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2014年大學語文期末考試復習資料By阿欣我根據老師勾畫的重點綜合了自己平時的筆記以及有的幾份資料,整理了以下這份資料和一些答題的技巧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也麻煩大家多多指導簡答題(35分)財大校風及校訓(2分)(據說今年只考含義不考意義了)校風:求實創新校訓:好學篤行,厚德致遠文章中心概括(1)題型:直接給原文中的某一段進行判斷后答題(2)答題技巧:①出自哪篇文章;②作者;③對中心主旨進行概括,闡述觀點(可以借鑒課本后的解析)(3)7篇重點文章:《哀郢》(課本P22-24)《天道》(課本P31-32)《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課本P35-36)《叔向賀貧》(課本P45-47)《垓下之圍》(課本P78-80)《送孟東野序》(P156-158)《鈷鉧潭西小丘記》(P158-159)對詩體的判斷答題技巧準確判斷出詩體的類型;然后簡單闡述該類詩體的特點(特別注意答題要點要明確)詩體主要是以下兩類:A.近體詩(今體詩、格律詩):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詩的通稱,特點: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的格律詩。規定主要有三點:①一句之內平仄相問,一聯之內平仄相對,兩聯之間平仄相粘;②除首尾二聯外,必須要對仗;③一韻到底的平聲韻。Ps.(考試中律詩是重點)補充:律詩的基本要求(可作為判斷的條件)律詩可為五律或者七律;每首限定八句(四聯);押平聲韻;在偶數句必須押韻,首句也可能有入韻;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每篇的5、6句(頸聯)必須對仗;B.古體詩:古體詩及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也稱古詩、古風。特點: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4、對詩詞的手法進行判斷(1)重點:《詩經》中的賦比興和重章疊句;唐詩宋詞中的手法(2)答題技巧:所用手法+該手法的內涵解釋+詩詞中的體現(3)幾種手法的內涵解釋:賦:敷陳其事而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重章疊句(復疊式章法):在詩歌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詩句、詩段重復出現的一種表現手法。具有回環反復的深化感情和拓寬意境的表達效果及音樂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將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客觀景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白描: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對象,不重詞藻修飾及渲染烘托用典:引用過去之有關人、地、事、物之史沖突,以此為喻,可委婉表意,使立論有根據詩中有畫:是指作者在寫景狀物或刻畫人物動作等的過程中,運用繪畫的原理,即注重景物、人物的空間位置,及其色彩的濃淡、光線的明暗以及動態的描寫,從而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種畫面感,其表達效果較生動形象,使讀者有畫面感。托物言志(詠物述志):是間接表現主觀主題思想的方式之一。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或刻畫,間接表現出作者的志向、意愿,表面上是在歌頌某種物的性質特點,實際上是在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詩詞鑒賞題(23分)(1)答題技巧:①對作品進行內容總體概括;②感情基調,抒發了什么感情;③作品中運用了哪些手法;④所用手法的表達效果;(2)特別注意:在詩詞鑒賞題中對藝術技巧的鑒賞一般包括三個方面:表達方式的評析、藝術手法的賞析、修辭手法的體味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②藝術手法:用典、聯想、想象、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③修辭手法: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掌握常見的幾種即可)詩詞鑒賞題要盡可能全面的進行鑒賞,而論述題則注意把握最中心的思想論述題(21分×2題)考試主要是要求結合所學課程的內容(主要是中國的傳統人文思想)對所給出的材料(通常是新聞類)進行分析,闡述自己觀點。1、答題技巧:①寫出材料體現的最主要的觀點;②引用原文或闡述此傳統人文思想的內涵;③材料是如何體現的;④闡述自己的觀點2、重要的中國傳統觀人文思想(1)《詩經》中的愛情觀首先,當時的愛情是自由開放的。包括《關雎》、《靜女》、《綢繆》、《蒹葭》、《采葛》等等都是描寫男女相思和約會的情,可見當時男女在未婚以前也是可以花前月下的,那種“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愛而不見,搔首踟躕”,“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戀愛復雜心情完全表露了出來。同時,那時的愛情還很開放,其中《野有死麇》就赤裸裸的描寫了一對男女在野外偷情的場面,還有一首《溱洧》是描寫當時鄭國有一風俗,即每年的三月三日,未婚男女會到河邊相會,彼此挑選意中人,甚至可以同居。由此可見,先秦時代的愛情觀念和現在并無二致。其次,強調了女子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女子無地位甚至卑賤那是封建時代的現象,從《詩經》中對女子婚嫁的場面卻透露出了其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其中《桃夭》中“桃之天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就不僅提到了女子的美貌,更重要的是提到了女子的德行。另外,《碩人》、《有女同車》也對出嫁女子的品德做了描寫,由此可見女子的品德對家庭的重要性。再次,提倡忠貞不渝。《詩經》中還有很多是在描寫思念丈夫或妻子的文章,其中《擊鼓》中“執子之手,及子偕老”最為有名,說明古人非常重視忠貞不渝的感情,忠貞不愈的愛情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主流。(2)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屈原的愛國主義其內涵包括忠君、愛國、憂民三個方面(詳見課本P23-24)(3)道家老子的無為無不為的思想無為無不為強調的一方面是少管乃不管,讓百姓自我發展,自我生存,順其自然,天性生活;另一方面是反本復出。其價值觀體現在:自然型,遵循事物的自然規律,不人為的破壞自然之道。無為而無不為;謀略型,表面是曲、枉、洼、敝、少、多,實則是全、直、盈、新、得、惑、如何做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表面裝無為實質真有為;生存性為了達到目的,無論弱者強者都適用。裝憨、傻、癡、呆,在加忍、和讓。(4)結合“曲則全”(道德經)論為人處事之道:“曲則全”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及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意思是:能柔曲因應則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繞行則能迅捷直達,能不斷地凹陷成“盅”則能不斷地自我充盈,懂得護守現成的穩定則能得到真正的逐漸更新,少取則真得,貪多則反而導致自身的混亂因此,圣人渾融一體而為天下前行探路。不執著于成名,所以能明于道;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長遠在途。因為他不執著于名而及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把他作為對立面而及他爭。古時候所說的“能柔曲因應則能自我成全”的道理怎么會是空話呢它實在是個很全面的概括。從總體的表述中是體現出一種處世之道,片面的理解為中庸之道。做人應該能夠委屈求全,要求越少,越容易滿足,不要有諸多的要求,要知足常樂,能屈能伸,所以古代圣者均以這些準則來要求自己。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自夸自擂,不要自大自滿,則你會得到更多,否則將適得其反。另外,你及世無爭,則別人也將無法及你爭什么。故古人所謂的委屈求全,并不是一種虛言,而是我們大家應該認真去執行的一種東西。(5)儒家思想及孔子的思想體系孔子思想體系的特點總結為:一是體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禮,四是行道。孔子學說是仁學,源于民本主義,其主要內容是繼承西周以來的敬德保民思想;孔子的禮,大則治理國家之大法,小則為人處事之禮貌,“禮”一方面促進了個人道德品質的完善,也促進了家庭倫理關系的協調,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愛幼、團結和睦的家庭倫理關系,但同時又形成了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這種通過修身、齊家而形成的道德修養和家庭倫理,逐漸積淀成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美德。無所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予學說的哲學方法,是孔子的唯物主義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內容,也是辯證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運用,儒家的中庸哲學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兼人載物、厚德寬容、勇敢獨立、求知求實等等的優秀品格,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是真正的中國之魂。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織部分,寄托了孔子的遠大政治理想,是孔子入仕行道,終生為之奮斗的最終目的。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6)杜甫的憂國憂民思想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源于他身上較為濃厚的儒家思想,表現為矢志不移的忠君愛國思想和深沉廣博的仁愛精神,無論窮達始終心懷天下;無論在朝在野極端關注國事,憂國憂民;以民為貴、喜歡勞動、親近人民。其意義在于體現讀書人對自己國家及民族的擔當及責任;體現讀書人的敢于批評現實的精神。這不僅是杜甫偉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詩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杜甫在遭遇苦難時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他的偉大和詩的震撼的力量不單純在于他對世上苦難的揭露和對苦難制造者的抨擊;更在于他歌頌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滿懷善意地描寫它,希望它能發揚光大并以此培植人的善根,使人靈魂得到升華。(6)《垓下之圍》中的英雄觀《垓下之圍》是《項羽本紀》中的最后一個部分。全文就像一出戲,司馬遷運用細節描寫對垓下之圍、東城大戰、烏江自刎三個生死攸關的場面;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月夜突圍、陰陵迷道、東城快戰、拒渡贈馬、自刎贈頭等一連串的情節,進行了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的描繪.豐富和發展了一代梟雄項羽的鮮明個性和英雄品格,使拔山舉鼎的悲劇英雄躍然紙上。古代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出雄。項羽是司馬遷筆下最成功的悲劇英雄人物,霸王別姬慷慨悲歌,多情重義;東城快戰,威武勇猛,剛愎自大;烏江自刎,寧死不辱,知恥重義。(7)《叔向賀貧》中道德和財富的關系課本P46-47解析(8)陶淵明的《和郭主簿》論“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態度“窮則獨善其身”指政治仕途由于政治環境黑暗、險惡、污濁、仕途無路可走,選擇遠離政治,立志做一個有高潔人格的人。其出自《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思想在陶淵明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特別是他的那首《和郭主簿》,展現了人們習見熟知的日常生活,雖如敘家常,然皆一一從胸中流出,毫無矯揉造作的痕跡,因而使人倍感親切。陶淵明,向往和平寧靜、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生活。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高唱“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向世人描繪了精美平和、及世無爭的“世外桃源”。當時以及后來的年代中,文人士大夫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就在心靈世界中尋找依靠,在藝術的世界之中表達對“世外桃源”的向往,并且隱晦地表達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平淡中包含著陶淵明的真實感情和高潔淡怡的性格,精神的可貴之處就是“質性自然”、“任真自得”。陶淵明無疑經歷了一個由仕而隱、迷途知返、今是昨非的過程。正是這一真實過程,讓我們看到了他如何探索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2 Lesson3 Whose trousers are these(教學設計)-三年級英語下冊同步備課系列(魯科版五四制三起·2024)
- 2025年入境旅游行業趨勢與市場前景深度解析
- 11《產生泡泡的秘密》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粵教科技版
- 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碼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模板)
- 6景陽岡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夏至探秘之旅
- 白酒廠新員工衛生培訓
- 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舞蹈藝術深度解析
- 金螳螂企業管理課件
- 2×25MW水電站電氣部分課程設計
-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第一課時參考課件1 公開課課件
- 企業年金培訓版教學課件
- 離合器-汽車畢業設計-設計說明書
- 健康信息學中醫藥學語言系統語義網絡框架
-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梳理+對點訓練(原卷版+解析版)(打包7套)
- 幼兒繪本故事:如果不洗澡
- 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課程標準
- 汽輪機上缸吊出及翻缸風險分析及管控措施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