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論《左傳》中的伏筆
提要:《左傳》是一部杰出的史傳文著作,其中伏筆的運用是它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伏筆的運用增強了《左傳》的文學性,并且更有利于說明歷史,對后世史書的撰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左傳》中伏筆的類型、運用特點及其作用、影響,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左傳伏筆說明歷史
一
《左傳》亦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舊傳為春秋時左丘明所作[1],是一部杰出的史傳文著作,多用史實解釋《春秋》,記事詳明。其原本與《春秋》各自成帙,西晉杜預合《左氏春秋》與《春秋經》作《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左傳》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悼公四年,涵蓋約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將眾多紛雜的歷史事件敘述得清楚、得當,不僅在史學上價值很高,在文學上也有突出的歷史地位。清代劉熙載說:“煩而不整、俗而不典、書不實錄、賞罰不中、文不勝質,史家謂之五難,評左氏者,借是說以反觀之,亦可知其眾美兼擅矣。”在左氏高超的敘述手法中,伏筆的運用,是他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伏筆是“文章描寫、敘述的一種手法,指作者對將要在作品中出現的人或事物,預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應。”《左傳》中多處運用了伏筆,共計達二百多處,而且伏筆運用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前人對于《左傳》中的伏筆,專門研究的很少。
清劉熙載《藝概》:“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則后必顧之,在篇末則前必注之,在篇中則前注之后顧之。顧、注,亦所謂文眼者也。”王凱符在《古代文章學概論》中認為:此處的“顧”應解釋為“照應”,而“注”則解釋為“伏筆”。劉熙載僅是從寫作角度談伏筆,并未涉及具體文本。
評點家馮李驊《讀〈左〉卮言》里說《左傳》有二十八敘法,其中的預敘,我以為就是《左傳》中伏筆的別稱。
還要提到,宋代王應麟在《玉海》中說,《左傳》“或先經以始后經之事,或后經以終前經之義,或依經以辯理,或錯經以合異”。這雖是主要論述《左傳》與《春秋經》的關系,但倘若從廣義之伏筆來看,“先經以始后經之事”也隱約含有伏筆的意味。
二
《左傳》對伏筆的運用,雖都是在人或事之前預著一筆,但具體運用伏筆時卻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充分顯示了《左傳》作者出神入化的文學技巧。
1.以諸侯之間的政治、軍事事件為伏筆
①隱公元年:“鄭共叔之亂,公孫滑出奔衛。衛人為之伐鄭,取廩延。”故隱公二年:“鄭人伐衛,討公孫滑之亂也。”
②隱公四年:“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及衛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于鄭……于是陳、蔡方睦于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鄭人不甘,隱公五年,鄭人有了一個復仇機會:“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鄭曰:‘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為道。’鄭人以王師會之,伐宋,入其郛,以報東門之役。”
③文公七年:“秋八月,齊侯、宋公、衛侯、陳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晉趙盾,盟于扈。晉侯立故也。公后至,故不書所會。……”這個遲到招來了文公八年“晉人以扈之盟來討”。
由上可見,諸侯之間發生的各種小戰爭,有很多是由相互報復、外交失誤導致,其原因繁不勝繁,《左傳》采用伏筆,并加以點明,使得“煩而變整”,有利于說明歷史。
2.以倒敘為伏筆
①莊公八年:“初,公孫無知謔于雍廩。”于是莊公九年:“九年春,齊大夫雍廩殺無知。”
②僖公五年:“初,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筑蒲與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士蒍稽首而對曰:‘臣聞之:“無喪而戚,憂必讎焉。”無戎而城,讎必保焉。寇讎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廢命,不敬;固讎之保,不忠。失忠與敬,何以事君?《詩》云:“懷德惟寧,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退而賦曰:‘狐裘龍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果然,僖公六年“六年春,晉侯使賈華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士蒍多年之前就已經預見到晉國將亂,《左傳》用倒敘為伏筆點明晉國局勢。
3.以預言為伏筆
①桓公十七年:“初,鄭伯將以高渠彌為卿。昭公惡之,固諫,不聽。昭公立,懼其殺己也,辛卯,弒昭公而立公子亹。……公子達曰:‘高伯其為戮乎?復惡,已甚矣!’”果如其言,桓公十八年:“秋,齊侯師于首止。子繻會之,高渠彌相。七月戊戌,齊人殺子繻而轘高渠彌。”
②僖公二十一年:“秋,諸侯會宋公于盂。子魚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執宋公以伐宋。冬,會于薄以釋之。子魚曰:‘禍猶未也,未足以懲君。’”僖公二十二年:“三月,鄭伯如楚。夏,宋公伐鄭。子魚曰:‘所謂禍在此矣。’……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宋襄公由于欲望太重,招致泓之戰的敗績,子魚準確地預言了宋襄公這一禍事的到來。
4.以神鬼、占卜、異象為伏筆
①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果然,鬼魂之命靈驗了。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
②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晉。卜徒父筮之曰:‘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盅》,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馀,獲其雄狐。”夫狐《盅》,必其君也。《盅》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云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實落材亡,不敗何待?’”晉異象表明有大災難、秦卜筮戰果,都預示晉軍將大敗。僖公十五年:“三敗,及韓。……壬戌,戰于韓原。……秦獲晉侯以歸。”
5.以瑣事、小事為伏筆
①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華父督對孔父之妻已生歹念,于是,桓公二年:“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
②桓公三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預先交待芮伯居魏,桓公四年:“秋,秦師侵芮,敗焉……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
③僖公三年:“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蔡人嫁之。”齊侯與蔡姬夫妻間玩笑開大了一些,蔡人讓蔡姬改嫁,得罪了齊侯。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兩國戰端,實始于僖公三年“乘舟”之事。
6.以雙方言行為伏筆
劉熙載說:“左氏敘戰之將勝者,必先有戒懼之意,如韓原秦穆之言,城濮晉文之言,邲楚莊之言皆是也。不勝者反此。觀指睹歸,故文貴于所以然處著筆。”劉氏之論述,十分精辟,《左傳》中大凡大戰未始,將獲勝的一方總是言語、行動十分小心,努力合于禮儀,體恤百姓。而要失敗的一方卻驕橫跋扈,不聽勸諫,四處作惡。這也是《左傳》作為史書,警勸后人之處。
三
《左傳》對于伏筆的運用,很有特點。首先,運用伏筆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上面已總結了六種伏筆的運用方式,相信還有其它一些形式,由于本人學力所限,尚未發現。其次,《左傳》運用伏筆大都不著痕跡。若不是細細查看,前后貫連,就不易看出伏筆。由于《左傳》是一部史書,它所記載的事件,人們多會從歷史角度,即事件本身存在這一角度來接受,大多將事件之間的關系視為平行的,忽略了事件之間的聯系;又因為伏筆往往是與將發生的事毫無相關之處,隱蔽性強,是一條歷史發展的內線;加之《左傳》作者高超的文學技巧,使得伏筆的運用不著痕跡,鬼斧神功。我想,這大概就是很少有人專門研究《左傳》中伏筆的原因吧。再次,《左傳》中的伏筆大多是一種先知先覺式的,使人感覺整個歷史的發展都有一種內在的秩序和方向。而且伏筆中有很多是鬼神占卜之說,我們不能據此就確定《左傳》作者相信鬼神占卜,但不可否認,其中包含了一種宿命論的歷史觀。至于眾多鬼神占卜的出現,我想,一個原因是,古代巫史不分,因而史書中多夾雜有神鬼之事的記載,左丘明在引用古史時難免會引到一些神鬼異事。還有一個原因,是由于后天造成的。左丘明是在占有史實之后,來寫《左傳》的。馮李驊說《左傳》“議論之精,辭令之妙,都經妙手刪潤,然尚有底本。至敘事全由自己剪裁。”[10]也就是說是記載前人之事,在通曉史實的情況下,加以整理,加之時代的局限,產生一些唯心的觀念也情有可原。
四
伏筆的運用,為《左傳》增光添彩。首先,體現在文學性上: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紛繁蕪雜,千頭萬緒,極不易把握。伏筆不僅從結構上使得文章前后呼應、渾然一體,而且使文章更雋永,更耐人尋味,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同時,由于伏筆多是較細小的事件,更細膩地刻畫了一些人物形象,如衛州吁、秦穆公、晉文公等,增強了《左傳》的文學性。而《左傳》就其主要方面看,更大的意義在于歷史學方面的價值。伏筆的運用,對《左傳》史學上的意義也起了很大作用。《左傳》不像《春秋經》那樣,單是記錄歷史,它更要說明歷史。運用伏筆,使讀者清楚事件發生的原委,了解歷史發展的原因。《御覽》六百十引桓譚《新論》曰:“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經而無傳,使圣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可見,《左傳》在說明歷史、傳達歷史上,成就遠高于《春秋經》以及《公羊傳》、《谷梁傳》。這其中,伏筆的運用功不可沒。總而言之,《左傳》同時在文學和歷史學上具有極高的成就,都和運用伏筆有關。伏筆的運用,將《左傳》的文學性與史學性緊密結合在一起。
五
《左傳》運用伏筆來寫史,對后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由于秦代之前的歷史典籍,大都失傳,《左傳》是幸存下來的幾種古本之一,對后來寫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史記》作者司馬遷讀過《左傳》[11],并受其影響,在《史記》中也繼承了運用伏筆寫史的方法。其后的《漢書》、《資治通鑒》等也是如此。《左傳》中的伏筆不但在史學上有其深遠影響,在文學上也是后世的典范。在寫作技巧上,《左傳》與小說是相通的,其后許多小說家在技巧上很自然地受它影響。伏筆作為一種寫作技巧,自然也會對后世小說產生作用,特別是文言小說。
還要談到的是,時下流行“戲說”,將很多歷史題材弄得少了歷史的“味道”,流于媚俗,更有甚者,胡編濫造,歪曲歷史,對如何把握娛樂性與歷史真實性處理得不好。我想,我們應該多向《左傳》學習,它在這方面取得的極大的成功,值得我們研究。對《左傳》中伏筆的價值及其在《左傳》文學性與史學性兩方面的貢獻,我們還沒有充分的認識。本文還只是一個初步的探索,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大家更深一層研究的興趣。
注釋
[1]唐·孔穎達《十三經注疏》:“沈氏云:《嚴氏春秋》引《觀周篇》云: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于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傳。”宋人王應麟《玉海》中亦如是。
清·周中孚《鄭堂語書記》卷十:“按《漢志》載,春秋古經十二篇,左氏三十卷,是經與傳各自為帙,自元凱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比,各隨而解之,名曰經傳集解。”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
引自《辭海》1989年版第245頁。
同。
二十八敘法為:正敘、原敘、順敘、倒敘、實敘、虛敘、明敘、暗敘、預敘、補敘、類敘、串敘、攤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乙方解除加盟合同協議書
- 軟件設計師考試全面復習試題及答案
- 經營對賭入股合同協議書
- 2025年Web設計中的品牌塑造試題及答案
- 軟件缺陷的優先級確定方法試題及答案
- 解除終止采購合同協議書
- 嵌入式開發者實踐經驗試題及答案
- 可維護性與測試試題及答案討論
- 有效組織測試會議的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簽合同協議書怎么簽
- 中醫臨床路徑
- 2023年云南省腫瘤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輻射及其安全防護(共38張PPT)
- 初三中考宣誓誓詞82060
- 觸電事故桌面推演方案
- 護理風險評估及填寫要求
- 《中興通訊績效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表格【管理資料】
- 鐵路工務技術手冊
- (完整版)硬件測試規范
- 2006年工資標準及套改對應表
- DBJ∕T 13-183-2014 基樁豎向承載力自平衡法靜載試驗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