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PPT課件(江蘇省市級優課)語文課件_第1頁
《伶官傳》序PPT課件(江蘇省市級優課)語文課件_第2頁
《伶官傳》序PPT課件(江蘇省市級優課)語文課件_第3頁
《伶官傳》序PPT課件(江蘇省市級優課)語文課件_第4頁
《伶官傳》序PPT課件(江蘇省市級優課)語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伶官傳序》專題學習

《晁錯論》觀點梳理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莊宗大事年表913年28歲

破幽州、擒劉仁恭父子、滅燕923年38歲

滅后梁,建后唐926年41歲

身死國滅922年37歲擊潰契丹軍,生擒敵王子補充材料一1.皇后(注:后唐莊宗皇后劉氏)生于寒微,既貴,專務蓄財,其在魏州,至于薪蘇果茹皆販鬻之。及為后,四方貢獻皆分為二,一上天子,一上中宮。以是寶貨山積,惟用寫佛經,施尼師而已。是時皇太后誥,皇后教,與制敕交行于藩鎮,奉之如一。(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唐紀二》)2.史臣曰:莊宗以雄圖而起河、汾,以力戰而平汴、洛,家仇既雪。……然得之孔勞,失之何速?豈不以驕于驟勝,逸于居安,忘櫛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外則伶人亂政,內則牝雞司晨。靳吝貨財,激六師之憤怨;征搜輿賦,竭萬姓之脂膏。大臣無罪以獲誅,眾口吞聲而避禍。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矧咸有之,不亡何待!(《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八》3.唐莊宗勇而善戰……然其克敵之后,幸一日之安,沉湎聲色之虞,宦官、伶人交亂其政,府庫之積罄于耳目之奉,民怨兵怒,國有土崩之勢而不知也。……向使西師不出,蜀雖未下,而京師有重兵,崇韜不死,河朔叛臣心有所畏,不敢妄動,則莊宗不亡。(宋蘇轍《欒城后集》卷十一)

4.李存勖不但短于為政待人,其軍事見地較周德威等為遜,且無接受優良建議之雅量,胡柳陂之戰即系不能聽從周德威之意見所致,故雖能一鼓作氣擊滅大梁,但馬上得天下而不能馬上治天下,故轉瞬間即告滅亡。(徐培根《中國歷代戰爭史》第10冊)5.(晁錯)說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少;不削,反遲,禍大。”(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6.錯雖數言兵,然未實試之行陣也。吳、楚反,關東盡為敵國。……此論云:“晁錯自將,未必無功”,愚以為書生事后之見,非萬全策。(清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東坡先生全集錄》卷二)補充材料一

1.帝(注:宋太祖)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宋史·石守信傳》)2.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秀戶珠簾。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金翠耀目,羅琦飄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補充材料二

3.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財取于萬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可為法者也。……民之生于是時者,不知何以為生也。”(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宋制祿之厚》)4.國朝立國之勢,自建隆立極以來,臣民習于寬厚,風俗狃于治安。天下之勢,近于委靡而不振;朝廷之制,幾于廢弛而不舉。兵驕士弛,吏玩財困,積弱之弊,識者痛之。(宋林《古今源流至論》后集卷四《國勢》)補充材料二

垂勸戒、示后世(歐陽修)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宋神宗)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意大利克羅奇《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1.北宋是我國古代史學的繁榮時期,其原因之一是北宋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宋太宗曾說:“朕年長,他無所愛,但喜讀書,多見古今成敗,善者從之,不善者改之,斯已矣。”宋真宗曾下詔以崇文院所校《晉書》新本,分賜輔臣、宗室閱讀。他還說:“昨有言兩晉事多鄙惡不可流行者。”參知政事畢士安回答說:“惡以戒世,善以勸后。善惡之事,春秋備載。”宋真宗對畢士安所言亦深表贊同。(李哲《時代造就的豐碑——試論三蘇治史背景》)2.神宗問荊公(王安石):“曾看五代史否?”公對曰:“臣不曾仔細看,但見每篇首必曰‘嗚呼’,則事事皆可嘆也。”余為公真不曾仔細看;若仔細看,必以“嗚呼”為是。(《東皋雜志》)補充材料三3.臣伏以史者,國家之典法也。自君臣善惡功過與其百事之廢置,可以垂勸戒、示后世者,皆得直書而不隱。故自前世有國者,莫不以史職為重。(宋歐陽修《論史館日歷狀》)4.自撰《五代史記》,法嚴詞約,多取《春秋》遺旨。(《宋史·歐陽修傳》)5.《晁錯論》創作背景:《晁錯論》為蘇軾在宋仁宗嘉佑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寫就并呈與朝廷的文章之一。《晁錯論》的具體寫作時間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本文寫于宋仁宗嘉佑五年,是在制科考試前所上二十五篇《進論》之一;另一種說法認為該作品寫于嘉祐六年,是蘇軾在制科考試中的一篇應試文章。補充材料三桐葉封弟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