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及免疫檢驗_第1頁
自身免疫病及免疫檢驗_第2頁
自身免疫病及免疫檢驗_第3頁
自身免疫病及免疫檢驗_第4頁
自身免疫病及免疫檢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免疫學檢驗當前第1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第二十五章自身免疫病及免疫檢驗當前第2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目錄

概述

1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機制2自身免疫病檢驗3自身抗體檢測實驗選擇的原則4當前第3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1.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對宿主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產生免疫應答。2.自身免疫

(autoimmunity)

當某種原因使自身耐受性破壞時,免疫系統就會對自身組織成分、細胞成分及其產物發生免疫應答。第一節概述一、基本知識當前第4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3.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disease,AID)

自身免疫應答過強或持續時間過久,表現為質和量的異常,所產生的自身抗體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細胞對表達自身靶抗原的細胞和組織發動攻擊,導致損傷或功能障礙,并出現相應臨床癥狀。當前第5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二、自身免疫病的分類1.按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2.按病因清楚與否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3.按受累的解剖系統分為結締組織病、神經肌肉疾病、消化系統病和內分泌疾病等4.按自身抗原的分布范圍分為器官特異性和非器官特異性兩類當前第6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分類疾病結締組織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內分泌系統橋本甲狀腺炎、Graves病、Addison病、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消化系統萎縮性胃炎、潰瘍性胃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血液系統惡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心血管系統風濕性心肌炎泌尿系統腎小球腎炎呼吸系統特發性肺纖維化神經系統重癥肌無力、多發性神經炎皮膚蕁麻疹按發病部位的解剖系統分類當前第7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器官非特異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病變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器官,由對器官的特異性抗原的免疫應答引起全身性或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病變可見于多種器官及結締組織(結締組織病或膠原病)按自身抗原的分布范圍分類當前第8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器官特異性病名自身抗原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球蛋白和甲狀腺微粒體甲狀腺功能亢進(Graves病)TSH受體Addison病腎上腺皮質細胞自身免疫性萎縮性胃炎胃壁細胞、內因子潰瘍性結腸炎結腸黏膜細胞重癥肌無力乙酰膽堿受體交感性眼炎眼晶狀體蛋白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胰島素抵抗型糖尿病胰島素受體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小膽管上皮細胞當前第9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器官非特異性病名自身抗原SLE細胞核成分、細胞漿成分RA變性IgG、類風濕相關的核抗原SS涎腺上皮細胞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細胞核(RN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紅細胞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特發性白細胞減少癥白細胞硬皮病細胞核蛋白、細胞核染色體著絲點多發性肌炎細胞核蛋白當前第10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三、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點1.血清中有自身抗體或自身反應性致敏T淋巴細胞。自身抗體和(或)自身反應性T細胞作用于靶抗原所在的組織細胞,導致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2.可復制出與AID相似的動物模型,并可通過血清或致敏的淋巴細胞使疾病被動轉移。3.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病情轉歸與自身免疫反應的強度密切相關。4.部分自身免疫病好發于女性,且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但不能根治。當前第11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一、自身抗原形成第二節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機制1.隱蔽抗原的釋放2.自身抗原改變交感性眼炎當前第12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3.分子模擬4.表位擴展當前第13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2.B細胞的多克隆激活二、免疫細胞和免疫調節功能的異常3.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異常1.T、B細胞的異常活化4.

MHC-II類分子異常表達當前第14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三、遺傳因素自身免疫病HLA基因相關系數強直性脊柱炎 B27 87.4 全身性紅斑狼瘡DR2/DR35.8 1型糖尿病DR3/DR410類風濕性關節炎DR44.2Graves病DR33橋本氏甲狀腺炎DR53多發性硬化DR24.1重癥肌無力DR32.5HLA基因與自身免疫病相關性舉例當前第15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四、生理因素五、環境因素1.自身免疫病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

2.自身免疫病的發病也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發病率較高

自身免疫病的發生與日曬、潮濕、寒冷等環境因素可能有關。當前第16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1.自身抗體介導細胞破壞六、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損傷機制病理機制:II型超敏反應常見疾病:新生兒溶貧、重癥肌無力、Graves病當前第17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當前第18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重癥肌無力

當前第19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Graves病當前第20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3.自身反應性T細胞引發炎癥性損傷2.循環免疫復合物介導組織損傷病理機制:III型超敏反應病理機制:IV型超敏反應當前第21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抗核抗體(antinuclearantibody,ANA)

是以真核細胞的核成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改變細胞核某些成分性質,激發機體產生許多抗不同核成分的抗體。第三節自身免疫病檢驗一、自身抗體的檢測(一)抗核抗體檢測當前第22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ANA主要是IgG,也有IgM、IgA、IgD和IgE;ANA無器官特異性和種屬特異性;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將檢出ANA作為AID存在的依據。當前第23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抗DNA抗體:抗dsDNA/抗nDNA、抗ssDNA/抗dDNA等抗組蛋白抗體(AHA):抗H1、抗H2A、抗H2B、抗H3、抗H4抗體等

抗非組蛋白抗體:抗nRNP/抗U1RNP、抗Scl-70、抗SSA、抗Sm、抗SSB、抗Jo-1、抗Rib抗體、

AnuA、抗DNP、抗DM53抗體抗RANA抗體、抗著絲點、抗Ku抗體等

抗核仁抗體:抗PM-Scl抗體、抗Th/To抗體、抗U3-RNP、抗4-6-S-RNA抗體等1.ANA的類型和臨床意義

ANA譜當前第24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①抗天然DNA(nativeDNA,nDNA)抗體,又稱抗雙鏈DNA(doublestrandedDNA,dsDNA)

抗體。②抗變性DNA(denaturedDNA,dDNA)

抗體,又稱抗單鏈DNA(singlestrandedDNA,ssDNA)抗體。對SLE有高特異性;SLE診斷標準之一緩解期降低70%~90%SLE活動期增高藥物療效抗dsDNA抗體抗DNA抗體當前第25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抗組蛋白抗體(anti-histonicantibody,AHA):由H1、H2A、H2B、H3和H4五個亞單位,各自都有特異性抗體;AHA檢出百分率抗dsDNA507090100藥物誘導性狼瘡只能檢出此SLEAHAAHA抗組蛋白抗體當前第26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

是鹽水可提取性核抗原的總稱,是非組蛋白的核蛋白,屬酸性核蛋白抗原,由許多小分子量的RNA和多肽組成。抗ENA抗體當前第27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對類風濕有特異診斷價值的ENA:

抗nRNP(nuclearRNP,nRNP)抗體;

抗Sm抗體;

抗SSA抗體;

抗SSB抗體;

抗Scl-70抗體;

抗Jo-1抗體;

抗核糖體抗體。當前第28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核蛋白(DNP)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P抗原有不溶性及可溶性兩種,分別產生相應的抗體。檢出百分率抗DNP20406080SLE非活動期

SLE活動期抗不溶性DNP抗體抗DNP抗DNP100RA滑膜液中抗DNP抗可溶性DNP抗體(1)抗DNP抗體當前第29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抗核小體抗體(anti-nucleosomeantibody,AnuA)核小體是細胞核染色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細胞凋亡致核小體大量蓄積,并誘導B細胞產生AnuAAnuA是SLE特異的標志性抗體。抗ds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抗dsDNA和抗Sm陰性的SLE陽性率為60%~80%,特異性>97%。(2)抗核小體抗體當前第30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常見AID的ANA陽性檢出率疾病ANA(%)疾病ANA(%)SLE≥95SS70~80MCTD≥95PM/DM30PSS85~95RA20~30當前第31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2.ANA的檢測方法

稀釋患者血清可做定量檢測,1:80稀釋仍呈陽性對診斷SLE有較大參考價值。(1)間接熒光免疫法當前第32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抗核抗體核型與相關疾病核型熒光圖形抗體相關疾病周邊型核周環狀熒光抗dsDNASLE、慢活肝炎均質型核呈均質熒光抗DNA、AHA、AnuASLE、RA、PSS、慢性肝病斑點型核內顆粒狀熒光抗ENAMCTD、SLE、PSS、SS、PM核仁型核仁有熒光抗核仁抗體PSS、雷諾現象、SLE著絲點型核漿細小相同顆粒熒光抗著絲點PSS、CREST綜合征當前第33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均質型抗核抗體核型著絲點型核仁型斑點型當前第34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用間接ELISA檢測抗dsDNA抗體、抗組蛋白抗體和抗核小體抗體。(2)ELISA法當前第35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SDS加待檢血清形成分子大小不同區帶

分離電轉移PVDF膜或NC膜抗ENA與相應抗原特異結合抗人IgG·HRPENA—抗ENA—抗人IgG·HRP(3)免疫印跡法顯色并判讀結果當前第36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變性IgG的自身抗體,可為19S的IgM,也可為7S的IgG和IgA。可與人變性IgG結合,但不與正常IgG發生凝集。

RF可在RA患者檢出,約70%~90%的血清、約60%的滑膜液可檢出IgG類的RF;(二)類風濕因子測定當前第37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IgG類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后發生變性;炎癥過程亦可發生IgG變性,構成自身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各種抗IgG抗體;滑膜液中的IgG類RF與變性IgG結合可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復合物,相比血清中的IgM類RF更易致病。當前第38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RF檢測方法最常采用的檢測方法。以吸附在聚苯乙烯膠乳顆粒上的IgG作診斷試劑,與待檢血清中的RF結合后,出現膠乳凝集顆粒。此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不高,且只能檢出血清中的IgM類的RF。1.間接膠乳凝集試驗當前第39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稀釋待檢血清至一定濃度后,加入定量的變性IgG診斷試劑,即用透射比濁或速率散射比濁儀,檢測血清中的RF。此法快速、敏感性高、精密度高、穩定性好、可定量分析,但仍只能檢測IgM類RF。2.免疫比濁法當前第40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IgM、IgG和IgA類RF可用ELISA檢測,臨床上多采用雙抗原夾心法或間接ELISA進行測定。3.ELISA法當前第41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三)其他自身抗體測定其他自身抗體的檢測方法與臨床意義自身抗體的類型檢測方法臨床意義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G)熒光免疫法、ELISA、RIA橋本甲狀腺炎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ELISAGraves

病,橋本甲狀腺炎抗乙酰膽堿受體抗體(AchR-Ab)ELISA、RIA重癥肌無力抗平滑肌抗體(SMA)熒光免疫法、ELISA、RIA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抗線粒體抗體(AMA)熒光免疫法、ELISA、RIARA,SS,SLE,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持續性肝阻塞抗胃壁細胞抗體熒光免疫法惡性貧血抗胰島素抗體(IAA)ELISA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抗精子抗體(AsAb)ELISA、熒光免疫法不育癥,不孕癥抗紅細胞抗體直接凝集試驗、Coombs試驗新生兒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抗血小板抗體ELISA法、ABC-ELISA法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輸血史抗心磷脂抗體(ACA)RIA、ELISASLE,血栓,自發性流產,血小板減少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GBM-Ab)熒光免疫法Goodpasture綜合征,狼瘡腎炎當前第42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二、細胞檢查(一)淋巴細胞檢測1.特異性致敏淋巴細胞2.淋巴細胞數量和比例如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或吞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檢測淋巴細胞的總數、T、B細胞分類與計數、CD4/CD8亞群比例等進行當前第43頁\共有49頁\編于星期四\11點(二)狼瘡(lupuserythmatosus,LE)細胞試驗LE細胞為胞漿內含有大塊狀聚合DNA的中性粒細胞。有75%~80%的SLE病人LE呈陽性,RA、結節性動脈炎、多發性硬化癥、硬皮病、部分肝炎、皮肌炎和變態反應病等偶爾亦可呈陽性反應。當前第44頁\共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