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認知障礙與心理衛生_第1頁
老年認知障礙與心理衛生_第2頁
老年認知障礙與心理衛生_第3頁
老年認知障礙與心理衛生_第4頁
老年認知障礙與心理衛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老年認知障礙與心理衛生第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人口的增長2000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70.2萬人,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為12.5%,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了2.4個百分點。老年人口的增長遠遠快于總人口的增長。根據2000年北京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資料計算,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6.7歲,其中男性為74.9歲,女性為78.6歲。分別比1990年提高了1.1歲和1.2歲。第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國人口老齡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2億中新網北京3月17日消息: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2億,并正以每年3.2%的速度急劇增長。到2025年,預計將達2.8億。第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心理問題日漸增多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和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國老年期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老年精神科是最近10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老年癡呆、老年抑郁和老年譫妄等常見精神障礙的臨床識別率很低,接受系統治療的不到10%。第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1.腦力及體力明顯衰竭,聽力、視力等感官能力下降。2.老年人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癥等嚴重軀體疾病。3.離退休后有些老年人會有權利、地位、事業及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失落感。4.老年人常面臨老年喪妻或喪子、生活環境不良、子女不孝、家庭不睦、體弱多病、經濟困難等等因素,更易產生心理障礙。第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情緒障礙情緒不穩情感脆弱抑郁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下降癡呆意識障礙不認人犯糊涂譫妄思維障礙多疑嫉妒疑病感知覺障礙錯認幻覺慢性疼痛人格改變行為異常原有的性格特點突出第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空巢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退休后綜合征第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離退休后各種適應不良;夫妻、兩代、祖孫等家庭關系;身體衰老與心理變態;老年偏執(自我中心);老年的性生活;退縮行為;人格明顯改變;言語功能退化;老年性抑郁等。第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人常見的三種精神障礙癡呆:Dementia抑郁:Depression譫妄:Delirium第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3D的鑒別:癡呆:發展緩慢,幾個月到幾年,比較容易識別,不可逆抑郁:發展比較快,幾天或幾周,可逆譫妄:急性起病,幾分鐘或幾個小時,非常容易被忽視,多數可逆第1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癡呆、抑郁、譫妄的區別:癡呆--慢性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抑郁--功能性精神障礙譫妄--急性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第1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什么叫意識障礙:意識是指人們對自身和周圍環境的感知狀態,可通過言語及行動來表達。意識障礙系指人們對自身和環境的感知發生障礙,或人們賴以感知環境的精神活動發生障礙的一種狀態。意識障礙是指病人對周圍的事物反應遲鈍、意識模糊或完全無反應、喪失知覺。完全喪失知覺又稱昏迷或神志不清,是意識障礙最嚴重的程度。意識障礙又是病情危重的表現。病人毫無反應,完全喪失醒覺,原因是高級神經受到嚴重抑制。

第1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意識障礙程度1意識模糊對周圍事物反應遲鈍,缺乏思維和計算力。

2昏睡或叫嗜唾沉睡狀態,可以喚醒睜眼,很快又進入沉睡。

3譫妄胡言亂語,躁動不安。

4昏迷知覺喪失,又可分為淺、中、重。

淺昏迷:有咽下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對光反射存在,按壓眼眶有痛苦表情和稍動。

中度昏迷:反射較低下,但呼吸循環正常。

深昏迷:各種反射消失,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呼吸循環皆發生異常。第1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譫妄的臨床意義:譫妄往往是嚴重疾病和死亡的先兆(月死亡率之比為14%:5%)譫妄后常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平均住院日更多(21天:9天)需要社會照料的頻率更高(1個月為14%:5%;6個月為22%:11%)84%-95%的老年譫妄病人沒有被臨床醫生識別,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第1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譫妄的定義:譫妄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腦器質性綜合征,其特征是急性起病,意識水平的變化,波動的病程和定向力,注意力,思維、精神運動性行為以及情感方面的改變。第1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譫妄的發病原因腦器質性疾病,如感染、外傷嚴重的軀體疾病,影響腦功能藥物:如抗膽堿、苯二氮卓等軀體衰弱:骨折后、手術后環境不良:長期臥床、支持差、光線暗、通風不好、缺少刺激等第1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譫妄的常見癥狀:感知覺障礙:錯覺、幻視精神運動性興奮易激惹晝輕夜重第1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譫妄的診斷CCMD-III急性起病,波動的病程-晝輕夜重定向力障礙-人物、地點和時間認知損害:注意和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混亂或遲鈍錯覺或幻覺行為混亂或減少睡眠-覺醒障礙第1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譫妄的治療一、病因治療:1、治療原發疾病-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2、治療藥源性譫妄-停藥、清洗3、補充營養、退燒等4、促大腦代謝治療二、對癥治療:1、輔助定向、房間亮度、正常環境刺激2、控制躁動-小劑量抗精神病藥3、保證睡眠-小劑量鎮靜安眠藥4、心理支持:保持交流、家人探視、陪床第1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癡呆和抑郁的發病率第2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老年人抑郁是一種常見病(發病率7%-33%)。很多老人離、退休后不能適應社會、家庭的變化產生抑郁,有的造成悲劇,有的表現為軀體化癥狀,常年輾轉于各個醫院,耗費了大量的醫療費用,給本人和家庭造成很大痛苦。面對日益增多的離退休人員群體,如果能早期識別老年抑郁并及時治療,可明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第2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癥:抑郁癥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76.8%的老年性抑郁癥患者發病前有一定的精神誘因,如家庭矛盾、經濟糾紛、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病等。特別是在離、退休后,社會圈子縮小,更容易發生孤獨、焦慮、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時若不注意及時調節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癥。

第2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癥的特點:反應性抑郁與家庭中發生的巨大事件有關,如喪偶、遷居有關,常伴有強迫和恐懼的傾向,其談話內容與其現實生活中的遭遇密切相關疑病性抑郁常從一種不太嚴重的身體疾病開始,繼而出現焦慮、不安、抑郁等情緒,由此反復去醫院就診,要求醫生給以保證,如要求得不到滿足則抑郁癥狀更加嚴重隱匿性抑郁。常以各種身體不適為主要癥狀,情緒低落不太明顯,因此極易造成誤診。

第2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癥的特點:常發生在退休后、疾病后常有現實基礎常合并軀體疾病自殺率高

第2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癥的常見癥狀:1.快感缺乏、興趣缺乏或脫離社會;2.記憶力明顯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訴;3.疑病傾向;4.悲觀消極,甚至產生自殺觀念;5.進食減少、消瘦甚至拒食。

第2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癥的治療:抗抑郁劑抗焦慮劑心理治療對癥治療第2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抑郁癥的防治:1.子女對于老年人,不僅要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同時要在精神上給以關心,提倡精神贍養。2.老年人要面對現實,合理安排生活,多與社會保持密切聯系,多與年輕人交往,常動腦子,不間斷學習。3.按照自己的志趣培養愛好,如種花、釣魚、書法、攝影、下棋、集郵等。4.由于老年抑郁癥容易復發,因此強調長期服藥,對于大多數病人應持續服藥2年,而對于有數次復發的病人,服藥時間應該更長一些。第2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抑郁與癡呆的鑒別:老年人面臨突然出現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時間內發生情緒抑郁乃是正常現象,并非系病態。只有出現持久的抑郁癥狀,并且向嚴重程度發展時,才能考慮到是否得了該病。另外,人到老年,會罹患老年癡呆癥,而有些老年期抑郁癥患者,當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病人的思維和動作都會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維抑制),此時會出現類似老年性癡呆癥的臨床表現。所以,對這類病人,尤其要注意鑒別“假癡呆真抑郁”情況的存在,以免貽誤病情,貽誤治療,影響康復。第2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如何區別老年期抑郁癥和老年性癡呆癥:一、老年抑郁癥起病較快,發展迅速;而老年性癡呆則起病緩慢發展也緩慢。二、老年期抑郁癥的抑郁癥狀持續較久;老年性癡呆癥患者的情緒變化多,不穩定,變幻莫測,猶如幼童。三、老年期抑郁癥患者的智能障礙為暫時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檢查的結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癡呆患者的智能損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進行性的惡化。第2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如何區別老年期抑郁癥和老年性癡呆癥四、用抗抑郁藥物后,老年期抑郁癥病人會病去體愈,恢復病前談笑風生、談吐自如的神態;而對于老年性癡呆癥患者來講,抗抑郁藥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當然,有部分老年性癡呆癥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現抑郁癥狀,。對此尤需警惕。五、老年期抑郁癥患者并無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腦CT檢查也無陽性發現;癡呆病人常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小中風”的病史,腦CT檢查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或(和)腦梗塞的表現。第3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對老年性癡呆的認識不足調查表明,我國群眾對癡呆病的認識很缺乏。在對405個有癡呆老人的家庭調查中,有近50%的家庭根本不知道老人得的是癡呆病,覺得“老糊涂”是正常的,不用看病吃藥,只有2%的家庭帶老人進行了正確的治療,其他家庭的癡呆老人吃的大都是營養藥,這表明老年癡呆的宣傳亟待加強。第3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北京市55歲以上居民的老年性癡呆患病率為4.7%,65歲以上為7.8%,其中老年性癡呆的患病率為4.8%,類似于西方白種人患病水平。這一結果提示,中國不是老年性癡呆發病的低危地區。

第3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幾個概念:1、老年癡呆2、增齡性記憶障礙3、輕度認知損害(MCI)4、精神分裂癥的認知障礙第3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從正常老化到老年癡呆

正常老化MCI癡呆記憶障礙第3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增齡性記憶障礙與年齡相關的記憶障礙(AAMI)與年齡一致的記憶障礙(ACMI)正常老化良性老年遺忘癥(BSF)晚年健忘癥(LLF)第3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增齡性記憶障礙定義:正常老年人單純性記憶力下降,發生在50歲以上,沒有其他認知損害。第3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特點:單純記憶力下降有自知力采取補救措施以近記憶力下降為主遠期記憶保持保持一定的學習能力第3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輕度認知損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定義:

1,不屬于癡呆范疇

2,與正常老齡化不同

3,認知水平低于該年齡應有的水平

4,可能是癡呆的前驅疾病

5,隨后幾年癡呆發病率較高(每年10%-15%,正常老年人群每年1-2%)第3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理論上向AD進展MCI可能的AD明確的AD年齡功能第3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MCI診斷原則:認知損害的主訴知情者證實與年齡和教育不符的認知損害沒有癡呆日常生活功能完好第4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MCI的神經心理學特點輕度認知缺損記憶注意力語言視空間能力執行功能智力功能大部分仍保持第4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記憶障礙:以近記憶力障礙為主記憶的保持能力差反應時增加癥狀最早出現且最為突出第4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注意力:持續注意障礙--注意力不能持久保持選擇注意障礙--不能忽略不相關信息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該集中的地方抓不住重點第4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語言語言的流暢性降低找詞困難命名困難--斑片樣記憶障礙交談時反應遲緩不能理解會談中的概念第4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視空間功能障礙位置覺下降不能正確判斷距離書寫、繪畫能力下降第4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執行功能下降處理問題能力下降管理能力下降第4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總結:可表現多種認知障礙可能是癡呆的先兆原因不明與年齡不呈正相關,日常生活能力保持(與癡呆鑒別)第4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治療AD的早期治療--從MCI開始第4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正常老化MCI不發展為癡呆癡呆(AD、VD等)第4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老年癡呆老年性癡呆-Alzheimer’sDiseaseAD老年期癡呆第5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癡呆的定義:

由于腦功能障礙而產生的獲得性、全面性、持續性的智能障礙綜合癥獲得性--非先天性全面性--非單方面持續性--不太可逆,往往是持續進展的智能障礙第5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根據病因分:

(1)原發性癡呆:是指在老年人衰老退化基礎上發生的癡呆。如早老性癡呆、老年性癡呆。(2)繼發性癡呆:是指由各種已知病因所引起的癡呆。如:顱內占位性病變、腦外傷、血管性病變、代謝與內分泌疾病、中毒、缺氧性腦損、營養不良與維生素缺乏等所致癡呆。

第5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阿爾茨海默病(AD):病因至今不明,具有特征性神經病理和神經化學改變,常漸起病,起病可在老年前期,但老年期的發病率更高。在65歲以前起病的類型常有癡呆家族史,病情進展較快,有明顯顳葉和頂葉損害的特征,包括失語、失用等,錐體系癥狀也較多。65歲以后起病者病情進展較慢,以廣泛高級皮層功能障礙(即記憶障礙)為主要特征,腦部特征病理為神經元數量顯著減少。

第5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癥狀:ABC第5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阿爾茨海默病(AD)的ABCA:Abilityofdailyliving日常生活能力B:Behavior精神行為障礙C:Cognition認知功能第5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AD的主要癥狀認知功能損害:記憶力即刻短期長期定向力人物空間時間判斷理解力注意力計算力抽象概括力言語能力自知力第5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AD的主要癥狀精神行為障礙(BPSD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

幻覺、妄想、沖動、傷人、情緒不穩、外走、揀拾廢物、收藏垃圾、本能行為異常、性格改變、情感障礙等

第5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AD的主要癥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ADLAbilityofdailyliving)衣、食、住、行、工作能力逐步全面下降第5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癡呆的分期早期記憶力減退空間定向障礙完成日常工作困難判斷力及人格改變中期日常生活出現困難如吃飯穿衣精神癥狀(幻覺、妄想〕睡眠周期紊亂不認家人晚期語言障礙-失語失用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第5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AD的病程與結局:AD可延續20年,早期或輕度9年,中期或中度5年,惡化6年,在西方國家AD是繼心臟病、腫瘤和中風之后,排在第四位的導致死亡的疾病。最后死亡:肺炎或尿路感染、褥瘡等感染性疾病。第6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特點:腦血管病史和/或腦動脈硬化的證據如卒中發作史或短暫腦缺血(TIA)發作史有局限性神經系統的癥狀或體征,證實有神經系統損害,腦CT或者MRI檢查的陽性結果早期為局限性癡呆,晚期進展為全面性癡呆的智能障礙,波動性病程第6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血管性癡呆的診斷要點:診斷血管性癡呆應注意與腦血管病所致的失語、精神癥狀、意識障礙區別,還要與中風后的抑郁情緒區別,以及和老年性癡呆區別。血管性癡呆--腦動脈硬化早期常出現的癥狀:做事丟三落四、贅述、情感脆弱,常在早期有自知力。第6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過性腦缺血發作-TIA:短時間發作的神經功能障礙,由局灶性腦或視網膜的缺血所致,臨床癥狀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小時,沒有急性梗死的證據。第6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TIA的定義:TIA是一種突發的局灶性神經功能缺陷,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推測由血管原因所致,癥狀局限于由某一支動脈供血的大腦區域或眼部。典型癥狀包括:偏癱,偏身感覺異常,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復視,口周麻木,失衡和單眼失明。第6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TIA/卒中的區分辦法

TIA/卒中的區分辦法與心絞痛/心肌梗死的區分方法相似。心絞痛是心肌缺血的癥狀,通常持續時間很短,也可能很長,但必須沒有心肌梗死。如果有心肌損害的客觀證據,則診斷為心肌梗死。根據這種新的定義,那些有局灶性一過性腦缺血癥狀的病人,如果檢查發現有急性梗死病灶,則無論其臨床癥狀的持續時間長短都不診斷為TIA,而是診斷為卒中。

第6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多發梗塞性癡呆(multipleinfarctdementia,MID)進行性癡呆,反復多次梗塞導致的局灶性神經體征及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改變為主,病程多呈波動性,階梯性加重。智能障礙主要為近事記憶的減退及工作能力的下降,尤其對人名、地名、日期及數字最先健忘。情感脆弱明顯,情感失禁現象。可出現憂郁、焦慮、猜疑及妄想等第6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多發梗塞性癡呆(multipleinfarctdementia,MID)多發性腦梗塞癡呆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腦萎縮、腦溝變寬,切面檢查則可見腦的不同部位有大小不等、新舊不一的多個腦梗塞病變,每個病灶常圍繞一個或數個有動脈硬化改變的小的穿通動脈。由于病灶新舊程度不等,有的已形成小的囊腔,周圍伴有膠質增生。第6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多發梗塞性癡呆(multipleinfarctdementia,MID)CT、MRI示:雙側基底節、腦皮質以及腦白質內多個大小不等、新舊不一的梗死灶及低密度區,鄰近往往有萎縮性改變;位于基底節的病灶往往與臨床表現有聯系,居半卵圓中心的病變可缺乏癥狀與體征。第6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MID與AD的臨床鑒別:起病較急,常有高血壓史病程呈波動性或階梯惡化,可有多次腦卒中發作,癥狀呈波動性早期神經衰弱綜合征以記憶障礙為主的局限性癡呆,自知力保持較久,個性改變不明顯,識記及近記憶力障礙,情感脆弱,易傷感起病隱漸病情緩慢,進行性發展早期近記憶障礙全面性癡呆,早期即喪失自知力,個性改變明顯,遠近記憶力均差,情感淡漠或欣快第6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MID與AD的臨床鑒別:神經系統局灶性癥狀和體征,如失語、失用偏癱、癲癇發作、病理反射CT、MRI:多發性梗死、腔梗和軟化灶Hachiski評分:大于7分早期神經系統無癥狀彌漫性腦皮層萎縮Hachiski評分:小于4分第7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神經心理學測查MMSE—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簡易精神狀態檢查HDS—Hasegawa’sDementiaScale長谷川癡呆量表ADL—ActivityofLivingScal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GDS—GlobalDeterationScale第71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神經心理學測查Alzheimer病評定量表(ADAS)擴充的癡呆量表(ESD)神經精神科問卷(NPI)

功能活動調查表(FAQ〕癡呆簡易篩查表(BSSD〕Hachinski缺血指數量表(HIS)老年臨床評定量表(SCAG〕第72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MMSE:

共19項,30小項滿分30分內容包括時間定向、地點定向、記憶、注意、計算、命名、語言復述、理解和圖形描畫正常值與文化程度呈正相關,文盲(教育年限0-1年〕17分小學(教育年限<6年〕20分中學或以上(教育年限>6年〕24分第73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MMSE:17-10分中度癡呆10分以下,重度癡呆第74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Hachinski缺血指數量表(HIS)

項目是否1,急性起病202,階梯式進展103,波動性病程204,夜間意識模糊105,人格相對保持完整106,情緒低落107,軀體訴述10第75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HIS:

項目是否8,情感失禁109,有高血壓或高血壓史1010,中風史2011,動脈硬化1012,局灶神經系統癥狀2013,局灶神經系統體征20第76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HIS:7分以上血管性癡呆4分以下老年性癡呆第77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畫鐘測驗:要求病人在白紙上獨立畫出一個時鐘,并標出指定的時間,例如8點20分。四分法計分:1,畫出閉鎖的圓,1分;2,將數字安置在表盤的正確的位置,1分;3,表盤上包括全部12個正確的數字,1分;4,將指針安置在正確的位置,1分。第78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畫鐘測驗與MMSE的相關:畫鐘測驗

4分

3分

2分

1分MMSE30-24分

24-12分

12-7分

7分以下第79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癡呆的治療目的:1.延緩或阻止癡呆程度的加重。2.改善病人的記憶力,消除或減輕臨床癥狀。3.抑制或逆轉癡呆早期的關鍵性病理變化的發生。4.提高癡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量。5.減少并發癥,延長存活期。第80頁,課件共8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癡呆的治療:對因治療對癥治療第81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