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校2021-2022學年初中生物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十校2021-2022學年初中生物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十校2021-2022學年初中生物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十校2021-2022學年初中生物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十校2021-2022學年初中生物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中考生物模似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1、急性腎炎患者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其病變部位發生在()A.腎小球B.腎小囊C.腎小管D.出球小動脈2、某同學為研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進行了以下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裝置中葉片的遮光部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乙裝置中試管收集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丙裝置中試管內的澄清石灰水會逐漸變渾濁D.丁裝置中的現象說明萌發的種子產生了二氧化碳3、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產生于()A.肺泡 B.支氣管 C.血液 D.組織細胞4、老師把剛剛制備的痢疾桿菌裝片與酵母菌裝片交給小剛同學,讓其貼上標簽。小剛同學區分二者的依據是A.有無細胞壁 B.有無細胞膜C.有無細胞質 D.有無成形的細胞核5、下圖是人類同卵雙胞胎自然形成的過程示意圖,①②③④代表生理過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過程①發生在輸卵管中B.過程②到移入子宮前,所需能量主要來自卵黃C.過程③④伴隨著細胞的分裂和分化D.兩個胚胎的性狀極為相似,性別不同6、基因型為AA的植株接受了基因型為aa的植株的花粉后,所結出的果實中果皮細胞、種皮細胞、胚細胞內的基因組合依次是()。A.AA、AA、AaB.Aa、AA、AAC.AA、Aa、AAD.AA、aa、Aa7、一只白色公羊與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為白色,此現象可解釋為()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 B.黑色母羊必有AaC.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現 D.白色公羊必有Aa8、如圖是大豆的種子、幼苗和根尖結構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甲中的C發育成乙中的3B.乙中的1是由甲中的B發育來的C.丙中的b和c可以使乙中的3不斷長長D.甲萌發長成乙的過程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d9、如圖是某些生物結構或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除③外,其他都有細胞結構,都屬于真核細胞B.①進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釀酒,④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D.①②④是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而⑤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基本單位10、在同一塊地里同時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綠色的;而栽培在遮光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黃色的。該探究實驗說明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生態因素是()A.水分 B.無機鹽 C.光照 D.空氣11、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實驗中,將實驗盒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該實驗的變量是(

)A.水 B.土壤 C.空氣 D.光12、如圖為實驗中學吧中同學們對“小龍女”的跟帖,你不認同誰的發言?()A.小飛俠 B.灰灰菜 C.一米陽光 D.風鈴寶貝13、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關于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及染色用的液體分別是生理鹽水和稀碘液B.如果視野中有較多重疊的口腔上皮細胞,應該調節細準焦螺旋C.不動其他部分,物鏡由10×轉換成40×時,視野會變亮,細胞的數目會減少D.用鑷子尖輕壓蓋玻片時,會變形、邊緣暗中間亮的圓形物像是口腔上皮細胞14、下列對人類生殖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卵巢和子宮B.胎兒通過胎盤與母體完成物質交換C.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是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D.懷孕又稱著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1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下列有關生物圈和生態系統的知識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們所生活的環境B.“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是一條食物鏈C.所有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擔任著分解者的角色D.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逐級遞減,多向流動,往返循環16、下面是四位同學對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等相關知識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甲同學:海帶沒有根、莖、葉的分化B.乙同學:葫蘆蘚沒有真正的根,莖內也沒有輸導組織C.丙同學:銀杏的果實叫白果,有一定的藥用價值D.丁同學:海帶、葫蘆蘚和滿江紅都屬于孢子植物17、下列反射中,屬于人所特有的是()A.看到漫畫哈哈大笑B.聽到鈴聲走進教室C.看到楊梅分泌唾液D.品嘗枇杷分泌唾液18、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動物的行為從其獲得途徑上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B.動物的學習行為通過學習獲得的,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C.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D.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19、冬季季是流行性感冒多發季節,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拖地、噴灑消毒液,用濕布擦拭門窗桌椅。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這些預防措施及傳染病類型分別是()A.切斷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病B.保護易感人群呼吸道傳染病C.保護易感人群消化道傳染病D.消滅病原體消化道傳染病20、在生物進化歷程中的古生代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還沒有被子植物,那時的植物肯定不具有()。A.葉綠體B.雙受精現象C.種子D.葉子21、研究小組對某種一年生野菊進行雜交實驗,具體過程如下圖。已知株高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且子代數量滿足統計學要求,請回答:在遺傳學中,野菊的高莖與矮莖是一對________。分析上圖可判斷出__為隱性性狀,親代高莖的基因型為___。子二代中高莖所占的百分比為___%。研究還發現,野菊株高會隨海拔的增高而顯著變矮,這說明____會影響生物的性狀表現。將海拔1000米收獲的矮莖野菊種子播種回海拔200米,新長出的野菊平均株高與原海拔200米種植的野菊十分接近,這說明該變異是___的。22、“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唾液飛沫、糞便污染的手、毛巾、食具等日常接觸傳播并常造成流行。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據專家介紹,由上述病毒引發的病人康復以后會具備相應的免疫力,但還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分析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從傳染病角度來看,引起手足口病的EV71病毒屬于的_____,患病的嬰幼兒屬于_____。從預防傳染病措施看,勤洗手、室內通風換氣,這屬于_____;對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患者進行隔離治療,這屬于_____。若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研發成功,在易感人群中,有計劃的注射疫苗,從免疫學角度分析屬于_____,它可以刺激人體的免疫細胞產生抗體,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

參考答案1、A【解析】試題分析:當腎小球發生病變、導致通透性增大時,血細胞和蛋白質會濾過到腎小囊腔中,由于腎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因此這些物質會隨尿排出。考點:腎臟的結構和功能。2、D【解析】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3)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詳解】A.甲裝置中葉片的遮光部分由于不能接受陽光照射不能進行光合作用,A正確。B.植物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使塑料袋內的氧氣增多,由于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將一根將帶火星的木條燃燒伸進袋內,木條復燃了,B正確。C.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過呼吸作用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所以丙裝置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正確。D.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氣,所以燃燒的蠟燭熄滅,D錯誤。故選D。【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關的實驗。3、D【解析】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時釋放出來的,即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產生的二氧化碳又通過呼吸排出,如圖所示:

因此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量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產生于組織細胞。點睛:細胞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通過呼吸作用,利用氧氣,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出能量,并產生二氧化碳和水。4、D【解析】痢疾桿菌是細菌,酵母菌是真菌,細菌區別于真菌的明顯特征是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5、D【解析】

同卵雙胞胎是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產生的一個受精卵。這個受精卵一分為二,形成兩個胚胎,然后發育成為兩個個體。由于他們出自同一個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樣的染色體和基因物質,因此他們性別相同。【詳解】A.輸卵管是受精的場所,而過程①是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產生受精卵,因此該過程發生在輸卵管中,正確。B.卵細胞有豐富的卵黃,而卵黃為早期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因此過程②細胞分裂所需能量來自卵黃中的營養物質,正確。C.過程③④屬于胚胎發育到個體的過程,那么會伴隨著細胞的分裂、分化等,正確。D.兩個胚胎由一個受精卵發育成的個體,因此性別相同、性狀極為相似,錯誤。故選:D。【點睛】掌握細胞的分裂、分化、生長過程是解題的關鍵。6、A【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據此解答。【詳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是傳粉受精完成后花的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所以,果皮,種皮的基因組成只來自親本的母本,與父本無關。故基因型為AA的植株接受了基因型為aa的植株的花粉后,所結出的果皮細胞基因型為AA、種皮細胞基因型為AA、胚細胞基因型為Aa。【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果實和種子的形成等知識點的理解。7、C【解析】

生物體的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親代有兩種性狀,子代只有一種性狀,則在子代出現的性狀的是顯性性狀,在子代中沒有出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而且親代的基因組成是純合體。【詳解】“一只白色公羊與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為白色”,表明白色是顯性性狀,黑色是隱性性狀。假設親代白色公羊的基因組成是AA,親代黑色母羊的基因組成是aa。遺傳圖解如圖:從遺傳圖解看出:控制黑色的基因并沒有消失,但不表現,還會遺傳下去,故A錯誤。親代黑色母羊的基因必為aa,而不是Aa,黑色是隱性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故B錯誤。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現,故C正確。親代白色公羊必為AA,而不是必有Aa,若為白公公羊Aa,產生A和a兩種配子,而黑色母羊的基因組成是aa,產生a配子,這樣親代產生的生殖細胞隨機結合,后代的基因組成是Aa或aa,aa表現的性狀是黑色,與題干不符合要求,故D錯誤。故選:C【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基因的顯性與隱性以及會用遺傳圖解分析解答此類問題。8、D【解析】

圖甲中A是胚軸,B是胚芽,C是胚根,D是子葉;圖乙中1是葉,2是連接莖和根的部位,3是根;圖丙中,a是成熟區,b是伸長區,c是分生區,d是根冠;據此回答。【詳解】種子萌發后,C胚根發育成3根,B胚芽會發育成莖和1葉,A、B正確;3根的長長是因為c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b伸長區細胞的伸長,C正確;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a成熟區,是在種子萌發長成幼苗之后,而在甲萌發成乙的過程中,還沒有成熟區,D錯誤。【點睛】掌握種子的結構和和萌發的過程及根尖的結構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9、A【解析】試題分析:分析圖例:①是細菌,為單細胞生物,無成形的細胞核;②是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③是病毒,無細胞結構;④是草履蟲,為單細胞動物;⑤是植物細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①細菌也是原核細胞,本選項錯誤;①通常進行的是分裂生殖,③是病毒,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B正確;②可用來制面包和釀酒,①不可用來制面包和酒,④是草履蟲,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對污水有一定的凈化作用.C正確;①②④是單細胞生物,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而⑤細胞只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故D正確。考點: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類。10、C【解析】

本題考查葉綠素的形成條件,可以從植物所處的環境來考慮。【詳解】葉綠素只有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形成。可以通過探究實驗來探究,如在同一塊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有光的環境中,長出的葉片是綠色的,而在遮光條件下栽培,長出的葉片是黃色的,說明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環境條件是光照,C正確。【點睛】關鍵要知道光是形成葉綠素的重要條件。11、D【解析】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詳解】對照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唯一變量,在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實驗中,將實驗盒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該實驗的變量是光。故選D。【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對照試驗中變量的惟一性。12、D【解析】試題分析:學習1小時,最好運動運動,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文科、理科交替進行、睡足覺、心情好、學習效率大提高,都是積極合理的休息方式、有利于身體健康,有利于提供學習效率,ABC正確;生活有規律,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生物鐘,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加班熬夜,會破壞人體的生物鐘,影響身體健康,還降低學習效率,D不正確。考點: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13、A【解析】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清水,染色用碘液,故A正確;如果視野中有較多重疊的口腔上皮細胞,應該移動玻片標本,從而找到較好地圖像,故B錯誤;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亮度越暗,不動其它部分,只將物鏡由10×轉換成40×時,視野將會變暗,細胞的數目會減少,故C錯誤;氣泡往往有粗而黑的邊緣,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用鑷子尖輕壓蓋玻片時,觀察到變形的黑邊圓形圖象是氣泡,故D錯誤。故選A。14、B【解析】試題分析:A、受精的過程: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發育主要是在子宮內.B、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與母體完成物質交換.C、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來.D、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所以由卵細胞到胎兒的過程是:卵細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兒.考點:精子和卵細胞,受精、胚胎發育過程。15、A【解析】

根據生物圈、生態系統、食物鏈等知識分析解答。【詳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A正確;一條食物鏈起點應從生產者開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沒有生產者,不是食物鏈,B錯誤;大多數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擔任著分解者的角色,不是所以細菌和真菌,C錯誤;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D錯誤。【點睛】注意: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就形成了吃與被吃或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它們形成的食物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食物鏈從生產者開始。16、C【解析】

(1)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繁殖。(2)苔蘚植物有了莖和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不能為植株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其利用,所以苔蘚植物比較矮小。(3)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蕨類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4)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詳解】A海帶屬于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正確。B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有了莖和葉,沒有真正的根,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正確。C銀杏是裸子植物,其種子是“銀杏”,沒有果皮包被,又叫白果,因而白果不是果實是種子,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錯誤。D海帶、葫蘆蘚和滿江紅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正確。故選:C。【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各類植物的特征。17、A【解析】

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刺激建立反射,如簡單反射和具體條件刺激的復雜反射。如常打針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護士就會哭,狗看見拿木棍的人會逃跑,表明人和動物都能對具體條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因此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特征建立的條件反射。【詳解】品嘗枇杷分泌唾液、看到楊梅分泌唾液、聽到鈴聲走進教室,都是由具體條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動物共有;看漫畫時哈哈大笑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形成的人類特有的反射,屬于人所特有的。【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是有語言中樞參與的反射。18、B【解析】

動物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面對環境中的各種變化,動物要維持個體的存活和種族的繁衍,一方面要靠發生在身體內部的各種生理活動;另一方面要靠運動、取食、交配等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行為,即動物的行為.動物所進行的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詳解】A、動物行為從其獲得途徑上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A正確;B、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當刺激該行為產生的環境因素去除后,該行為會逐漸消失,B錯誤。C、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C正確。D、學習行為是動物不斷適應多變環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證,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D正確。【點睛】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行為獲得途徑和特點.19、A【解析】

(1)傳染病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2)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依據傳播途徑的不同,人類傳染病可分為四類: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詳解】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拖地、噴灑消毒液,用濕布擦拭門窗桌椅。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這些預防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流行感冒的病原體主要寄生在呼吸道黏膜部位,主要通過空氣、飛沫進行傳播,因此傳染病類型是呼吸道傳染病。故選:A。【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傳染病的分類。20、B【解析】

雙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種受精現象,據此作答。【詳解】雙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種受精現象。在生物進化歷程中的古生代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還沒有被子植物,那時的植物肯定不具有雙受精現象,B正確。【點睛】關鍵是明確被子植物的受精特點是雙受精,了解雙受精的過程,結合題意答題。21、相對性狀矮莖DD75環境不可遺傳【解析】

(1)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叫做相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