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與控制法律制度_第1頁
疾病預防與控制法律制度_第2頁
疾病預防與控制法律制度_第3頁
疾病預防與控制法律制度_第4頁
疾病預防與控制法律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疾病預防與控制法律制度第一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一節傳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傳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傳染病防治法》第一條:“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制定本法。”

人體健康是傳染病防治法的根本目的。這一根本法律精神滲透于所有具體法律條文之中,它是理解具體法律規定的鑰匙。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這一法律精神,我們有必要對這一領域的問題進行歷史性的考察。第二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圣經》描述:埃及人阻撓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而遭上帝撒下獸疫、濃瘡。

第三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我國傳統社會有類似觀念,清代江南,“大疫流行,必有鬼神司之”的說法很流行。

第四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一)概念傳染病:指由于具有傳染性的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能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防治法:調整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健康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立法宗旨: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法第一條)

一、傳染病防治法概述

第五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傳染病防治立法法律:《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法規:《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血吸蟲病防治條例》等規章:《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尸體解剖查驗規定》等第六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傳染病防治的原則和方法:

1、預防為主

2、防治結合

3、分類管理

4、依靠科學

5、依靠群眾

第七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三)法定傳染病種類: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炭疽(肺炭疽)、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第八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四)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和監督管理國家和社會關心、幫助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時救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第九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①飲用水的生產、管理、供應;②飲食服務行業的經營、服務;③托幼機構的保育、教育;④食品行業的生產、加工、銷售、運輸及保管;⑤美容、整容等。第十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傳染病預防(一)開展健康教育,加強防治工作健康教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國家將傳染病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加強基層傳染病防治體系建設,扶持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第十一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二)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任何人均應按照有關規定接受預防接種。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適齡兒童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預防接種。適齡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及時向醫療保健機構申請辦理預防接種證。托幼機構、學校在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應當及時補種。

第十二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三)國家建立傳染病監測和預警制度傳染病監測預警制度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進行監測;對國外發生、國內尚未發生的傳染病或者國內新發生的傳染病,進行監測。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區人民政府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及時發出傳染病預警,根據情況予以公布。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預警后,應當按照預案,采取預防、控制措施。(四)加強對傳染源的管理第十三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三、疫情報告、通報和公布1.疫情報告a.報告人義務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都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責任報告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第十四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責任報告人甲類乙類丙類肺炭疽AIDS↗→↘↘↗城鎮農村→→↗↘城鎮農村→→→6小時12小時12小時24小時24小時b.報告時限第十五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通報和公布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當地人民政府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第十六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到報告后

本行政區域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通報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

本單位的有關人員

第十七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通報全國傳染病疫情及監測預警相關信息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12第十八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毗鄰的以及相關的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互相通報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第十九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情形等突發事件時1.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2.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在1小時之內向衛生部報告;3.衛生部對可能造成社會影響的突發事件,應立即向國務院報告第二十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疫情的信息通報和公布制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定期公布全國的傳染病疫情,并隨時通報重大疫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疫情信息。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向社會公布傳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傳染病疫情信息應當及時、準確。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四、傳染病疫情的控制傳染病的控制是指當傳染病發生或暴發、流行時,為了阻止傳染病的擴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措施。(1)一般性控制措施(2)緊急措施(3)疫區封鎖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控制主體: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是采取控制措施的主體2、控制方法:(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宣布疫區(4)對尸體的處理(5)藥品生物制品等的供應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甲類病人和病原攜帶者,乙類艾滋病病人、肺炭疽病人——隔離治療2.其余乙類病人、丙類病人——根據病情3.疑似甲類病人——明確診斷前,指定場所醫學觀察4.對相關場所、物品和密切接觸者——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一般性控制措施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傳染病暴發、流行,而不是處于一般發病水平;(2)不采取緊急措施不足以控制疫情;(3)必須報經上一級政府決定并公告。緊急措施條件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二)停工、停業、停課;(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緊急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并宣布。緊急措施包括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醫療機構應采取的措施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取的措施(一)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劃定疫點、疫區的建議,對被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二)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對疫點、疫區進行衛生處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采取措施;(三)指導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對傳染病疫情的處理。第三十頁,共三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宣布疫區和疫區封鎖甲類、乙類

暴發、流行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報經上一級地方政府決定

宣布疫區甲類傳染病疫區封鎖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決定大、中城市的疫區,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疫區以及封鎖疫區導致中斷干線交通或者封鎖國境的

國務院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