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_第1頁
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_第2頁
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_第3頁
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_第4頁
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

人生,是一路修行。繽紛炫目的萬丈紅塵,我——只想修成一塊煤,一塊質樸厚重、不事張揚、卻內斂萬年烈焰、淡泊明志的煤。琳瑯滿目的古今書籍,我只鐘情一本《新聞寫作方法論》,一本給我溫暖、伴我成長、令我沉淀升華的書。書,是恩師贈送;煤,是生命體驗的價值歸宿。上世紀__年代初,十八歲懵懂的我,從課堂步入社會,成為一名煤礦手選工。夜班,寒風裹挾著凌厲,運輸皮帶轉動出一波波沙一般細密而粗糙的煤渣,一層層、一遍遍肆虐地沖刷著面龐,刀割一般,卻遠不如內心的痛,反而讓心痛一點點分散,變得巨大、模糊、茫然……我——無語逡行,在冰冷、狹長、漆黑的工作區間,麻木地聽著轟鳴的機械咣鐺聲,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前途的渺茫、人生的悲哀:“我的未來在哪里!為什么我面對的只有無望!”但倔強在心中吶喊:這一片晦暗,絕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絕不是我人生該有的顏色!19__年3月,上班一年多,收到了語文老師——白春芝寫來的信。她說,“你上學是好學生,工作也一定是好樣的,要相信自己!絕不放棄!”我的眼淚——瞬間傾瀉……看著“怕你自暴自棄”、“我現在教育學院進修,之后轉行到政府工作”、“一定要堅持學習”、“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卻會因不盡責不拼搏而低賤”……眼淚化作了感動、激動與振奮,我慎重地拿起紙筆,一筆一畫抄寫她附上的手抄詩《熱愛生命》,進而瘋狂背誦汪國真的詩,那些“風不能使我憂傷/雨不能使我惆悵/風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情變得不明朗”、“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像一束束陽光,照進黯啞的精神世界,喚醒沉睡的動力,激勵我重新審視手選崗位,告訴自己:“吃了最苦的苦,剩下的都是甜!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后來,與恩師聯系時斷時續,但熱愛生命——已成為人生底氣與主線,讓我以一名普通手選工的姿態,拋棄抱怨與埋怨,安心工作,潛心學習,成為新工人中第一個拿獎金的、第一個獲得安全競賽獎的、第一個被寫上光榮榜的,也成為第一個競聘廣播員、宣傳干事、參加成人高考、成長為宣傳部長的人。__年,由廣播員競聘為宣傳干事,收到了白老師寄來的《新聞寫作方法論》,白色厚紙包了書皮,認認真真寫了書名與作者。感動之余,不由一笑:“老師都混成大集團宣傳部長了,怎么還這么細致!”那時,青澀、張揚、匆匆前行的我,怎能了解細節里的修養,又怎能看出厚重的出彩!我只是帶著感恩的心,沐浴書香,尋覓所需。第一遍,急切翻閱,開篇就被前言中作家與記者的揶揄、反諷所吸引,一面體味記者寫新聞的本質,一面感嘆:“文人相輕”!甚至不以為然地認為:既相輕必相棄,最終會讓自己見棄于他人。輾轉人生,今天再看,卻以為: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理,都會選擇自己的人生,即使違背良心與初心,純屬逃避或借口,也是一種選擇。而人生往復,誰又逃避得了自我的內心?誰又能靠借口堅定最終的人生?生命如花,可以生得絢爛,死得靜美;也可以生得齷齪,死得骯臟。用一時利益換取生命的終極慚愧,這——需要每個人自己去衡量和掂量。作為一名社會人,與其浪費口舌與情緒,拿有限的生命做毫無意義、無法改變的事,不如遵從社會分工,各負其責,準確自我定位,各自鐵肩擔道義,這世界——豈不美好處處?至少好于毫無意義的指責與批評!及至看完全書,既感激老師的惦念,也不由自主被吸引,一些新聞專用術語、新鮮詞匯、經典新聞,都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以其為指導,在省級報刊連續發表了10余篇作品,嶄露頭角,也激勵我靜下心思,好好品讀。第二遍,用心品鑒,頗有收獲。根據書中提示,反思新聞寫作實踐,第一次從理論上以總分總的邏輯關系,對新聞寫作規律進行對照理解,許多模糊認識,逐漸清晰起來。尤其“只研究人和筆頭的關系,而不研究這中間的人頭和人頭的關系,就像拋開生產關系,單獨研究生產力一樣,許多問題說不清楚”,將我的認識層次,由修煉筆頭,上升到了修煉人品,聯系經歷種種,愈加認同“新聞是一種文化”、“新聞素養是一種重要素養”。事實上,這也成為我的人生姿態:努力學習,爭取成為有文化的人!有素養的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借鑒“新聞眼”視角,真正理解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人處世清正為要,榮辱關頭無欲則剛,人一生如一新聞,廢品好做,成品費力,精品——則要耗盡一生精力,不斷反思,不斷修煉,不斷超越,才能頑石化鐵,淬火成鋼,升華到精鋼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講,新聞學就是人學,是人一生都要修煉的學問,這個學問,也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新聞學了。正所謂看山是山不是山,看水是水不是水,看盡千山萬水,最終明了大道至簡,不過是一個“人“字”——既頂天立地,又問心無愧,一撇一捺豪放而不失端重,孤獨而不失協同,冷清而不失溫馨,寫好一個“人”字,寫好一篇新聞才有了基礎與憑仗。當時,雖然“書中讀來終覺淺”,閱歷、能力、理解力達不到,但還是激發了我濃厚的學習興趣,邊看邊學邊做記錄,對重點章節與觀點,反復理解消化;對精彩例文和語句,默寫背誦;對感興趣的述評,理解一點實踐一點,力求在最快的時間內,將相關內容利用到新聞寫作中。讀到“米飯扣肉”的例證,更覺淺顯易懂,生動有趣:肉扣飯中,很難發現,食欲不振;肉扣飯上,一眼觀之,食欲立增。做新聞,肉就是新聞點,米飯就是新聞素材,應該把好肉放在好飯上,才能精彩牽線,引發“眼球效應”。否則,再好的新聞,也只能在讀者懨懨的審美中與泥沙同流,輕易被棄。這種認識,一以貫之,不僅讓我奪得了省級新聞一等獎,也拓展了寫作文路,引領我構思散文、論文、詩歌時,都以挖掘“肉”、放好“肉”、燉香“肉”為前提,分別獲得了省級一、二、三等獎,為企業策劃、完成了“40年__”、“粉紅礦井”等主題系列的有較大影響力的新聞報道。第三遍、四遍、N遍……一次次精心閱讀,一次次升華見解,一次次由衷感嘆——貌似普通的工具書,怎會有風景無數!隨便一翻:“大風——在這里轉了一個彎”、“報人……唯一滿足的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都會令人眼前一亮,凝神思考。深入閱讀,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聞價值判斷標準,每次寫作,調集素材、人頭、筆頭資源,精心整合提煉,努力追求思想性、實效性、審美性的完美結合。不知不覺,開拓到了各種文體寫作中,融入到了為人處世間,不僅促成了自己的獨特文風,也促成了自己人生境界的升級,立足當下,又跳出當下,從人生結點出發,準確地定位自己、定位人生。__年,從宣傳干事成為部長,白老師也再度轉型,下海經商。談起《新聞寫作方法論》,她說:“看書如看人,看的是本質,是真正的價值。遇到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位知己、一位老師,應以審慎敬畏之心,呵護珍惜,細細研讀,才能讀出書里的學問、書外的人生!”我說:“就像這本書,一眼看去,簡單大方,沒什么修飾。書體布局、語言風格,都似一位無限誠懇的新聞人,站在文字的后面,趣談愛好,讓人愛不釋手!”老師笑了:“書遇知音,也是一喜。看來,送給你——是對了!但我更希望你透過書本,不僅看到新聞知識,更看到新中國第一代新聞人的職業操守,看到他們為人處世的風格和底線!做人做事,人生一世,都是一場修行!”于是,我再次審視老師精心裝訂的封皮、認真書寫的文字、不斷超越的人生,聯想她的一路扶持,再次感動于老師的真、老師的善、老師的美,也第一次完整地審視自己的一生,追問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標準,思考《新聞寫作方法論》豐厚的內涵與價值,第一次理解了簡單厚重是如何的對立統一,理解了把簡單的事用心做好就是厚重,把一點點厚重累積起來,就是境界!作者艾豐先生,就是用一個新聞人的赤誠之心,將一生心得用心傾訴,向社會散發著新聞和新聞人的光輝。而白老師,在我最無望的時候贈我以心靈之光,又在我前行中送來這智慧之光,并以敬畏與慎重的實際作為,帶我解讀人生的厚重:善待每一個人、每一本書,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刻自己,最終修煉出一個——最好的自己,最美的人生!緣于此,她不甘平庸,一路跨越,一路超越。緣于此,我感恩老師、感恩書籍、感恩煤礦——伴我一路成長、一路前行、一路磨礪、一路修煉,助我成為最好的自己!歲月流轉,墨染韶華,彈指二十年,在煤礦成長,在煤礦歷練,在煤礦成才,煤礦——鍛造了我,培養了我,成就了我,煤——成為心中神圣的圖騰!成為一生修行的標的!而《新聞寫作方法論》,則因了恩師的情誼,因了厚重的姿態與內涵,與我結下不解之緣,常年相伴,如山水映秀。每每相望,思緒翩翩;每每相對,收獲連連;每每相閱,欣然一笑:人生如書,方態靜雅;修煉成煤——寧靜致遠!多年以后,我若如書,此心絢爛!我若成煤,此心靜美!一本書、一塊煤、一場修行——我這一生——足矣!

第二篇:新聞稿件寫作范文1600字新聞稿范文300字【一】一、新聞稿格式:1.標題三號字體、黑體、加粗。2.正文小四或四號、仿宋或宋體。1.5倍行距,首行縮進2字符3.行間距1.5倍,首行縮進兩字符。一篇完整的新聞稿,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題及結語四部分。(1).消息的標題,力求言簡意明,平易親切,準確新穎,富有吸引力。(2).導語: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一般在25個字或者更少的字數內,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解釋消息的主題思想。(3).主體:將導語所述具體化,仔細交代新聞事件(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以及如何)(4).結語:是新聞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話。結尾方式有小結式、評論式、希望式等,用以闡明新聞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新聞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注意:稿件中盡量不要運用第一人稱;并且,在稿件結尾時,不要過分宣揚情感,影響新聞真實性,一定要進出有度二、要求1、新聞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2、新聞構成:題、文、圖、表。3、題:簡要、突出、吸引人。新聞消息稿件寫作【二】我校20XX年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國教多功能廳舉行本站訊10月23日下午,在恰逢開封大學建校三十周年慶典之際,開封大學2010年校企合作高峰論壇于我校國際教育學院五樓的多功能報告廳成功舉行。出席論壇的有開封大學董事長李金松,校長拜五四,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儲建新,副校長萬世明、何世玲,校工會主席范金梅等學校領導。東莞永大電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丁原璞、浙江貝爾控制閥門有限公司(開封大學98屆畢業生)總經理林峰、富士康科技集團煙臺工業區黨委書記張占武、河南紅革玻璃幕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玉峰、星星裝飾工程公司(開封大學94屆畢業生)總經理孔令偉、河南辰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冬子等企業家代表,行政部門、教學單位、教師、學生代表等。首先,開封大學董事長李金松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指出,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和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校企雙方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大,同時,校企合作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動態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合作的形式和內容,也將不斷完善與深化。企業要與學校一起不斷拓寬新的合作領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建立新的合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推動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的不斷提升,以適應企業及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為祖國的建設大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校企合作單位代表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校企合作對于社會的進步、企業的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表示肯定:社會在多元化發展,培養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大勢所趨。開封大學以其先進的教學理念,率先引入校企聯合模式,通過“校企合作高峰論壇”促進畢業生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學校服務企業、企業扶持教育的雙贏局面。同時各企業代表也對校方在人才培養的過程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特別是禮儀的培養;加強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希望開封大學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瞄準國際、國內的企業市場發展方向,培養復合型人才,重視素質教育,加強外語水平,為企業輸送有能力、懂業務、會外語的學生,搶占就業的制高點,避免低層次的競爭。最后,開封大學校長助理曾小平作校企合作主題發言,他介紹了開封大學校企合作現狀和開封大學校企合作對于學校發展的意義,凝練了我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特色,找出了不足之處,最后對校企合作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發展方向。本屆校企合作高峰論壇由副校長趙輝主持。據悉,論壇結束后,各位企業代表將與相關院部針對有關議題繼續進行深入磋商。(記者楊金創稿件發表《開封大學報》)+新聞寫作方法論讀后感范文(3500字)發表于:2023.1.31來自:字數:3500手機看范文人生,是一路修行。繽紛炫目的萬丈紅塵,我——只想修成一塊煤,一塊質樸厚重、不事張揚、卻內斂萬年烈焰、淡泊明志的煤。琳瑯滿目的古今書籍,我只鐘情一本《新聞寫作方法論》,一本給我溫暖、伴我成長、令我沉淀升華的書。書,是恩師贈送;煤,是生命體驗的價值歸宿。上世紀__年代初,十八歲懵懂的我,從課堂步入社會,成為一名煤礦手選工。夜班,寒風裹挾著凌厲,運輸皮帶轉動出一波波沙一般細密而粗糙的煤渣,一層層、一遍遍肆虐地沖刷著面龐,刀割一般,卻遠不如內心的痛,反而讓心痛一點點分散,變得巨大、模糊、茫然……我——無語逡行,在冰冷、狹長、漆黑的工作區間,麻木地聽著轟鳴的機械咣鐺聲,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前途的渺茫、人生的悲哀:“我的未來在哪里!為什么我面對的只有無望!”但倔強在心中吶喊:這一片晦暗,絕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絕不是我人生該有的顏色!19__年3月,上班一年多,收到了語文老師——白春芝寫來的信。她說,“你上學是好學生,工作也一定是好樣的,要相信自己!絕不放棄!”我的眼淚——瞬間傾瀉……看著“怕你自暴自棄”、“我現在教育學院進修,之后轉行到政府工作”、“一定要堅持學習”、“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卻會因不盡責不拼搏而低賤”……眼淚化作了感動、激動與振奮,我慎重地拿起紙筆,一筆一畫抄寫她附上的手抄詩《熱愛生命》,進而瘋狂背誦汪國真的詩,那些“風不能使我憂傷/雨不能使我惆悵/風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情變得不明朗”、“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像一束束陽光,照進黯啞的精神世界,喚醒沉睡的動力,激勵我重新審視手選崗位,告訴自己:“吃了最苦的苦,剩下的都是甜!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后來,與恩師聯系時斷時續,但熱愛生命——已成為人生底氣與主線,讓我以一名普通手選工的姿態,拋棄抱怨與埋怨,安心工作,潛心學習,成為新工人中第一個拿獎金的、第一個獲得安全競賽獎的、第一個被寫上光榮榜的,也成為第一個競聘廣播員、宣傳干事、參加成人高考、成長為宣傳部長的人。__年,由廣播員競聘為宣傳干事,收到了白老師寄來的《新聞寫作方法論》,白色厚紙包了書皮,認認真真寫了書名與作者。感動之余,不由一笑:“老師都混成大集團宣傳部長了,怎么還這么細致!”那時,青澀、張揚、匆匆前行的我,怎能了解細節里的修養,又怎能看出厚重的出彩!我只是帶著感恩的心,沐浴書香,尋覓所需。第一遍,急切翻閱,開篇就被前言中作家與記者的揶揄、反諷所吸引,一面體味記者寫新聞的本質,一面感嘆:“文人相輕”!甚至不以為然地認為:既相輕必相棄,最終會讓自己見棄于他人。輾轉人生,今天再看,卻以為: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理,都會選擇自己的人生,即使違背良心與初心,純屬逃避或借口,也是一種選擇。而人生往復,誰又逃避得了自我的內心?誰又能靠借口堅定最終的人生?生命如花,可以生得絢爛,死得靜美;也可以生得齷齪,死得骯臟。用一時利益換取生命的終極慚愧,這——需要每個人自己去衡量和掂量。作為一名社會人,與其浪費口舌與情緒,拿有限的生命做毫無意義、無法改變的事,不如遵從社會分工,各負其責,準確自我定位,各自鐵肩擔道義,這世界——豈不美好處處?至少好于毫無意義的指責與批評!及至看完全書,既感激老師的惦念,也不由自主被吸引,一些新聞專用術語、新鮮詞匯、經典新聞,都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以其為指導,在省級報刊連續發表了10余篇作品,嶄露頭角,也激勵我靜下心思,好好品讀。第二遍,用心品鑒,頗有收獲。根據書中提示,反思新聞寫作實踐,第一次從理論上以總分總的邏輯關系,對新聞寫作規律進行對照理解,許多模糊認識,逐漸清晰起來。尤其“只研究人和筆頭的關系,而不研究這中間的人頭和人頭的關系,就像拋開生產關系,單獨研究生產力一樣,許多問題說不清楚”,將我的認識層次,由修煉筆頭,上升到了修煉人品,聯系經歷種種,愈加認同“新聞是一種文化”、“新聞素養是一種重要素養”。事實上,這也成為我的人生姿態:努力學習,爭取成為有文化的人!有素養的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借鑒“新聞眼”視角,真正理解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人處世清正為要,榮辱關頭無欲則剛,人一生如一新聞,廢品好做,成品費力,精品——則要耗盡一生精力,不斷反思,不斷修煉,不斷超越,才能頑石化鐵,淬火成鋼,升華到精鋼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講,新聞學就是人學,是人一生都要修煉的學問,這個學問,也就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新聞學了。正所謂看山是山不是山,看水是水不是水,看盡千山萬水,最終明了大道至簡,不過是一個“人“字”——既頂天立地,又問心無愧,一撇一捺豪放而不失端重,孤獨而不失協同,冷清而不失溫馨,寫好一個“人”字,寫好一篇新聞才有了基礎與憑仗。當時,雖然“書中讀來終覺淺”,閱歷、能力、理解力達不到,但還是激發了我濃厚的學習興趣,邊看邊學邊做記錄,對重點章節與觀點,反復理解消化;對精彩例文和語句,默寫背誦;對感興趣的述評,理解一點實踐一點,力求在最快的時間內,將相關內容利用到新聞寫作中。讀到“米飯扣肉”的例證,更覺淺顯易懂,生動有趣:肉扣飯中,很難發現,食欲不振;肉扣飯上,一眼觀之,食欲立增。做新聞,肉就是新聞點,米飯就是新聞素材,應該把好肉放在好飯上,才能精彩牽線,引發“眼球效應”。否則,再好的新聞,也只能在讀者懨懨的審美中與泥沙同流,輕易被棄。這種認識,一以貫之,不僅讓我奪得了省級新聞一等獎,也拓展了寫作文路,引領我構思散文、論文、詩歌時,都以挖掘“肉”、放好“肉”、燉香“肉”為前提,分別獲得了省級一、二、三等獎,為企業策劃、完成了“40年__”、“粉紅礦井”等主題系列的有較大影響力的新聞報道。第三遍、四遍、N遍……一次次精心閱讀,一次次升華見解,一次次由衷感嘆——貌似普通的工具書,怎會有風景無數!隨便一翻:“大風——在這里轉了一個彎”、“報人……唯一滿足的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都會令人眼前一亮,凝神思考。深入閱讀,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聞價值判斷標準,每次寫作,調集素材、人頭、筆頭資源,精心整合提煉,努力追求思想性、實效性、審美性的完美結合。不知不覺,開拓到了各種文體寫作中,融入到了為人處世間,不僅促成了自己的獨特文風,也促成了自己人生境界的升級,立足當下,又跳出當下,從人生結點出發,準確地定位自己、定位人生。__年,從宣傳干事成為部長,白老師也再度轉型,下海經商。談起《新聞寫作方法論》,她說:“看書如看人,看的是本質,是真正的價值。遇到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位知己、一位老師,應以審慎敬畏之心,呵護珍惜,細細研讀,才能讀出書里的學問、書外的人生!”我說:“就像這本書,一眼看去,簡單大方,沒什么修飾。書體布局、語言風格,都似一位無限誠懇的新聞人,站在文字的后面,趣談愛好,讓人愛不釋手!”老師笑了:“書遇知音,也是一喜。看來,送給你——是對了!但我更希望你透過書本,不僅看到新聞知識,更看到新中國第一代新聞人的職業操守,看到他們為人處世的風格和底線!做人做事,人生一世,都是一場修行!”于是,我再次審視老師精心裝訂的封皮、認真書寫的文字、不斷超越的人生,聯想她的一路扶持,再次感動于老師的真、老師的善、老師的美,也第一次完整地審視自己的一生,追問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標準,思考《新聞寫作方法論》豐厚的內涵與價值,第一次理解了簡單厚重是如何的對立統一,理解了把簡單的事用心做好就是厚重,把一點點厚重累積起來,就是境界!作者艾豐先生,就是用一個新聞人的赤誠之心,將一生心得用心傾訴,向社會散發著新聞和新聞人的光輝。而白老師,在我最無望的時候贈我以心靈之光,又在我前行中送來這智慧之光,并以敬畏與慎重的實際作為,帶我解讀人生的厚重:善待每一個人、每一本書,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刻自己,最終修煉出一個——最好的自己,最美的人生!緣于此,她不甘平庸,一路跨越,一路超越。緣于此,我感恩老師、感恩書籍、感恩煤礦——伴我一路成長、一路前行、一路磨礪、一路修煉,助我成為最好的自己!歲月流轉,墨染韶華,彈指二十年,在煤礦成長,在煤礦歷練,在煤礦成才,煤礦——鍛造了我,培養了我,成就了我,煤——成為心中神圣的圖騰!成為一生修行的標的!而《新聞寫作方法論》,則因了恩師的情誼,因了厚重的姿態與內涵,與我結下不解之緣,常年相伴,如山水映秀。每每相望,思緒翩翩;每每相對,收獲連連;每每相閱,欣然一笑:人生如書,方態靜雅;修煉成煤——寧靜致遠!多年以后,我若如書,此心絢爛!我若成煤,此心靜美!一本書、一塊煤、一場修行——我這一生——足矣!

第二篇:新聞稿件寫作范文1600字新聞稿范文300字【一】一、新聞稿格式:1.標題三號字體、黑體、加粗。2.正文小四或四號、仿宋或宋體。1.5倍行距,首行縮進2字符3.行間距1.5倍,首行縮進兩字符。一篇完整的新聞稿,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題及結語四部分。(1).消息的標題,力求言簡意明,平易親切,準確新穎,富有吸引力。(2).導語: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一般在25個字或者更少的字數內,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解釋消息的主題思想。(3).主體:將導語所述具體化,仔細交代新聞事件(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以及如何)(4).結語:是新聞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話。結尾方式有小結式、評論式、希望式等,用以闡明新聞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新聞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注意:稿件中盡量不要運用第一人稱;并且,在稿件結尾時,不要過分宣揚情感,影響新聞真實性,一定要進出有度二、要求1、新聞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2、新聞構成:題、文、圖、表。3、題:簡要、突出、吸引人。新聞消息稿件寫作【二】我校20XX年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國教多功能廳舉行本站訊10月23日下午,在恰逢開封大學建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