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鳥的詩小學浣溪沙_第1頁
描寫鳥的詩小學浣溪沙_第2頁
描寫鳥的詩小學浣溪沙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描寫鳥的詩: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賞析

這首詞是晏殊的名作之一,根本上代表了晏殊的藝術風格。他的詞集叫《珠玉詞》,名字起得可算是恰如其分。《珠玉詞》里象珠般圓轉、玉似晶瑩的作品委實不少,當時中文競技場里不乏喜愛晏殊詞的同學。此詞明為懷人,而通體不著一懷人之語,是一篇以景襯情的佳作。

然而此詞之所以流傳千古,精華還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

這一聯根本上用虛字構成。人們都知道,用實字作成對子比擬簡單,而運用虛詞就不那么簡單了。所以卓人月在《詞統》中論及此聯時,說“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錢鐘書在《談藝錄》中也說,所謂“律之對仗,乃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它雖然用虛字構成,卻具有充實的、耐人尋味和啟人聯想的內容,這就更使人覺得難能珍貴了。這一聯寫出了人們心中全部但為筆底所無的細膩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規律。勝利之處就在于擅長捕獲剎那間的感受,并把這種感受提到具有某種哲理意味的高度上來加以描寫。

“無可奈何”是的感覺、感受和感慨,“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面對落花,聯想到春天的消逝,聯想到人生的變易,止不住產生一種惋惜的心情,然而對此無能為力,只有徒喚“無可奈何”了。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開一落的花,又使人聯想到其他很多一興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識”也是的感覺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來北歸,不違季節。它們差池雙翦,貼地爭飛,呢喃對語,由于體態一樣,誰也難以辨別出其是否是舊巢雙燕,故在“相識”之前冠以“似曾”二字。“燕歸來”,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燕子的北來南去,象征著季節的變換和年華的交替。“燕”,既是指春來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聯想到象燕子那樣翩然歸來,重尋故舊的人或物。“花”和“燕”變成一種象征,讓人們想得很開,想得很遠……。“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漸漸年輕直至消逝。“花落去”、“燕歸來”,本屬司空見慣的尋常小事,但當在這兩個短句之前加上帶有感慨顏色的詞組“無可奈何”與“似曾相識”以后,于是便把這極其一般的自然現象納入人生有限而時間永恒這一哲學范疇中來,制造出一種“情中有思”的意境。

關于此聯的由來,還有一個傳奇:

一次,晏殊來到維楊,住在大明寺中。他轉來看去,突然發覺墻上有一首詩寫得很好,惋惜沒有的姓名。晏殊跑進跑出,問個不停,最終打聽到這首詩的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四周。由于晏殊從詩句中發覺王琪文學修養較高,很會寫詩,所以,他馬上打算要把王琪請來,一同探討詩文。

王琪來了以后,發覺晏殊擅長賞詩論文,態度還很虛心;晏殊見王琪性格開朗,言談投機,又請王琪入席用餐。二人邊吃邊談,心情特殊舒服。飯后,又一同到池邊游玩。晏殊望著晚春落花,隨口說道:“我想了個詩句寫在墻上,已經想了一年,還是對不出來。”那個句子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考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對道: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對句不但在詞面上對得切合時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