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第1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概述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引起以肢體肌肉麻痹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好發于5歲以內兒童,常流行夏秋季節,后期常發生肢體麻痹和遲緩性癱瘓,稱為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第2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脊髓灰質炎因脊髓灰質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細胞,臨床癥狀輕重不等。?癱瘓肌肉功能恢復的早晚與神經病變程度有關,神經細胞已壞死的肌纖維功能不可復原,肌力的恢復須賴未受損肌群代償。?急性期過后1~2周癱瘓肢體大多以遠端起逐漸恢復,腱反射也逐漸復常。?最初3~6個月恢復較快,以后仍不斷進步,但速度減慢,1~2年后仍不恢復成為后遺癥。病因病理第3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有脊髓灰質炎病史,隨脊髓灰質炎出現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或喪失,但皮膚感覺及大小便功能正常。麻痹程度逐漸加重,雙側不對稱,股四頭肌受累最多。?急性期過后癱瘓肢體多以遠端起逐漸恢復,腱反射也逐漸復常,1~2年后仍不恢復成為后遺癥。?上肢常見的有三角肌麻痹,肩關節不能外展,肱二頭肌麻痹,不能主動屈肘,手部內在肌麻痹,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畸形,拇指無外展及對掌功能。?下肢常見的有足下垂、足內外翻、膝反屈畸形、不能站立及行走,由于髖關節與膝關節的屈曲畸形,患者被迫采取爬行或用手帶足行走,雙下肢不等長等。臨床表現第4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X線表現主要是繼發的骨與關節畸形。
第5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肌電圖檢查
急性期可呈靜息狀態,隨著恢復期的來到,可出現動作電位,常為多相電位,提示脊髓前角細胞神經源性損傷。
第6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鑒別診斷
1.腦性癱后遺癥有孕期疾病史,出生時有嚴重室息、難產等,腦部外傷或疾病史,中毒、感染等病史等,為硬癱,肌張力增強,病理反射多為陽性。2.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多見于年長兒,散發起病,無熱或低熱,伴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逐漸出現弛緩性癱瘓,呈進行性、對稱性,常伴感覺障礙。腦脊液檢查蛋白質增高而細胞少。癱瘓恢復較快而完全,少有后遺癥。3.家族性周期性癱瘓較少見,無發熱,突發癱瘓,對稱性,進展迅速,可遍及全身。發作時血鉀低,補鉀后迅速恢復,但可復發。常有家族史。4.周圍神經炎可由重金屬中毒、維生素B缺乏、帶狀皰疹感染等引起。以對稱性的、肢體遠端為著的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腦脊液無變化。第7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治療方法1.針灸治療2.推拿康復療法3.理療可采用水療、電療、蠟療、光療等促使病肌松弛,增進局部血循和炎癥吸收,也可用拔火罐(火罐、水罐、氣罐)及中藥熏洗、外敷以促進癱瘓肢體恢復。4.手術治療第8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手術治療?上肢手術進行的順序是從遠向近,即從手部的手術開始,以后再進行肘部手術,最后進行肩部手術。假如手失去功能,又不能通過手術重建和改善功能,則肘和肩部的手術就失去了意義。?下肢治療目的是盡最大可能恢復正常力線,穩定關節使患者可站立和行走。因此,下肢手術進行的順序是從近向遠,即從髖部手術開始,以后再進行膝部手術,最后進行足部手術。?手術一般在發病后2年進行,手術的最小年齡應在5周歲以上,肌腱移位手術要求在關節畸形矯正后進行。第9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足下垂的手術治療①跟腱延長術適應證:跟腱肌力>4級,跟腱攣縮而背伸肌有一定的肌力時采用。手術方法:取踝關節后側切口,將跟腱作“Z”字型切斷延長術。術后石膏固定踝關節中立位6周。②關節融合術適應證:年齡>12歲,已形成骨性改變的足下垂。手術方法:對下垂程度不重,僅前足下垂者可用跗骨間關節截骨融合術。若足踝部肌肉全部麻痹,成連枷踝,或繼發踝關節炎,可考慮作踝關節融合術。第10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關節融合術第11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足內翻的手術治療①脛骨前肌外移術適應證:腓骨長短肌癱瘓而脛骨前肌肌力正常者。手術方法:略②脛后肌外移術適應證:腓骨長短肌癱瘓而脛后肌肌力正常者。手術方法:略③三關節融合術適應證:嚴重馬蹄內翻有骨性畸形者。手術方法:略第12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足外翻的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是腓骨長肌改道術。骨性畸形改變可用三關節融合術。腓骨長肌改道術適應證:脛骨前肌、脛后肌癱瘓,而腓骨長短肌肌力正常。手術方法:略第13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膝關節屈曲畸形的手術治療①軟組織松解術適應證:膝關節軟組織攣縮性屈曲。手術方法:略。②股骨髁上截骨術適應證:股骨下段前弓所致的屈膝畸形。手術方法:取膝內側切口,顯露股骨髁上部位,作“V”形截骨,如有外翻時,則內側多切除一楔形骨塊,如屈曲畸形在30°以上,則作雙“V”形,截斷股骨的3/4以上,以手壓迫膝關節,造成人工骨折,當從外觀上看到膝關節已完全伸直時,術后膝關節伸直位石膏8~10周。第14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股骨髁上截骨術第15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膝反屈畸形的手術治療膝后關節囊緊縮、腘繩肌腱膝后交叉固定術適應證:軟組織膝反屈畸形>30°手術方法:以腘窩為中心作S形切口,顯露內側的半腱肌、半膜肌和外側的股二頭肌,在接近肌腱止點切斷。屈膝40°,將腘后血管、神經拉向外側,顯露關節囊并橫行切開,用10號絲線緊縮縫合。將游離的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遠端在腘血管神經后關節囊前交叉穿過,膝關節屈曲30°位,將股二頭肌腱縫合固定在縫匠肌腱、股薄肌腱的筋膜止點,半腱、半膜肌縫固在髂脛束遠段,腘繩肌與膝后關節囊交叉縫合固定。第16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股四頭肌麻痹的手術治療股二頭肌與半腱肌代股四頭肌術。適應證:股四頭肌癱瘓,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肌力4級以上,下肢持重立線正常。手術方法:自膝關節外側腓骨小頭處顯露股二頭肌的附著部,自腓骨上切下,注意保護腓總神經及腓側副韌帶,向上至髂脛束后方游離股二頭肌肌腹直至大腿中部。再于膝關節內側切口,找到半腱肌肌腱,向遠端游離,并盡可能長地切斷。在髕骨前側作弧形縱切口,顯露髕骨并于髕骨上鉆孔,再自外側皮下隧道拉出股二頭肌,內側皮下隧道拉出半腱肌,分別自髕骨孔中穿過,并牢固地固定于髕骨上。第17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臀肌麻痹的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是腹外斜肌代臀肌術。適應證:髖關節無畸形,腹外斜肌肌力正常,年齡>10歲。手術方法:略。第18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角肌癱瘓的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是斜方肌代三角肌術。適應證:三角肌癱瘓而斜方肌肌力良好,肘、腕、手功能尚好,或斜方肌移位后手功能可有明顯改善者。手術方法:略。第19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屈肘肌癱瘓的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是前臂屈肌止點上移術。適應證:肱二頭肌及肱肌癱瘓而前臂屈肌力量尚好者。手術方法:取肘關節內側弧形切口,在尺神經溝內游離并保護尺神經,將旋前圓肌和屈肌總腱連同肱骨內上髁一并鑿下,屈肘90°將骨塊用螺釘固定于髁上4~5cm的肱骨干上。術后石膏托固定于屈肘90°4~5周。第20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手及腕畸形的手術治療脊髓灰質炎后遺癥畸形發生在手部較少,為保證手的靈活性,一般很少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任務三:《學做餃子》(教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勞動魯科版
- 合理用藥會議總結(4篇)
- 加工合作協議(19篇)
- 我們的新時代主題征文(19篇)
- 公司承包合同錦集(18篇)
- 2025年校園衛生工作總結范文(5篇)
- 《主題隊會的設計與實施》課件
- 員工個人月度工作總結300字(4篇)
- 培訓班租賃合同(9篇)
- 人教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第二節《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教學設計
- 第5課《小心“馬路殺手”》課件
- 零星維修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標
- 《花生膜下滴灌技術》課件
- 名片設計教程
- 森林消防員勞務派遣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婦科學婦科感染病
- 《內科常見病的診治》課件
- 離心泵有效汽蝕余量計算公式
- 第十一章計劃調控法律制度
- 《我的家鄉日喀則》課件
- 語文版一年級下冊語文閱讀理解(1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