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
1.(3分)下列是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約為10m
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4km/h
C.武漢市元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5℃
D.你手上的物理期末考試卷質量為100g
2.(3分)關于如圖所示的實驗或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圖甲:敲擊音叉,只能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B.圖乙: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阻斷噪聲傳播
C.圖丙:拉小提琴時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音調
D.圖丁:在馬路上安裝噪聲監控裝置,可以減弱噪聲
3.(3分)“天宮課堂”第三課在2022年10月12日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
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了精彩的太空授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劉洋說話能發出聲音是因為她的聲帶在振動
B.地球上的學生聽到劉洋的聲音是靠超聲波傳回地球的
C.在“天宮一號”里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0Xl()8m/s
D.劉洋講課聲音很大是因為她的聲音頻率很高
4.(3分)夏天,小麗將冰水和熱水分別注入常溫下的兩只透明燒杯中,如圖所示,一會兒
發現兩只燒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現小水珠,變得模糊了,針對這一現象,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冰水熱水
甲乙
A.甲、乙兩杯都在內壁出現了水珠
B.甲、乙兩杯都在外壁出現了水珠
C.甲杯的內壁出現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現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現了水珠,乙杯的內壁出現了水珠
5.(3分)下列物態變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被水蒸氣燙傷比沸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吸收熱量
B.用久了的電燈燈絲變細是升華現象
C.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外表面上會出現美麗的“冰花”
D.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室外,鏡片會變模糊
6.(3分)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B.乙圖中人通過鏡子能看到視力表的像,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
C.丙圖小明和小貓通過平面鏡可以互相看到對方,說明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D.丁圖中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7.(3分)國慶假期,小強一家到磨山游玩。媽媽用照相機攝影時,小強正在欣賞美景,對
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關于“影”的形成原理,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照相機攝“影”一一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一一光的直線傳播
C.水中的魚“影”一一光的反射
D.小強的身“影”一一光的反射
8.(3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很大影響,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額溫槍”
用于非接觸安全排查。“額溫槍”測量體溫時是接收人體輻射的()
A.紅外線B.紫外線C.超聲波D.次聲波
9.(3分)如圖所示,AB為一條經過透鏡折射后的光線,MN為透鏡的主光軸,方框L內
為透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該透鏡對光線一定起會聚作用
C.B點可能是透鏡的焦點
D.入射光線不一定平行于MN
10.(3分)如圖所示,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透鏡。下列關于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人臉經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像
B.電影影片經投影儀成正立等大的像
通過照相機看遠處的樹是倒立放大的像
D.透過魚缸看見的魚是正立縮小的像
11.(3分)如圖,紙筒A的一端蒙了一層半透明紙,紙筒B的一端嵌了一個凸透鏡,兩紙
筒套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模型照相機。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調整A、B間的距離,
半透明紙凸透鏡
A.眼睛應對著B端向筒內觀察,看像是否清晰
B.應把A端朝著明亮的室外,B筒朝著較暗的室內
C.如果看遠處的景物時像很清晰,再看近處景物時應該把B向外拉,增加A、B間的距
離
D.為了粗測該凸透鏡的焦距,早上太陽出來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凸透
鏡到地面的距離,直到地面上出現一個最小的亮點,此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12.(3分)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
的像,關于下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0cm102030405060708090100
A.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
B.此時水透鏡的焦距大于7.5cm小于15cm
C.在水透鏡前戴上近視眼鏡,發現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時將光屏遠離水透鏡,光屏
上又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繼續向水凸透鏡內注水,發現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這時將蠟燭靠近水透鏡方向移動,
光屏上又能承接到清晰的像,這可以解釋遠視眼的形成原因
13.(3分)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宇航員從地球到宇宙空間站,身體的質量變小了
B.一瓶礦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礦泉水的密度變小
C.能裝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裝下1kg的酒精
D.拍攝影視劇房屋倒塌鏡頭,常選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確保演員安全
14.(3分)以下是小紅和小楓實驗小組同學們測定鹽水密度的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空礦泉水瓶的質量m;
(2)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i;
(3)在礦泉水瓶中裝滿鹽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2;
(4)將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測出礦泉水瓶里所盛鹽水的體積Vi;
(5)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剩余鹽水和瓶的總質量m3;
(6)讀出量筒中所盛鹽水的體積V2:
(7)計算鹽水的密度。
有三位同學分別選用了其中部分實驗步驟,測量出鹽水的密度,并寫出了表達式:
①p=m2,1n3②「二人一工③p=m2m,p水(p水已知)
丫2v?nij-m
你認為較合理且誤差較小的表達式是()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15.(3分)如圖a所示,一杯中已經裝有60cn?的某種液體,打開龍頭,向杯中繼續注入
該種液體,杯子和杯中液體的總質量m與從龍頭中流出的液體體積V關系如圖b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杯子質量為90g
B.杯中液體可能是水
C.此杯子的容積為200mL
D.當V=100cm3時,杯中液體的總質量為128g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共55分)
16.(4分)如圖甲,人和小鳥“比翼齊飛”,以人為參照物,小鳥是(選填“靜止”
或“運動”);如圖乙,樹葉上的露珠,是現象(填物態變化),露珠相當于凸透
鏡,對光線具有作用;如圖丙,天空中的彩虹,實質上是現象。
甲乙丙
17.(5分)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開講,如圖甲所示,中國航天員翟志剛、
王亞平、葉光富擔任“太空教師”,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帶領同學們了解了很多
太空中神奇的物理現象。
甲乙丙
(1)航天員在空間站外工作時,哪怕離得再近,也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其原因
是。
(2)王亞平在太空中向水膜內注水做出了一個水球,當我們看到如圖乙所示情景時,這
個水球與(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3)若保持王亞平和水球的位置不變,繼續向水球的中間注水,使水球的中間比邊緣更
厚一些,此時王亞平通過水球所成的像將會(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如圖丙所示的陀螺為“天宮課堂”拉開序幕,該陀螺從地球帶到空間站,其質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航天員在空間站可以看到的星星絕大部分是自身可以發光的恒星。空間站內的航天
員透過玻璃舷窗看到的恒星是由于光的(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選填“實”或“虛”)像。
18.(4分)在室溫(15C)下,用繃緊的橡皮膜把一個空錐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
放入熱水中,如圖所示,橡皮膜會,過一會,再把瓶子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觀
察橡皮膜會(選填“向外凸起來、保持平齊、向里凹進去”)。錐形瓶在由熱水
放入冰水之后,錐形瓶中氣體質量,密度(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9.(3分)丹頂鶴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華南理工大學技術團隊利用3D打印做出
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樣,接著手工打磨得到形狀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過程中塑料上喙的
質量、密度。又根據塑料上喙鑄造得到同形狀的金屬鈦上喙,幫助立
立重獲長久捕食能力。從塑料上喙到金屬鈦上喙,質量增加68g,已知p塑料=1.1X
103kg/m3,p鈦=4.5XIfPkg/m,,立立上喙的體積為cm3o
20.(2分)如圖所示,分別畫出光線ab對應的水中的入射光線和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水
21.(3分)如圖所示,A'是物體AB上A點經過凸透鏡(圖中豎直的雙向箭頭符號)所
成的像。在圖上畫出光線AC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路并標出凸透鏡右側焦點的位置F。
22.(5分)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如
果有3mm厚和1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小明拿外形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填“需要”或“不
需要”)點燃,他可以將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小明在此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是o
(3)小明2s內將A蠟燭向玻璃板靠近了10cm,則蠟燭A的像相對蠟燭A移動的速度
23.(7分)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光
屏光屏位置
A
||||||||||||||||||
DcmlO708090100
V
甲乙
(1)小明將蠟燭、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并調整燭
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小明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線處,將蠟燭和光屏移至如圖甲所示的位
置時,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利用此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小明將蠟燭移到35cm刻度線處,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應將光屏移至cm
刻度線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時的像是的(選填“縮小”、“放
大”或"等大"):
(4)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此時蠟燭的焰心位于凸透鏡的(選填“主
光軸下方”、“主光軸上方”、“主光軸上為了使燭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應將
凸透鏡向移動(選填“上”、“下”、“左”或“右”)。
(5)如圖乙所示,將蠟燭放在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在透鏡另一側可以看到蠟燭放大的
像,若將一不透明的光屏放在虛線處,則人眼看到蠟燭的像(選填字母)。
A.會消失
B.會變喑
C.沒有變化
D.成在光屏上
24.(5分)小華撿到一個小金屬零件,他很想知道這個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帶
回學校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這個零件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mL
1-
A三
00100
三
80三
-
60三so
E-
40三
一
20三60
一h
E
h40
巨
二
三
=20
£=■
01235g=
、.
甲乙丙
(1)把天平放在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
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
"右”)調。
(2)用天平測零件質量。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零件質量,天平平衡時,祛碼及游碼的位置
如圖乙所示,則零件的質量為g;
(3)用量筒測零件的體積。用塑料細線系好零件輕輕放入盛適量水的量筒中(如圖丙所
示),則零件的體積為cn?,小金屬零件的密度為kg/m\
25.(9分)小明所在的課外興趣小組需要密度為1.15g/cm3的鹽水,為檢驗配制的鹽水是否
合格。
珂
(1)小明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
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要使天平平衡,他應該;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把天平右盤的祛碼減少一些
D.向右移動游碼
②往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g(如圖中所示);
③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鹽水的體積(如圖乙所示);
④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g(如圖丙所示);
⑤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g/cn?。小明計算出鹽水的密度后,發現向量筒中倒入鹽
水時,有幾滴鹽水滴到了桌子上,那么他測量鹽水的密度值會(選填“偏大”
或“偏小”)。
(2)為配制合格的鹽水,需要繼續向鹽水中(選填“加鹽”或“加水”)。
(3)同組的小泉又想到了只用天平測鹽水密度的方法。利用一個記號筆和水做了如下實
驗,請你幫助小泉把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i;
②用記號筆在燒杯上標記出液面的位置,倒出鹽水擦干燒杯,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為
TY12;
③,用天平測出為m3;
④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水的密度為P水)。
26.(8分)在疫情期間廣泛使用醫用酒精消毒液進行消毒,消毒液是由無水酒精和水混合
而成的(忽略酒精和水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如圖是小明在藥店買的一瓶體積為
200mL,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消毒液,酒精濃度是指消毒液中所含無水酒精的體積與
消毒液總體積之比,已知無水酒精的密度為O.8X103kg/m3,水的密度為1.0Xl()3kg/m3。
求:
(1)這瓶消毒液的密度;
(2)現有48g無水酒精,要配制濃度為75%的醫用酒精消毒液,需加入水的質量是多少
g;
(3)瓶內的消毒液噴到被消毒的物體表面,過不了一會兒就“消失”了,這是因為消毒
液發生了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消毒液中的酒精極易揮發,若沒有密封保存,
則時間久后,消毒液的密度將(填“變小”“變大”或“不變”)。
2022-2023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
1.(3分)下列是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約為10m
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4km/h
C.武漢市元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5℃
D.你手上的物理期末考試卷質量為100g
【分析】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能根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一些物理量。例如:
長度、質量、時間、溫度、力、速度、電功率、電流、電壓等。解答估測選擇題的方法:
利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一些數據作為根據,進行單位換算,有時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
物理量。
【解答】解:A、普通教室的高度約為3.3m,故A錯誤;
B、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Llm/sg4km/h,故B正確;
C、武漢市在湖北省,元月份的平均氣溫約為10℃,故C錯誤;
D、物理期末考試卷質量約為3g,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長度、速度、溫度、質量的估測,注重理論與實際差異的應變能
力的培養,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3分)關于如圖所示的實驗或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敲擊音叉,只能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B.圖乙: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阻斷噪聲傳播
C.圖丙:拉小提琴時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音調
D.圖丁:在馬路上安裝噪聲監控裝置,可以減弱噪聲
【分析】(1)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發聲體的
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
(2)減弱噪聲有三條途徑,即在三個不同的位置一一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
【解答】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響度不同,是探究響
度與振幅的關系,故A錯誤;
B、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
C、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變了振動頻率,所以是主要目的是改變聲音的音調,故
C正確;
D、在馬路上安裝噪聲監控裝置,只能監測噪聲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特性的辨別、防治噪聲的途徑的了解和掌握,難度
不大,是一道基礎題。
3.(3分)“天宮課堂”第三課在2022年10月12日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
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了精彩的太空授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劉洋說話能發出聲音是因為她的聲帶在振動
B.地球上的學生聽到劉洋的聲音是靠超聲波傳回地球的
C.在“天宮一號”里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0Xl()8m/s
D.劉洋講課聲音很大是因為她的聲音頻率很高
【分析】(1)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
(4)響度跟振幅有關。
【解答】解:A、劉洋說話能發出聲音是因為她的聲帶在振動,故A正確;
B、地球上的學生聽到劉洋的聲音是靠電磁波傳回地球的,故B錯誤;
C、在天宮中有空氣,聲音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故C錯誤;
D、響度跟振幅有關,劉洋講課聲音很大是聲音振幅大,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特征和傳播條件,屬于基礎題。
4.(3分)夏天,小麗將冰水和熱水分別注入常溫下的兩只透明燒杯中,如圖所示,一會兒
發現兩只燒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現小水珠,變得模糊了,針對這一現象,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冰水一?二二0?,尋-熱水
甲乙
A.甲、乙兩杯都在內壁出現了水珠
B.甲、乙兩杯都在外壁出現了水珠
C.甲杯的內壁出現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現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現了水珠,乙杯的內壁出現了水珠
【分析】當杯內溫度低,杯外溫度高,杯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
水珠,沾在外表面。當杯內溫度高,杯外溫度低,杯內空氣中的水蒸遇冷會液化成小水
珠,附在玻璃內表面。
【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
乙杯中裝的是熱水,杯內溫度高的水蒸氣上升時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液化,分析時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氣液化。
5.(3分)下列物態變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被水蒸氣燙傷比沸水燙傷更嚴重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要吸收熱量
B.用久了的電燈燈絲變細是升華現象
C.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外表面上會出現美麗的“冰花”
D.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室外,鏡片會變模糊
【分析】(1)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
(2)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3)寒冷的冬天,外面的溫度很低,所以窗玻璃也會很冷,室內溫度較高,所以空氣中
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發生凝華現象,形成美麗的冰花;
(4)物理學中把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液化,當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時會發生
液化現象。
【解答】解:A、水蒸氣液化為同溫度的水時,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被水蒸氣燙傷比沸
水燙傷更嚴重,故A錯誤;
B、用久了的電燈絲變細是鴇絲直接升華為鴇蒸氣的現象,故B正確;
C、寒冷的冬天,房屋的玻璃窗內表面出現美麗的冰花,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
玻璃會發生凝華現象,故C錯誤;
D、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時會發生液化
形成大量的小水珠,所以眼鏡變模糊了;而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室外時則不會出現這種情
況,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態變化,屬于理論聯系實際的運用,難度一般。
6.(3分)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是光的漫反射現象,因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故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乙圖中人通過鏡子能看到視力表的像,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
C.丙圖小明和小貓通過平面鏡可以互相看到對方,說明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D.丁圖中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1)反射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線
還是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線射向
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3)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光線在同種均勻介質沿直線傳播。
【解答】解:A.由圖可知,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
這種反射是漫反射,漫反射同樣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
B.乙圖中在鏡中看到視力表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規律,故
B錯誤;
C.丙圖中小聰和小貓相互看到,說明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確;
D.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漫反射,平面鏡的應用,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的理解和
掌握,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
7.(3分)國慶假期,小強一家到磨山游玩。媽媽用照相機攝影時,小強正在欣賞美景,對
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關于“影”的形成原理,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照相機攝“影”一一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一一光的直線傳播
C.水中的魚“影”一光的反射
D.小強的身“影”一一光的反射
【分析】(1)“攝影”,即利用照相機照相,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
(2)“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3)水中魚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
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4)影子的形成、日月食以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解答】解:A.媽媽的攝“影”,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確;
B.樹木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
C.水中的魚“影”,水中魚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
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魚的虛像,即魚“影”是由光的折射
形成的,故C錯誤;
D.小強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光現象中的幾種“影”,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區分。熟練掌握其
原理;對于生活中的現象要善于分析和總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8.(3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很大影響,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額溫槍”
用于非接觸安全排查。“額溫槍”測量體溫時是接收人體輻射的()
A.紅外線B.紫外線C.超聲波D.次聲波
【分析】“額溫槍”傳感器接收人體所發射出來的紅外線輻射的能量來測定體溫。
【解答】解:“額溫槍”屬于紅外線測溫儀的一種,主要通過傳感器接收人體所發射出來
的紅外線輻射的能量來測定體溫,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紅外線的應用,是一道基礎題。
9.(3分)如圖所示,AB為一條經過透鏡折射后的光線,MN為透鏡的主光軸,方框L內
為透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該透鏡對光線一定起會聚作用
C.B點可能是透鏡的焦點
D.入射光線不一定平行于MN
【分析】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
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焦點,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
AB、圖中只給出了折射光線,而沒有入射光線,此時無法確定光線相對于原來是會聚還
是發散,不能確定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故A正確、B錯誤;
C、若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則B點為凸透鏡的焦點,故C正確;
D、若透鏡是凸透鏡,入射光線將平行主光軸MN;若透鏡是凹透鏡,入射光線就不平行
主光軸MN,故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知道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
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0.(3分)如圖所示,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透鏡。下列關于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人臉經攝像頭成倒立縮小的像
B.電影影片經投影儀成正立等大的像
通過照相機看遠處的樹是倒立放大的像
D.透過魚缸看見的魚是正立縮小的像
【分析】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
攝像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U<f,成倒正立、
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
【解答】解:A.攝像頭是一個凸透鏡,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物體成倒立、縮
小的實像,故A正確;
B.電影機鏡頭是一個凸透鏡,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實
像,故B錯誤;
C對于傳統的相機來說,是通過一組三棱鏡的再次折射后,將“倒立”的像糾正過,變
成“正立”的像,故C錯誤;
D.魚缸與缸中的水構成凸透鏡,金魚及金魚所成的像均在透鏡的一側,所以看到的將是
正立的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生活中的透鏡的應用,是一道基礎題。
11.(3分)如圖,紙筒A的一端蒙了一層半透明紙,紙筒B的一端嵌了一個凸透鏡,兩紙
筒套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模型照相機。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調整A、B間的距離,
這時()
半透明紙凸透鏡
A.眼睛應對著B端向筒內觀察,看像是否清晰
B.應把A端朝著明亮的室外,B筒朝著較暗的室內
C.如果看遠處的景物時像很清晰,再看近處景物時應該把B向外拉,增加A、B間的距
離
D.為了粗測該凸透鏡的焦距,早上太陽出來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凸透
鏡到地面的距離,直到地面上出現一個最小的亮點,此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分析】(1)(2)模型照相機中在紙筒B的右端為凸透鏡,紙筒A的左端的半透明紙就
相當于真實照相機的底片,在半透明紙上所看到的就是凸透鏡前方的景物通過凸透鏡所
生成的像。
(3)凸透鏡成實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調節上,符合物近像遠像變大,
像要變小,物距要增大;
(4)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一點,此點為凸透鏡的焦點。由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
離叫做焦距,粗略測量薄透鏡的焦距時,可以測出從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可。
【解答】解:A、A端的半透明質,上面成的像由于漫反射,在A端附近合適的位置都
能看到,用不著對著A端觀察或對著B端向內方向觀察,讓光線從紙筒B通過凸透鏡才
可以看到、看清楚物體的像,故A錯誤;
B、為使半透明紙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體就應該在明亮的地方,所以應該把
模型照相機的B朝著室外面,A端朝著較暗的室內,故B錯誤;
C、看遠處的景物時像很清晰,再看近處景物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像距要增大,應該把
B向外拉,增加A、B間的距離,故C正確;
D、太陽光可以近似看為平行光源,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而不是平行于地面放置,故
D錯誤。
故選:Co
【點評】照相機應用的是凸透鏡成實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調節上,符合
物近像遠像變大:像要變小,物距要增大,像距要變小。
12.(3分)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
的像,關于下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委川川1|川1|1川『|||||去叫叫“甲1叫川平川|川平1叫I川|夫
/UcmlO203040506070809010力限
A.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
B.此時水透鏡的焦距大于7.5cm小于15cm
C.在水透鏡前戴上近視眼鏡,發現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時將光屏遠離水透鏡,光屏
上又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繼續向水凸透鏡內注水,發現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這時將蠟燭靠近水透鏡方向移動,
光屏上又能承接到清晰的像,這可以解釋遠視眼的形成原因
【分析】(1)根據經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分析;
(2)u>2f,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
(3)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
(4)凸透鏡凸度越大,焦距越小;遠視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方。
【解答】解:A、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根據經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可知,光
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物距為30cm,像距為15cm,則30m>2f、2f>15cm>f,所以7.5VfV15,
故B正確;
C、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所以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像
將延遲會聚,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為:使光屏遠離透鏡,使像成在光
屏上,故C正確;
D、當他繼續向凸透鏡內注水,使水凸透鏡的焦距變小,透鏡的聚光能力變強,光線會比
注水前要提前交匯,所以像會向透鏡方向移動,這說明透鏡越凸,焦距越小;遠視眼的
成因是晶狀體的折光能力變小,像呈現在視網膜的后方,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首先要熟記規律的內容,特別是成像特點、
物距、像距、焦距之間的關系。
13.(3分)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宇航員從地球到宇宙空間站,身體的質量變小了
B.一瓶礦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礦泉水的密度變小
C.能裝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裝下1kg的酒精
D.拍攝影視劇房屋倒塌鏡頭,常選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確保演員安全
【分析】(1)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都沒有關
系;
(2)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與物質的質量、體
積無關;
(3)瓶子容積一定,最多能裝1kg水,要能裝下其它液體,該液體的密度必須不小于水
的密度;
(4)根據密度的定義式p=g可知:體積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質量就越小。
【解答】解:A、宇航員從地球到宇宙空間站,位置發生了變化,但其身體的質量不變,
故A錯誤;
B、一瓶礦泉水喝掉一半后,質量和體積改變,但是物質的種類不變,因此剩余礦泉水的
密度不變,故B錯誤;
C、瓶子容積V一定,能裝1kg的水,若要裝下1kg的其它液體,根據p=學得,p濾》p
水,而p酒精<p水,所以不能裝下1kg的酒精,故C錯誤;
D、真實的嵇瓦石塊質量很大,會把人砸傷甚至砸死,而拍攝影視劇時不可能犧牲演員,
要換用質量小、體積相同的假磚瓦石塊作道具,所以選擇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確保
演員安全,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密度和質量有關的知識,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但是屬于學生容易出
錯的內容,要特別注意。
14.(3分)以下是小紅和小楓實驗小組同學們測定鹽水密度的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空礦泉水瓶的質量m;
(2)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i;
(3)在礦泉水瓶中裝滿鹽水,用天平測出總質量m2;
(4)將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測出礦泉水瓶里所盛鹽水的體積Vi;
(5)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剩余鹽水和瓶的總質量m3;
(6)讀出量筒中所盛鹽水的體積V2;
(7)計算鹽水的密度。
有三位同學分別選用了其中部分實驗步驟,測量出鹽水的密度,并寫出了表達式:
①p=m2m3②工③p=m2水(p水已知)
7?v?叫一m
你認為較合理且誤差較小的表達式是()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分析】液體密度p=&,分別表示出鹽水的質量和體積,代入密度公式,可得到其密度
V
表達式,對照給出的公式比較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由實驗步驟可知,若不用量筒,可選用(1)(2)(3)(7)測量鹽水的
密度,則水的質量m水=011-m,鹽水的質量:m航水=m2-m,鹽水的體積:V前水=V水
號罟―箸圣年表達式③合理
P水
b:若用Vi表示鹽水的體積,則一定是將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即選用(1)(3)
(4)(7)進行測量;
鹽水的質量:mQk=m2-m,鹽水的體積:V熊水=Vi,鹽水的密度p=皿::=,血2
V鹽水丫1
該方案中,將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會有部分鹽水附著在礦泉水瓶的內壁上,
使得測量的體積V,小于(3)礦泉水瓶中鹽水的體積,由可知,計算出的鹽水密
V
度偏大,故表達式②不合理;
c:若使用量筒,則應先測量礦泉水瓶與鹽水的總質量,將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測量體積,
在測量剩余鹽水與礦泉水瓶的總質量,即選用(3)(5)(6)(7)進行測量;
鹽水的質量:ma*=m2-m3,鹽水的體積:V處水=V2,鹽水的密度:p=~^史=叱叱
V鹽水V2
故表達式①合理。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液體密度測量實驗中密度的表達方式,在實驗步驟中找到鹽水質量與
體積的計算方式是解題的關鍵。
15.(3分)如圖a所示,一杯中已經裝有60cm3的某種液體,打開龍頭,向杯中繼續注入
該種液體,杯子和杯中液體的總質量m與從龍頭中流出的液體體積V關系如圖b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杯子質量為90g
B.杯中液體可能是水
C.此杯子的容積為200mL
D.當V=100cm3時,杯中液體的總質量為128g
【分析】(1)設液體的密度為Pig,杯子的質量為mfi;,由題意和圖像可知,原來已裝有
液體的體積Vo=6Ocm\液體和杯子的總質量為90g,從龍頭中流入杯子的液體體積為
200cm3時,液體和杯子的總質量為250g,據此列方程組求解杯子的質量和液體的密度;
(2)當V=100cm3時,求出杯內液體總體積,再利用m=pV求出杯中液體總質量;
(3)根據杯子已盛60cm3液體與從龍頭中流出液體的最大體積可以得到杯子的容積。
【解答】解:
(1)設液體的密度為p液,杯子的質量為m杯,
由題意和圖像可知,原來已裝有液體的體積Vo=6Ocm3,液體和杯子的總質量為90g,
由「=寫可得:p浪Vo+m杯=90g,
即:pi?X60cm3+mff=90g-------①
由圖像可知,從龍頭中流入杯子的液體體積為200cm3時,液體和杯子的總質量為250g,
同理可得:p濃Vo+p液Vi+m杯=250g,
即:p?X60cm3+p?X200cm3+mif=250g-------②
②-①得:p液X200cm3=160g,
解得:
Pi?=0.8g/cm3,
將p液=O.8g/cm3代入①可得:
O.8g/cm3X6Ocm3+m90g-------①
則杯子質量:
m杯=42g,故AB錯誤;
(2)當V=100cm3時,杯內液體總體積:Vg—Vo+100cm3=60cm3+100cm3=160cm3,
由p=&可得,杯中液體總質量:
V
m'=ps=0.8g/cm3X160cm3=128g,故D正確;
(3)杯中已經裝有60cm3的某種液體,打開龍頭,由圖像知,從龍頭中流入杯子的液體
體積最大為200cm③,
所以杯子的容積為:V容=60cm3+200cm3=260cm3=260mL,故C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分析圖像、從中得出相關信息是關鍵。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共55分)
16.(4分)如圖甲,人和小鳥“比翼齊飛”,以人為參照物,小鳥是靜止(選填“靜
止”或“運動”);如圖乙,樹葉上的露珠,是液化現象(填物態變化),露珠相當
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如圖丙,天空中的彩虹,實質上是色散現
象。
甲乙丙
【分析】①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
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
②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③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④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
色光,即光的色散。
【解答】解:①人和小鳥“比翼齊飛”,是指人和小鳥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從運動
的角度說明人和小鳥相對靜止的;
②樹葉上的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③樹葉上的水滴相當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④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
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
故答案為:靜止;液化;會聚;色散。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凸透鏡的作用、彩虹形成的原理,綜合
性較強,難度不大。
17.(5分)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開講,如圖甲所示,中國航天員翟志剛、
王亞平、葉光富擔任“太空教師”,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帶領同學們了解了很多
太空中神奇的物理現象。
甲乙丙
(1)航天員在空間站外工作時,哪怕離得再近,也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其原因是真
空不能傳聲。
(2)王亞平在太空中向水膜內注水做出了一個水球,當我們看到如圖乙所示情景時,這
個水球與照相機(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3)若保持王亞平和水球的位置不變,繼續向水球的中間注水,使水球的中間比邊緣更
厚一些,此時王亞平通過水球所成的像將會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如圖丙所示的陀螺為“天宮課堂”拉開序幕,該陀螺從地球帶到空間站,其質量_2S
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航天員在空間站可以看到的星星絕大部分是自身可以發光的恒星。空間站內的航天
員透過玻璃舷窗看到的恒星是由于光的折射(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虛
(選填“實”或“虛”)像。
【分析】(1)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
(2)看到了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即可判斷;
(3)繼續注水,相當于減小焦距,再由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即可判斷;
(4)陀螺的地理位置發生變化,但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據此回答;
(5)玻璃對光有折射作用,透過玻璃舷窗觀察恒星相當于通過透鏡看物體,進而判斷像
的虛實。
【解答】解:(1)空間站在太空中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2)由乙圖可知,水球相當于凸透鏡,通過水球看到的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則其成像
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3)繼續注水時,相當于凸透鏡的焦距變小,物距不變,則像距變小,即成像變小;
(4)陀螺的地理位置變化,但它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故其質量不變;
(5)玻璃對光有偏折作用,透過玻璃舷窗觀察恒星利用了光的折射;
透過玻璃舷窗觀察恒星相當于通過透鏡看物體,由透鏡的成像規律可知,通過透鏡看物
體看到的是虛像;
故答案為:(1)真空不能傳聲;(2)照相機;(3)變小:(4)不變;(5)折射;虛。
【點評】本題屬于綜合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難度不大,透鏡的成像規律、質量的
屬性是本題的易錯點。
18.(4分)在室溫(15℃)下,用繃緊的橡皮膜把一個空錐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
放入熱水中,如圖所示,橡皮膜會向外凸起來,過一會,再把瓶子放入冰水混合物
中,觀察橡皮膜會向里凹進去(選填“向外凸起來、保持平齊、向里凹進去”)。錐
形瓶在由熱水放入冰水之后,錐形瓶中氣體質量不變,密度變大(選填“變
大、不變或變小”)。
【分析】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分析瓶子中的氣體的體積變化,判斷橡皮膜的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焦點問題解決策略試題及答案
- 網絡評估與優化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河北省灤縣聯考八下數學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國金屬立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宣城市重點中學2025屆七下數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國裂縫寬度測量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宜春公務考試試題及答案
- 企業價值重構與戰略風險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與企業道德責任的聯系試題及答案
- 中空塑料成型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高校大學《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含答案)
- 會議保障實施方案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 教師專業發展第2章 理想教師的專業形象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中考二模英語試題(解析版)
- 監獄餐廳承包協議
- MT-T 1208-2023 煤礦在用產品安全檢測檢驗規范 摩擦式提升機系統
- 100以內兩位數進位加法退位減法計算題-(直接打印版)
-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卷
- 小班活動學情分析
- 國家開放大學《合同法》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