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案例(下)》試題(網友回憶版)三_第1頁
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案例(下)》試題(網友回憶版)三_第2頁
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案例(下)》試題(網友回憶版)三_第3頁
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案例(下)》試題(網友回憶版)三_第4頁
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案例(下)》試題(網友回憶版)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冊環保工程師《專業案例(下)》試題(網友回憶版)三[單選題]1.曝氣生物濾池既可直接用于污水處理廠的二級生物處理,完成有機污染(江南博哥)物的降解、硝化作用;也可用于已建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進一步強化生物硝化過程。曝氣生物濾池用于上述兩種不同情況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設計所用負荷不同B.必須采用不同的濾池構造形式C.前者需在曝氣生物濾池前設置預處理設施,后者不需要D.都不需要設二沉池參考答案:B參考解析:A項,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9.23條規定,關于曝氣生物濾池容積負荷規定。曝氣生物濾池的容積負荷宜根據試驗資料確定,無試驗資料時,曝氣生物濾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積負荷宜為3~6kgBOD5/(m3·d),硝化容積負荷(以NH3-N計)宜為0.3~08kgNH<sub>3-N/(m3·d),反硝化容積負荷(以NO3</sub>-N計)宜為0.8~4.0kgNO3-N/(m3·d)。曝氣生物濾池用于二級生物處理,需要同時滿足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積負荷和硝化容積負荷;而升級改造強化硝化時只需滿足硝化容積負荷。B項,曝氣生物濾池由池體、濾料、承托層、布水系統、布氣系統、反沖洗系統等幾部分組成。曝氣生物濾池分別用于二級生物處理和強化硝化處理時,兩者構造基本相同。C項,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9.13條規定,曝氣生物濾池前應設沉砂池、初沉池或混凝沉淀池、除油池等預處理設施,也可設置水解調節池,進水懸浮固體濃度不宜大于60mg/L。而用于強化生物硝化時,系統中的二級處理系統前已設相應預處理,此時曝氣生物濾池前不必再設預處理。D項,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9.21條規定,曝氣生物濾池后可不設二沉池。[單選題]2.某工業廢水量500m3/h,COD濃度2000mg/L,BOD5/COD為0.4,采用多段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第一段生物接觸氧化池容積負荷為2.4kgBOD5/(m3·d),后設有沉淀池,接觸氧化池中固著在填料膜上的活性污泥和懸浮態活性污泥濃度分別為3.29kg/m3和0.24kg/m3。試計算第一段氧化池的實際污泥負荷和每天實際排出的污泥量。(系統懸浮態污泥產率為1)()A.0.68kgBOD5,960kg污泥B.0.68kgBOD5,2880kg污泥C.0.73kgBOD5,960kg污泥D.0.73kgBOD5,2880kg污泥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已知該工業廢水量為500m3/h,COD濃度為2000mg/L,BOD5/COD為0.4,第一段生物接觸氧化池容積負荷為2.4kgBOD5/(m3</sup>·d),則第一段生物接觸氧化池容積為:已知填料膜上的活性污泥和懸浮態活性污泥濃度分別為3.29kg/m3和0.24kg/m3,則實際污泥負荷為:每天實際產生的污泥量為:4000×0.24×1=960kg[單選題]3.某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20萬m3/d,在考慮技術經濟可行,安全合理的條件下,下列消毒設計最合理的是()。A.采用液氯消毒法,設計接觸池的時間為20minB.采用電解法二氧化氯復合消毒發生器,共計采用50臺(每臺有效氯產量為2000g/h)C.采用次氯酸鈉發生設備,共計30臺(每臺有效氯產量為3000g/h)D.采用大型淹沒式紫外線消毒法參考答案:B參考解析:A項,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13.9條規定,二氧化氯或氯消毒后應進行混合接觸,接觸時間不應小于30min。B項,根據第6.13.8條,二級處理出水的加氯量應根據試驗資料或類似運行經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二級處理出水可采用6mg/L~15mg/L,計算50臺二氧化氯復合消毒發生器加氯量為:符合規定。C項,次氯酸鈉消毒效果不如二氧化氯和液氯,城市污水處理廠不經常使用該方法。D項,紫外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線光在水中照射一定時間以完成消毒的方法,該方法能耗較高,大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采用紫外消毒法。[單選題]4.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最大設計流量為0.1m3/s,最小設計流量為0.05m3/s,總變化系數Kz=1.6,設計采用平流沉砂池,按2格并聯設計,污水沉砂量按30m<sup>3/106m3污水計,清砂周期T=2d,計算每格沉砂池的沉砂室容積。()A.0.081m3B.0.130m3C.0.162m3D.0.259m3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沉砂池容積應按最大設計流量計算,已知污水處理廠最大設計流量Qmax為0.1m3/s,總變化系數K<sub>z=1.6,污水沉砂量X為30m3/106m3污水,清砂周期T=2d,則沉砂池的總容積為:平流沉砂池按2格并聯設計,因此每格沉砂池的體積為:V/2=0.324/2=0.162m3[單選題]5.某污水處理站每年產生干泥80t,污泥處理系統排出的混合污泥含水率98%,采用干化方法處理。設計每次排入干化場污泥厚度300mm,根據當地降水量、蒸發量和設計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計算得知干化場面積負荷為5m/a(即年污泥層高度)。若考慮干化場圍堤等所占面積系數為1.2,下列關于干化場的設計,最為經濟合理的是()。A.4塊干化場,每塊面積為12m×10mB.6塊干化場,每塊面積為20m×6mC.8塊干化場,每塊面積為15m×8mD.10塊干化場,每塊面積為24m×5m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濕污泥密度可近似為1000kg/m3(與水的密度相等),已知污泥處理系統年產干泥80t,混合污泥含水率為98%,則濕污泥所占體積為:干化場所需占地面積為:1.2×4000/5=960m2A項,干化場總面積為:12×10×4=480m2;B項,干化場總面積為:20×6×6=720m2;C項,干化場總面積為:15×8×8=960m2;D項,干化場總面積為:10×24×5=1200m2。因此,C項符合要求。[單選題]6.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最大設計流量0.5m3/s,總變化系數Kz=1.4,設計選用格柵柵條間隙15mm,格柵渠道分為3格,2用1備,柵渣量以W0=0.1m3柵渣/103p>m3污水,計算每日柵渣量。()A.3.08m3/dB.4.32m3/dC.6.17m3/dD.8.64m3/d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每日柵渣量可按下式計算:式中,W1為柵渣量,m3/103m3(污水);Qmax</sub>為最大設計流量,m3/s;Kz</sub>為生活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已知污水處理廠Qmax=0.5m3/s,Kz=1.4,W1=0.1m3/103m3污水,代入公式可計算出該污水處理廠每日柵渣量為:[單選題]7.某城市污水處理廠選用A2O工藝,設計水量為20萬m3/d,二沉池水力負荷為1.1m3/(m2·h),下列設計正確的是()。A.輻流沉淀池4座,直徑D=50m,采用周邊傳動刮泥機,周邊線速度為3.2m/minB.輻流沉淀池4座,直徑D=50m,采用中心傳動刮泥機,周邊線速度為1.5m/minC.平流沉淀池8座,尺寸為L×B×H=68m×15m×4m,采用桁架式刮泥機,行駛速度為0.7m/minD.平流沉淀池8座,尺寸為L×B×H=53m×18m×4m,采用桁架式刮泥機,行駛速度為0.65m/min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A項,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304規定,刮泥機外周線速不超過3m/min,不符合要求。B項,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304規定,輻流沉淀池池徑小于20m,一般采用中心傳動;池徑大于20m時,一般采用周邊傳動,不符合要求。C項,該沉淀池水力負荷為:,滿足要求且刮泥機速率符合0.6~0.9m/min的規定。D項,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294規定,平流沉淀池長寬比不小于4,該沉淀池L/B=53/18=2.94<4,不符合要求。[單選題]8.某有機工業廢水設計流量為2000m3/d,COD=8000mg/L,BOD5=5000mg/L,SS=500mg/L,擬采用厭氧處理工藝,作為生物處理工段的一部分,根據實際工程運行經驗,下列設計方案正確的是()。A.選用中溫顆粒污泥UASB反應器,設計負荷16kgCOD/(m3·d),則反應器的有效容積為1000m3B.采用兩套中溫EGSB反應器,設計負荷8kgCOD/(m3·d),反應器直徑D=15m,高度H=6mC.采用兩套中溫IC反應器,設計負荷20kgCOD/(m3·d),反應器直徑D=8m,高度H=8mD.選用三套中溫IC反應器,設計負荷15kgCOD/(m3·d),反應器直徑D=5m,高度H=18m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已知該工業廢水設計流量為2000m3/d,COD=8000mg/L,BOD5=5000mg/L,SS=500mg/L,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計算。A項,反應器的有效容積為:B項,EGSB反應器常采用較大的高徑比和回流比,其中高徑比可達20以上,本項中H/D=0.4,不符合要求。C項,IC反應器具有很大的高徑比,一般可達4~8,反應器高度高達16~25m,本項中反應器高度和高徑比設計不合適。D項,需要的反應器體積為:實際反應器總體積為:實際的反應器總體積遠小于需要的反應器體積,不符合要求。[單選題]9.某造紙廢水處理工程處理能力為930m3/h,其中初沉池采用升流式異向斜管沉淀池,斜管長1m,斜管傾角60°,斜板區面積利用系數0.91。若設計表面負荷4m3/(m2·h),進水懸浮物濃度250mg/L,排泥周期為2d,污泥含水率96%,懸浮物去除率為50%,下列計算錯誤的是(污泥容重取1t/m3)()。A.沉淀池總面積256m2B.若池數4個,池型為正方形,則池子邊長為8mC.若斜管區上部水深0.7m,則池內停留時間為25.5minD.污泥部分所需總容積為139.5m3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311-312規定,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計算。A項,沉淀池總面積為:B項,池數n=4,池子邊長為8m,則池子面積為:4×8×8=256m2。C項,斜板區高度為:,則停留時間為:D項,污泥部分所需總容積為:。[單選題]10.某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活性污泥工藝,初沉池污泥產量為1000m3/d,污泥固體濃度為30kg/m3,采用重力濃縮池濃縮初沉污泥,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初沉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9.2%~99.6%,經重力濃縮后含水率可以降到97.5%以下B.重力濃縮本質上是一種沉淀工藝,屬于成層沉淀,按運行方式污泥濃縮池可以分為連續式和間歇式C.濃縮池的清液,應重新回流到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D.濃縮池設計取有效水深4m,固體負荷90kg/m2·d,則濃縮池所需面積為223m2,停留時間為21.4h,此設計符合設計規定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A項,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485規定,初沉污泥含水率一般為95%~97%,污泥固體負荷采用80~120kg/(m2·d),濃縮后污泥含水率可到90%~92%。B項,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484~485規定,重力濃縮本質上是一種沉淀工藝,屬于壓縮沉淀;重力濃縮池根據運行方式可分為連續式和間歇式。C項,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485規定,濃縮池的上清液應重新回到初沉池前進行處理。D項,已知初沉池污泥產量Q為1000m3/d,污泥固體濃度C為30kg/m3,固體負荷為90kg/m2·d,則濃縮池所需面積為:[單選題]11.某再生水廠采用RO處理技術,要求RO系統達到75%的產水率,若選用管式卷式膜,下列選用最合理的膜裝置是()。A.2段,每段膜組件產水率44%B.3段,每段膜組件產水率32%C.3段,每段膜組件產水率40%D.2段,每段膜組件產水率47%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RO系統中“段”是指濃水進入下一膜組處理;“級”是指淡水進入下一膜組處理。該題目有兩種解題方法,具體解題過程如下:解法一:A項,產水率η=0.44+(1-0.44)×0.44=0.686<75%。B項,產水率η=0.32+(1-0.32)×0.32+[1-(1-0.32)×0.32-0.32])×0.32=0.686<75%。C項,產水率η=0.4+(1-0.4)×0.4+[1-(1-0.4)×0.4-0.4]×0.4=0.784>75%。D項,產水率η=0.47+(1-0.47)×0.47=0.719<75%。解法二:A項,產水率η=1-(1-0.44)2=0.686<75%。B項,產水率η=1-(1-0.32)3=0.686<75%。C項,產水率η=1-(1-0.4)3=0.784>75%。D項,產水率η=1-(1-0.47)2=0.719<75%。[單選題]12.某再生水廠采用混凝沉淀+過濾處理工藝,外供水量為4×104m3/d,自用水量占5%,濾料采用均粒石英砂,濾速6m/h,工作周期12h,氣水反沖時間6min,試計算濾池面積。()A.294m2B.292m2C.280m2D.278m2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已知該水廠外供水量Q為4×104m3/d,自用水量為5%,過濾工藝濾速為6m/h,工作周期為12h,氣水反沖時間為6min,根據《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P356規定,將已知數據代入可得,濾池面積為:[單選題]13.某再生水廠采用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水源,二級出水中TDS濃度為700mg/L,再生水每天用量30000m3,要求TDS≤50mg/L。采用RO工藝,要求濃縮水TDS≤2000mg/L。若20℃條件下膜通量為19.5L/(m2·h),冬季膜通量按90%考慮,每個膜組件內膜面積為1500m2,試計算RO系統設備進水量和需配置的膜組件數量。()A.設計進水流量45000m3/d,需配置43個膜組件B.設計進水流量30000m3/d,需配置43個膜組件C.設計進水流量30000m3/d,需配置48個膜組件D.設計進水流量45000m3/d,需配置48個膜組件參考答案:D參考解析:再生水需求量為30000m3,則設計進水流量Q>30000m3,故BC兩項不滿足設計要求;AD兩項,設計進水流量為45000m3/d,則回水率為:η=30000/45000=0.67。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可得濃縮水濃度為:滿足要求。故反滲透膜組件個數為:取整,需配置48個膜組件。[單選題]14.某污水廠的格柵設計圖如下,設計參數為Qmax=0.35m3/s,過柵流速取v=0.9m/s,K總=1.5,柵條寬度取10mm,則下列設計中不合理的是()。A.采用機械清渣方式B.柵條數n=42C.L=3.39mD.h1=97mm參考答案:B參考解析:A項,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3.2條規定,粗格柵柵條間隙寬度設計要求:機械清除時宜為16~25mm,人工清除時宜為25~40mm。特殊情況下,最大間隙可為100mm。從圖中可看出柵條間隙寬度為20mm,因此采用機械清渣方式。BCD三項,計算過程如下:①柵前水深h=0.4m,柵條間隙寬度b=0.02m,格柵傾角α=60°,則柵條間隙數為:則柵條數為:n=46②由圖可知過柵水頭損失為:hl=97mm③進水渠道B=0.65m,其漸寬部分展開角度α1=20°,則:④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為:⑤柵前渠道超高h2=0.3m,則柵后槽總高度為:H=h+h1+h2=0.4+0.097+0.3≈0.8m⑥柵槽總長度為:[單選題]15.某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水,污水流量15000m3/d,進水BOD5的濃度223mg/L,出水BOD5濃度為20mg/L;濾池共分4格,濾料層空隙率ε為0.45,試計算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水時污水流過濾料層的實際停留時間。[BOD5容積負荷Nw=3kgBOD5/(m3</sup>濾料·d)]()A.0.803hB.1.624hC.0.731hD.0.893h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已知該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流量為15000m3/d,進水BOD5濃度為223mg/L,出水BOD5濃度為20mg/L;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可計算如下:濾池總體積為:則孔隙體積為:1015×0.45=456.75m3污水停留時間為:[單選題]16.根據UASB厭氧反應器的工程設計要求,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某工業廢水設計處理量3000m3/d,進水COD濃度為1500mg/L,采用絮狀污泥UASB厭氧反應器,設計負荷10kgCOD/(m3·d),則反應器有效體積450m3,采用圓柱形反應器,尺寸為φ9m×8mB.某工業廢水日排放量3000m3/d,采用顆粒狀污泥UASB,反應器的三相分離器設計,采用兩層重疊三角集氣罩,經計算下三角集氣罩回流縫總面積100m2C.UASB反應器的堿度保持在2000mg/L(CaCO3)以上,反應器內的pH保持在6.8~7.5之間D.廢水的進水SO42―濃度5000mg/L,預處理后進入UASB的濃度降為500mg/L以下,可以保證反應器的穩定運行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A項,根據《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13—2012)第條規定,絮狀污泥的進水容積負荷不超過5kgCOD/(m3·d)。B項,三角集氣罩回流縫的流速一般應≤2m/h,,符合要求。C項,UASB反應器堿度保持在2000mg/L(CaCO3)以上,反應器內pH保持在6.8~7.5間。D項,根據《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13—2012)第4.2.2條規定,進水中硫酸鹽濃度宜小于1000mg/L,該UASB反應器硫酸鹽濃度符合要求。[單選題]17.某城市擬采用奧貝爾氧化溝工藝處理城市污水,設計規模為20萬m3/d,設2座氧化溝,采用臥式轉刷曝氣機,每座配備22臺,其中曝氣機標準動力效率為1.8kgO2/kWh,根據該污水廠氧化溝相關設計參數。計算得污水廠氧化溝的總標準供氧量為117447kgO2/d,下列關于單座氧化溝轉刷曝氣機所需配備的電機功率的計算,正確的是(相關參數取值:α取0.8,β取0.9,標準條件下清水中飽和溶解氧Cs為9.17m/L,清水表面處飽和溶解氧Csw為8.4mg/L,混合液剩余溶解氧C0為2mg/L,混合液溫度T為25℃)()。A.62.0kWB.37.5kWC.32.0kWD.75.0kW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已知氧化溝的總標準供氧量為117447kgO2/d,每座氧化溝配置22臺曝氣設備,根據《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P338式6-30規定,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可計算如下:每臺轉刷曝氣機每小時的供氧量為:117447/(2×22×24)=111.2kg/h。每臺轉刷曝氣機的功率為:111.2/1.8=61.79≈62kW。[單選題]18.某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水量為1.5×104m3/d,采用A2/O工藝,進入生化反應池的水質為BOD5=140mg/L、SS=120mg/L、TKN=28mg/L、TP=5mg/L、堿度(以CaCO3計)=120mg/L;出水水質要求為BOD5=10mg/L、SS=20mg/L、TKN=3mg/L、[NO3-N]=5mg/L、TP=2mg/L。好氧池內混合液污泥濃度X=3300mg/L,f=MLVSS/MLSS=0.7,Y=0.6MLVSS/kgBOD5,θc=12d,Kd=0.05。15℃反硝化反應速率Kde(15℃)=0.05(kgNO3-N)/(kgMLSS·d),進水TKN的10%為同化作用去除,下列計算錯誤的是()。A.設計937.5m3B.設計缺氧池容積1564m3C.設計好氧池容積3799m3D.好氧池剩余堿度為30mg/L參考答案:D參考解析:A項,厭氧池容積計算公式為:tp取為1~2h,代入數據可計算得厭氧池體積為625~1250m3,正確;B項,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6.18條規定,缺氧池體積為:式中,Q為生物反應池的設計流量,m3/d;X為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濃度,gMLSS/L;Nk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凱氏氮濃度,mg/L;Nt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總氮濃度,mg/L;ΔXv為排出生物反應池系統的微生物量,kgMLVSS/d。已知因同化去除了10%的TKN,即同化作用0.12ΔXv=(0.1Nk)×(0.001Q),因此,缺氧池體積為:正確;C項,好氧池容積為:正確;D項,好氧池剩余堿度為:120-7.14×(28-3-28×10%)+3.57×(28-3-5.28×10%)+0.1×(140-10)=35.9mg/L錯誤。[單選題]19.某城市污水廠采用生物除磷工藝,進水溶解性易降解COD(bsCOD)為130mg/L,磷含量為4mg/L,系統污泥齡SRT為4.5d,活性污泥合成產率系數Y為0.4VSS/gCOD,內源代謝系數Kd為0.079VSS/(gVSS·d),活性污泥中磷含量平均為0.06gP/gVSS,設溶解性易降解COD完全用于生物除磷,要求出水PO43--P的含量<0.5mg/L,因此計劃通過投加甲醇來滿足磷的達標排放,試計算甲醇的投加量。(1mg/L甲醇對應bsCOD為1.4mg/L)()A.11.3mg/LB.45.9mg/LC.64.3mg/LD.15.7mg/L參考答案:B參考解析:已知該污水廠進水溶解性易降解COD(bsCOD)為130mg/L,系統污泥齡SRT為4.5d,活性污泥合成產率系數Y為0.4VSS/gCOD,內源代謝系數Kd為0.079VSS/(gVSS·d),活性污泥中磷含量平均為0.06gP/gVSS,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計算過程如下:活性污泥表現產率為:設投加的甲醇的量為X,則污泥產生量為:(130+X×1.4)×0.30×0.06=3.5可得甲醇投加量為:X=46mg/L[單選題]20.已知某化工廠廢水的流量和進水水質參數如下,Q=2000m3/d,COD=800mg/L,BOD5=350mg/L,NH3-N=80mg/L,TP=3mg/L,TSS=120mg/L,溫度20℃,采用生物濾池進行處理,設計BOD負荷為0.5kg/(m3·d),出水水質BOD5≤10mg/L,SS≤20mg/L,NH3-N≤5mg/L。進行生物濾池的選擇和設計時,下列計算或分析中錯誤的是()。A.根據設計的BOD負荷,采用兩座生物濾池,則每座的有效容積為700m3B.在一定的負荷條件下,降低濾池進水的BOD值,有利于反應器的硝化反應,擬采用出水回流將濾池進水BOD濃度稀釋到50mg/L,則出水回流比應為7.5C.濾池中溶解氧濃度是影響生物濾池硝化的因素之一。當濾池內外溫差大時,通風狀況變差,此時需要強制通風來維持合適的溶解氧濃度D.為強化硝化效果,在設計過程中還可以考慮采用兩級濾池串聯處理系統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已知該化工廠進水流量Q=2000m3/d,COD=800mg/L,BOD5=350mg/L,NH3-N=80mg/L,TP=3mg/L,TSS=120mg/L,BOD負荷為0.5kg/(m3·d),出水水質BOD5≤10mg/L,SS≤20mg/L,NH3-N≤5mg/L,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可計算如下:A項,生物濾池有效容積為:,實際有效容積為1400m3,合理。B項,生物濾池回流后BOD濃度為:,正確。C項,濾池內外溫差大,通風效果好,此時無需強制通風,錯誤。D項,兩級濾池串聯處理系統能強化硝化,正確。[單選題]21.某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16000m3,采用4個50m×20m×6.5m的SBR反應池,其有效水深6m,潷水器的最大潷水深度為2m,SBR系統中MLSS約為3500mg/L,污泥界面的平均沉降速度約為2m/h,進水中COD平均為390mg/L,BOD5平均為180mg/L,NH3-N平均為32mg/L;要求出水BOD5小于10mg/L,NH3-N小于5mg/L。下列關于該廠周期時序安排合理的是()。A.充水比1/6,單池運行6h,進水1.5h,曝氣2h,沉淀1h,排水1.5hB.充水比1/6,單池運行6h,進水1h,曝氣0.5h,進水1h,曝氣2h,沉淀5h,排水1hC.充水比1/4,單池運行6h,進水2h,曝氣1.5h,沉淀0.5h,排水2hD.充水比1/4,單池運行4h,進水1h,曝氣1.5h,沉淀0.5h,排水1h參考答案:A參考解析:已知該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平均濃度為180mg/L,NH3-N平均濃度為32mg/L;出水BOD5濃度小于10mg/L,NH3-N濃度小于5mg/L,則可計算得BOD5及NH3-N去除率分別為:由此可知該廠對BOD5的去除率要求較高,同時要求較好的硝化效果。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第6.6.38條規定,僅需除磷時充水比宜為0.25~0.5,需脫氮時宜為0.15~0.3;沉淀時間tR宜為1h;排水時間tD宜為1.0~1.5h;每天的周期數宜為正整數。因此,只有A項符合要求。[單選題]22.某石化廠廢水量8000m3/d,采用生物吸附—再生作為過程處理單元,進水COD濃度為1022mg/L,COD去除率42.3%,處理前后進出水的BOD5/COD的比值均為0.495。吸附池和再生池的活性污泥濃度分別為2.5g/L和7.5g/L,試計算生物吸附—再生系統的污泥回流比和剩余污泥量。(污泥表觀產率系數為0.28kgVSS/kgBOD)()A.33%,479.36kg/dB.33%,968.35kg/dC.50%,479.36kg/dD.50%,968.35kg/d參考答案:C參考解析:已知該石化廠進水COD濃度為1022mg/L,COD去除率為42.3%,處理前后進出水BOD5/COD的比值均為0.495,吸附池污泥濃度與再生池污泥濃度的關系滿足公式:將已知數據代入可得污泥回流比為:R=50%則剩余污泥量為:(1022/1000)×0.423×0.495×0.28=479.34kg/d[單選題]23.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水量2500m3/h,總變化系數為1.35,氧化溝的懸浮固體濃度3500mg/L,污泥回流比50%,采用周邊進水的輻流沉淀池,池數為2,且表面負荷1m3/(m2·h),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二沉池固體負荷約為126kg/(m2·d)B.二沉池單池面積為1250m2C.回流污泥濃度10500mg/LD.若回流比增加一倍,固體負荷小于150kg/(m2·d)參考答案:D參考解析:已知該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水量Q為2500m3/h,氧化溝的懸浮固體濃度為3500mg/L,污泥回流比R=50%,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具體計算步驟如下:A項,二沉池固體負荷為:B項,二沉池面積為:單池面積為1250m2C項,回流污泥濃度為:D項,回流比增加一倍,即R=1,則二沉池固體負荷為:[單選題]24.某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5萬m3/d,總變化系數Kz=1.4,采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工藝流程為提升泵泵房—沉砂池—曝氣池—二沉池—水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