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1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2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3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4頁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社會主義陣營資本主義陣營戰后世界形勢圖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削弱歐亞人民民主國家的出現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有利形勢:1、建國后的外交形勢有利形勢: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削弱歐亞人民民主國家的出現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不利形勢: 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充滿敵意美國對新中國封鎖、孤立、包圍主要特點: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和激烈斗爭

快速閱讀,提煉要點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是什么?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聯系中國近代歷史,想一想周恩來為什么這么說?

在近代中國的的歷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周恩來曾滿懷義憤地指出: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懼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呢?

---------《周恩來傳》歷史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共同綱領》新中國外交政策的原則是什么?歷史資料

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毛澤東的聲明與新中國建交必須遵循什么原則?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不承認舊的屈辱外交關系,而在新的基礎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關系使我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先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一切特權,再考慮與西方國家建交鞏固了新中國的獨立與主權,奠定了與世界各國建立平等互利外交關系的基礎。旗幟鮮明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在保障革命成果,保衛和平的國際交往中不致處于孤立地位同蘇聯等國建立友好關系

外交成就1

1949年10月2日,中國和蘇聯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圖為當年10月16日蘇聯首任駐華大使羅申(前排右六)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后合影。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圖為抵達莫斯科車站時的情景。這是新中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出訪。1950年2月,中國和蘇聯兩國政府在莫斯科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毛澤東主席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斯大林出席簽字儀式。周恩來總理兼外長代表中國政府在條約上簽字。這是新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相互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成就2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它是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參與國際事務所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它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在世界上也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三、走向國際舞臺外交成就31、參加日內瓦會議外交成就42、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2、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什么方針促使會議圓滿成功?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會后,我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萬隆精神:團結一致,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增進各國人民間友好合作。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務和要求。異: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政治體制不同,意識形態不同。閱讀教材思考回答:1、萬隆會議的特點是什么?3、“求同存異”中的“同”應如何理解?“存異”的“異”指的是什么?4、萬隆會議的直接影響是什么?萬隆精神是什么?“求同存異”國家利益國家性質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國際環境

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與蘇聯等國建交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會議參加萬隆會議

外交學院是外交部所屬的培養德才兼備的外交外事、涉外經濟、法律人才的高等學校。創建于1955年9月,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倡議,經黨中央、毛主席批準,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基礎上成立的。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曾長期兼任外交學院院長。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最突出的特點是A、形成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B、亞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打破了兩極格局D、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和激烈斗爭2、“一邊倒”是指中國政府在外交上A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B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C站在亞非拉美被壓迫民族一邊D站在蘇聯一邊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B、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C、1954年日內瓦會議D、1955年萬隆會議4、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國的地位參加的國際會議是

A、巴黎和會B、華盛頓會議

C、日內瓦會議D、萬隆會議5、亞非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這里的“同”包括(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經歷。(2)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共同要求(3)相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4)加強合作、保衛和平的共同的愿望A、(1)(2)(3)(4)B、(1)(2)(4)C、(1)(2)(3)D、(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