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1頁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2頁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3頁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4頁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第一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引語人類面臨著如此多、如此嚴重的環境問題,而這些環境問題是不是自古就如此嚴重的呢?人們又是如何逐漸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呢?第二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第二節第三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古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產生閱讀教材P95頁“閱讀”內容,分析:

中國古代的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人定勝天天人相關論因地制宜第四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判斷:下列說法反映的人地關系屬于哪個階段?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人類應制天命而用之。3、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人定勝天天人相關論因地制宜第五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下列說法與上述思想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樣的人地關系思想?1、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2、齊之水,道躁而復,故其民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nào)弱而清,故其民輕果而賊;越之水,濁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

(建議:參考教材P94頁文字材料)第六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定勝天天人相關論因地制宜古代的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第七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地理環境決定論(1)產生的背景注意“地理環境決定論”所說的地理環境僅指自然環境。其實質是自然環境決定論。①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②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很大③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很大第八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核心思想

地理環境決定人類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進而決定人類的民族特征、文化發展、及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等。并由此決定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第九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局限性夸大了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反映了當時人類對人地關系的認識第十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圖示法記憶氣溫水地形地理環境因素決定人類社會的發展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決定民族特征文化發展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決定人類被動的適應環境第十一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人定勝天的思想觀念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利用和改造地理環境的能力不斷提高,地理環境決定論受到否定和批判,他們認為,只要人們團結起來,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夠改造和戰勝自然。工業文明時期最突出(1)產生的歷史背景第十二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①單純地把地理環境看作人類活動的場所和任意開發利用的對象②一味地從自身需求出發,盲目追求征服自然③忽略了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2)核心思想第十三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定勝天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第十四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定勝天論思想的結果是:人地關系對立,地理環境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甚至威脅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第十五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天人相關論和因地制宜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不是一種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人類進行生產生活活動,既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又不能完全聽命于自然環境的擺布,進而淪為大自然的奴隸。第十六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考考你:教材P96頁“活動”題我國的一個山區縣,決定修建一條渠道,從鄰縣的一條河流引水,以解決當地生產生活用水嚴重缺乏的問題。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艱巨,需要在懸崖峭壁上開鑿渠道。該縣人民不畏艱辛,花了十余年的時間,終于修成了這條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進千百年來干涸的土地,使當地的生存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第十七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現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產生閱讀教材P96頁“閱讀”內容,分析:現代的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近代地理環境決定論可能論、適應論、生態論觀點和諧論(人地協調論)可持續發展論第十八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現代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時期對人地關系的認識人類活動環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工業社會時期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利用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和高度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環境問題日趨尖銳出現了地理環境決定論、可能論、適應論、生態論等觀點“二戰”以后人類認識到應主動謀求與自然地理環境的和諧,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人口激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嚴重出現了人地協調論、可持續發展論第十九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引起人類對人地關系的認識不斷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注意: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圍及程度不同,環境問題的表現不同,人地關系思想也不同。第二十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測一測:1、關于農業社會時期人地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較強,人類改造環境的作用微弱

B、大規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態系統日趨復雜穩定

C、人類利用資源的范圍和強度加大,出現了各種環境問題

D、人類被動地適應環境,對人地關系的認識膚淺C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和諧論觀點的主要思想是()

A、各地區人類活動的特征取決于所在的地理環境的性質

B、人類通過文化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變化產生長期的適應

C、人類應主動謀求與自然地理環境的和諧,使人地之間得到協調發展

D、強調社會經濟的發展要與人口、資源、環境等諸多因素相協調C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日本派專家幫助中國防治酸雨,韓國公民自發組織到北京西郊植樹,這些都說明了()

①環境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周邊的國家或地區②污染物具有殘留性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④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國際協作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C第二十三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北魏賈思勰在其《齊民要術·種谷·第三》中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表達的人地關系思想是()A.人定勝天B.地理環境決定論C.天人相關論D.因地制宜CD第二十四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活動探究:觀點三:人地協調論三圖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觀念分別是:觀點一:地理環境決定論觀點二:人定勝天論第二十五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該縣的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種人地關系思想的表現?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2、引水工程的成功,會給地方經濟帶來哪些好處?會不會對該縣及其鄰縣的生態環境產生負作用?

“人定勝天”思想的表現,體現了當地人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艱辛,敢于與自然抗爭的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