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衛生?公共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服務管理?1疾病控制管理第1節概述第2節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的控制管理第3節計劃免疫管理第4節慢性病與地方病的控制管理第5節職業病控制管理第6節公共衛生監測管理第7節愛國衛生運動(自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事業管理學教研室苗春霞2第1節概述疾病控制管理概念: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組織衛生資源,對影響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減少其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過程。內容: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寄生蟲病、職業病等。3疾病管理概念:疾病管理是指以疾病發展的自然過程為基礎的綜合的、一體化的保健和費用支付體系。特點:以人群為基礎,重視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強調預防、保健、醫療等多學科合作,提倡資源的早利用、減少發病之后的醫療花費,提高對衛生資源和資金的使用效率。目的:通過各醫療機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疾病管理和相應的醫療保險補償機制,降低醫療費用,提高衛生保健的質量機構和管理體系:信息系統、持續的質量改進系統、醫療保險4疾病管理過程確定疾病管理的病種確定干預受益的目標人群強調預防和有效的治療測量結果5第2節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的控制管理傳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是指由各種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傳染病的特點:1)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2)有傳染性、可以傳播。3)傳染病的發生需經過一定的潛伏期。4)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學特性:流行性、季節性、地方性和周期性。5)人體感染傳染病后,能產生針對病原體及其產物的特異性免疫。6近年來,全球傳染病發病率大幅回升,一些被認為早已得到控制的傳染病卷土重來。結核病在發展中國家居高不下,在發達國家卷土重來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量結核分枝桿菌耐藥菌株的出現;②結核病與HIV的合并感染造成結核病人的劇增;③由于近30年來結核病在全球公共衛生政策中被忽視;④發達國家日益增多的移民加劇了結核病的播散。我國結核病的流行有以下三點特征:高感染率、高死亡率、高耐藥率。7我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控制管理面臨的挑戰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發病情況不容忽視當前傳染病的疫情特點傳染病控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82000年城市和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10萬)及構成疾病名稱2000年城市2000年農村合計男女合計男女粗死亡率構成(%)位次位次位
次粗死亡率構成(%)位次位次位次傳染病(不含肺結核)4.030.671111135.140.83111012肺結核2.870.481512167.311.198810寄生蟲病
0.630.101717170.560.09171718惡性腫瘤
146.6124.38112112.5718.30323內分泌、營養和代謝及免疫疾病
17.992.997766.841.1110118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1.410.231616150.860.14161617精神病
6.701.1191094.140.67121211神經系病
5.530.92109102.850.46151315心臟病
106.6517.7433373.4311.94454腦血管病127.9621.28221115.2018.73232呼吸系病
79.9213.29444142.1623.11111消化系病
18.383.0666723.893.88666泌尿、生殖系病
9.011.508889.271.51777妊娠,分娩產褥期并發癥
0.130.0218
180.560.0918
16先天異常
3.150.521314122.920.47131414新生兒病
3.140.521413146.991.14999其他疾病
3.830.641215112.890.47141513損傷和中毒
35.575.9155564.8910.555459疾病名稱2009年城市2009年農村合計男女合計男女粗死
亡率構成
(%)位
次位
次位
次粗死
亡率構成
(%)位
次位
次位
次傳染病(不含呼吸道結核)4.420.711111124.980.7611912呼吸道結核1.880.301514182.270.35151217寄生蟲病0.490.081919190.110.02201920惡性腫瘤167.5727.01111159.1524.26112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1.570.251717161.020.16181818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20.333.2867611.251.72776精神障礙3.600.581313113.080.47121511神經系統疾病6.891.111010105.080.77101110心臟病128.8220.77232112.8917.21333腦血管病126.2720.36323152.0923.19221呼吸系統疾病65.4010.5444498.1614.96444消化系統疾病16.582.6776714.552.22667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疾病
1.840.301618141.300.20171716泌尿生殖系統疾病7.341.189897.221.10989妊娠,分娩產褥期并發癥0.100.0220
200.190.0319
19圍生期疾病
1.540.251816172.480.38141415先天畸形,變形和染色體異常2.330.381415152.200.34161614診斷不明4.060.651212132.800.43131313其他疾病10.731.738987.671.178108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34.665.5955554.118.255552009年城市和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1/10萬)及構成10
2000城市2000農村2009城市2009農村1惡性腫瘤
呼吸系病
惡性腫瘤惡性腫瘤2腦血管病腦血管病心臟病腦血管病3心臟病
惡性腫瘤
腦血管病心臟病4呼吸系病
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呼吸系5損傷和中毒
損毒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損毒外6消化系病
消化系病
內營代消化系7內營代免
泌生
消化系統疾病內營代8泌尿、生殖系病
肺結核其他疾病其他疾病9精神病
新生兒病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10神經系病
內營代免
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11傳染病傳染病傳染病傳染病12其他疾病
精神病
診斷不明精神障礙13先天異常
先天異常
精神障礙診斷不明14新生兒病
其他疾病
先天畸形,變形和染色體異常圍生期疾病
15肺結核神經系病
呼吸道結核呼吸道結核16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血造
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疾病
先變染17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
血造免肌骨結18妊娠,分娩產褥期并發癥
妊娠,分娩圍生期疾病
血造免19
寄生蟲病妊娠,分娩20
妊娠,分娩寄生蟲病11順位疾病名稱發病人數疾病名稱死亡人數1病毒性肝炎1425020艾滋病65962肺結核1076938肺結核37833梅毒306381狂犬病21314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271551病毒性肝炎10185甲型H1N1流感121843甲型H1N1流感6546淋病119824乙腦1727麻疹52461新生兒破傷風1378布魯氏菌病35816流行性出血熱1049猩紅熱22068流行性腦脊髓膜炎7310傷寒副傷寒16938梅毒6311瘧疾14098麻疹3912艾滋病13281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813流行性出血熱8745鉤端螺旋體病1114流行性乙型腦炎3913瘧疾1015血吸蟲病3521傷寒副傷寒916狂犬病221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17百日咳1612炭疽318新生兒破傷風1412鼠疫319流行性腦脊髓膜炎625血吸蟲病220鉤端螺旋體病562百日咳121炭疽351淋病
22登革熱305布魯氏菌病
23霍亂85猩紅熱
24鼠疫12登革熱
2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霍亂
2009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數及死亡數排序SARS、脊灰、白喉發病和死亡均無122009年傳染病發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疾病名稱發病率疾病名稱死亡率疾病名稱病死率1病毒性肝炎107.30艾滋病0.50狂犬病96.292肺結核81.09肺結核0.28人禽流感57.143梅毒23.07狂犬病0.16艾滋病49.664痢疾20.45肝炎0.08鼠疫25.005甲型H1N1流感9.17甲型H1N1流感0.05流腦11.686淋病9.02流行性乙型腦炎0.01新生兒破傷風9.707麻疹3.95流行性出血熱0.01乙腦4.408布魯氏菌病2.70新生兒破傷風0.01鉤體病1.969猩紅熱1.66流腦0.01出血熱1.1910傷寒+副傷寒1.28梅毒0.00炭疽0.8511瘧疾1.06痢疾0.00甲型H1N1流感0.5412艾滋病1.00麻疹0.00肺結核0.3513流行性出血熱0.66瘧疾0.00麻疹0.0714流行性乙型腦炎0.29鉤端螺旋體病0.00病毒性肝炎0.0715血吸蟲病0.27傷寒+副傷寒0.00瘧疾0.0716狂犬病0.17人禽流感0.00百日咳0.0617百日咳0.12血吸蟲病0.00血吸蟲病0.0618新生兒破傷風0.08炭疽0.00傷寒+副傷寒0.0519流腦0.05鼠疫0.00梅毒0.0220鉤端螺旋體病0.04百日咳0.00痢疾0.0121炭疽0.03淋病
淋病
22登革熱0.02布魯氏菌病
布病
23霍亂0.01猩紅熱
猩紅熱
24鼠疫0.00登革熱
登革熱
25人禽流感0.00霍亂
霍亂
13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和死亡數
2011年衛生統計公報2012.4.20142010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排序順位發病死亡病死疾病名稱發病率
(1/10萬)疾病名稱死亡率
(1/10萬)疾病名稱病死率
(%)1病毒性肝炎98.74
艾滋病0.58
人禽流感100.002肺結核74.27
新生兒破傷風0.00
狂犬病98.343梅毒26.86
肺結核0.22
艾滋病48.454痢疾18.90狂犬病0.15鼠疫28.575淋病7.91病毒性肝炎0.07流腦10.156新生兒破傷風0.06甲型H1N10.01新生兒破傷風8.147麻疹2.86
出血熱0.01
乙腦3.628布病2.53
乙腦0.01
炭疽2.089猩紅熱1.56
梅毒0.01
甲型H1N1流感2.0610艾滋病1.20痢疾0.00鉤體病1.6211傷寒+副傷寒1.05流腦0.00出血熱1.2412出血熱0.71麻疹0.00肺結核0.3013瘧疾0.55
瘧疾0.00
瘧疾0.1914甲型H1N10.53
鉤體病0.00
麻疹0.0715血吸蟲病0.32
炭疽0.00
病毒性肝炎0.0716乙腦0.19傷寒+副傷寒0.00百日咳0.0617狂犬病0.15鼠疫0.00傷寒+副傷寒0.0218百日咳0.13淋病0.00梅毒0.0219鉤體病0.05
百日咳0.00
痢疾0.0120流腦0.02
布病0.00
布病0.0021炭疽0.02
人禽流感0.00
淋病0.0022登革熱0.02霍亂霍亂23霍亂0.01猩紅熱猩紅熱24鼠疫0.00登革熱登革熱25人禽流感0.00
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
26傳染性非典
傳染性非典
傳染性非典
27脊灰
脊灰
脊灰
28白喉
白喉
白喉
注: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和死亡率單位為‰。15 發病率/10萬 死亡率/10萬 病死率% 1病毒性肝炎 102.48 艾滋病 0.86 鼠疫 100.00 2肺結核 70.62 肺結核 0.2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00.003梅毒 30.44 狂犬病 0.10 狂犬病 95.51 4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40病毒性肝炎 0.06 艾滋病 27.61 5淋病 6.82 出血熱 0.01 流腦 12.31 6猩紅熱 3.45 梅毒 0.01 新生兒破傷風 7.77 7艾滋病 3.11 流行性乙型腦炎 0.00 流行性乙型腦炎 3.35 8布魯氏菌病 2.93 新生兒破傷風 0.00 鉤端螺旋體病 1.14 9流行性出血熱 0.99 流腦 0.00 出血熱 0.78 10傷寒和副傷寒 0.89 瘧疾 0.00 瘧疾 0.61 11麻疹 0.46 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0.00 炭疽 0.42 12血吸蟲病 0.36 麻疹 0.00 甲型H1N1流感 0.28 13瘧疾 0.18 鉤端螺旋體病 0.00 肺結核 0.28 14百日咳 0.16 血吸蟲病 0.00 麻疹 0.13 15流行性乙型腦炎0.13 傷寒和副傷寒 0.00 血吸蟲病 0.08 16狂犬病 0.11 甲型H1N1流感 0.00 病毒性肝炎 0.05 17甲型H1N1流感 0.08 猩紅熱 0.00 百日咳 0.05 18新生兒破傷風 0.05 鼠疫 0.00 傷寒和副傷寒 0.03 19登革熱 0.04 淋病 0.00 梅毒 0.02 20鉤端螺旋體病 0.03 百日咳 0.00 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0.01 21炭疽 0.02 布魯氏菌病 0.00 猩紅熱 0.00 22流腦 0.01 炭疽 0.00 布魯氏菌病 0.00 23霍亂 0.0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0.00 淋病 0.002012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排序16當前傳染病的疫情特點鼠間鼠疫疫情活躍,人間鼠疫時有發生狂犬病發病數有所增加,病死率居傳染病首位結核病、乙肝仍是我國的主要傳染病種,結核病發病率持續上升以霍亂為重點的腸道傳染病2007年以來部分地區已發生多起疫情爆發艾滋病感染者已達到一定基數,正在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中擴散原已被控制的性病如梅毒的發病率快速上升SARS、禽流感的威脅仍然不斷血吸蟲流行區域有擴大的趨勢埃博拉、馬爾堡出血熱等烈性傳染病存在傳入的危險172009與2006年傳染病發病率前十位比較(1/10萬)20092006疾病名稱順位發病率順位發病率病毒性肝炎1107.30
1102.09肺結核281.09286.23梅毒323.07
412.80痢疾420.45332.36甲型H1N1流感59.17淋病69.02512.14麻疹73.9567.62布魯氏菌病82.70
猩紅熱91.6682.11傷寒+副傷寒101.2891.99瘧疾111.0674.60新生兒破傷風180.08101.50182009與2006年傳染病死亡率前十位比較(1/10萬)20092006疾病名稱順位死亡率順位死亡率艾滋病10.5050.10肺結核20.2810.26狂犬病30.1620.25病毒性肝炎40.0840.10甲型H1N1流感50.05流行性乙型腦炎60.0160.04流行性出血熱70.0190.01新生兒破傷風80.0130.20流腦90.01100.01梅毒100.0080.01痢疾110.0070.01192009與2006年傳染病病死率前十位比較(%)20092006疾病名稱順位病死率順位病死率狂犬病196.29198.05人禽流感257.14266.67艾滋病349.66
319.95鼠疫425.00
流腦511.68
59.35新生兒破傷風69.70410.44乙腦74.4066.06鉤端螺旋體病81.9682.55出血熱91.19
101.15炭疽100.8572.66甲型H1N1流感110.54霍亂91.2620傳染病控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單艾滋病一項就足以拖累國民經濟1名艾滋病患者平均損傷工作年限為25年,對社會總經濟損失為13萬元年人均醫療費2010HIV感染者2010艾滋病患者累計2010GDP總量會因此累計減少保持目前增速175181200萬200萬400億元全國有效干預8.2-10.4萬220萬100萬225億元21傳染病管理的法規及范圍1955年《傳染病管理辦法》1978年《急性傳染病管理條例》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1985年《鐵路交通檢疫管理辦法》1991年《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1997年《艾滋病管理若干規定》2004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近年來,還頒布了傳染病防治、診斷標準,血制品生產管理,生物制藥管理等法規22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甲類增減——國務院乙類和丙類增減——衛計委
23傳染病的管理范圍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共39種
甲類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是指(26種):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丙類傳染病(11種):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2008.5.2新加入)。傳奇:甲型H1N1流感(2009.4.30納入乙類按甲類管理,2013.10.28調整為丙類,并納入現有流行性感冒管理)。24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的控制管理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
甲類-強制;乙類-嚴格;丙類-監測總體要求:各級政府負責領導工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各級醫療保健機構承擔責任范圍內的防治管理任務并接受疾控機構的業務指導;國內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有關部門的相關管理活動。25預防1.開展健康教育2.建設和改造公共衛生設施,改善飲水衛生條件3.實行計劃免疫接種4.病人、帶菌者及可疑人員禁止從事相關工作5.疫源地,傳染病菌種、毒種管理,6.醫療保健、疾控機構和相關實驗室,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26控制與管理1.醫療保健機構、疾病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時,應嚴格按有關規定,依傳染病的類型和傳染性強度,采取隔離治療、必要的治療和控制、醫學觀察等措施。2.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經上一級地方政府決定,可以宣布疫區,并采取相關緊急措施。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時,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有權在全國范圍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地方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調集各級各類醫療保健人員、疾病控制人員參加疫情控制工作。273.患鼠疫、霍亂和炭疽死亡的,必須將尸體立即消毒,就近火化。患其他傳染病死亡的,必要時應當將尸體消毒后火化或按規定深埋,必要時可以對尸體進行解剖查驗。4.醫藥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及時供應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藥品和器械,交通部門必須優先運送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處理疫情的人員、防治藥品、生物制品和器械。28醫療及疾控機構應該按照有關規定,采取隔離、治療與控制、醫學觀察等措施。
1、管理、控制、消滅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降低人群易感性29報告方式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絡直報,沒有條件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在規定的時限內將傳染病報告卡報告屬地縣級疾控機構。30法定傳染病報告程序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或錄入傳染病報告卡,并交(郵寄)予責任報告單位的疫情管理人員。疫情管理人員收到傳染病報告卡,在核實確認后,應在當天將其輸入報告系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每日(工作日)上網審核轄區內責任報告單位報出的卡片,對有疑問的卡片必須向責任報告單位查詢與核對,確認后的卡片參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統計匯總。31報告時限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于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于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32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后,應于2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33傳染病疫情網絡報告
133435對病人的管理措施疫情出現后,應加強對病人的管理,防止傳染病擴散并爭取盡快將疫情平息。
對傳染病病人的措施包括于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接觸者的管理措施接觸者是指曾接觸過傳染源或可能受到傳染并處于潛伏期的人。為防止其發病或成為傳染源,對接觸者應采取以下措施:應急性預防接種、
藥物預防、醫學觀察、隔離或留驗。36常見傳染病隔離期限:1、流感:發病之日起一周。2、流行性腮腺炎:隔離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一般為腮腺腫脹后9天。3、水痘:隔離至所有水皰結痂脫落,一般為出疹后10天。4、麻疹(風疹):出疹后5天,有并發癥者再延長5天。5、甲肝:發病后1個月。6、紅眼病:隔離至眼睛不再有異常分泌物。37衛生部門關于對傳染病病人隔離時限
(參考值)38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是防制傳染病傳播的重要環節,依不同傳播途途徑的傳染病分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對動物傳染源的管理措施對患有非烈性傳染病的有經濟價值動物,可以由獸醫部門進行隔離、治療。否則,應采取殺滅措施。39對疫源地的管理措施疫源地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傳染源向其周圍傳播病原體所能波及的范圍。一般把范圍較小的疫源地稱為疫點,而范圍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連成片時稱為疫區。疫源地消滅必須具備三個條件:①傳染源被移走或消失(住院、死亡或治愈);②傳染源散播在外環境的病原體被徹底清除;③周圍所有的易感接觸者經過該病的最長潛伏期沒有發生新的病例或感染。40第3節計劃免疫管理計劃免疫是指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和人群免疫狀況分析,按照國家規定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利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達到控制并或消滅相應傳染病的傳染和發生的目的。41預防接種(vaccination)是根據疾病控制工作目標和預防接種規劃,通過接種人工制備的生物制品,將抗原或抗體注射于人體,使人體獲得對某種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以提高個體或群體的免疫水平,預防和控制相應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的預防措施。預防接種,又稱人工免疫,是將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內,使機體產生對某種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人群易感性,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42人類實施免疫預防已成功消滅了天花;基本消滅了脊髓灰質炎;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白喉、百日咳等傳染病。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三聯、白破二聯、麻疹疫苗。2007年,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流行地區對重點人群接種流行性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鉤端螺旋體疫苗接種。43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出生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6—18月18—24月3歲4歲6歲乙肝疫苗123卡介苗1脊灰糖丸1234*百白破三聯1234*白破二聯1*麻疹疫苗12**乙腦滅活疫苗123*4*乙腦減毒活疫苗12*3*A群流腦疫苗123*4**加強免疫**復種44擴大免疫規劃兒童免疫程序1疫苗接種對象月(年)齡接種劑次接種部位接種途徑接種劑量/劑次備注乙肝疫苗0、1、6月齡3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酵母苗μg/0.5ml,CHO苗0μg/1ml、20μg/1ml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第1劑次,第1、2劑次間隔≥28天卡介苗出生時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處皮內注射0.1ml
脊灰疫苗2、3、4月齡,4周歲4
口服1粒第1、2劑次,第2、3劑次間隔均≥28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齡,18-24月齡4上臂外側三角肌肌內注射0.5ml第1、2劑次,第2、3劑次間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歲1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0.5ml
麻風疫苗(麻疹疫苗)8月齡1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下注射0.5ml
麻腮風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齡1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下注射0.5ml
45擴大免疫規劃兒童免疫程序2疫苗接種對象月(年)齡接種劑次接種部位接種途徑接種劑量/劑次備注乙腦減毒活疫苗8月齡,2周歲2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下注射0.5ml
乙腦滅活疫苗8月齡(2劑次),2y,6y4上臂外側三角肌下緣附著處皮下注射0.5ml第1、2劑次間隔7-10天A群流腦疫苗6-18月齡2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30μg/0.5ml第1、2劑次間隔3個月A+C流腦疫苗3周歲,6周歲2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100μg/0.5ml2劑次間隔≥3年;第1劑次與A群流腦疫苗第2劑次間隔≥12個月甲肝減毒活疫苗18月齡1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
1ml
甲肝滅活疫苗18月齡,24-30月齡2上臂三角肌附著處肌內注射0.5ml2劑次間隔≥6個月46疫苗使用規定基礎免疫要求在12月齡內完成;第一劑的接種時間為最小免疫起始月齡;脊灰、百白破各劑次間隔時間≥28天;乙肝:1、2劑間隔≥28天,2、3間隔≥60天;麻疹疫苗可使用含其成分的聯合疫苗;若需同時接種兩種以上疫苗,應在不同部位;未完成基礎免疫的14歲以內兒童應及早補種;乙腦滅活疫苗的1、2劑間隔7~10天;A群流腦疫苗的12≥3個月,23≥1年,34≥3年;如使用A+C群流腦疫苗:對象超過2歲;已接種1劑A群疫苗,間隔≥3月;已接種2劑及以上A群疫苗,間隔≥1年;按以上原則,3年內避免重復。47預防接種應注意(1)正確掌握禁忌證(2)各類生物制品的接種對象、劑量、次數、間隔時間、接種途徑及保存條件均應嚴格按說明書要求執行。(3)預防接種制劑保藏條件(4)接種器要做到“一人一針一管”,減少致病因子的交叉污染481歲兒童國家免疫規劃接種率(%)年份卡介苗(BCG)百白破(DPT)骨髓灰質炎疫苗(OPV)麻疹疫苗(MV)199099.097.098.098.0199592.092.094.093.0199997.292.092.793.6200097.897.998.097.4200197.698.398.397.7200298.098.298.497.9200398.098.298.197.9200498.898.998.998.5200699.299.099.098.6200799.099.099.198.649第4節慢性病與地方病的控制管理一、慢性病控制管理(一)慢性病的定義(二)慢性病的總負擔(三)我國慢性病防治與控制管理面臨的挑戰(四)控制與管理二、地方病控制管理(一)地方病的定義(二)地方病流行特點(三)地方病控制管理50一、慢性病控制管理(一)慢性病的定義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性病,chronicnon-communicabledisease,CNCD)是指長期的、不能自愈和幾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國家慢性病預防與健康促進中心列入目標的慢性病是指符合廣義慢性病概念、可預防且在死亡率、病死率和費用等負擔均很重的那些疾病。51當前全球關注的慢性病①心腦血管疾病;②惡性腫瘤;③慢性阻塞性肺疾患;④代謝性異常;⑤精神異常與精神病;⑥慢性職業病;⑦遺傳性疾病;⑧其它疾病等。52慢性病的特點慢性病一般為常見病、多發病;具有多種因素共同致病(多因一果);一種危險因素引起多種疾病(一因多果);相互關聯、一體多病等特點。53(二)慢性病的總負擔美國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費用與慢性病關系非常密切。9000萬以上的美國人患有慢性病;在美國的死亡人數中,慢性病占70%;國家醫療保健費用中60%以上為慢性病人所耗費;65歲以下人群中,1/3的潛在損失壽命年是慢性病所引起的。(TheRobertWoodJohnsonFoundation,AnnualReport1994;Health,UnitedStates,1994)。54低中收入國家承受最大的慢性病的影響
77%的慢性病死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中低收入國家慢性病的疾病負擔占全球85%55心血管疾病死亡年齡構成心血管疾病患病年齡構成慢病危害—影響勞動生產力
慢性病是威脅勞動力人口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資料來源:1998年全國疾病監測哨點資料56?據科學推算,2003年我國僅缺血性腦卒中一項的直接住院負擔即達107.53億元,腦卒中的總費用負擔為198.87億元,占國家醫療總費用的3.79%,占國家衛生總費用的3.02%。?慢性病給居民家庭和個人,尤其是給農村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慢性病與貧困的惡性循環,將使人們陷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困境。57目前,我國由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損失已達70%。2001年,中國前十位主要死因中,心腦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居DALYs的前三位。死因占總DALYs的比例(%)腦血管病
17.9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13.9缺血性心臟病7.6胃癌4.5肝癌3.6肺癌3.5圍產期疾病3.2下呼吸道感染3.0意外傷害3.0結核病3.058(三)我國慢性病防治與控制管理面臨的挑戰1、疾病死亡結構的變化:慢病上升
2、疾病患病結構的變化3、危險模式的轉變(l)城市化和人口遷移(2)環境因素(3)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4、我國人群健康轉型的結果及其政策意義疾病負擔不斷增加衛生服務需求不斷增加衛生服務技術復雜化衛生服務費用不斷上漲592003年死因構成比全球 中國慢病(700萬)意外傷害(100萬)傳染病(100萬)慢病(3300萬)傳染病(1800萬)意外傷害(500萬)32.1%58.9%8.9%32.1%58.9%8.9%11.1%77.8%11.1%60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1.6億高血脂患者1.6億;超重者2億;肥胖者6000萬;糖尿病患者2000多萬,糖耐量低減2000萬注:2002年中國人口128453萬61
2002年中國六類地區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城鄉分別為19.3%和18.6%,大城市、中小城市、一類至四類農村高血壓患病率依次為20.4%、18.8%、21.0%、19.0%、20.2%、12.6%。
622002年我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和治療率
(目前無更新數據)
2002年高血壓患病率(%)2002年高血壓治療率(%)合計城市農村合計城市農村合計18.819.318.624.735.117.4男性20.221.819.621.631.214.7女性18.017.918.027.738.819.818~44歲小計9.19.49.09.111.87.9男性12.714.512.06.99.75.4女性6.76.16.912.015.010.845~59歲小計29.332.828.025.034.119.4男性28.633.126.920.628.615.7女性30.032.629.128.538.522.360歲及以上小計49.154.447.232.243.121.3男性48.154.046.031.041.520.7女性50.254.948.433.344.721.963六類地區血脂異常患病率(%)64超重及肥胖率(%)Criteriaforobesity:0-6years:WHO-Zscore,7-17years:WHOCriteria,≥
18years:ChineseCriteriaOverweight24≦BMI<28,
ObesityBMI≥28。
65我國不同地區7-17歲兒童超重肥胖率(%)BigcityM/ScityClass1RuralClass2RuralClass3RuralClass4Rural6618歲及以上成人血脂異常率(%)DYSHighTGLowHDLHighCholesterol67全國四次高血壓調查患病率比較與1991年相比,患病率的相對增長量為30.9%,患病人數的絕對增長量為9千萬人。前面:為調查當年全國估計患病率。各次調查高血壓診斷標準不盡相同:1959年無資料考證;1979-80年為SBP≥141和/或DBP≥91,且未考慮2周內服藥情況;1991年為SBP≥140和/或DBP≥90,或近兩周內服用降壓藥;2002年同1991年。后面:為年齡標化患病率。診斷標準統一采用1979-80年標準,標準人口統一采用1964年全國人口,對象均為15歲以上年齡。68糖尿病率(%)變化趨勢≥20yearsBigCityM/SCity69超重肥胖率變化趨勢OverweightObesity
≥20years
70沉重的負擔-影響勞動力人口
成人高血壓患者中勞動力人口的比例711991及2002年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72城鄉居民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73050010001500中國城市中國農村日本冠心病腦卒中其他CVD其他疾病中日英美35-74歲男性心血管病死亡率比較死亡率1/100000男性
35-74WHO最新統計英國美國742003年我國居民因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五種慢性病就診高達6.51億人次,占門診總人次數的14.5%,其中僅心臟病就相當于所有傳染病門診人次數的2.8倍。75我國慢病現狀高血壓患者1.6億 腫瘤每年新發160萬糖尿病2000多萬 腦卒中每年新發150萬
2000多萬空腹血糖受損COPD2000多萬 冠心病每年新發75萬50--90年代高血壓患者增加了132%,這10年又增加了7000萬70--90年代惡性腫瘤死亡粗率上升了29%
76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慢性非傳染病,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已成為對居民身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疾病。建立健全慢性非傳染病防治組織;開展健康指導、行為干預;開展重點慢性病高危人群監測;對重點慢性病患者實施規范化管理;積極開展慢性非傳染病的群防群治。77(四)控制與管理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1、人口老齡化
我國2011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7%,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9.1%。(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行為方式的變化
生活模式、食物結構、飲食習慣和行為特征發生相應的變化,如吸煙、酗酒、高脂肪飲食、高脂血癥、肥胖和超重、體力活動少、焦慮、緊張以及關注自己健康等增多。3、環境的變化
工業化和城市化,使生態環境改變,空氣、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態的平衡的破壞。78慢性病預防控制中的10個誤區-1慢性病主要影響是有錢的國家-現實是:80%在低或中等收入的國家低或中等收入國家應該控制傳染病而不是慢性病-現實是:雙重負擔–雙重的應對策略慢性病主要影響的是富人-現實是:主要集中在窮人慢性病主要影響老年人-現實是:幾乎50%的慢性病人在70歲以下慢性病主要影響的男人-現實是:慢性病在男女中的分布是相等的79慢性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現實是:窮人和兒童–他們的選擇是非常有限的慢性病是不能預防的-現實是:80%早死的心臟病、腦卒中和糖尿病是可預防的慢性病預防太昂貴-現實是:其預防措施是非常有費用-效果和廉價的我祖父又吸煙、又肥胖,但他活到96歲-現實是:這些都是非常少見的例子每個人都會死于某一疾病-現實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早死,或痛苦地遷延多年慢性病預防控制中的10個誤區-280慢性病防治關鍵點
——“3個環節”和“3個人群”81慢性病連續性預防保健模式82慢病預防:貫穿生命全過程83國內外慢病病因研究證實是社會生活方式因素致病
病因學研究(影響健康的因素):生物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行為因素和衛生服務因素慢病主要危險因素
吸煙過量飲酒不合理飲食缺少體育鍛煉超重精神緊張環境污染高血壓高血脂因素完全可以預防實踐證明采用社區綜合防治策略是最佳選擇84?分析了慢性病疾病負擔歸因的危險因素,證明前10位全部與膳食、生活方式相關。
以我國(低死亡率的發展中國家)為例:1-酒精 6-超重2-血壓 7-膽固醇3-吸煙 8-低水果蔬菜攝入4-低體重 9-鐵缺乏5-室內固體燃料煙霧 10-不安全飲水及衛生狀況85不能改變的因素年齡性別基因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危險因素
冠心病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部分腫瘤COPD/肺氣腫終點中間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超重
糖尿病行為危險因素吸煙飲食
飲酒體育活動社會經濟因素,文化&環境條件86?許多人群干預試驗證明了主要慢性病是可預防的:英國:政府推動,與食品和飲料制造業合作,成功降低1/4加工食品中鹽含量;毛里求斯:通過政府努力,用大豆油代替棕櫚油作為烹調用油,大大降低膽固醇含量;韓國:保留傳統膳食成分,采用傳統烹飪方法;日本:政府倡導健康教育,增加對高血壓治療,腦卒中下降70%以上;芬蘭:以社區為基礎的干預(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的發生;美國:從60年代晚期通過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入,明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新西蘭:開展多項活動推廣健康食品,并改進加工食品質量。87美國CDC評估資料通過改變行為可以預防47%的早死通過調節環境因素可以預防另外17%的早死通過改進醫療手段可以預防的早死僅為11%改變行為、降低危險因素可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49%減少吸煙,每年可減少40萬人死于癌癥、心臟病、肺病和中風通過安全教育和防止自殺教育,每年可減少3.5萬人死于意外傷害通過性教育和安全的性行為,每年可減少3萬人死亡,并可以減少許多新生兒HIV和梅毒感染88預防慢性病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危險因素的降低/增加是主要指標。慢性病的分層次預防,不僅針對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病人也必須在內。慢性病的發生是生命全過程的危險因素累積。預防策略必須納入公共衛生的綜合計劃內,如營養行動、食品安全、全民健身運動、社區衛生服務、疾病監測、孕婦兒童保健、學校衛生、控煙等等。設計干預時,先易后難,不放棄可行而不是效果最強的措施。慢性病預防控制的提示89社區慢病綜合防治是我國慢病防治策略的最佳選擇
慢病流行的特點決定開展社區干預是慢病防治的最佳途徑綜合防治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衛生體制改革的決定為社區慢病防治提供了政策支持衛生觀念的轉變為社區慢病創造了時機健康促進項目為社區慢病防治提供經驗90WHO推薦的慢性病控制策略綜合策略不僅是綜合控制多種危險因素控制,而且要整合一、二、三級預防;通過健康促進理論,聯合多部門和各學科間的密切協作來控制慢性病和相關危險因素;敦促各成員國,根據各國情況,發展慢性病控制的國家行動計劃,確定時間表;通過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和降低煙草使用促進個人和社區健康,減少慢性病的危險和發病率;建立監測系統,確定可度量的過程和產出指標,評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指導資源投資和管理,并對需求作出迅速反應。91防治兼能的醫生防治兼顧的醫療服務健康教育非藥物和藥物一級預防臨床治療和二三級預防健康狀態危險狀態疾病狀態公衛醫師臨床醫師慢性病防治結合模式92慢病預防與控制的戰略目標WHO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建立全球性的預防和管制慢性病的公共衛生方法,發展多種國際的預防活動,促進多數成員國家采取行動,將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作為衛生工作的重點領域,發展綜合防治措施和多部門參與的活動與計劃,共同進行慢性病的預防與控制,改變全人口的健康狀況。93慢病控制與管理遵循的行動原則1.以公共衛生系統為主導2.建立支持環境,強調個人責任3.立足社區4.建立廣泛的伙伴關系5.依據科學行動6.利用現有資源,在現有衛生體制中加強慢性病的工作94慢性病控制與管理的策略與措施1.全人群策略2.高危人群策略3.慢性病防治社區干預策略4.慢性病的臨床預防95常見慢性病的社區干預主觀意識運動飲食“三早”社區及政府的重視人群的積極參與96二、地方病控制管理(一)地方病的定義地方病(endemicdisease)是指相對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區、在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作用下,因長期暴露于有致病因素的環境中而經常發生或造成地方性流行的疾病。廣義:具有地區性發病特點的疾病都屬于地方病范疇;狹義:地方病是指發生與當地地球化學因素有密切關系的疾病。97我國的地方病已知有70余種,列入國家重點防治的地方病有:鼠疫、血吸蟲病、布魯氏菌病(自然疫源性疾病,3種)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節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屬于地球化學性疾病,5種)。98(二)地方病流行特點病情重、范圍廣危害大病因單一,疾病流行地方性明顯病區偏遠,病種多,防治難度大季節性,易反復99----------------------------------------------------------------------------------------
流行縣、流行區人口年底實有期內治療累計達到消滅標準市、區數數(萬人)病人數病人數縣、市、區數----------------------------------------------------------------------------------------總計4536853.632.6463812269上海8307.2-38江蘇711321.90.268653浙江55966.10.197955安徽50693.33.311888017福建1685.1--16江西39489.08.48506320湖北63985.911.318686522湖南38646.38.8689654廣東1331.2--13廣西19106.5--19四川631053.40.3184431云南18167.70.152711----------------------------------------------------------------------------------------表
2010年全國血吸蟲病防治情況(見2011統計提要)100碘缺乏病(IDD)是由于自然環境缺碘而引起機體碘攝入量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損害,這種損害就象一個“光譜帶”一樣表現出紛繁不一的種種疾病形式,包括傳統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及地方性克汀病,以及其他在缺碘地區所出現的相當數量的單純聾啞、胎兒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智力低下、神經精神發育不全或體格發育遲滯、不孕及亞臨床型克汀病等一系列病理生理異常現象。劑量—效應曲線為U字型環境低碘: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環境高碘:高碘性甲狀腺腫和其他各種甲狀腺疾患,如甲亢、甲狀腺癌等。101地方性甲狀腺腫102地方性克汀病1032009年碘缺乏病防治情況地區病區縣現癥病人數(人)碘鹽銷售數量(噸)8-10歲兒童尿碘中位數
(μg/L)居民戶碘鹽監測碘鹽
份數
非碘鹽份數個數人口數
(萬人)甲腫Ⅱ度
甲腫克汀病計劃
供應實際
銷售合格碘鹽份數總計2784126471.6518761325151411613362036516108132
81355679794417410104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的居民,長期通過飲水、空氣、食物等途徑攝入過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現在牙齒和骨骼上。劑量—效應曲線也為U字型環境低氟:齲齒環境高氟:地方性氟中毒,即氟斑牙和氟骨癥。牙齒:氟斑牙,引起牙釉質白堊、著色、缺損改變以及嚴重的磨損。氟斑牙是在牙釉質形成期攝入過量氟引起的,主要危害7-8歲以下的兒童,一旦形成殘留終生,輕則影響美容,重則由于嚴重缺損或過早脫落,影響咀嚼消化功能而危害健康。105氟斑牙氟骨癥1062009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況地區病區縣數(個)基本控制縣數(個)病區村(個)病區村人口數(萬人)病區戶數已改爐改灶現癥病人數(人)小計輕病區中病區重病區戶數受益人口(萬人)氟斑牙氟骨癥總計(水型)1137185127082767594102393008738.1
592274325229336591367610總計(燃煤污染型)1882641274185678060146473582.4857981153451471827.4155527571907817北京22588588
20.813126113126120.819899
山西202034292695532202237.2670828590844192.96898032139遼寧224310.13023020.1424149江西7413413109.72605076200024.2811343河南5225325319.2484284065515.399130湖北16
1030486295249138.5329844294738112.643354322855湖南35
38772776789312482.71295109792059240.4163905178128廣西2
5186118027723.0430594156536.1837345846四川2617951195390210258.6555669335431157.01045100166146貴州37123726763163939701557.734615861697332569.487900001078000云南1514706246133928853436.91019894695068232.21875496521333重慶13
6644897798180.1390203290771105.06220108832陜西8
1625384765476117.9373121373121121.417343324386107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的居民,長期通過飲水、空氣、食物攝入過量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膚著色、脫失、角化及癌變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臨床上以軀干皮膚色素沉著與脫色斑點共存及掌跖角化為主要體征,同時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方面的癥狀和體征。劑量—效應為上升型曲線環境砷含量越高,病情越嚴重108皮膚角化色素沉著109
2009年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情況地區病區縣病區村(個)病區村人口(萬人)已改水病人數
(人)個數人口數
(萬人)小計輕病區中病區重病區村數(個)受益人口
(萬人)總計(水型)451426.9645
4791115563.452039.619522山西9330.497
6030712.68310.54449內蒙13312.1179
99631713.71509.611031吉林3121.941413.3140.5395安徽172.010102.551.121湖北1147.2110.110.14陜西3115.212
3451.410.22484甘肅597.47
5110.6
190寧夏6175.372
72
2.3401.1948新疆455.4226
188132527.022616.4
總計(燃煤污染型)12506.31657405769483121.9381907383194125.216463貴州4253.13221473.98786100733.82848陜西8253.21625384765476117.9373121373121121.413615110克山病:也稱為地方性心肌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可分為生物地球化學病因和生物病因。生物地球化學病因主要是環境缺硒而引起人體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的平衡而干擾或破壞了心肌的代謝引起心肌損傷;生物病因主要為病毒或食物真菌毒素所引起。1112009年克山病防治情況地區病區縣病區鄉鎮已控制縣數(個)現癥病人數(人)年內死亡(人)個數人口數
(萬人)個數人口數
(萬人)潛在型慢型總計32713287.728506084.12572981410274494河北11346.476103.0115142650
山西11120.72125.711820466內蒙古12430.560183.98127464615111遼寧4130.846101.7462983吉林371271.5315802.13734101908268黑龍江672454.7364773.7473393968山東191631.5175912.0195474971河南3156.02046.73458451湖北186.9113.3709四川532408.49421040.2533472092貴州1112.2624.21622云南421491.4231792.72718171819西藏14.410.4
2
重慶8842.6130457.681034
陜西29752.2233333.229273550337甘肅281047.6229473.8
2218557411122009年大骨節病防治情況地區病區縣病區鄉鎮已控制
縣數
(個)臨床I度及以上病人(人)
個數人口數(萬人)個數人口數
(萬人)13歲以下
病人數總計36610583.822494173.821369448218435北京127.612.71178河北7247.34952.9750833山西35729.4130192.635143185內蒙古18548.685259.413101734787遼寧5147.660131.6524941吉林401507.0325782.64040422
黑龍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代理采購合同范本
-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創新創業基礎教程 課件 模塊三 創業團隊組建
- 不跪的中國人課件
- 西藏昌都地區昌都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現代文學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機械與信息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復合材料力學與結構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區2025年小升初數學綜合練習卷含解析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鋼琴(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課文《牧場之國》的教學反思
- 單叉固定式液壓升降臺設計
- 天藍色商務發展歷程時間軸PPT模板課件
- 外墻憎水巖棉保溫板施工方案doc
- 聯想集團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論文財務管理專業
- 阿丁尿床了(2)
- 工會會計報表完整版(內有6張表)
- 雙堿法脫硫設計計算
- 增值稅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標準模板)
- 醫用耗材分類目錄 (低值 ╱ 高值)
- competition-model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