微生物性能分析與評估;期內的生長情況、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炭在不同炭層的分布情況等三個方面。A.3 評估結論1) 制水工藝運行是否正常及出廠水水質達標情況;2) 沖擊負荷能力等;3) 生物活性炭失效研判:生物活性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