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演示_第1頁
大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演示_第2頁
大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演示_第3頁
大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演示_第4頁
大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演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選)大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理念當前第1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目錄1選題原因2目前情況綜述3研究成果4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設想5收獲和體會當前第2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選題原因當前第3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全球性變暖、氣候變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污染威脅著我們的生存;水和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生存面臨著枯竭的危險,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斷堆積成山,環境日益惡化的警鐘幾年前就敲響了,但是我們個人在環境不斷惡化進程前的行動仍顯得過于無力。當前第4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當代大學生也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自覺采取低碳行為,進行低碳消費,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任務。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希望,更為重要的是大學生是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我們的一言一行對社會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引起社會的關注。那么,為了解決世界性的環保問題,我們大學生應該怎樣從我做起,踐行環保理念?當前第5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目前情況研究綜述當前第6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為了了解現今大學生對綠色理念的理解程度,我們特地做了一項踐行低碳生活的調查當前第7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的現狀調查:調查內容:為了了解在校的大學生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度和態度,使大學生具備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等環保理念,使之建立綠色生活方式2、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調查方式:采取了問卷調查法,以隨機的方式發放了問卷500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問卷490份,有效回收率為98%,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別占46%和52%,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及其以上學歷的學生的比例分別為26%、32%、24%、18%。

當前第8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的現狀調查調查結果:1、大學生對低碳生活的了解狀況

在調查的學生中,僅有12%的人非常了解低碳生活,88%的人不夠了解。對于低碳生活的了解途徑,主要是通過網絡、雜志兩種方式,這一比例高達80%,其次為公益電影以及同學與朋友間傳播,所占比例為20%,這也正好印證學歷與閱讀書刊的時間呈正相關,與看電視時間呈負相關并且從學歷上看,愛好上網的人集中在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群,從年齡上看,15~29歲的群體(大學生正處在這一群體中)愛好上網的人數最多、上網時間最長,顯然,教育程度越高,閱讀書刊、上網的時間越多,而看電視的時間則越少。當前第9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的現狀調查調查結果:2、對日常低碳生活的評價及實踐狀況

在調查的學生中,對于“踐行低碳生活會降低生活水平”的看法,51%的人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踐行低碳生活只要能夠做到同樣會過得很舒適,大多數人同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真正去踐行低碳生活,有極少的同學持有觀望的態度。對于大學生能否真正在現實生活去實踐低碳,32%大學生表示愿意積極地去做,55%的學生表示了對于低碳生活的關注但是去實踐的決心不大,13%的學生持有中立的態度;關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宿舍和教室里能否做到人走燈熄,35%的學生表示能夠做到,15%的學生表示偶爾能做到,50%的學生表示不能做到;關于宿舍的水資源的使用是否合理,24%的人表示這方面十分嚴重,48%的人表示這方面比較嚴重,28%的人表示用水比較合理。關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過度消費的情況,45%的學生表示有過多次,46%的學生表示偶爾有過,9%的學生表示從來沒有過;在具體的過度的消費行為中,62%的學生表示在衣物方面有過,33%的學生表示在電子產品上有過,5%的學生表示在旅游方面有過。

當前第10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大學生踐行低碳生活的現狀調查調查結果:3、大學生在對待低碳觀念方面

在調查的學生中,有74%的學生表示愿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去支持低碳,有16%的學生愿意為低碳活動投入更多的精力,6%的學生表示愿意為低碳活動捐錢,只有4%的學生不愿為低碳付出;關于踐行低碳行為能否在大學生中流傳,65%的學生表示低碳生活一定會在未來的大學生中成為新的時尚,5%的學生表示低碳生活不會流行開來,還有30%的學生表示對低碳生活是否會流行持有中立的態度。當前第11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總結調查結果從大學生積極的低碳生活態度來看,這個群體對低碳生活行為的選擇會是正面的,然而積極的低碳生活態度與真實的低碳生活行為之間存在著距離,因此應積極提高大學生將低碳行為付諸于實踐的幾率。

弗里德曼(Freedman)認為態度的改變包括方向上的改變和強度上的改變。從方向上來說,應該改變小部分大學生對低碳生活不關注、不支持的態度;從強度上來講,還需強化大部分大學生積極的低碳生活態度。當前第12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研究成果當前第13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研究性學習成果

針對調查結果所出現的問題,我們認為,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

第一,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增強自己的環保素養。

第二,節約資源,綠色消費,讓環保成為生活習慣。第三,宣傳環保,讓更多的人行動起來。第四,大學生還應有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共同面對的環保問題。當前第14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增強自己的環保素養大學生不乏先進的知識理論,但是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素養仍是有待提高的。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改掉以往落后的觀念思想——如一個人的努力是太微小了、環保是政府和企業單位的事,與我無關、就浪費一點資源不算什么、環保太難做到,其次,大學生應該把環保當作自己的責任,將環保視為個人美德的體現,以做到環保為榮。環保是一件個人和全人類社會同時從中受益的好事,例如,如果你了解減少碳排放的意義,你會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不僅給個人減少開支,而且也會給地球帶來綠色的關懷,造福子孫后代。當前第15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節約資源,綠色消費,讓環保成為生活習慣從小學起我們就被教育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珍惜資源的重要,但是,我們是否時刻提醒自己做到呢?有人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僅一個有著4名學生的寢室,如果每天電腦、電燈等不及時關閉,一年下來要多消耗100多度電。倘若每一個大學生都如此,浪費的電能就真是相當巨大了。可見,大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刻不容緩。大學生可以做到生活習慣有:離開房間時關上電器,拔下插頭;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少騎電動車、打的士;盡量不要購買和使用一次性物品,如筷子、剃刀、紙杯等;節約用水,隨時關閉水龍頭,洗臉、洗澡、洗衣物的水用于沖洗廁所,等。即使是一粒米,一張紙,一本破舊的教科書,一支用完了的筆芯,我們也能加以回收利用,循環使用。當前第16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宣傳環保,讓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大學生自己做到環保還遠遠不夠,大學生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團結動員全社會的人們,才能有力地解決環保問題。大學生可以通過義工的形式向社會傳達環保理念,如曾有大學生志愿者到某名山清理垃圾;也可以參加像“必勝客環保周”這樣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在小區宣傳環保知識;也可以親自察看和檢測當地的環境污染狀況,向有關部門反映;還可以向一些企業工廠提出環保的建議等等。大學生還可以通過關心和支持國家有關環保的政策,來向社會宣傳環保知識,例如宣傳國家出臺的“限塑”政策、野生動物保護政策等。當前第17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大學生還應有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共同面對的環保問題如今,世界性的饑荒、水荒問題、石油危機、海平面上升、氣候惡化等已不再是遙遠的話題,人類正面臨著這些空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京都協定書》、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已經為我們敲響警鐘,而未來全球數以億計的人將成氣候難民,各種瘟疫疾病惡性擴散,南極冰川正在消逝,我們已經不能再等了,我們應該加入維護世界和諧,保護這顆人類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動來。當前第18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設想當前第19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研究的存在的問題本次研究課題我組主要存在的問題在于:1、由于本次的選題有欠考慮,專業性比較強,所以再收集資料時,遇到了很大的問題,資料很難收集。2、由于我們的選題學術性較強,我們在資料收集后的討論確定結論時,成員之間的討論存在異議。3、因為我們所選選題涉及范圍過廣,我們的能力有限,研究的不夠透徹,我們很難做出研究的結論。4、成員之間沒有什么交流,演講稿之間不連貫,造成PPT制作困難當前第20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研究的下一步設想1、我們組決定以后要提高我們的學術水平。2、加強實踐能力,進一步聯系實際。3、進一步明確解決研究學習遇到的實際困難與問題不打馬虎眼。4、加強團隊之間的合作。當前第21頁\共有23頁\編于星期六\3點收獲和體會當前第22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